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書法落款中“書”和“題”有什麼區別?

夢旅仙人


首先我們在書寫到最後的的最為常用的字莫過於“書”了。例如某某書於什麼時間、地點等等,這是我們最為常用的,也有一些書法家會在最後用戲墨、草之等等來代替書字,其實都是一個意思。但“題”的用法其實就沒有那麼隨便了。

一般“題”多含有應邀、或者尊敬的意思,領導的題字會落上題,也有的時候是為了朋友、親戚或者晚輩題寫書名、展標等等也會用題。晚輩一般給長輩題寫一般就是落敬。比如去年底當代著名的畫家吳悅石子啊杭州國畫院舉辦了一個展覽,浙江省書協主席鮑賢倫題寫了展覽的名字,最後落的就是敬題,這是晚輩對長輩的一種尊敬的體現,也顯示了一個人的修養。所以說“書”“題”之間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給大家拜個晚年!!!


書揚文化


我是簡繁,對於題主這個問題,我看了很多人的回答,有的說的在理,有的說了一堆廢話還沒說到重點,我以最簡單的情況說兩句,不對的地方請讀者們斧正。

“書”

一般來講,用“書”落款的,大都是長輩、領導、或者比較重要的朋友,why?

長輩做壽,正巧他愛好書法,又正好簡繁寫的還不錯,於是寫了一幅字,落款“簡繁書”。

去領導家登門拜訪,有那麼些文人雅興,於是寫了一幅字,落款“簡繁書”,放低自己的姿態,體現出充分尊重領導。

重要朋友喬遷新居,也比較愛好此中道道,於是簡繁送上一幅字,落款“簡繁書”,以示朋友的重要性。

“題”

落款用“題”這個字的,基本上都是用在晚輩、平輩中的請求等,怎麼說?

比如晚輩即將高考,你送上一幅金榜題名,落款可以用“題”,以長輩的身份祝他取得好的成績。

比如一個普通朋友,知道簡繁寫字不錯,主動邀請寫一幅字,此時可以用“題”。

再比如,你的領導寫字很好,你想求他一幅墨寶,此時,領導這幅字可以落款“題”,再或者求長輩的墨寶,可以用“題”字落款。

你這樣想,用“題”字落款的人,一般身份要比你高一點,如果你送領導用“題”,我猜你可能在人情世故的處理上有欠妥當,這工作恐怕也就幹不長了,好心辦了壞事……

一點個人淺見,希望能夠拋磚引玉,歡迎評論區討論,打字不易,且看且點贊;分享不易,且讀且關注。簡繁y社區不僅僅是證券分析師,也是文化愛好者,一起討論“錢”的問題,一起討論書法、太極、茶道等傳統文化。


易論招財圈


問題,書法落款中書和題的區別?

在書法的落款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字眼:某某書、某某題、某某一揮、某某信手、某某試筆、某某執紙、某某酒後、某某左書,現代人甚至直接說某某塗鴉、某某製作,等等。

這些詞都是對於書寫場景的具體描述,這些詞都可以用一個字來代替,那就是“書”,寫某某書,在任何的場合都可以。

所以說“書”本來就包含著題的意思,“題”是書的一部分,它大概是是的有具體的出處的書法作品,包括匾額、門頭、牌坊、書籤、書名、書齋號等等。所以我們才說找人題個字,而一般家裡掛的,用來欣賞的書法作品,我們一般說找人寫個字。

用途不一樣,寫法也不一樣,但是所有的場合都可以用“書”來代替,但並不是所有的場合都能用“題”,你覺得呢?


不二齋



書法落款中的“書”和“題”,意思都一樣,都是指是誰寫了這件作品,是對書寫作品歸屬權的有效證明。

但書寫的對象不一樣,“書”就是作者按自己的意願所寫,靈感閃現後,自己有意識地創作完一幅書法作品,然後落上時間,地點,以及自己的大名。

僅僅落上年月,地點和作者名字的款識,叫短款,甚至僅落上作者名字,就叫窮款。

有的作者喜歡在正文旁邊寫下自己創作這幅作品的心得和感受,然後,再落上年月,地點,名字,那就是長款了。


而“題”是作者應別人要求,按別人意願來進行命題創作,表現形式常常為,題寫牌匾、書刊名字、店名、產品名稱、名盛古蹟名字、重要樓所場館名、公司企業名稱,等等。

受邀題寫名稱的書法家往往是名家,寫出來並展示出來後,能讓對方蓬蓽生輝,增光添彩。

如果留意自己身邊的事物,往往能發現,題寫的字無處不在,如“中國銀行”和“故宮博物院”由郭沫若題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由毛澤東題寫……

