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心脏加剧跳速会严重影响人的寿命是真的吗?

何名杰


总体而言,生命在于运动,跑步有益处的。

当然我们说跑步是指娱乐性跑步,而不是指竞技性跑步。竞技性的跑步由于活动量大,对膝盖和心脏的压力比较大。但一般老百姓达不到这个运动量。

中国人现在总体上是活动比以前减少太多。由于交通工具、电梯和工作方式的变化,中国人体力活动已经减少了30%。

但注意,有心脑血管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的人,应注意不要进行短跑、举重等活动,这种是短时间剧烈使用肌肉和需要屏气一蹴而就的无氧运动,这类运动会使血压瞬间剧烈上升,引发危险,应尽量避免。

当然,跑步也需要一个量,尤其是年龄大的和长时间不运动的人,最大心率一般采用170-年龄来计算。

最合适的感觉是运动中心跳加快、微微出汗、自我感觉有点累。运动中呼吸频率加快、微喘,可以与人交谈,但是不能唱歌。休息后约10分钟内,锻炼所引起的呼吸频率增加明显缓解。

长时间不运动的人,可能稍运动就心率快,但不建议超过最大心率。运动量以运动后第2天感觉精力充沛、无不适感为宜。

运动还有助于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所以一直被认为是预防糖尿病的有效手段。

由于运动不足,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肥胖、肺活量水平都在呈下降趋势。人类以前是动物,后来变成植物,再不动就成矿物了。

不过,也总有人拿王八做比喻,说你看王八不跑步,活的多长啊。对这些人也只能说,“那你做王八好了。”


杨进刚


正常人一般情况下心率在每分钟60~100次左右。

“心脏加剧跳速”医学上我们称为心动过速,有生理和病理两种情况,身体健康的人在剧烈运动、饮酒、情绪激动等刺激下也可能出现心率每分钟>100次。

另一种是由于疾病原因引起的心动过速,很多疾病都有心率加快的症状,例如发热,体温每上升1℃,心率每分钟就会增加16-18次;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病等都可能出现。

回到题目,会不会影响人的寿命,额……任何身体异常的状态都对寿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吧……

所以如果发现在静息(平静状态下)心率经常出现>100次的情况,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经过专业医生诊断及检查查明原因,找出造成“心动过速”的元凶。

毕竟作为人体的发动机,心脏的问题不可小觑,如果不及时查明原因,万一发动机罢工了那就凉凉了。

想要了解更多真实的医学,请关注“医学界儿科/妇科频道”

医学界作者 李土豆


医学界儿科频道


  “生命在于运动”、“生命不止,运动不息”,这一直就是我们奉行的至理名言,影响着每个人。今天有了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心脏加剧跳速会严重影响人的寿命,那么事实上是否如此呢?

  人在静止的情况下,心脏跳速是不会太快的,也只有在运动过程中,心脏才有可能会加剧跳速,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运动对生命健康造成影响呢?其实这与人们运动是否过量有一定的关系,如果运动适量并且心脏跳速也适当增快,这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更不会因此影响到寿命,但是一旦运动过量时,则很有可能导致心脏受到伤害和影响。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的人,应注意不要进行短跑、举重等活动,这种短时间剧烈使用肌肉和需要屏气一蹴而就的无氧运动,会使血压瞬间剧烈上升,引发危险,危及生命。同时过量运动或可促进冠状动脉钙化,加重血管损伤。

  根据身体状况进行的正确、适量运动,不仅会使人体的各器官功能加强,变得更加耐用,也有利于身体健康,这不仅不会影响到寿命,反而还可以长寿。运动需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控制到适当的程度。如果运动超出了身体的承受能力或者身体本身就存在疾病,再采取不恰当的运动方式,造成心脏加剧跳速,则不仅会影响到寿命,还有可能会引起猝死。

  最合适的运动感觉是运动中心跳加快、微微出汗、呼吸频率加快、微喘、自我感觉有点累。休息后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我觉得是真的,最起码我是那么认为的,毕竟,我们形象的把心脏比作一个机器,机器当然是省着用更好,用的频率越高,那么坏的越快,难道不是吗?

