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老伴久病,兒子殘疾 保定80歲“衛生紙奶奶”擺攤廿載撐起一個家

在保定市陽光南大街與東風路交叉口西南角,80歲的吳榮珍老人每天上午都會騎著三輪車,來這裡賣衛生紙。她說,自己在附近已經堅持20多年了。家中的老伴多年前因腦血栓成了植物人,住在一起的兩個兒子也因先天殘疾,沒有勞動能力。為了籌集醫藥費,吳榮珍老人日復一日,準時到這裡擺攤。

幾年前曾有媒體報道過她的遭遇,沒想到,幾天前有心人發的一條朋友圈,讓她再次成了名人。

老伴久病,兒子殘疾 保定80歲“衛生紙奶奶”擺攤廿載撐起一個家

佝僂著背的老人和她小小的營生

擺攤廿載

一條朋友圈讓老人成了名人

5月18日11時許,河北青年報記者在陽光南大街與東風路交叉口西南角見到了吳榮珍老人。

當時,有位男士剛買了一提衛生紙,他說是看到朋友圈後,特地找到老人來買紙的,“老人這麼不容易,能幫就幫一把”。這讓吳榮珍老人很感激。她一邊遞迴零錢,嘴裡一邊說著“謝謝好心人”。

記者注意到,老人除了幾十元的零錢,隨身帶著的只有一部價值不足百元的老人機。

老伴久病,兒子殘疾 保定80歲“衛生紙奶奶”擺攤廿載撐起一個家

百元老人機是老人為數不多的傢什之一

這位顧客剛剛離開,又有位騎電動車的阿姨路過,在向記者確認過這就是朋友圈中所說的“衛生紙奶奶”後,也下車買了兩提衛生紙。

吳榮珍老人說,自己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在附近擺攤賣紙,收入一直不穩定。但自從月初有人把自己的事發到朋友圈後,她的衛生紙攤現在每天都有很多人來光顧,幾天前還有個自稱是“開公司的”男子,將車上的衛生紙全買走了,“說是拿到單位去。”這讓她非常感動,但不善言辭的老人說出的還是那句“感謝所有好心人”。

生活不易

每天只掙幾十元,還要照顧家人

吳榮珍老人的這輛小三輪車不大,每次只能拉20多提衛生紙。

她拎起一提對記者說,“你看這種,進貨價16塊錢,賣20塊,一提只能掙4塊。”老人說,這種紙“算掙得多的”,大部分的衛生紙和紙巾,每賣出一提只能掙兩三塊。

老人說,最近幾天看到朋友圈消息的人越來越多,紙的銷量“還行”。雖然“每天賣不了幾卷,多的時候一天就幾十塊錢,但總比不掙強。”

老伴久病,兒子殘疾 保定80歲“衛生紙奶奶”擺攤廿載撐起一個家

不斷有好心人照顧老人的生意

在交談中,老人摸著三輪車車把說,幾年前還能騎四輪車,“那時候還能多拉點”,這幾年年歲大了,“拉不動了,只能騎三輪賣。”

老人說自己有心臟病、靜脈曲張等疾病,天氣轉冷後,自己就不敢出攤了。“去年冬天披著被子賣了一次,就出了一天攤就不行了,住了好幾天院,花了好幾千塊錢。”

她告訴記者,自己每天起床後要照顧臥病在床的老伴和兒子,幫他們餵飯、翻身、按摩、擦洗,收拾妥當後一般就10點多了。這時自己才能出門到路口賣紙。

“12點多再回去,給他們做飯。做完還得用針管給他(老伴)一點點的送進去。”喂完飯後,老人還要重複一遍早上的過程。

待下午5點多氣溫稍降,自己再到百花影院附近繼續賣紙。

老人三輪車旁一位賣水果的攤主說,他和老人已經“就伴很長時間了。”“每天看她上午騎小三輪過來,心裡特別不好受。”

他還提到,老人只要身體情況允許,“風雨無阻,每天都來”。

家人多病

老人始終對丈夫、兒子不離不棄

5月18日下午5時許,記者來到保定市職教中心宿舍吳榮珍老人的家。老人打開有些破舊的防盜門熱情地打招呼,“隨便坐吧,我們家哪兒都是亂的。”

