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寶寶“擡頭”也需要訓練,不同月齡不同方法,讓孩子發育更充分

文 | 凝媽

媽媽群裡從來不缺少焦慮的媽媽!媽媽們經常比較自己孩子的發展情況,今天聊到了孩子抬頭的事情,很多媽媽表示孩子在月子裡都能抬頭,大家都感覺很正常,但是敏敏媽媽卻說,孩子40多天了,還不能抬頭,瞬間感覺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啥問題啊!怎麼發展得比別的孩子慢呢?

媽媽們都說“抬頭都是練出來的,是不是沒有練習的緣故!”敏敏說“是沒有讓她練習過,以為她自己就會抬頭呢?原來還需要練!”

寶寶“抬頭”也需要訓練,不同月齡不同方法,讓孩子發育更充分

寶寶大運動發展是從上往下進行的,又是連續性的。抬頭是寶寶的第一個大運動,是大運動發展里程碑,也是所有大運動的基礎。如果不能及時練習抬頭,接下來的大運動都會受到影響,所以寶媽們一定要重視寶寶抬頭。

抬頭是有一定發展順序的,媽媽們要注意這個規律

寶寶抬頭的能力是逐步發展的,這也是考察寶寶發育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如果明顯落後於標準,可能存在發育問題,需要引起重視。

0-1個月:寶寶無法自己抬頭,如果趴在很軟的床上,頭部不能擺動,會影響呼吸。有些寶寶能夠做到把頭部擺向一邊,這就是算是發展比較好的了。

1-2個月:寶寶已經能夠輕微抬起頭部,而且只能保持非常短的時間,之後又把頭趴在床上,不過大部分寶寶都可以把臉側向一邊,窒息的危險性有所降低。

2-3個月:85%的寶寶能夠抬頭45度

,當然不能長時間保持抬頭的姿勢,只是有這個能力而已。頭部仍然不是很堅挺,如果豎立狀態,寶寶的頭部會向後仰還會歪向一邊。

3-4個月:85%的寶寶能夠抬頭90度,保持的時間可以比較長。我記得二寶百日的時候,給他拍了一組趴著的照片,他就能夠一次抬頭10分鐘還多,休息一下繼續拍,持續了半個多小時。

4-5個月:寶寶的頭部更堅挺了,能夠保持更長的時間。如果豎抱著寶寶,他的頭部也能保持直立狀態而不向後仰,左右扭頭比較靈活。

5-6個月:寶寶已經靈活控制自己的頭部,抬頭已經是非常輕鬆的事情。豎抱著寶寶時,寶寶的頭部不再晃動,頭部運動發育基本完成。

媽媽們可以對照這個時間表,看看寶寶發展得怎麼樣了。從上面的發展規律來看,寶寶的抬頭能力在3個月會取得非常大的發展,如果到3個月還是不會抬頭,就該去看醫生了。

寶寶“抬頭”也需要訓練,不同月齡不同方法,讓孩子發育更充分

抬頭是第一個大運動發展里程碑,還有諸多益處

抬頭是大運動發展里程碑,別看這個簡單的動作,對寶寶的身體發展可是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01、鍛鍊寶寶的肌肉力量

寶寶練習抬頭的時候,要趴在床上,利用頸部和背部的力量把頭部抬起來,這個過程中就鍛鍊了頸部肌肉和背部肌肉。同時,寶寶的兩手撐在床上,支撐自己的身體離開床面,手臂的力量也得到增強。

記得二寶剛開始學抬頭的時候,整個臉直接貼在床上,兩個胳膊壓在身子底下動彈不得,還要幫他拿出來,我們怎麼擺弄他就什麼姿勢,非常軟弱無助的樣子。等練習上一段時間,他就是開始把頭部抬起來一點點,手臂的力氣也慢慢打起來,有意識也能夠支撐自己的身體一會兒了。

02、擴大視野,接觸更多刺激,促進智力發育

小寶寶有20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都在睡覺,而且是仰躺著的姿勢。他只能看到天花板、給他餵奶的人和給他換尿布的人,視野範圍非常受侷限,接受到的刺激非常單一,對於認知能力的發展和智力發育是有限制的。