其实,门诊包括病房有很多心率快的,平时心率就能到90-100次,查了甲状腺功能没事,就是一个正常的心率,偏快一些,吃药太过于激进,不吃药又觉得看着别扭。

我们今天一起聊一聊正常心率,人每一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称之为心率。正常人心跳每分钟多少次,看似很简单一个常识,但好多人并不确定。 大家似乎知道,但又不敢明确,心血管王医生告诉您一个准确概念。 理论上,正常人休息时的心跳每分钟60-100次,活动后每个人潜力不一样,活动量也不一样,所以可能会120,也可能170。

因为心跳在激动、紧张、发烧、喝咖啡浓茶、憋尿、失眠等等因素影响,所以我们今天只说休息情况下成人的心率。 60-100次/分,这只是理论值,但实际上,心跳相对慢一点好,为什么呢?

实验证明心跳每分钟100次以上者死亡率远远高于心跳较慢者。随心跳次数加快,死亡率呈大幅度上升趋势。有研究显示,老年人心率每增快5次/分,心梗与猝死的风险增加14%。

当然这些事情都是相对的,只要没有疾病,心率在正常范围内都可以接受。 比如开始我们说的心率90次,是不是就不正常?好多人,基础就快,从小快到大,我们又能怎么办呢?

如果慢于60次,只要没有不舒服是可以接受的,都可以看作正常! 但前提是窦性心律,非窦性心律的无论跳多少次,也属于不正常。 正常人心跳每分钟休息中理论上60-100次/分,但这只是书本上的理论值,实际中即使慢一点也没关系,希望他正常下限,也不要正常上限,心脏永不停歇的跳动的,一分钟少跳40次,一天多少次,一年多少次,一辈子多少次!



这样一辈子心脏这个发动机因为每天省下来的跳动积攒起来就是对心脏寿命的延长,所以心脏慢一点总比快一点好!

而常年心率快的人,注意测一下甲状腺功能,现在也处于高发,做个动态心电图,看看是不是真的没有心率失常,忌浓茶、咖啡,保证睡眠。

心血管王医生于2018.8.1日编辑


心血管王医生


人的寿命影响因素很多,无论哪一个脏器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对健康和寿命产生影响。人的健康需要整体去看,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脏器,全身的血液循环系统的核心动力来源,跳的快跳的慢都会对生命健康以及寿命产生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心脏跳的慢有跳的无力的话,会造成全身血液流速减慢,粘稠度增高,容易造成其他脏器的供血供氧状况下降,甚至因小的栓塞而堵塞脏器血管,那么跳的快是如何影响生命的。

其实这里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运动后心跳加快,这种情况并不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还会起到活血化瘀,加速全身各个脏器新陈代谢,使其他脏器得到充足氧气和营养供应的作用,所以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不但能够强健心肺功能,增强体质,还可以提高免疫力,避免疾病。

但也有一种情况,在没有运动的情况下,心跳的频率始终维持在高位,平均心率在90-100次之间,虽然这样的心率也是在正常范围内,但已经明显偏快于正常人的平均水平,甚至有一些人心率常年维持在100以上,这种明显就处于病态了,心跳偏快来自于心脏本身以及心脏以外其他脏器的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身体健康问题,影响寿命。

心脏本身的问题所致的心率偏快大部分是由于心脏的收缩能力下降,一般来说心脏为了满足身体的需要,每一次泵出的血液量必须达到一定的量,如果这个量不够就必须要增加心脏跳动的频率来满足全身的需求,而心率加快则反过来减少心脏舒张时间(相当于心脏的休息时间),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形成心力衰竭。

