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古代宦官的工资有多少?

鲍鲍与管子


纵观中国过去两千年的历史,每个朝代都不免经历了起高楼、楼塌了这样的过程。当今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呈现,让人们对每个朝代宫廷生活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在宫廷中,不止有皇帝妃子,还有隐匿的失声者,历史没有给这些人发言的权力,并且我们常常给他们打上“不完整的人”的烙印,这些人就是特殊的宦官群体。在这里使用宦官而不使用太监一词,是源于要纠偏大众的误会,只有在宦官里的较高等级才可以被称之为太监,因此宦官可以更广泛的代表此一群体。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宦官制度最为成熟、留存关于宦官资料最多的朝代,出现在影视剧中的频率也最高,在此我们权以有清一代一窥中国传统社会中宦官的“工资”一事。



清代,在宫中服役的宦官,同样也要领取俸银。在历史文献中可见的宦官的俸禄常见有四类月例、月米、公费钱和恩加银。其中恩加银是赏给服役年久而勤劳的太监的,服役年限短的没有。俸禄按太监官衔品级发放。按照清代礼制,太监最高为四品,地位最低者为没有品级的宦官,唯一被赏顶戴花翎的太监李莲英最后高居二品,实为特例。


有清一代宦官俸禄制度如下:最高四品督领侍每月月银8两,米8斗,公费一两三钱;五品宫殿正侍每月月银7两,米7斗,公费一两二钱;六品宫殿监正侍每月月银6两,米6斗,公费一两一钱;六品副宫殿监侍每月月银5两,米5斗,公费制钱一两;七品正执守侍每月月银5两,米5斗,公费制钱一两;七品副执守侍每月月银4两,米4斗,公费一两;八品侍监每月月银4两,米4斗,公费七钱;八品副侍监每月月银3两,米3斗,公费三钱。


如果太监没有官衔品级,其俸禄按三等发:一等每月月银3两,米3斗,公费六钱;二等每月月银2.5两,米2.5斗,公费六钱;三等每月月银2两,米2斗,公费六钱。

 



 



除正式俸禄外,宦官经常得到赏赐,有年终赏,如道光年间文献就记载,每年赏给崇文门宦官二千两银,圆明园宦官一千两银。还有陪皇帝巡游、狩猎也会得到奖赏。此外还有喜庆赏,例如皇帝登基、皇子降生或结婚此类喜事都有额外奖赏,从银子到古玩书画不一而足。但是主上赏赐的东西也常常都落入上层太监之手,这也说明了宦官之间的等级的森严。


不论是月俸还是赏赐,都远不是宦官收入的全部,以上两者只是合法收入,不合法收入显然也要占到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例如溥佳在《清宫回忆》中谈到上层太监时,不仅谈论到了太监的作威作福,还提到太监生活中的奢侈消费,养宠物成风,更有甚者用五百块银元买一只狗。他们的俸禄绝对不能支持他们如此消费,因此贪污受贿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以清朝一代宦官的收入一事,可以看出宦官这一特殊群体也如常人一般用劳动换取收入,宦官不同等级之间也如同士大夫一样存在着等级分野,领取俸禄也常常天壤之别。但其地位卑贱同时又极其接近政治中心这一矛盾属性集中于一个群体身上,让他们常将手轻易伸向权力,成为士大夫所不齿的群体,同时又是历史上最可怜的群体。


参考文献:

诸葛文撰:《图说清朝三百年》,黄山书社,2011年.

葛忠雨撰:《古代太监领多少月俸?》,《东方收藏》,2012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