寶寶練習抬頭的時候,視野就完全不一樣了,他可以趴著看到身體前面的事物。看事物的角度也從看上面,增加為可以看前面、下面、左面和右面。因為可視範圍的增加,孩子可以接受到更多刺激,認知能力得到提高,從而促進智力發育。

03、增加肺活量, 促進血液循環

寶寶抬頭的時候,胸部也會挺起,相當於我們做擴胸運動。做這個動作時,會吸入更多的氧氣,增加肺活量,促進新陳代謝,減少呼吸道問題的發生率。

我們感覺胸悶氣喘的時候,如果站起來把胳膊甩向後方,做一下擴胸運動,頓時就感覺神清氣爽,呼吸暢快,孩子抬頭的時候,也會有這種氧氣充足的感覺。

04、增進親子關係

平時家裡的大人都喜歡抱著孩子,以為這樣可以給孩子溫暖,讓他充滿安全感。但是一直抱著,孩子也會有束縛感,他也需要休息。這時不妨讓寶寶練習一下抬頭,讓寶寶得到放鬆。

寶寶練習抬頭的時候,肯定不能獨立練習,需要大人做好保護和幫助,還要逗引寶寶開心,寶寶會得到別樣的快樂,比單一的抱著玩有趣多了。這樣的親子互動同樣會增進親子關係的發展。

寶寶“抬頭”也需要訓練,不同月齡不同方法,讓孩子發育更充分

寶寶不能早抬頭多數是護理不當

很多寶寶和同齡的孩子比起來抬頭要晚一些,有的家長擔心寶寶是不是有智力問題或者缺鈣,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但是檢查之後發現,孩子身體一切正常。孩子不能及早抬頭,排除疾病問題以外,其實主要和護理有關係。

現在很多家中都有好幾個人看孩子,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6個人圍著一個孩子轉,都感覺很珍貴。大人們喜歡抱著孩子玩,不捨得放下孩子,導致孩子沒有機會鍛鍊肌肉力量。

崔玉濤醫生曾經提到一個男孩的情況,4個月抬頭能力都很差。媽媽指責爺爺奶奶太嬌慣孩子,奶奶擔心孩子缺鈣,爸爸認為孩子發育速度不一樣。崔醫生分析認為還是家人對孩子保護過度了,這4個月,都沒有捨得讓孩子趴著練習過。孩子的肌肉力量沒有機會得到練習,自然要發展緩慢一些了。

對於一些頭部比較大,肌肉力量鬆弛的孩子來說,也不太喜歡練習抬頭,抬頭費力,抬頭晚也是自然的事情,需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有步驟地進行嘗試性練習,孩子就有強大的學習能力,只需要家長給一個支點。

寶寶“抬頭”也需要訓練,不同月齡不同方法,讓孩子發育更充分

練習抬頭可以不費力

經常有媽媽問,孩子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練習抬頭,是一出生還是幾個月以後?蝦米媽咪說,寶寶從半個月開始就要練習抬頭了。不必等到很大了再練習,練習抬頭說起來很複雜,其實做起來很自然,並不是費力的事情。

01、訓練時機

從半個月開始練習抬頭時,每天也要找好合適的時機,不能一時興起,憑著大人的喜好來,要以寶寶為主,寶寶準備好的時候就是最佳練習時機。

一般要滿足這三個條件:寶寶精神狀態好、寶寶愉快配合、兩餐之間

小月齡寶寶睡眠時間長,經常昏昏欲睡,這些迷糊狀態恐怕寶寶一趴下就睡了。所以要找孩子非常清醒的時候,精神狀態好的時間,寶寶才有精力練習抬頭。

寶寶也會有情緒,身體不舒服或者排斥抬頭練習,不予配合的時候,練習自然沒有效果。看到寶寶哭鬧不安,非常牴觸,就不要強制練習了,再找時間也不遲。

寶寶剛吃過奶後和準備要吃奶的時候都不適合練習抬頭,因為剛吃過奶容易溢奶,準備要吃奶的時候很疲憊。最好的時間是在兩次餵奶之間,比如2小時餵奶一次,就在餵奶後一小時進行練習。