还有一些问题是全身其他脏器引起的,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导致全身新陈代谢加快,全身各个脏器对于血液的需求量增多,会导致心脏的工作量增多,反过来也会导致心脏总处于满负荷工作的状态,也会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所以不明原因的心跳加快是需要仔细的做一下心脏和全身脏器功能检查的,否则确实可能影响寿命。


胡洋


假的。主要是跑步不正确会导致膝盖受损。

跑步者膝(runner’s knee)又称为髌骨软骨软化症,其主要病理变化是髌骨软骨的退行性改变,患者感到髌骨周围或髌骨后方钝痛,不适感,是常见的膝关节运动损伤。好发人群为爱好运动的年轻人,特别是足球、篮球、网球等运动员。致病因素包括:直接外伤或长期的运动损伤(例如长期的髌骨关节压力过大),膝关节生物力学异常(如足内翻,跑步时会造成胫骨内旋,将髌骨牵向内侧,而股四头肌将髌骨拉向外侧,从而导致运动中髌骨轨迹不正常,造成髌股关节过度磨损),髌股关节不适合,股四头肌薄弱,绳肌过紧等。

患者常常主诉膝关节疼痛或无力,尤其是蹲‐起动作或上下楼的时候,运动后加重。半蹲痛是该病的重要症状。查体髌骨研磨试验、髌骨压痛、伸膝抗阻试验都可为阳性,另外可以检查单足半蹲试验,髌骨软骨退变的患者阳性率较高。部分患者可能存在膝关节积液,但股四头肌萎缩并不常见。影像学检查包括:膝关节正、侧位像和髌骨轴位像,检查是否存在髌骨半脱位、股骨滑车发育不良。早期的髌骨软骨软化症X线检查没有明显异常,晚期可以出现软骨下骨硬化、囊性变、唇样变等表现。

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进行系统的物理治疗,并且可以辅助使用NSAID类药物。康复锻炼包括股内斜肌力量锻炼,股四头肌和绳肌伸展锻炼,锻炼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出现膝关节疼痛。如果存在髌股关节力线的异常,可以使用膝关节支具或胶带进行纠正。如果长期保守治疗无效,症状逐渐加重,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力线矫正(髌外侧支持带松解、胫骨结节移位、截骨术等)和髌骨软骨局部处理(关节镜下软骨软化灶清理、钻孔减压、微骨折术等)。


康复汇


题主说的这个问题确实存在,运动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把握得好,坚持跑步能够让我们的身体越来越棒,让我们长寿!

但是一旦我们过度运动,剧烈运动,我们的身体很容易受到损害!

我们的心肺功能很有可能受损,膝盖也容易受到损伤,肌肉也很有可能拉伤!

所以科学合理的跑步计划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个跑者,我们一定要学会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安排适合于自己的跑步计划!




为什么剧烈运动会让我们减寿?

1. 体质下降

其实一个人的体质越好,他长寿的可能性就越大!适当的跑步可以很好的增强我们的体质,但是如果过度运动,我们的体质反而会下降!

剧烈的运动,过度的运动都会损伤我们的肌肉,而肌肉的修复是需要时间的!

如果我们长时间的坚持剧烈跑步,肌肉就会逐渐的变弱!


2. 增加自由基

其实适度的运动也会产生一定的自由基,但是这些自由基还在身体可控的范围之内!

如果我们剧烈运动,自由基产生的数量就会快速的增加!

而大量的自由基就会损伤我们的细胞,其中对于心肌的损害是很严重的,再加上剧烈跑步时心脏快速的跳动,心脏的负担本来就已经很大了,这时候自由基的增加会对心脏造成进一步伤害!




3. 免疫力降低

如果我们经常剧烈运动,我们可能会出现浑身无力,浑身酸软的情况,这不仅是我们的精力消耗过度,同时也是我们的免疫力在逐步的下降!

4. 身体受损

剧烈运动对于我们膝盖,脚踝等关节部位和一些韧带的伤害是很大的,如果我们长时间剧烈运动,这些部位就会处于超负荷状态,受伤是迟早的事情!




