03.02 为什么美国的知识界开始反思自己的民主制度?

独孤客54


没必要想太多,事实上美国知识界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反思自己的民主制度,而正是因为他们自己的不断反思,所以美国的民主制度才得以不断地完善,才最终有了现在这个繁荣富强的美国。


(美国宪法签署现场)

如果你在美国听一场关于美国制度的辩论,那你肯定会听到很多关于美国民主制度缺陷的言论,美国人总是能够不断地给自己的制度挑出一堆的毛病,而实际上这正是美国的先进之处,能够自由探讨,敢于发现不足所以能够不断进步。

但是很多人却很容易凭借非常狭窄和片面的信息得出非常主观的结论。比如,如果你在国内遇到一个美国人,然后你问他觉得美国怎么样,他可能会说一点都不好,我在那过得一点都不开心。因为自己并不了解美国,所以听到这样的话的时候,大多数人就很容易对美国形成一个糟糕的刻板印象,他会认为美国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国家。我们对美国的印象更主要地当然还是由社会舆论引导形成的。
(三权分立)


李姓先生想说,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谬误,我们不能凭借一两个人的观点就对一个国家下定论。了解一个国家必须要站在历史和世界的高度去看待,你需要了解很多的历史事实,看很多的书,而不是光凭别人的一两句话就可以看到一个国家。大多数时候,跑到中国的美国人并没有兴趣跟你夸赞他的国家有多好,除非你们之间有深交,可以坐下来边喝茶边聊聊两国之间的差异。

美国的很多学者经常会抨击政府的政策和制度,他们也会骂特朗普是傻瓜,他们会说美国国内有很多矛盾,难道你就真的因此认为美国病入膏肓了吗?经常说自己有问题的国家往往并没有什么大问题,这就好比一个学霸每次考完试之后都会说自己这次考得又不好,自己这考好那没考好,但实际上他每次都能考90分以上(满分100)。


真正有问题的往往是那些看似从来都没有问题的国家,因为他们从来都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的问题。所以当一群美国学者坐在一起反思美国的民主制度,请不要大惊小怪,以为美国的制度出了大问题了,不行了!

明天起来你会发现,美国依然还是这个世界的老大。


李姓先生


1、美国的民主制度运作在金钱之上。用金钱影响选举结果,利益集团用金钱和掌握的其它资源支持与之达成利益协议的竞选人,在竞选人当选后获得回报,并使代表利益集团的政客进入政府,以获得国家政策趋向利益集团,变相的操纵政策。2、低迷的选举投票率。众议院选举选区划分造成选举混乱不堪,各州官员可以自行划定选区,结果出现两党为各自利益不公平划分选区的现象。根本违背了公平原则,因此很多选民干脆放弃了投票。3、两党领导人暗中操纵选举。不符合党派利益的候选人受到党派内部的打压与排斥。美国能够成为候选人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拥有经济实力的大富翁,另一种是代表利益集团的政客或政治精英。而代表普通民众利益的候选人根本进入不到选举圈,大多数下层选民的利益得不到保证。两党候选人得不到大多数民众认可。4、竞选手段无所不用。互相谩骂、人身攻击、威胁、恐吓等现象,司空见惯。5、美式民主的双重标准。美国为了维护美国国家利益或集团利益在输出民主价值观上是为国家战略服务的,必要时就抛弃了民主原则。这表现出了美式民主的虚伪性。6、美国两党之间的竞争使得美式民主变成了否决政治,不符合党派利益的政策,两党互相否决,使得某些政策和问题长期不能实行或解决。


野山cium


这周末我在英国《金融时报》周末版Life & Arts的图书版面上看到了该报首席外交事务评论员Gideon Rachman撰写的一篇书评叫”Fear and freedom“(恐惧与自由)。该文的开头是这样的:

”民主可能在美国陷入死亡吗?威权主义的新浪潮会蔓延全世界吗?”