像我們陝西,“西北大學”和“陝西師範大學”是魯迅的集字,“西安晚報”由舒同題寫,“寶雞日報”由郭沫若題寫,西安火車站的“西安”兩字由當代書法名家吳三大題寫,等等。




我再舉一個直觀例子,如這兩本書,一本是賈平凹《帶燈》,一本是安黎的《時間的面孔》,兩本書名都是賈平凹的字,但《帶燈》屬於寫,是賈平凹自己給自己寫,而《時間的面孔》屬於“題”的性質,是賈平凹受安黎之請,為安黎題寫。


鴻鵠迎罡


謝謝你的提問。書法是一種應用藝術,也是一種娛樂遊戲。

但是,書法作品的落款出現“書”和“題”的不同,也是有一些原因的。

書,一般是抄錄別人的詩文後,表示“抄寫”。

比如寫了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之後的落款一般都是“右王維詩某某書”。因為詩是王維的,“某某書”,只能代表書法家自己“抄錄”的意思,所以“書”就有抄錄的意思。

還有一種情況,朋友求你寫一個書法作品。恰好《送元二使安西》這首詩比較合適,你的落款可以是“為某某書王維詩一首”,書就表示這字是我寫的。

總之,書法作品中的落款出現“書”主要表示書寫者。

題,這個字也是書寫的意思。是“題字者”的簡稱,也是書寫的意思。

不過,題,一般嚴肅一些,就不是隨便玩玩兒了。

比如,給朋友的畫是題詩,題跋,題詞等等,給朋友或者社會團體題匾,給朋友出書題簽,題書名等等。

凡是落款“題”的,都是應邀的成分比較多。

所以,不是書法很有成就,或者德高望重的書法家,一般不會落款“題”。

題,既有書法家積極參與和支持的意思,也有讚美的褒獎的意思。人家一看是誰題的字,那個分量就不一樣。

不過,也有自己題詩而落款“題”的情況。比如,給自己的畫題一首詩。給自己的作品題跋等等。

建議大家不要亂“題”。

下面是周谷城先生為刊物題寫的“社會科學戰線”,他是著名的歷史學家,又是毛澤東的同學,這是毛澤東去世以後,應邀題寫的刊名。後面是毛澤東的題字和于右任的題字。





千千千里馬


說到書法作品落款中“書”和“題”的區別,個人認為從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區別,所要表達意思是一樣的,都具有書寫的意思!若硬要說它們有什麼區別的話,個人認為它們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書”更大眾化更平民化更常用。一個書法愛好者或稱普通書法家,無論是自賣自畫還是受邀書寫,我想一般情況下在落款處更多地會寫上XXX“書”,這樣一個款式!一般很少會用到“題”的字樣!

(二)“題”更具有身份識別更具官方色彩。比如領導題詞(古代的皇上題字)、慕名求字等,這時就會在所書的落款處寫XXX“題”這時就不能寫“書”了!題有教化、警示、教育、鼓勵等作用,書更多的是文人墨趣,有相互品評、相互鑑賞的成分在裡邊!

(三)一些地標類建築上(學校、寺廟、劇院、茶莊、飯店、書院、博物館、博物院、展覽館、地標建築等等)的牌匾,無論是名人題字還是普通書法家書寫,個人認為更多地會用到“題”字而不是“書”字!

現實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書”與“題”它們二者的區別,“題”更正統更莊重更嚴謹,特別是上級領導或某些公眾人物的題詞,末尾落款常常會用到“題”字!而非正式場合、書法沙龍或其他形式的筆會,大家歡聚一堂,遨遊墨海、翰墨生情,“書”就會被大派用場!至於其它再多再細的區分我個人認為就沒有多大必要了!


