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真正的含义是什么?

随时爆料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离思五首》的第四首,这首诗是悼念亡妻韦丛之作,也有说是怀念少时恋人崔莺莺的。

全诗如下: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曾经沧海难为水,这一句化用《孟子》中的典故。《孟子·尽心章句上》:「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朱熹在《孟子集注》中注释说:「所见既大,则其小者不足观也。」意即曾经见过沧海,则其他之水不足观。

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一句化用「巫山云雨」的典故,典出宋玉《高唐赋》。《高唐赋》有云:「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巫山之云,为神女所化,故比别处的云更美。这一句意为除了巫山的云,别处的云不能称之为云,即看过巫山之云,别处的云亦不足观。

这两句都是化用典故,用典而不泥典,已经脱离了原来典故的意思,即使我们不知道典故,但依然能明白这两句诗的意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沧海之水与巫山之云的喻指,既可以是诗人与亡妻(此处采用此说是写给亡妻韦丛一说)的感情,也可以是诗人的妻子,既可以指感情,也可以指人,甚至同时有这两种意思。

诗人与亡妻的感情如沧海之水一样深厚,如巫山之云一样美好,诗人的亡妻是世间上最美最好的人,曾经拥有这样美好的感情,曾经拥有过这样美好的人,自然别的女子不足观也。

顺便说一下后两句的意思。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取次,是仓促的意思。

我仓促地从美女如云的花丛中走过,却懒得回顾,一半是因为修道,一半是因为你。

有人看到「半缘君」,觉得情不够深,显得有些凉薄,其实恰恰是这样克制的表达,方显感情的走势,如果有人说我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想你,你信吗?

说句题外话,今天有些人读元稹这些深情的诗,总要去探讨元稹是不是渣男,好好欣赏诗就是了,为什么人的注意力总是跑偏?!


谢小楼


这首诗很美,美在它的意境与氛围,美在它能够让人感同身受,让人感受到对时间的敬畏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唐代诗人元稹在这首诗里要表达的,既是对曾经深爱过的妻子的深切悼念,用极其细腻的笔墨描述了夫妻之间的缱绻情分,也是对岁月与生命的哲理思考。

无论是那些大风大雨,还是那些轰轰烈烈的岁月,抑或是甜言蜜语酸甜苦辣的生活,等到时过境迁后再来回头一望,不过尔尔,无非都是镜花水月,是天上的云朵,是花开一瞬,都只是须臾的灿烂。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我在这首诗里看见的、体会的,是诗人浓厚的爱意,他对亡妻的爱如磐石坚固,如山川不可动摇,外面世界纵然让人感到精彩,让人眼花缭乱,让人喜欢,纵然莺莺燕燕多么的可爱迷人,也无法让元稹变心,因为他对亡妻真情可鉴。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用这句话来表达情侣之间的爱,我认为很不错,因为花花世界里的迷惑太多太多了,用这句话来表达心中情真意切的爱,能够让爱人宽心,总而言之是一句很不错的情话。


安小念说情感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的意思是:经见过沧海那样至高境界的水,再面对其它各种状态和情况下的水,就不认为那是水了,因为其它的水太平淡、太平庸,没有境界。同样的,除去巫山的云,其它的云都等而下之。这句话是褒义词,通常被用来形容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或一段美好的感情,指她的珍贵难得。





优智谋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写的,非常地优美,也是千古以来人们在表达爱慕之情时候常用的诗词。

诗的意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意思就是,亲爱的呀,当我看到你这片大海以后,世界上的任何江河湖海对于我来说都不再是水了(我心里只有你这一片水)。亲爱的呀,当我看到你这朵巫山上的云彩以后,世界上就再也没有云彩了,因为我的心中只有你这一片云彩。

当然,这首诗还有后面两句,分别是“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意思就是说,就算把我丢到了美女如云的花丛中,我也绝不再看她们一眼,为什么我会这样呢?一半是因为我要修养自己的品性,一半是因为有了你(自从有了你,我就再也不会对别的女孩子感兴趣了)

这首诗我年轻的时候就很喜欢,有时候也会拿来给自己追求的女孩子发短信的时候发这首诗,确实容易打动人,不过现在就不知道了,或许现在不流行这个吧,呵呵不小心暴露自己年龄了。

