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零基礎教你當會計(個人所得稅)

我是財務開水洗頭,今天和大家說說“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

零基礎教你當會計(個人所得稅)

兩會時許多委員建議提高個稅起徵點

零基礎教你當會計(個人所得稅)

我國現在現行的個稅起徵點是3500,要知道這個起徵點可是實行了7年。

我國現行的”個稅“徵繳方案是2011年9月1日起施行的。計算方法較簡單,

計算公式:(應發工資-各項社會保險費用-起徵點)*對應稅率-對應扣除數

零基礎教你當會計(個人所得稅)

“個稅計算”公式

這張是”個人所得稅“對應的”稅率“及”扣除數“。

<table><tbody>級數應納稅所得額(含稅)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稅率(%)速算扣除數1不超過1500元的不超過1455元的302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超過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101053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超過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205554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超過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251,0055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超過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302,7556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超過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355,505
7超過80,000元的部分超過57,505的部分4513,505/<tbody>/<table>

舉個“栗子”

如果你工資10000.00元,扣保險500,則實納稅額為:(10000-500-3500)*20%-555=645.00元,其中”3500“元為起徵點,”555“元為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扣除數“。則實發工資為=10000-500-645=8855.00元。


這時要延伸一下,什麼是“扣除數”?

如果你只想計算“個稅”那麼到上面為止就已經結束了,如果你想研究稅法稅率,那麼可以看一下:

零基礎教你當會計(個人所得稅)

稅率計算比較複雜

首先、速算扣除數並非稅法規定的計稅方案,而是為了大家計算方便折算出來的一個係數。

正確的計稅方法為:分段計稅,超額累進

接上例:如果某人工資10000.00元,扣社會保險500.00元。

則實納稅所得額為10000-500-3500=6000.00,則應交稅為=1500*0.03+3000*0.1+1500*0.2=645.00元

超額累進計稅是:將工資對應等級的稅率分別計算稅額,各等級稅額之和為應納稅額。由於每一等級都是一個常數,便可事先推出這個常數。所以這個數叫“速算扣除數”。

這個做為了解就可以了。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