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小說《最好的我們》好在哪裡?

龍波基尼


1、平凡又不乏溫暖

不似許多青春小說追求的所謂的“轟轟烈烈”,八月長安的《最好的我們》給我們展現的只是一段平平凡凡的青春。耿耿、餘淮、簡單、蔣年年……他們都只是一堆平平凡凡的高中生,整日裡被學習、考試還有將要面臨的高考所“折磨”著。他們會考砸,也會在努力中得到進步,會灰心,也會在失敗後堅持,她們就是千千萬萬個我們。我們也能在她們身上看到些許自己的影子,平凡又不失驕傲。 但故事雖在平凡中發生,卻又沒有喪失溫暖。餘淮為耿耿整理筆記,幫助她學習數學;在耿耿被排球砸傷後,餘淮霸氣的一句“敢動小爺的人,我看他是活膩了”;為了放不下的人,縱使理科差也堅持留在理科;餘淮和耿耿一起種的樹……一切就簡單又自然地發生了。讓我們在平凡的相處中感受到溫暖。



2、每個人都想遇上自己的耿耿/餘淮

不知道其他學校如何,反正筆者的學校在高中的時候絕對是嚴格的同性為同桌,很大一部分原因應該就是杜絕早戀了,所以基本上是不會存在著耿耿餘淮這樣的情況的,因為沒有,所以會更加羨慕小說中的耿耿和餘淮,可以那樣親密、開心地相處,可以肆無忌憚地打鬧,可以在大家善意的調侃中羞澀一笑,然後繼續默默地喜歡著彼此。筆者最羨慕的,就是耿耿遇上了餘淮,那個可以一邊罵著她不長腦子一邊又繼續為她講解物理題目的餘淮。不得不感慨一句,要是筆者也能如耿耿那樣遇到一個餘淮,想必物理成績也不會那樣慘不忍睹了吧。同樣,耿耿於餘淮,也是有著不一樣的意義的。有著於自己而言,意義不一般的同桌,想想都覺得好幸運呢。



3、單純的友情與愛戀

耿耿、簡單、β三人的友誼,也是令人喜愛的,單純不做作,有著青春應有的張狂但也不令人討厭。耿耿對餘淮的愛戀,β對張老師的喜歡,簡單暗戀著韓敘。最後簡單的那句“一廂情願就要願賭服輸”真真是非常戳心了。 4、美好的青春記憶 在書中,作者不僅僅寫了個人的努力與愛情,也寫了許多班級活動:大合唱、表演話劇、排球比賽……這些活動,就像大家在高中經歷過地活動一樣,都會成為青春最好的記憶。而作者用了這一點,引起了很好地共鳴。


薇的深度文藝之旅


我覺得這部小說平凡卻又真實吧。耿耿與餘淮其實平凡的都不太像是普遍校園小說裡的男女主角,一個憑著發了筆“國難財”考入最好的高中,卻苦惱於聽不懂課跟不上進度考不了好分數的女生,一個微小之差落榜於重點班的熱愛物理卻不喜語文的長相普通的男生。就像是我們讀書時代身邊的同學一樣。小說著重講了他們的高一和高三生活,兩個人前後想法的改變也很像是年輕的我們。曾經覺得青春好到怎麼樣過都覺得是浪費不如浪費在喜歡的人身上,可到了關鍵時刻每個人都必須要考慮自己的未來做對自己而言重要的決定。書中還講到同班同學一起為校慶的節目出謀劃策一起排練,練習大合唱。都是很貼近我們生活的校園生活。作者八月長安的文筆也是很好,擅長於刻畫人物形象,哪怕只是書中的一個配角都有其存在的意義都有他/她個人的特點。


Wu奇奇


《最好的我們》是看過小說後,再看電視劇的,特別喜歡八月長安的幾部作品,這部小說也翻來覆去看了很多遍。電視劇版的成功,個人認為首先是演員選的好,不管是飾演耿耿的譚松韻,還是飾演餘淮的劉昊然,都是滿臉的膠原蛋白,還帶著學生時代的稚氣。二是服裝道具處理的好,那藍色的寬大校服,第八套廣播體操,早上堵在門口站的值周老師和教導主任,張平手裡的罐頭水杯,上課的互相傳遞的小紙條,女生同桌莫名其妙的小性子,這一切都回到了我們所有普通人的高中生活,更多的引起了80、90後的共鳴。三是故事情節整體改編較好,雖然在劇版中加了路星河的故事,同時也將餘淮和初中同桌陳雪君的故事更豐富飽滿了,但整體與劇情相結合,沒有太突兀的感覺。主線還是以耿耿餘淮之間青春懵懂的感情線為主。他們日常生活中的嬉笑怒罵,僅存於他們之間的小曖昧,耿耿餘淮莫名吃的小飛醋,都潛移默化中將兩個人的感情加深,耿耿後來再次遇到餘淮的時候問他:你以前喜歡我嗎?餘淮輕輕的點了點頭:我也不知道從來什麼時候開始的。日子過的好像流水賬似的,反應過來的時候,自己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就是這樣的青春讓耿耿放棄了路星河56次的求婚,等來了餘淮的一句,不好意思,我來晚了……看到最後,我哭了,為耿耿的堅持,更為餘淮的不捨得(因為深愛所以不捨得耿耿跟著他吃苦,因為深愛所以默默關注著耿耿所有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