那么我们又该怎么科学运动呢?

1. 限制时间,限制强度

我们跑步不必过于的追求速度,运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只要我们自己跑的舒心,跑的舒适就可以了!

一般我们每次跑步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40分钟,最好是每周跑五次左右,同时跑步的速度也不能太快,达到有效的心率就可以了!



2. 充足的休息

适当的体育锻炼,再加上充足的休息,这对于我们的身体素质提高来说简直是一大利器!

如果我们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身体的修复就会加快我们的身体就会越来越壮,越来越好!

3. 吃的营养

即使适度的跑步运动也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但是只要我们补充适度的营养,我们的身体就会进行超量修复,长寿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获得更多的跑步健康知识,您可以点击上面的头像关注我!

您可以点个赞吗?您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


跑者的天堂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看了下面一大堆“专家”“达人”的回答,感觉满满的无知,可想而知,还是有很多人根本不了解运动,甚至本身不是一个跑步爱好者,就在对跑步这项运动胡扯。


网上的“专家”和“达人”,总结出来的理论其实来来去去就那么一句:“跑步有益身体,但是过量会对身体有害!”

有毛病吗?看上去没毛病,但是实际上毛病大得很!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大家自己想想,什么是“过量”?什么是“超负荷”?心脏跳动过快?过快是多快?

至少我翻了下面一百多个回答,没有一个人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过解答。

既然没有人回答,就让我来回答好了。

第一、什么是过量运动?

这个词看上去很好理解,过量运动嘛,就是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极限。听起来没毛病,的确,超出自己极限去运动,那不叫锻炼身体,那叫摧残自己!

但人体是一部极其精密,而且拥有无限潜力的机器!

当我2年前用7分钟一公里的速度咬牙切齿熬完人生第一个5000米的时候,又何曾想到,我在2年后能够用3小时18分跑完42.195公里的马拉松,平均4分40秒一公里呢?

人体的极限是会随着人的身体状态改变的。包括你的心肺功能,包括你的肌肉力量。缺乏锻炼的人,可能稍稍运动一下就已经到了极限,经常锻炼的人,极限同样会随着你的身体状态不断变好也拓展!

再说了,极限真的那么容易达到?大部分缺乏锻炼的人,其实把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也未必能够让自己达到最大心跳,为什么?因为你的肌肉力量根本无法让你把跑步速度再增加了,或者你的体重太大,跑不快啊!

第二、心跳太快会损害心脏?

这个问题里面其实包含两层意思,我感觉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它已经默认了跑步会让心跳变得很快!事实如此吗?

一般来说,心跳速度只要不长时间达到最大心率,是没有太大损害的。不禁没有损害,还对心脏的力量,心肌的强度有很好促进!

所谓最大心率,目前网上习惯用一条公式:220-年龄。但实际上对很多人来说,这条公式都是错误的。

我今年40岁,按照这个算法,我的最大心率是180?实际上,我的最大心率只有170不到!笔者的老婆,79年的,她的最大心率按照公式来算只有181,但是实际上她最大心率可以飙升到200!

测试最大心率的方法这里不多说,我只想告诉大家,就算你想达到最大心率,也是不容易的,那要反复进行400极限速度跑,连续4-5次,你才有可能达到!

有人说,心跳经常那么快,会累吗?

长跑运动,维持在最大心率75%左右,不仅仅不会对心脏有损害,更加可以让你的心肌更加强大,从而在平时不运动的时候让你的心跳更慢!

所以实际上你的心脏比不锻炼的人跳得更少,不禁不累!因为肌肉有力,还更加轻松了!

我在长跑训练的时候,每天2小时(120分钟),维持平均心率150/分钟,算下来心脏一共跳动18000次。但是在平时,我的静态心率平均只有42/分钟!也就是其余的22个小时,我的心跳是55440次,那么我跑步期间每天心跳平均是73440次。


在我跑步训练之前,我计算过,一天我的平均静态心率是55次(也是比普通人要低一些,天生的没办法),那么我每天心跳次数就是79200!