这是典型的表白自己的爱意,表达的非常优美也非常地炙热,诗写的非常好,以至于流传千古。要知道在唐代来说,女孩子一般也没有多少娱乐活动,欣赏诗词是那个时候女孩子的时尚娱乐,尤其是那会的大诗人,受欢迎的程度绝不亚于现在的大歌星。

唐代诗人相当于现在的明星

在唐代的时候诗写的好的诗人是很受女性欢迎的,而且那个时代的女性比其他朝代都很奔放,可以公开追求自己喜欢的人,不论是小家碧玉还是大家闺秀。

这些诗人可以受欢迎到什么程度呢?说一个事情吧,就是唐代有个又名的诗人叫罗隐,在当时来说诗写的非常好,爱慕他的女性所以就特别的多。但是这个人有个缺点就是长得太丑了,当时宰相的女儿非常喜欢他的诗,都已经爱上他了,不过没见过他。有一次罗隐就到宰相家里做客,宰相的女儿当时是小鹿乱撞的心情,就非常想见罗隐,可是见了罗隐那副尊容后,立马就改变了对他的态度,回到房间就烧了所有罗隐的诗,从此不再提此人。可以说,如果罗隐哪怕是长的一般,宰相的女儿估计就会真的和他有一段了。

诗是为谁而写?

好了,别的就不多说了,回到题目中来,解释了这首诗的意思,那么元稹当时是在追求一个女孩子,那么是谁呢?

有很多资料是说元稹是悼念亡妻写的,但我觉得就诗的意思来说完全对不上。因为如果是悼念亡妻的话,那么一个是诗词的意境没有一点悲伤,另一方面是后面的两句,“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分明是表自己的衷心,看情况就是说这个女孩子还没追到手,我向这个女孩子表衷心来打动这个女孩子,完全不是对妻子的口吻。

实际上是追求一个类似于崔莺莺的女孩子写的,《西厢记》的原型就是元稹,实际上元稹也是真的打动了那个女孩子,成功地追求到了崔莺莺。但是元稹生性风流,过了段时间以后,就去追求别的女孩子了。

所以呀,什么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什么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全是情话而已,一旦女孩子当真了,就容易被“骗”了。


老威观史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这句话是我国中唐诗人元稹为悼念亡妻韦丛,写的七言绝句《离思》组诗第四首中的句子,原诗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其中“沧海水”与”巫山云”属典故,“沧海”出自于《孟子·尽心》的“观于海者难为水”;宋玉的《高唐赋序》有“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句子。



元稹委婉曲折 、引经据典要表达的意思是:领略了浩瀚沧海之水的深沉与辽阔,世界上其它的风水画面都不能让我震撼和喜爱;见识了巫山云彩的绮丽与曼妙,世界上其它的云彩都不再神秘与美丽,让我向往与憧憬了!


生命在岁月某处,曾经遭遇过令你朝思暮想人,你是那样地珍惜与爱恋,甚至不顾一切地把她当作生活的全部,义无反顾地与之深深相爱,自然留下了很多难以忘怀的场景,时刻浮现在脑海中,再也无法抹去了;斯人属我,得天独厚;今生今世无人可替代她在我心中的位置。

世事沧桑,风云变幻!不管在人生旅途上再遇上多么优秀的人,纵使婀娜多姿、妩媚动人、风华绝代;也无法影响与阻隔我对她的眷顾与怀念,她是独一无二的,已经占据了自己的身心。除了她,再无任何力量能改变初衷,令我朝三暮四、心有旁鹜、移情别恋了。



希望星晨58298869


离思 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作品背景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基本上是个中国人都会吟这两句诗。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写给谁的,为什么写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去看看这首诗背后的故事!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诗人元稹。元稹,河南洛阳人,唐代中期的大诗人,他和白居易一起被合成为“元白”,中国文学史上非常著名的“新乐府运动”就是由他和白居易共同倡导的。所谓“新乐府运动”,听起来高大上,简单点说就是反对无病呻吟,少写大家看不懂的诗。主张写通俗诗、时事诗,争取让诗能被我们这些老百姓看懂。

而这首诗是悼亡诗,是元稹写给他早逝的妻子的。

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二十四岁的元稹科举落榜,失魂落魄地走在长安的大街上,被欣赏他才华的太子少保韦夏卿收入门下。不仅如此,这位享有崇高地位的太子老师不顾家人反对,还进而将自己年方二十的小女儿韦丛下嫁给了元稹。