该文评论的三本书分别是哈佛大学的政治学教授Yascha Mounk写的“ The People vs. Democracy:Why Our Freedom is in Danger and How to Save it?(公民VS民主:为什么我们的自由陷入危机,又如何拯救它?)";耶鲁大学的历史学教授Timothy Snyder写的 "The Road to Unfreedom: Russia, Europe, America(通往不自由之路:俄罗斯、欧洲、美国)";以及布鲁斯金研究所研究员William Galston写的 "Anti-Pluralism: The Populist Threat to Liberal Democracy(反多元主义:民粹主义者威胁自由民主)。

书评作者Rachman在文章中总结说”这三本书的作者写作的出发点是坚信美国民主制度正在遭遇威胁这一点,而且认为美国所面临的情况是更加广泛的,全球危机的一部分”,并在书评结尾总结出:“Snyder、Mounk和Galston都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折射出的那样,特朗普确实正在威胁一直以来让美国真正变得更加伟大的很多价值观和成果”。

好了,其实我这个局外人不用说什么了。坚信读者朋友们从以上文字能够产生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自从特朗普总统上台前后和以来,美国知识分子反思美国民主制度和价值观、民粹主义对一国社会和未来的侵蚀、美国政治危机与国际形势的关联等思潮和现象早就铺天盖地。他们也反思自身作为知识分子为什么没能阻止这些情况的发生和蔓延,以及在今天这样的危机局面下能做什么,该做什么。

一篇文章、一档节目、一期专题、一本图书、一场演讲、一次游行...我从美国知识分子、公民社会等眼神、表情、行为、状态等能感觉到他们对祖国现状和未来的危机意识,难能可贵的是,他们都在行使自己所相信的行动。

问题是,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呢?我的回答很明确:因为他们和她们爱国,爱这个国家,爱这个国民,希望美国越来越好,美国人越走越好,而非相反。他们面对国旗和国歌时的眼神和表情如此地强烈和纯真,她们对公权力的批评和监督却如此地尖刻和彻底。为什么?我还是想以这六个字形容其中的理由:爱而批,批而爱。

这些知识分子、公民社会,以及促使这些行为体和因素能够充分、自由、开放地发挥对公权力的制衡机制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也发挥着作用,只要如此,我绝不认为美国会轻易衰退。

而且,回到事情的本来面貌,倘若知识分子不本着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反思本国的制度和问题,并把它用各种方式和途径进行独立表达,以便制衡权力和启蒙公民,知识分子这一群体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呢?毫无疑问,一国的知识分子首要、最大的任务和功能是反思本国,而非他国的制度和问题。在这个意义上,美国的知识分子就是该干嘛就干嘛而已,不值得放大和夸奖。


加藤嘉一


首先,需要指出美国知识界主流仍是支持民主制度的,远未达到反思的地步。因为反思给人一种不好的感觉,仿佛美国的民主给美国人民带来了严重伤痛,故我在这里说明一下。

民主的弊端:

1.多数人的暴政

由于运用权力的‘人民’与作为权力施加对象的人民并不总是一回事;民选政府也不是每人管治自己的政府,而是每人都被其余所有人管治的政府。这样就会出现一种情况,人民会压迫人民中的一部分人。这就是多数人的暴政。纳粹政府通过议会斗争的形式掌控政权,上台后实施的对犹太人的迫害即属于此例。

2.民主可能使得服务型国家走向绝对政府

由于服务型国家承担了所有公共服务职能,通过权力巨大、限制甚少的官僚机构的运转,立足于占优势比例的人口,辅之以系统性的官方舆论口径,教育、科学研究补贴,即使以民主的方式,亦可以轻而易举地朝绝对政府方向发展。

对于民主的上述的弊端,可以将自由原则和其他许多有关人的自然权利写进宪法,并忠实履行宪法保障的人的各种权利,严格限制政府的权力,而不是使得宪法仅仅成为政治宣传工具。

另外,一人一票的实现也并非意味着民主的到来,还必须配以完善的法制,自由的环境,否则,民主也只是徒具其表。

注:我并不赞同民主效率低下的观点。民主的决策过程并不低下,使得民主看起来不那么高效的原因是项目进行中各项公民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东郭瞎评


这问题就叫无厘头。

首先,我从来没听说过美国知识分子这个阶层,更不会有一种声音代表所谓的知识分子。如果按照中国人的理解,拥有高等学历并且专门从事研究及教育的美国人为知识分子的话,那么他们的声音可是多种多样。有的对美国制度加以肯定,如芝加哥大学物理教师弗里曼,有对美国制度否定至极的,如伯克利分校的查伊尔教授,他本人就是捷克移民。

其次,美国什么人都可以表露自己的政治观点,当然不能公开鼓吹宗族歧视以及违法内容。加之媒体发达,稍有名望的人说过的言论,只要有新闻价值,就会被引用。所以外界看来,美国的声音是及其庞杂,似乎今天一个花明天一个朵,由此说美国人的意愿或者美国人如何如何,都是不全面的,只能说在美国有的人观念是这样。

