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我给儿子看孩子中,谨言慎行小心加小心。我已经得了抑郁症了,我该不该告诉他们?

qzuser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两个孩子的宝妈。大宝两岁的样子,我父母先后帮忙看过一段时间的孩子。我能理解你的紧张和心情。像你这样有点抑郁的情况,不管是对孩子还是你自身,都是很危险的。所以必需第一时间告诉孩子。

父母最伟大

09年,我一人在广州上班又带两岁孩子,母亲很担心来帮忙。没想到才来半个月,就要吵着回家,还哭了两次,说是孩子太皮总是乱跑,她自己人生地不熟也不习惯。我当时还很不懂事埋怨她很久。后来父亲又来帮忙看孩子,因为没有经验又不会做饭,孩子经常生病,最严重一次肺炎住院。因为我太了解父亲的为人,所以我没有一点责怪他的意思,但我还是从父亲的脸上和言语间知道,父亲看孩子的压力,比工作要累很多倍。在外面带孩子,连抽烟喝水的功夫都没有,生怕孩子一下就不见。

父母帮我们看孩子,是情份,需要更加感恩。父母不帮忙,更需要理解,他们辛苦养大我们已经很不容易,我们知足和感恩,理解和包容。

长辈的爱有点点“毒”

那天在公车上,一个奶奶背着孩子,孩子不停的吵闹,奶奶都不敢坐下,不停的晃动孩子。闲聊间奶奶说,现在帮忙带孩子真不容易,原来带三四个,都没有现在带一个这么紧张。长辈们的爱,太浓太重,有点点毒,对孩子和自己的身体都不好。题主就是这样的情况,生活环境的变化,加上长期的紧张和压抑,不仅带不好孩子,对自己的身体影响也很大。我们一定要多给他们放松的时间,多陪陪他们,多理解他们。

长辈带娃

长辈帮忙带娃,其实没有必要这么紧张小心。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留一点时间属于自己。比如儿子他们下班后,自己可以跳广场舞,或者独自外出活动散步。周末或者节日也可以由儿子他们带娃,自己出门放松放松。

多沟通:长辈必经有带娃经验,小事情完全可以自己做主。如果是像什么牌子奶粉,或者孩子挑食等问题,一定要和儿子他们商量沟通。自己带娃遇到问题,像自己紧张抑郁,也一定要告诉儿子。多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学习育儿知识:长辈虽然有带娃经验,那也是以前的吃好喝好就行。现在育儿方法更加科学,还包括很多文明礼貌及思维培养、专注力和兴趣的培养及亲子按摩增加体质等。所以长辈可以多看育儿书学习,或者听育儿书,这样生活中的很多育儿问题,也能轻松解决,带娃也能更轻松。

我是王书霞,阳光爱学习的全职宝妈,如有别字,请多多包容。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别人的经验也只能供我们参考。 育儿是一项最了不起的工程,需要我们要不停的学习和成长。码字不易,欢迎关注、点赞和转发。 努力像阳光,温暖每个人;传递正能量,关爱每个孩子。

书霞育儿说


我就是一位6个月大男孩的奶奶,因儿媳蒲乳期已满要上班,我不得不来照顾孙子。带外孙女的时候,闺女是百分之千的信任,带的幸福满满。而带孙子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儿子是满满的不信任,处处找不对,儿媳处处是对的,我就是笑着说出不对他也说我不对。唉心里实在不痛快了,就收拾儿子一通。其实儿媳是个好孩子,在孩子方面就特别较真,也是忍的挺辛苦。没有办法,不帮带孙子就是咱们的不对了,带吧挺难得,儿媳越有文化,孙子越难带。


媚梅8


其实你真的该说出来,让孩子们理解你,帮助你。我们这儿有个老太太,近60时老伴去世了,小儿子家孩儿两岁多,小儿两口子没在城里上班,老太太就在小儿家带孩子(原来也带,只是一月总回去几天看看老伴儿),接送孩子上学,一住就是六七年。老太太生怕遭人嫌弃,怕出错,所以儿子儿媳回来了,老太太就极少说话,饭也不敢做,只拖地刷碗。期间和大儿媳妇没多接触,也能感觉出大儿媳妇的不满,说她偏向小儿(大孙子也上学)。老太太左右为难,有苦心里闷着,怕说话惹麻烦。慢慢就越发不中用,不说话,不做事,出现痴呆症状(其实不是真正的痴呆)。家庭为她的事争吵一次,她病就加重一点,现在生活是半自理状态,很可怜。所以,该说的还是要说出来。