虽然这桩婚姻在当初带有相互利用的性质:韦夏卿坚信才华横溢的元稹会有大好前程,元稹则认为可以借助这桩婚姻出人头地。但歪打正着的是,这对年轻夫妻在婚后却是恩爱百般,同甘共苦。后人记载说,天仙下凡一样的韦丛不仅贤惠端庄、通晓诗文,还不好富贵,不慕虚荣,在元稹不得志的时候,无怨无悔地伴着他过着清贫的生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关心和体贴丈夫。

不幸的是,七年后,年仅二十七岁的韦丛就因病去世。此时三十一岁的元稹已升任监察御史——最高检察院的检察官,美好生活刚刚开始就痛失爱妻,令诗人悲痛无比。在妻子下葬那天,元稹情不能已,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悼亡诗。

作品赏析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从《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变化而来的。沧海无比深广,因而使别处的水相形见绌。而巫山有朝云峰,下临长江,云蒸霞蔚。据宋玉《高唐赋序》说,其云为神女所化,上属于天,下入于渊,茂如松榯,美若娇姬。因而,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就黯然失色了。

“沧海”、“巫山”,是世间至大至美的形象,元稹引以为喻,从字面上看是说经历过“沧海”、“巫山”,对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实则是用来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因而除爱妻之外,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了。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取次”是仓促、随意的意思。仓促的走过花丛,我却懒得回头看。这里的“花丛”当然不仅仅指自然界的花丛,更是暗指其它的众多的美丽女子。她们纵使再美,我也无心打量她们,所谓“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就是这个意思。

“缘”是因为的意思。既然对亡妻如此情深,这里为什么却说“半缘修道半缘君”,而不是“全缘君”呢?元稹生平“身委《逍遥篇》,心付《头陀经》”,是尊佛奉道的。另外,这里的“修道”,也可以理解为专心于品德学问的修养。

然而,尊佛奉道也好,修身治学也好,对元稹来说,都不过是心失所爱、悲伤无法解脱的一种感情上的寄托。“半缘修道”和“半缘君”所表达的忧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说“半缘修道”更觉含意深沉。

结 语

我们知道了这首诗是写给妻子的悼亡诗。感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其实在感叹这世间再也遇不到这样美丽、善良的姑娘了。所以干脆“取次花丛懒回顾”,宁愿把最初的美好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也不愿意滥竽充数,草草地选择一个人——这也就是当代大龄剩男剩女们为什么那么多的原因。

时至今日,这首诗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它也不仅仅用来形容男女之间的感情。凡是感觉如今的人、事、物比不上曾经的、最初的美好,都可以用这首诗来表达。

比如你曾经感受过大城市的繁华,就再难忍受小城镇的闭塞;吃过最正宗的火锅,就对其它火锅失去了兴趣;看过了好的电影,就难以接受烂片。曾经的美好,和现在的无奈,都尽在这一句“曾经沧海难为水”之中了。





扬州讲坛


公元809年,元稹之妻韦丛去世,年仅26岁,从19岁嫁与元稹,7年时间连生六胎,这在现在是无法想像的,估计很多人会喷生育工具之类的话。如此高频产子,应该是她早亡的原因。

元稹对这位陪着自己吃了不少苦的妻子,还是很有感情的,最直观的表现是,自妻子身亡,元大诗人写了一系列怀念她的悼亡诗。题主所列的这句,便是《离思》组诗5首中的第四首。这一首不仅是《离思》中最著名的一首,也是整个诗词史上爱情诗的标志性篇章之一。

《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全诗四句都是深情款款的表达。开头两句更是千古爱情名句。沧海之广,非别处河水所及;巫山之高,也不是其他地方的云所能比拟。后一句化用宋玉《高唐赋》中巫山神女的传说,浪漫气息也出来了。

“沧海”、“巫山”,皆是世间至大至美,诗人曲喻其情,意在表明两人的结合如沧海之水,巫山之云,其刻骨铭心的美好是无与伦比的。诗人用笔可谓力透纸背,深厚之感贯穿字句。同时又得委婉之旨,极为蕴藉。

后两句大有失去了你,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意思,我只愿在思念与清心寡欲中度过一生的生死看淡之感。说他已然开始修道了,其他的草草花花更懒得回头。

元稹以高超的艺术驾驭力,通过这首绝句塑造出了一个痴情男子的形象,读者无不动容。但投射到诗人本身,难免打脸。最明显的是“取次花丛懒回顾”,大才子一生,可是从来没有断过,崔莺莺、薛涛、刘采春、裴淑......


