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黄易与嘉祥武氏祠碑刻

黄易与嘉祥武氏祠碑刻

今日武氏祠

黄易与武氏祠碑刻是中国古代文明进程中一种独特的记录,是保存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些碑,无论是刻记材质还是记述内容,都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是古代金石学的大宗。历代文人雅士无不喜好碑帖,他们求碑致雅,思古之幽情,又有众多的学者名仕著述成编,推动了碑学发展。而历史上的众多碑刻之所以能够保存和流传至今,往往有赖于他们的珍爱和保护。

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武翟山北麓的武氏祠,是武氏家族墓地前的石筑祠堂,自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起数十年间陆续建造。祠堂的四壁和顶上刻满了精美的画像,内容涉及历史人物、神仙故事、墓主人生前生活等多方面题材,旁边还有隶书题记。其中神仙故事是较为精彩的部分,刻画有当时人们所想像的仙人、奇珍异兽等艺术形象,如东王公、西王母、白虎、麒麟等,反映汉代人们对于驱鬼避邪以祈求平安的向往。画像主要采用凿纹减地平面线刻技法,亦有人称之为阳刻浮雕,即在画像外留有平行凿纹,使画面立体感强,并且轮廓线和细部线条流畅纤细,刻画得灵活娴熟。在汉代石刻中,武梁祠石画像风格浑朴凝重,精丽传神,富于想像,是汉代石刻艺术的精华,也是研究汉以前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国内外素来享有盛名。宋代洪适的著作《隶释》中就有描述,欧阳修的《集古录》、赵明诚的《金石录》等书中均有记载。后因水患淤漫,祠倾圮湮没于地下,而鲜为人知。

黄易与嘉祥武氏祠碑刻

武氏祠汉代石阙

武氏祠的重新发现和保护,是清代研究古代铭刻的有名学者黄易(字大易,号小松,又号秋庵)的功劳。他毕生致力于碑刻考证之学,在游宦之暇,于穷乡僻壤之间,搜求古碑刻石。黄易早在他发现武氏祠之前的乾隆四十年(1775年),曾在扬州汪本处见到武梁祠画像石的“唐拓”(明嘉靖唐顺之的拓本),并加跋云:“右唐拓武梁祠堂画像凡十四,是左一石上半之二列。曾子一段,下段墨污,仅露笔画。今拓转胜于前,惟画像面目剥损耳。石自宋人拓后,久埋土中,历元、明至今始出土椎取,今拓即宋拓也。此本画像比今拓较完,是宋以前所拓无疑。边阑硬黄笺释文,书体古雅,乃宋元之迹。旧藏武进唐氏。册中只数印,无题识,册首‘汉镌古帝王像’六楷字,不知谁书,疑明人笔。”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八月,黄易官至济宁运河同知时查阅县志,访得汉碑,考定“堂乃武梁,碑为武斑”。九月他亲赴其地出资发掘,在淤土填塞的石室内“次第剔出武梁祠堂画像三石,久碎而为五,八分书四百余字,‘孔子见老子’画像一石,八分书八字……掘深八九尺始见根脚,各露八分书‘武氏祠’三大字,三面俱人物画像,上层刻鸟兽,南阙有建和元年武氏石阙铭,八分书九十三字。”黄易认为祠有4座,即“武梁祠”和“前石室”、“后石室”、“左石室”。他的发现计有:建和元年武氏双阙(147年立)、建和元年武斑碑(147年立)、永康元年武荣碑(169年立)及画像石45块,石柱及柱头各3个,还有一尊石狮。宋代学者记述的武梁碑和武开明碑,则已佚失不见。

黄易与嘉祥武氏祠碑刻

武氏祠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局部)

当时这批石刻的重新问世,以其鲜有的“画像古朴,八分精妙”而震动学界,文人学者接踵而至,争相拓墨,广为著录、评述。黄易深感这批珍贵石刻的重要,他认为“今诸石纵横原野,牧子樵夫岂知爱护。不急收护,将不可问古物。因易而出,置之不顾,实负古人,是易之责也。”他除把《孔子见老子》一石运到济宁明伦堂与《武荣碑》一起保存外,还奔走筹资购地,“就其地创立祠堂,垒石为墙,第取坚固,不求华饰……隙地树以嘉木,责土人世守。”并题门额曰“武氏祠堂”。他又想到“地有古碑,官拓宜扰,宜定价资其利而杜其累。”可见黄易对保护古代碑刻画像的良苦用心。其后,亦有人不断对武氏祠加以保护,使这一组精美、珍贵的石刻艺术品得以流传至今,是取之不尽的古代艺术宝库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