南山松57


外孙女七岁了,从她出生我就是带孩子的主力军,白天上班由阿姨看着,我是自己创业的,时间上比较自由,经常可以回家看孩子,晚上就全部是我带,我和女儿女婿说了,谁带孩子谁做主,要不你们自己带,可能我比较强势,所以他们不得不服,要不然变成事情都是我们做,还要被指手画脚,谁受得了啊。所以如果你不能做主,带的战战兢兢,还不如别带。一定要记住,都到这个年龄了,要为自己活着,我的生活我做主


用户3470765915379


谈起帮儿女看孩子,多少人有诉不尽的苦。

一个朋友跟我说,他帮儿子看小孩,费尽了心思,日夜操劳,不但没得到好言对待,儿子还威胁说,要是小孩有个什么意外,那你等着拿命来抵吧。听到这话,我劝他放弃带小孩,如果有能力的话,你仍愿出点钱,让他请保姆带。可这位朋友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仍然帮着儿子带小孩。

他说,带亲了,舍不得放弃。他说我就像是每天端着一杯油壶,小小心心地两手托着,生怕这个油壶打碎。

我为他婉惜,自己这么大年龄,操劳了大半辈子,把儿子女儿带大了,现在又带孙子,带孙子可不是个轻松活,不是自己生的,打不得骂不得,还得看儿子和媳妇的眼色,活得多累啊。



知秋144466680


我想,无论是什么原因,还是要告诉孩子们的。

毕竟,你的状态对于整个家庭都很重要。

他们作为小辈出于关怀之心,应该知道;

他们出于对小宝宝的爱心,也应该知晓。

老人给儿子看孩子,其实不容易。

当我生完孩子,我婆婆住过来帮我一起带孩子的时候,我没什么太多感受,本身我爸妈就教育我要尊敬和孝顺老人,所以我自认为做得挺到位的。

但是,当我弟妹生完孩子,我看到我妈妈和他们一起生活的状态,我才有了更深的感触。

我弟妹人很好,性格开朗,有啥说啥。

我妈妈从不唠叨,很随和,愿意听从别人的建议。

她们两个相处的挺不错的。

但是,两家人,有两个生活模式,总要磨合,总要过渡。

两个人都好说话,好商量,这个磨合和过渡,就没什么痛苦,顺气自然也就和谐了。

如果其中一个人想法多,敏感,或者两个人都爱较真,或者不愿让步,那么这个磨合过程就会痛苦些。

我性格外向,爱说话,什么八卦、新闻、别人家的家长里短,都愿意拿出来聊一聊。

我婆婆想法细腻,总是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有些敏感,谨慎。

在最开始一起生活的时候,有几次我说的话当中,只是表达了对别人家琐事的看法,可是婆婆却会想到自己身上,甚至以为我是在映射我们。

她说出她理解的意思之前,我对这层意思都没有任何概念,等她说完,我还要努力地去解释:我真的没有这些想法,只是觉得那个人家挺好玩的,当成有趣的事情来分享一下。

第一次没什么,只是有些奇怪,婆婆怎么会想到那里去。

可是第二次,第三次再次发生这样的误会之后,我才意识到,不是我说话的问题,而是婆婆容易去琢磨我的话里是否还有话,是否有对她不满意的地方。

所以,我现在很少和我婆婆随便瞎聊,因为我不想自己给自己刨坑,然后还得自己费尽心思去填坑,很累。

我想我婆婆对我说话,也会斟酌以后再说;而我现在和我婆婆说话,也变得谨慎一些了。

我丝毫没有责怪婆婆的意思,因为人的性格无法改变。

简单的人,想便复杂不容易;

复杂的人,想变简单也很难。

所以,我现在都是尽量不去说能引起歧义的话,更多的会说一些开心的事儿,孩子的事儿,或者和我们八竿子打不到边儿的事儿。

小心谨慎一些,这是正常的。

但是小心谨慎过度了,反而累人累己。

不高兴了,就是不高兴了,没必要装出自己没事儿;

不喜欢儿媳妇这样和你说话,就是不喜欢,没必要天天委屈自己承受着。

因为不是住一两天,而是要住很多年。

忍得了几天,能忍几年吗?

即使你有能力忍,那也太伤身体了!

儿媳妇也是人,而且将来也要当婆婆或丈母娘;