诗词桃花源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是他为妻子韦丛写的悼亡诗其中的一首,可以算得上是助力元稹出道"多情郎"的重要作品了。

其实这一名句里有两个重要典故,元稹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风景。

上句:"曾经沧海难为水",元稹说,因为曾经看到过沧海,所以其他地方的水不过尔尔。而早在千年前,孟子就已经感叹过:"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跨过时间,元稹发出了共鸣。

下句:"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又说,除了巫山上的云,其他地方的云都不够美丽。这一句巫山云也有出处。楚国宋玉有《高唐赋》,赋里有一神女,她在巫山之间,"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其身其姿,楚襄王为之绝倒,后人为之惊叹。因为这一典故,以神女比韦丛,显得元稹的深情。

这两句诗的字面含义易解,沧海水也好,巫山云也罢。一句话总结:只要有你,世间其他女子都黯然失色,难入我眼。

后人多不解的是:这首诗到底是写给谁的?真的是写给韦丛的吗?难道不是写给崔姓表妹的吗?

如果多读读古今中外的情诗或者悼亡诗,也许就不会太过纠结到底谁应该来认领这首诗了。才子大半多情,一生中只入眼一人的才子少之又少。可能是爱情,也可能只是欣赏,但走了心的往往不是一人。一生一世一双人是理想,有时候也只能是理想。

比如苏轼,他写"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字里行间是对妻子王弗的深情。但苏轼后来又有了灵魂伴侣王朝云,初见时就把她写进了诗词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后来朝云因病逝世,苏轼也毫不吝惜笔墨,写了《悼朝云》等诗词。

因此,妻子或表妹,这首诗到底是写给谁的,不必纠结。或许,诗人自己在写这首诗的时候,眼里心里也不完全只有妻子,难道在某一瞬间,他的脑海里没有闪过表妹的身影吗?

这首诗得以流传千年,它的真正意义大概在于既表达了一种对于美好的爱情珍而重之的心情,又表达了斯人已逝,一切都不再拥有的遗憾的心情。在遇上对的人,怦然心动的时刻,有人感叹曾经沧海;在经年累月之后,忆起旧时恋人的时刻,也有人感叹除却巫山。美好和遗憾,得到和失去总是千百年来最容易引起共鸣的两种情感。正是一次次的情感上的碰撞,这首诗成了千古名句。(一往文学作者:宛陵人)


一往文学


看到很多回答,太一板一眼了,我用接地气的方式来回答下。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就是说无论任何人、事、物;当你经历过、体验过更高层次的存在时,就不会再对一般性的存在感兴趣了,或者说没有那么高的兴趣了。

类似的例子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个更直白些,容易体会到真意。

不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更多的用于表达男女情事方面,毕竟作者本来也是用这句来悼念爱妻的。

很多人都有个体会,初恋往往是最刻骨铭心的,无论最终结局如何;因为初恋往往代表着最纯粹的情感、最完全的投入、最炽热的爱恋,这些就是沧海,就是巫山;以后也许大家会遇上新的人,新的爱情;但感受是不一样的,很难再找到初恋那种没齿难忘的感受,就是传说中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或者是你刚失恋,还沉浸在失去的爱情中,那个人,那些事还在你脑海中挥之不去;无论亲朋好友给你介绍多么漂亮优秀的对象,你都觉得感觉不对,总是怀念过往,这也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混沌减压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意思是我曾经去过大海,见到大海那波澜壮阔的美景,此后别处的水在我眼里便算不上水了,我也去过巫山,见过巫山山顶的云,那样的美丽纯净,从此之后别处的云彩在我眼里也算不上云了。更深层的含义是形容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痴情与专情,经历过这个人之后,就不会再看上其他人了。

这两句诗出自唐朝诗人元稹为悼念亡妻而作的《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曾经沧海难为水”这句引自《孟子》:“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除却巫山不是云“引自宋玉《高唐赋》中巫山神女的典故,《高唐赋》记载,楚怀王梦中与巫山神女相会,楚怀王问她的来历,她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沧海和巫山是人间至美之景,诗人将沧海和巫山隐喻为自己的妻子,他对自己妻子的爱是无与伦比,除了自己的妻子之外,再也没有其他女子让自己动心了。

此情难得,此诗句经典永流传,现在读来都令人动容!

闻天下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喜欢请点赞支持啊!更多精彩请关注(路寻写作创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