溫馨提示:每次訓練時間也不能過長,幾分鐘即可,慢慢增加時間長度,以讓寶寶舒服的方式進行。

寶寶“抬頭”也需要訓練,不同月齡不同方法,讓孩子發育更充分

02、做好準備工作

練習抬頭時要做好準備工作,讓寶寶更愉快地練習。

可以讓寶寶在床上練習,也可以在爬行墊上練習。床不能太軟,寶寶開始練習時還不會抬頭,容易陷進被褥中導致窒息。爬行墊也不能太硬,寶寶的面部碰到過硬的地方,也會造成傷害。

床鋪或者爬行墊的周圍一定清理乾淨,不要有過多的雜物,讓寶寶能夠自如地趴在上面,不致於被一些雜物限制活動,也防止發生窒息危險。

準備一個小枕頭或者毛巾卷,用來墊高寶寶的胸部,幫助寶寶抬頭。準備一個搖鈴或者寶寶平時喜歡看的玩具、書籍等,作為逗引寶寶的物品,寶寶會因為被這些物品吸引而努力抬頭。

03、開始練習抬頭

0-3個月俯臥抬頭:

  • 讓寶寶趴在床上,兩個胳膊伸直往前,抓住寶寶兩肩中點或兩肩胛中央處。刺激寶寶的尾椎部位,讓寶寶的頭部和脊椎抬起來。
  • 讓寶寶趴在床上,在寶寶身子下面放一個小枕頭或毛巾卷,兩個胳膊放在小枕頭或毛巾卷的前面,用聲音或者準備好的玩具逗引他,讓他一點點抬頭,逐漸增加保持時間。可以一邊跟寶寶練習,一邊說“抬頭”,讓寶寶把語言和動作聯繫起來,既促進大動作發育又促進語言能力發展。
  • 讓寶寶趴在大人的胸腹部,按摩他的頸背,逗引他抬頭。


寶寶“抬頭”也需要訓練,不同月齡不同方法,讓孩子發育更充分

3個月以上豎抱抬頭

3個月以後,寶寶的頸部力量增強,可以豎抱練習抬頭。讓寶寶的頭部趴在大人的肩膀上,胸部貼著大人的前胸。大人要用手扶住寶寶的頭頸部,如果寶寶已經能穩穩地豎好頭,可以直接扶住寶寶的背部。大人的另一隻手要托住寶寶的臀部,寶寶就被固定好了。寶寶很喜歡這樣豎起來看周圍的事物,會很配合,在一種輕鬆的氛圍中就鍛鍊了頭頸部肌肉力量。

頸部轉動訓練


寶寶抬頭不光是向上抬起來,還要能夠左右轉頭,別忘了進行頸部轉動練習。特別是如果寶寶超過2個月還不會轉頭,一定要幫助練習轉頭,同樣可以採用俯臥或者豎抱抬頭的方法。

大人拿一個玩具在寶寶的視線30釐米以內,從左到右慢慢轉動,寶寶的頭部會跟著玩具轉動,從而鍛鍊頸部肌肉。如果是豎抱練習,需要兩個大人配合,有兩人陪寶寶一起玩,會讓寶寶感到快樂。

最後放鬆

練習完以後別忘了讓寶寶放鬆一下,畢竟這是體力活,寶寶也會感到累。輕輕撫摸寶寶的後背,讓寶寶肌肉放鬆,並口頭表揚和鼓勵寶寶“是個認真練習的孩子”。之後,讓寶寶仰臥在床上休息一會兒,達到全身放鬆的目的。休息也是練習的一個環節,不能缺少。

寶寶“抬頭”也需要訓練,不同月齡不同方法,讓孩子發育更充分

結語

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不同,所以抬頭的時間也會不同,但是隻要進行練習,寶寶就能更快掌握這項技能。在練習抬頭過程中,也是很好的親子互動。在合適的時間,做好準備工作,用對正確的方法,讓寶寶既安全又順利地練習抬頭吧。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