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龍泉這個畲族“山歌節” 從早到晚唱不停

2018-05-25 09:08 | 掌上龍泉

龙泉这个畲族“山歌节” 从早到晚唱不停

從綠水青山中唱畲歌

傳統古樸的民族手工藝製作,熱氣騰騰的畲家風情美食,從綠水青山中傳來的動聽畲歌。

5月22日,農曆四月初八,為畲族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山歌節”。100多位畲族山歌愛好者自發會聚在八都鎮溪坪村文化禮堂,吸引了400多位周邊畲民前來參加活動,名義上是“以歌會友、以歌敘情”,真實的目的卻在於:“趁著中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東風,把畲族文化傳承下去!”

龍泉畲族群眾約有1萬多人。近年來,生活越來越富裕,村莊越來越美麗,但畲族留下來的語言、文化正瀕臨失傳的危機。不少畲民搬離了舊村,也有的舉家遷進了城,畲民都穿上了漢服,許多年輕一輩連畲家話也不會講了。

龙泉这个畲族“山歌节” 从早到晚唱不停

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次聚會

要把畲族文化傳承下去!

為了更好地把畲族文化傳承下去,讓年輕人看到祖先留下的文化,聽到祖先留下的語言。八都鎮松際村村民藍月林和“龍泉山哈會歌群”的成員們整整籌備了兩個多月,組織了這次聚會。

一起走進這次聚會

畲民們從四方趕來赴會,活動還吸引了來自蓮都、雲和、景寧等麗水各縣區,金華龍游、福建省建陽市的許多山哈朋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都穿上節日的盛裝,個個臉上洋溢著節日的喜慶。婦女們還梳起畲族特色髮髻,戴上精美的頭飾。

龙泉这个畲族“山歌节” 从早到晚唱不停

編綵帶

唱畲歌

從早到晚,畲歌唱不停。30個臺上節目 ,全部都是原汁原味的原生態畲族山歌。畲民用他們嘹亮、原生態的嗓音為觀眾演繹了一首又一首經典的畲族歌曲。期間,還有許多畲民自告奮勇上臺演唱,精彩的節目贏得了觀眾的陣陣喝彩,大家沉醉在歡樂的氣氛中。

做烏飯

畲民們說,每年四月八做烏飯,是畲族世世代代傳下來的風俗。這一天,畲民把烏稔樹葉子放入石臼中搗爛,用布包好熬出烏黑的湯汁,再將白花花的糯米倒入鍋中燒煮,待烏飯煮熟便以豬油、薑片熱炒,最後吃上一口清香軟糯的烏飯,唇齒留香。

龙泉这个畲族“山歌节” 从早到晚唱不停

唱畲歌

編綵帶

據說,巧手的畲族姑娘會編織綵帶。把精心編織的綵帶縫在圍裙上,看到喜歡的小夥子先對山歌,中意了,悄悄地把圍裙塞過去,如果對方收下了,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就開始了。

打竹絲

一把簡單斧頭,用斧背不輕不重地敲在今年新生的嫩竹上。一下,兩下,三下,不知不覺間,柔韌的竹絲在老人的手下飄揚起來。打下的竹絲可以用來搓繩索,可以用來打草鞋,據說用處多多。

打草鞋

龙泉这个畲族“山歌节” 从早到晚唱不停

打草鞋

畲民手拿竹絲和稻草擰成一股繩,然後繞在架子上編草鞋,編到一半時就拿起草鞋撬將繩子紮緊,沒過多久一雙草鞋就完成了。聽製鞋的畲民說,他們從小就會製作草鞋,這是他們外出幹活的必備良器。

希望千百年後,即使歲月如梭,滄海桑田,我們仍能看到畲族傳統文化生生不息,風情綿長。

據掌上龍泉,原標題《從早到晚,畲歌唱不停!龍泉這個畲族“山歌節”還有編綵帶、穿棕衣、打草鞋、編魚網》。編輯 暴妮妮 董文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