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红箭11型反坦克导弹比起陶2B反坦克导弹如何?

听海之猫1


图注:红箭11反坦克导弹

红箭11反坦克导弹,是我国红箭反坦克导弹家族中的一员,其弹体设计布局从前到后分别为伸缩式前置探杆、串联聚能破甲战斗部、续航火箭发动机和助推火箭发动机等几个部分,其整体外形与我国此前研制的红箭9大致相似,只有主弹翼和尾舵布置不同。

在弹体设计布局方面,红箭11和美国陶2B大致相同,没有太大的差别。但红箭11的弹体长度和弹径略小于属于重型系列反坦克导弹的陶2B,其弹径应该在130毫米左右,弹长在800毫米左右。相应的,作为和红箭11相配套的发射系统,其重量也较轻,可以实现单兵携带1具发射筒以及发射装置和三脚架,机动灵活。

在制导系统上,红箭11采用的是第三代反坦克导弹较为典型的激光驾束制导方式,即由地面激光发射系统向目标发射扫描编码脉冲,当导弹偏离激光束中心时,由弹上激光接收机解算装置检测出飞行误差,形成控制指令,控制导弹沿瞄准线飞行。而美国陶2B采用的则是第二代反坦克导弹普遍采用的光学、红外成像制导方式。相比之下,激光驾束制导方式具有打击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成本低、可靠性高、操作简单等优点。

红箭11发射系统,大致由发射筒、红外热成像仪、白光瞄准镜、激光指令发射仪、控制系统以及轻型三脚架组成,相比于比欧美同类型设备,其体积和重量更小,集成化程度更高。据悉,红箭11包括发射筒在内的全弹重应该小于15千克,最大射程应该可以达到5千米以上,静破甲威力可击穿1000毫米以上的垂直均质钢装甲,威力强大。

总体而言,红箭11反坦克导弹的性能,应该要略先进于美国的陶2B。目前,红箭11反坦克导弹已经装备我军。


兵工科技


迷彩虎军事为您回答。最近,解放军某部在训练的过程当中,展示了一种新型反坦克导弹,据悉,这便是传说中的红箭11,而改型导弹的设计原型,便是在海外战场里面大显神威的俄罗斯制AT14“短号”第二代反坦克导弹。

这种反坦克导弹无论是在射程,还是穿深,以及精度上面都有长足的提升,而最重要的改进则在于其十分强大的抗干扰能力,红箭11不同于其它反坦克导弹,它并不产生制导,而是由导弹尾部的接收器传输路径,因而几乎无法被干扰。

除了作为反坦克利器以外,红箭11导弹还可以用来对付碉堡,掩体等战争工事,在士兵面对着这些难啃的核桃的时候,往往一时无力攻克,此时便可以利用红箭11那优良的精准度和强大的穿透力高效地逐一摧毁它们。

红箭11一般采用固定架方式部署,既可以安放在地面上,也可以安装到移动载具上面,使其如虎添翼,打了就跑,红箭11的瞄准距离为3500米,发射架能够进行360度无死角旋转,灵活性以及稳定性都非常好。

我们都知道,红箭11的设计原型,AT14|“短号”导弹最近在国外的战场上正大发神威,5分钟便消灭掉一个坦克旅,尤其是其装备的豹2坦克几乎都是被AT14打爆的,豹2作为全球最先进的主战坦克,其正面等效装甲厚度为800毫米,而短号导弹的穿深则超过900毫米。

基本上可以说,短号打豹2挨到就穿,当然,除此之外,低下的战术水平也是土耳其蒙受惨痛损失的重要原因,他们把一辆辆豹2当做固定碉堡使用,而不去发挥它的机动优势,其结果就是一个个静止不动的靶子任敌人摧残。


迷彩虎军事


红箭-11反坦克导弹其实是利用近几年技术改进的红箭-9。不过,从尾部舵面的设计来看,两者还是有很大不同的。红箭-9反坦克导弹的4片主弹翼和4片尾舵都位于相同的平面上,也就是类似于X-X的布局。而红箭-11反坦克导弹的4片主弹翼和4片尾舵错开布置,类似于X-+的布局。这个布局就和美国陶2B重型反坦克导弹很相似。

从不同之处来看,红箭-11反坦克导弹除了弹体直径和长度都要比美国陶2B小以外,制导方式也完全不同。红箭-11采用的是第三代反坦克导弹较为典型的激光驾束制导方式,而不是美国陶2B那样属于第二代反坦克导弹的光学跟踪、有线指令制导方式。

红箭-11反坦克导弹在便携式发射装置的布局设计上也是参考借鉴了9M133“短号”的成功经验,由发射筒、红外热成像仪、白光瞄准镜、激光指令发射仪、控制系统以及轻型三脚架组成,比欧美同类型设备的体积和重量更小,集成化程度更高。

尤其是潜望式目镜和卧姿发射的设计理念在战场会发挥出很大的优势,射手可以躲在隐蔽物后,只把导弹发射筒和发射装置的观瞄系统伸出来,既增大了射击视野,也降低了自身暴露的概率。

红箭9是中国目前威力最大的反坦克导弹。红箭9导弹的装备让中国赶上了于美国80年代末先进水平。但是由于90年代以后M1A2坦克车体和炮塔正面由于加强了贫铀装甲,防破甲弹能力达到了1300mm水平,红箭9仅仅1200mm的破甲能力无力应付。今后对付M1A2等第三代先进坦克,必须开发出海尔法之类更大弹径(178mm)导弹或者是陶2B之类攻顶导弹,专打M1A2顶部薄弱装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