最后,美国能有今时今日的地位,与其政治体制无不关系,美国大多数人深以自己的制度而自豪,这也是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制度指手划脚的原因之一。

真正需要反思的,是美国的对外政策,是否还能担当起世界秩序的维护者,是否一切以美国利益至上而罔顾他人利益,这一点,要不断修正。


用户3304391195


"民主"这个名词都说它是个好东西、但"民主"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民族、不同的政治族群、似乎都没有一个精准的一成不变的定义和阐释。"民主"一词应是是由古希腊Democrace一词首先由日本译为"民主"这一名词的、究其词义而言应是人民作主的概念、並美其名曰普世价值。殊不知这一概念𨚫不断为各种政客为一己之私而乱用。纵观历史法国大革命可以以"人民"的名义进行雅各宾专政、任意处决反对派、当年法西斯西特勒也是打着日尔曼优秀的旗帜、以"民主"的名义高票当选执政。从而造成迫害其他民族、挑起世界大战的惨剧。冷战时期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一直也以普世价值的代表、以"民主"人权捍卫者自居恣意㧪杀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政治体制的国家和民族。造成当今世界分裂不稳紧张的局势、苏联觧体后、又重新拾起当年第三帝国的理论、宣揚白人自上美国优先的民粹概念。妄图独霸世界、利益独占的强权政治。而这一切又都是在"民主"的选举中形成的、但可悲的是当以"民主"之名形成的民粹潮流后、各种任性的民粹行为都在"民主"的招牌下汜㳕了…法国的黄背心运动在欧洲兴起、英国的脱欧更是一场难以收拾的"民主"后果、而美国在美国优先号召下"民主"选出的特朗普先生一旦任性起来。难民问题、隔离牆、贸易战,政府关门…䓁一系列乱象当然会引起一切有识之士的深思和反思。西方的思想、制度、"民主"人权的意识形态、并非完美、美国优先独霸世界的狼子野心巳经昭然若揭难以为继……太阳正从东方升起、且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立此存照吧


老四川一刘承泽


无论古今中外,人类都有着某种“思维误区”,总以为有某些东西是绝对的、必然的,这其实也是盲从式信仰的根本原因。

比如,各类型的宗教原教旨主义者,各种被置于神坛的意识形态等等。

当然还有一些不那么玄乎的例子,比如我们国人对于“阵型”的迷信,从诸葛亮到如今足球都如此。当然对于“体制”的迷信自然就是如今西方主流思维的一个“误区”了。

亚里士多德曾经总结过几种类型的政治机制,君主、贵族、共和 、僭主、寡头、平民诸如此类。这基本上总结了人类政治体制的所有模式。

至于孰优孰劣,亚里士多德基于他自己生存现实推崇中产为权力主体的共和。但事实上,共和的最终结果看起来也并不那么理所当然。

什么才是最合适的政治体制?其实不关乎于体制的形式及其本身,而在于这样一种体制所需的条件和前提是否能够得到满足。

我们甚至可以说,有时候,即便是寡头也是必要的----现实的必要也是必然。

国难当头内忧外患家国兴亡系于一线;人口众多成分复杂疆域广袤而生产力水平落后等等,其实君主的、贵族的(精英的)也会是现实的需要和必然。

人口较少血缘关系单一纯正文化统一资源丰沛的自然更适合于平民(相对的更民主自由)、共和了。

一句话,怎样的体制最为适合,是要考虑人文现实,文化背景以及特定的历史时期各种综合因素的,仅仅只是生搬硬套地推崇某一种都只能说是“盲从”!

生南为橘,橘生北则为枳。体制和机制适合你并不一定适合他,这不决定于机制的设计有多么理想、多么完美,而决定于、更多的决定于、根本地决定于极端“骨感”的现实环境和现实背景。

因此,体制和机制模式只是相对而言的,即便证明了行之有效也只具有特定性而并不具有普遍性,而且也是要不断检讨的,自然地,也就更不可能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体制”了。

也因此,西方精英审视、反思其制度,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吧,我们不也一直在做同样的事情吗?!


Gilbertmars


这正是一一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有识之士的反思仅仅《反思》而已!动摇不丁资本主义根基一一个人主义为王,金钱至上的观念。《非黑即白》的哲学理念是西方统治世界的政治观念的基础。这是与东方《命运共同》智慧格格不入的!

