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什麼叫“木頭皆內向”?

nothintao


木頭內向?難道是這木頭不愛說話,悶悶呼呼的?

木頭又不是人,哪可能會有內向和外向之分;這裡所說的“木頭皆內向”其實是一個專業術語,它用來指古代帝王非常獨特的一種下葬方式——黃腸題湊!

“黃腸題湊是個啥?”

聽到“黃腸題湊”,相信很多小夥伴都蒙了,這是個啥東西啊?

其實說白了,它就是皇帝的一種下葬方式,其起源於周代,漢之後就不用了;這種下葬方式很高端,只有王以上的皇族才能使用。

那麼,黃腸題湊到底是啥樣呢?

給各位看個實物:

這是北京大葆臺發掘的兩座漢墓,墓主人推測是西漢燕王劉旦或廣陽頃王劉建和王后。

這座墓葬就是典型的黃腸題湊。大家可以看看它的樣子:其棺槨被放在了中央,周圍全是木頭壘疊而成!(如下圖)

“黃腸題湊”,黃腸,並不是人的腸子,而是指去了皮的黃心柏木。

而“題湊”,也不是指做題,而是指一種“形狀”,即將這些去了皮的柏木層層平鋪、疊壘在一起,也可以通俗理解為“緊湊的排列在一起”。

在《漢書·霍光傳》裡有解釋道:“ 以柏木黃心致累棺外,故曰黃腸;木頭皆內向,故曰題湊。”

所以題目中所說的“木頭皆內向”其實就是指的“題湊”。

“木頭皆內向,怎麼個內向?”

那麼這種“題湊”,或者說是木頭皆內向是怎麼個排列法呢?請看下圖:

它指的就是將這些柏木朝著根部的一面(俗稱“題頭”),向內拼湊,堆疊(如上圖)

故通俗來說就是“木頭都向內”。

黃腸題湊是設在帝王棺槨外的一層木結構,這不僅代表了墓主人的身份和等級,同時也有效的保護了棺槨,還有防盜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