儿媳妇也在成长,她此时说的话,也许过上两年就知道是错的了。

不要认为她现在说的这些话就再也不会改变。

时间会改变很多东西。

所以,

双方都坦诚一些,敞亮一些,交往起来才能既轻松,又愉快。


皓月长歌正面管教


您好!针对您提出的问题和您简单的描述,我只能对您目前所处的环境、您的性格特征和心态有一个粗略的概念,并站在一个心理咨询师角度,给予您以下相关分析和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您要确认自己是否真的得了抑郁症,必须有专业医生的确诊不要自己随便下定断。从您简单的描述分析:您的问题不是来自带孙子的劳累和辛苦,奶奶带孙子本来是件很开心的事情,内心上您应该是喜欢的;但是您却要谨言慎行小心翼翼,这就是不合理常理的地方也是问题的根源。您做为儿子的妈妈,媳妇的婆婆,孙子的奶奶,在正常的家庭环境里应该是很受尊重也是有家庭地位和权威的,可是您在那个家里好像没有,甚至是非常弱势的存在,处处压抑憋屈,而且必须小心翼翼。由此可以判断出你们那个家庭的道德伦理教育观念出了问题,也导致了家庭人员之间的关系不正常。您做为家庭的长辈,应该先冷静下来好好做一个自我检查,然后从您跟儿子的关系,跟儿媳妇和孙子的关系,儿子和儿媳妇跟您孙子的关系这四种关系处理中去寻找到真正的原因!

第一种:您从小对儿子的教育是不是有问题(过份溺爱和骄纵)?导致了长大以后对自己父母的不尊重?老话讲“娘肚里十个儿,儿肚里没一个娘。”

第二种:跟您的儿媳妇关系处理得好吗?是否融洽?婆媳关系是比较难处的,需要胸怀和智慧。

第三种:儿子和媳妇平时是怎么对待和教育他们儿子的,是不是恨不得把儿子当祖宗供着。

第四种:您又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照顾孙子和孙子相处呢?爷爷奶奶一般都是超级疼爱孙子的,容易溺爱。或者对照顾和教育孙子已经感到力不从心啦?

后面的二种关系中,一旦父母和奶奶都过份将小辈的地位摆得过高,孙子就会成了这个家里的祖宗;反过来祖宗就只能沦为孙子辈了,伦常颠倒家庭人员关系必然发生错乱。

前面二种关系,决定您在这个家庭的地位。如果儿子和媳妇都不孝顺,不尊重老人;甚至只是把老人当免费的保姆使唤,那么老人就不要指望这样的儿子来安度晚年了,趁早自己想办法安排好自己的晚年生活,尽量争取少给他们添麻烦。

总之,一切都是因果;自己要学会看开放下。儿孙自有儿孙福,到了做爷爷奶奶的年纪了,没有必要再跟自己过不去,把自己的身体照顾好生活安排好就是留给晚辈的最好财富!


让生命呈现它本来模样


为什么不告诉他们?帮他们照顾孩子,又小心谨慎的,恐怕不是你一个人有这样的经历,特别是独生子女的父母,最可怜了,没多的孩子,就一个宝贝蛋,小时候就宠着惯着,现在长大了,结婚生子,父母又来帮他们带孩子,他们完全考虑不到,父母改变生活环境,很多是背井离乡来帮助他们,三代人同处一个空间,矛盾随时会有,而最弱式的一方,就是年龄逐渐老去的父母双亲!很多年轻人,对父母,一百个不耐烦,造成了父母的万般小心、维维喏喏……但是我们也应该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绝大多数方面,并不是年轻人有多么的冷血,而是他们不知道父母的内心感觉,他们的工作生活压力也很大,对父母往往缺少细致的观察,一旦父母健康出现了问题,你会看到这些狂妄的孩子们,会用拼命的方式保护父母的!所以很多的矛盾的解决方式,就是长辈要多和孩子们沟通,让他们知道你们的困境和内心感受!给提问的作者提个建议,你觉得自己都抑郁了,这还不赶紧去告诉他们呀?你把自己闷在自己设定的小圈子里,谁也不知道你想的什么?需要什么?孩子们怎么帮你呢?去告诉他们,你心里所有的不开心!我想,你一定会得到孩子们一个满意的答复的,血浓于水,生活离不开亲情,你离不开,你的孩子们更离不开,多相互沟通、相互体谅,平安就是福!


筑梦者8


你得了抑郁症是自己感觉?还是去医院确诊了?如果只是自己感觉,你说给儿子儿媳妇听,恐怕他们以为你不想带孩子。

他们这么想也是人之常情并不是不理解你,因为现在带孩子确实和以前不一样,太累了!如果你带孩子的方法又不被儿子儿媳妇认可,心情不好是肯定的。

但是如果你确实生病了别说带孩子,你自己身体都成问题,他们不照顾你就不错了,你不给他们带孩子他们也会接受,因为抑郁症患者对孩子也是一种危险!但这些话都得大夫告诉你的儿子才有权威性,他们才能信你,也会真的体谅你!所以建议你让你的孩子带着你去就诊,看看是不是真的得病了。


蒸米


您啊也别忍着自己的情绪,该怎样就怎样,丑话先和儿子儿媳说清楚了。把情绪放开了。这把年纪应该安享晚年生活,给带孩子不是您的义务。我身边有个极仔细的阿姨,就是给儿子看孩子,都抑郁了,老怕得罪人,不到一年得了癌症。您说这是何苦为难自己呢。可以去看看心里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