屋內沒開燈,客廳顯得有些昏暗,散發著些許黴味,客廳除了張小圓桌和一個老式沙發外,最顯眼的就是壘起來有一牆高的衛生紙。

老伴久病,兒子殘疾 保定80歲“衛生紙奶奶”擺攤廿載撐起一個家

壘得高高的衛生紙

一個身穿橘色上衣的中年男子推門進來,看到記者時沒什麼反應,目光顯得有些呆滯。吳榮珍老人說這是二兒子“二寶”,因為先天大腦發育不好,智力還不及3歲孩童。

沒過多久,老人就告訴記者,老伴吃飯的時間到了。老人顫顫巍巍地將做好的西紅柿雞蛋和白麵條一起倒入榨汁機,打成麵糊倒入碗中。老人說這就是老伴今天的晚飯了。

老伴久病,兒子殘疾 保定80歲“衛生紙奶奶”擺攤廿載撐起一個家

老人把湯飯打成糊糊

老人的老伴因為多年前的一次腦血栓,造成生活不能自理,成了植物人,一直需要吳榮珍老人照顧。

老人捧著碗走進不大的臥室,老伴側躺在床上,身上插著進食的導管,微張著嘴“吭哧”喘氣,身體顯得異常羸弱。吳榮珍老人佝僂著背跪在床邊,用針管將麵糊一點點打進老伴的進食管裡。

老伴久病,兒子殘疾 保定80歲“衛生紙奶奶”擺攤廿載撐起一個家

用針管將麵糊一點點打進老伴的進食管裡

給老伴喂完飯,老人一邊用手給老伴按摩一邊自言自語,“文華,你看好心人看你來了,你也不跟他們問個好。”

老人微笑的介紹,丈夫叫邊文華,以前是保定六中的數學老師,“他年輕的時候可愛聊天了,數學特別好,數一數二的。”雖然現在老伴不能說話甚至沒什麼意識了,但吳榮珍老人還是習慣每天都和他嘮嘮家常,講講以前的事兒。

交談中,老人一再強調,自己“不想上報紙”,究其原因是她“怕給別人添麻煩”。話劇院街的很多居民都知道老人的遭遇。很多附近居民都說老人“太不容易了”“每天駝著背,在那兒出攤,看著都心疼”。

樂觀堅忍

20年如一日將家庭扛在自己肩上

在記者的一再勸說下,老人才說出了她的故事。

吳榮珍老人和老伴、兩個兒子,還有大兒媳,擠在這個70多平米的房子裡。前幾年孫女也跟他們一起住,結婚後才搬出去。

今年已80歲高齡的她,本該是享受天倫之樂的年紀,但家人久病,生活困難,不得不騎上三輪,出去賣衛生紙貼補家用。

“老伴十多年前因為腦血栓成了植物人,生活不能自理。家裡4個兒子裡有兩個跟著我們住,都是腦子有問題,老二大腦發育不全,老大好一點,但也不能勞動”。

記者瞭解到,老人的大兒媳在附近當臨時的環衛工人,收入不高,老人另外兩個兒子家庭情況也不樂觀,“老三快50歲了,現在沒有收入,老四每月也只有800塊的生活費。”

老人說,老伴的年齡越來越大,身體狀況也愈發堪憂,家中開銷越來越緊張。老伴和二兒子有糖尿病,每天她還要幫他們做血糖監測、注射胰島素,雖然她和老伴都有退休金,但對經常需要住院和買藥的一家人來說,幾千元的退休金只是杯水車薪。“每個月光拿藥就得幾千塊錢。有時還得住院、看病。”

老人和記者交談時,始終笑眯眯的。“我樂觀,從不發愁,要是愁,我都得愁死好幾回了。”老人沒抱怨過,也未曾被生活壓垮,她能做的就是20年如一日,將家庭扛在自己肩上撐下去。

老伴久病,兒子殘疾 保定80歲“衛生紙奶奶”擺攤廿載撐起一個家

老人的樂觀讓她20年如一日撐起這個家

懂得感恩

記得每位記者和媒體的名字

儘管一再表示“不想上報紙”,但重情義的吳榮珍老人還是很感謝把她的事情發到朋友圈的那位陌生人,也感謝所有得知此事後來買衛生紙的顧客。

讓記者意外的是,她至今還記得多年前每位採訪過她的媒體和記者的名字,並再三請記者幫忙打聽他們的聯繫方式,並轉達她的問候和謝意。

當老人得知記者希望報道她的故事,並希望有更多愛心人士來幫助她時,不善言辭的老人口中說出的還是那句話——

“謝謝所有好心人!”

如果您希望通過各種方式幫助吳榮珍老人,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找到她——

吳榮珍老人擺攤地址:10:30-12:30左右,保定市陽光南大街與東風路交叉口西南角,中央峰景小區對面;17:30-20:00左右,保定市百花路與陽光大街交叉口東北角,百花影院門前。

吳榮珍老人電話:15097774342

■文並攝/河北青年報記者程功、實習生李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