看见了吗,不跑步的我,比跑步的我每天心脏多跳5760次!这只是一天的差额!

实际上,如果我长期不跑步,静态心率就会从55慢慢升高,最高达到62次,那就是每天心跳89280次!差额达到15840次!

当然不!长期中低强度的跑步,只会让你的心脏更加强劲,更加健康,让你更长寿!

不服来辩!

由于问答篇幅所限,不能更加详细叙述,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跑者水月】,过两天我将详细撰文解释!


跑者水月


适当的运动对身体健康是有好处的但是不要过量剧烈运动,对身体是有损伤的。

1、剧烈说明剧烈运动减少人的寿命。

我们整理一下世界体坛上的运动员英年早逝的有哪些?奥运会的金牌得住格里菲斯·乔伊娜在睡梦中猝死。当年她的速度是百米10秒49. 1998年9月21日去世。

34岁的环绕法过骑行运动员潘塔尼。1998年获得环法冠军,于2004年2月10日夜晚猝死一家旅馆。

33岁的重量级举重冠军 才力 是亚洲重量级举重冠军。2003年5月31日晚因为“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导致 “肺内感染呼吸衰竭”在北京病逝。

31岁的女排巨人海曼 1988年 当她还处于自己运动生涯的高峰期的时候海曼在一场比赛的赛场上 猝死。

30岁 中国男排 朱刚 死于心血管破裂 2001年是在当天下午的训练中心心脏病突发。经过12小时的手术抢救、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23岁的篮球少年韩朋山、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灵活的大个子中锋。不幸的是他回家途中、因为蹲下身子捡东西,结果就在也没有站起来。

心跳加速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这个说法是成立的。所有的运动都要适量就行。


大家医联医生集团


适度运动带来的心血管获益不言而喻,但是近年来陆续有研究提示,过量的运动可能给心血管带来不利影响。当然这里所说的运动就包括跑步或者说过度跑步,比如说马拉松。这些不利影响包括心房颤动、心肌损伤、心脏重塑甚至猝死。此外,过量运动或可促进冠状动脉钙化,加重血管损伤。

一.运动与心血管损伤

1、心房颤动:轻中度体力活动可以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病率,而过长时间的高强度耐力运动(比如马拉松)则可增加新发心房颤动的风险。

2、急性心肌损伤:长时间大运动量锻炼可以引起心肌损伤造成心肌标记物肌钙蛋白升高,这些标记物会在1周内回复到正常。在马拉松运动员和高强度军事演习过程中比较常见。

3、心脏重塑: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运动心肌纤维与相应毛细血管的适应性生长,形成运动员心脏,这是一件好事。但是,超负荷运动可以引起心脏病理性重塑,比如说心室肥大等等。

4、猝死:运动型猝死指的是运动中或运动后即刻出现症状,并且在6小时内发生的死亡。研究证实,马拉松运动员猝死发生率高与其运动量巨大有关。

5、冠状动脉钙化:近年来,欧美研究提示大运动量运动可能促进冠状动脉钙化发生和发展。

二.为什么会是这样

长期高负荷运动会使心率、血压及心肌输出量处于高位运行状态,生成大量自由基、启动氧化应激,最终损伤心肌细胞。

三.如何预防

1、运动预适应:是指短暂、高强度的间歇性运动,造成心肌缺血缺氧,从而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说白了就是场外热身活动。

2、间歇性低压低氧适应性训练:近年来低压低氧适应性训练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并逐渐应用于航天领域。

3、药物:现阶段还没有明确的药物可以减少运动心肌损伤。有研究显示大蒜素和红景天可以对抗运动心肌损伤。

总之,运动也不是完全有益健康,要制定好适宜的运动强度。我还是认为中国的传统哲学中庸思想说的有道理,凡事中庸比较好,运动也一样。

更多健康资讯,请关注张之瀛大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