冀之筆


書法落款中的“書“很好理解,沒什麼太特別的意思,就是告訴別人此幅字是誰寫的。而題字的意思大概就要複雜一些。要辯析明白二者之間的差異從文字的意思入手,就很容易搞明白了。

“題“這個字,按《說文》的解釋是:題,額也。按文字學的基本常識,帶“頁”字的,大多與腦袋有關係,“題”也一樣,它的本義是“額頭”。知道了這一點,我們再看一看古人在書法作品中的實際用法就能明白了。

雲南安寧文廟有塊明代重修文廟的碑,我去看過,因是文物,禁止拍照,我也沒拍,但格式和大體內容我是記得清楚。

碑的正中,是碑文的主體,正楷書寫,記錄了明朝時期重修文廟的事情,有幾百字之多。在正文的頂上,也就是所謂碑額有幾個字大大的篆書,大概是“重修文廟碑“。

在正文的最後題款的地方有三個人的名字,分別是:某某官職 姓名題額,某某官職姓名撰文,某某官職 姓名書。

從這個碑上就能看出,寫碑頂上篆書名稱的稱為“題“,題額,就是寫在碑的額頭上。這幾個字是碑的名稱,當然重要的。按《說文》,題本來就是額頭。寫在額頭上的字當然就叫題了。

引申開去,題又有總結概括的意思,比如題名,一個人或事物的名字自然是人和事物最簡單的概括。人名如此,書名亦如此。所以書籍出版的時候一般說請人題名,而非書名。因為書名之意,不過是寫個名字。而題名之意同時表示,此書名是全書意思的真實概括,而非掛羊頭賣狗肉。也正因此,請人題名,除了書寫水平要高之外,一般請社會地位高的,有名望的,因為答應為人題寫的本身,就有擔保與提攜之意。比如上文提到的“安寧重修文廟碑"碑額的題寫者,就是當時明朝雲南鎮守太監。名字我忘了,字非常漂亮,比現在那些所謂大家強多了,我看過之後的第一感覺就是:原來太監這麼有文化。

明白了上邊這些,對書法中所有的“題“都可以解釋了。毛主席為劉胡蘭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在劉胡蘭的事蹟中,這八個字就是主題,題即主題。

趙樸初為寺廟題寫“大雄寶殿”,這四個字就是對那一片雄偉建築的概括。

某人為某事題詩。此詩即此事之概括。魯迅曾在自已的一幅小照上題詩,《自題小像》: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因為小像上是自己。詩中表達的是自己為中華民族不惜流血犧牲的決心。有如此豐厚的內容支撐,這三十來字也叫題。

基本說明白了,總結一句:題肯定是書,但書不一定都是題。書的範圍廣,題的範圍窄些。


七月流火140400643


落款中的“書”和“題”,語氣不同、姿態有別,暗含了書者創作當下的心境描述。

一般,長篇、整篇要用“書”字,盈聯、斗方、名目等小篇幅要用“題”字。

另外,特別是在已有作品上另加文字,不能用“書”字,而且最好用表示稱讚的字眼,以示謙遜和尊重。

謄抄的經文、名篇,不能用“題”字。

其它是創作與否、或應邀與否,好像也沒什麼關係吧?


n是名n


書法作品落款,最簡單寫個名款即可,甚至姓氏都不寫,

書:就是書寫,較中性,但用無妨,

題:口氣有點大,用時要視情況,考慮自己身份,

抄和錄:強調是書寫別人的文章或詩詞,同時也帶有謙卑成分,

敬書,恭錄,奉錄,奉書,學書等,表示謙卑和對受書者的尊敬,使受書者心裡受用些,

塗鴉,以示自嘲,但要慎用,因人而異,可理解書家自我開脫,也可能會理解沒把受書人放在眼裡,

落款後加"一揮",″酒後一揮",別人從什麼角度理解,是否是漫不經心?看朋友關係如何,

不要寫xx書之,之字是畫蛇添足,感覺也彆扭。


瀚墨尋夢


看罷請諸君之解析令在下啞然,非君之大謬,只因諸君之解有失偏頗,未切要害,且聽在下愚見。

書,書字應用範圍廣,不但詩、文落款常見某某書,畫作(指中國畫)落款也常見某某書,此處之書與畫同義,之所以書落款是因為國畫講究書畫同源,主要表示都是用筆的功夫,古人常將繪畫稱為寫畫,現在美院學生出去畫風景練習不也還用寫生嗎,所以畫作落款的書代表畫的意思。純粹文字作品落款書,一般取書錄之意,大多數表示內容僅僅為本人抄錄、書記之意而非本人創作的內容,當然少有例外。而題,為題跋之意,所書內容多為書者原創。

不知看客可否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