也不可否认会出现的可能一一有识之士的反思会带來西方社会的一些改变,如与不同国家《和平共处》!但这邦人必须进入国家决策层面才行。而且必须经历一场真正的触及《信仰》的颜色革命。


杨长河69028641


因为西方模式已经终结,中国模式已经启动!

西方模式与中国模式

一、 西方模式的基本特征

1、选举民粹化

选举民粹化,就是指极端的民意与罪恶的金钱操控总统选举,必然导致缺德少才的政治素人、庸人、蠢人治国理政。

美国84%的选民认为如今的美国选举中流入了“太多的金钱” ,使西方标榜的一人一票的民主普选制沦为金钱操控的钱主 。美国前总统卡特说:“无限制的政治贿赂成为提名总统侯选人或当选总统的主要因素”。从英国脱欧公投到特朗普当选总统都表现出反全球化、反精英、反移民的民粹主义倾向。

2、经济私有化

经济私有化,就是指资本寡头与金融寡头操控国家经济,必然导致社会贫富两极分化。

美国不仅社会经济被少数资本寡头掌控,而且连美元发行也被美联储几个金融寡头掌握。

美国80%的社会财富掌握在5%的社会阶层手里。 美国1%的最富家庭占有美国家庭净资产的三分之一,因此,美国被人们形容为“1%社会”:

1%的人拥有;

1%的人治理;

1%的人享受。

3、管理市场化

管理市场化,就是指市场调节绝对化与政府调控薄弱化,必然导致资本家唯利是图。

由于西方国家经济完全私有化,导致公共设施、教育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行业管理完全市场化,国家宏观管理弱化,国家宏观调控虚化,市场这个无形的手,为所欲为,肆意妄为、唯利是图。美国枪枝泛滥,每年造成3万多人倒在枪口下,就是最好的证明。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几次流泪禁枪,最后都不了了之。因为枪枝给制造商、经销商、步枪协会带来滚滚财源,谁也禁不了!!!

二、中国模式的基本特征

1、选举民主化

选举民主化,就是把选举与选拔有机结合,既考虑民意,也注重能力,让德才兼备的政治精英治国理政;

2、经济公有化

经济公有化,就是把效率与公平有机结合,既考虑经济发展效率,也注重收入分配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管理科学化

管理科学化,就是把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有机结合,既考虑微观经济搞活,也注重宏观经济调控,真正实现科学管理。


董海发


美国反思与否已经很不重要了。。

随着特朗普的各种退群,美国和世界的联系通道一个个被隔断。。之后的美国用极限施压来讹诈世界各国,经过制裁伊朗问题大家一起打脸美国,到美国最核心盟友德法军事独立揭竿而起,到大家齐心协力抛售美债,美国的霸权体系已经终结。。

现在的世界很忙,东盟10+6要抓紧谈签协议没有美国谈得不错,欧盟军事一体化德法也在呼朋唤友没有美国友好俄罗斯欧洲也很安全,韩朝友好没带美国各种和平努力推进也没闲着,一带一路和进博会等等忙乎东亚大国朋友遍天下,伊朗忙着和伊拉克建立自贸区也没搭理美国,俄土伊石油管道要搞好了也没有美国什么事情,日俄忙着谈和平也没征求美国意见,等等等等,世界诸强都很忙,没空搭理美国。。

美国也没闲着,忙着制裁俄罗斯忘了是几十几轮了,忙着怼伊朗也没啥用,忙着和塔利班谈判也不要面子了,忙着继续怼古巴,忙着在白宫怼记者和法官周旋,忙着扑灭山火这个工作有点拖拉,忙着换内阁看看谁忠诚,忙着制裁沙特举棋不定,等等等等,美国也很忙,也没空搭理全世界。。

多极化的格局下,本来就是自己过自己的日子,长臂管辖没人理容易丢人现眼,所以形单影只的美国与携手世界多极化的各国渐行渐远。。

一步步走下霸权地位的美国一直有反思的声音,华尔街运动是反思,控枪游行是反思,连特朗普本身都是选民反思的产物。。现在美国百年辉煌全球霸权顺理成章的就结束了,说话没人听,盟友纷纷对美争吵,美债没人抢购,反思比以往更加激烈是必然的。。

大国试错路,美国刚刚开始,别着急,慢慢试,未来几十年实验几种社会治理模式这都很正常。。美国过去给世界送去很多个春天,搞得人家国破家亡,现在春回大地,美国自己过春天,也算世道轮回。。

大火过后,万物复苏,大国博弈,煞是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