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一俄罗斯“地方总统”:总统职衔不应滥用!他率先改称为“首长”

2005年5月,位于北高加索地区的俄罗斯联邦北奥塞梯共和国,当地议会通过一条决议,决定更改共和国首脑职衔名称,把“总统”称谓改成“首长”。当时,担任北奥塞梯共和国总统的名叫扎索霍夫,他面对媒体采访谈道:“总统职衔不应滥用”,自治共和国地方长官不应称为“总统”,“俄罗斯只有一个总统——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

一俄罗斯“地方总统”:总统职衔不应滥用!他率先改称为“首长”

(中间为北奥塞梯共和国总统扎索霍夫)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俄罗斯为什会有这么多“总统”呢?这一切还得从苏联解体谈起。

1990年,改革中的苏联引入了总统制,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联首任总统,当然也是末任总统。翌年,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也决定引入总统制,叶利钦当选为首任总统。当年12月苏联正式解体,俄罗斯联邦宣告独立,治下21个共和国也纷纷引入总统制,这些地方长官也被称为“总统”,虽然他们的权力并不见得比州长或是区长要大。

在叶利钦总统主政时代,俄罗斯一些地方“各自为政”现象较为严重,车臣、鞑靼等共和国“总统”还强烈要求脱离俄联邦,成为独立国家。普京当上总统后,他首先重拳打击车臣分裂势力,坚决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然后,他又在89个联邦主体基础上成立了七大联邦区,亲自任命总统全权代表管理,重新树立起联邦政府的向心力。

一俄罗斯“地方总统”:总统职衔不应滥用!他率先改称为“首长”

(叶利钦)

北奥塞梯共和国与车臣接壤,曾多次发生过车臣非法武装发动的恐怖袭击事件,最为著名的当数“别斯兰人质事件”。2004年9月1日,车臣分裂武装分子潜入该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劫持师生事件,由于救助不力,最终导致三百多人遇难。事件发生后,时任北奥塞梯共和国总统扎索霍夫遭到了各方指责。

就在此时,普京总统为了加大联邦政府权力,制定出来新的条例——取消地方长官直选制度,改为“地方最高长官由总统提名后再经地方立法机关表决通过”。这样一来,扎索霍夫想要获得连任,必须先得获得普京提名。因“别斯兰人质事件”备受指责的他,决定采取非常措施,于是率先放弃“总统”名号改称为“首长”。不过,他的举动当时并未得到其他共和国总统积极响应。

一俄罗斯“地方总统”:总统职衔不应滥用!他率先改称为“首长”

(别斯兰人质事件)

普京卸任总统当选总理后,他继续采取有力措施改革地方行政制度,使境内“各自为政”现象大为减少。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于是多次重申:“一个国家有多位总统现象不正常,容易在对外交往中造成混乱。”2010年,俄罗斯国家杜马终于规定:自2015年起,各地方行政领导人不能再用“总统”称谓,只有俄联邦总统才能使用这一头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