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土木堡之变离朱棣北征仅仅二十余年,张辅等名将尚存,为什么败的这么惨?

三脚猫HP


在明代战争史上,“土木堡之变”都堪称意外之耻:明英宗朱祁镇亲率的数十万明朝京军,竟被瓦剌数万骑兵追得疲惫不堪,最后在土木堡惨遭屠戮,贵为天子的明英宗朱祁镇更是沦为俘虏。这猝不及防的惨败,正如明朝内阁大学士李贤的虐心哀叹:自古胡人得中国之利未有如此者。


但如果梳理下此战的各方原因。就知道明朝这场意外惨败,其实败得一点不意外。

首先一条被后人严重误读的事实是,当时与明朝作战的瓦剌,绝非个别“专家”口中的“边陲小部落”。

此时的瓦剌首领也先,虽然名号是“太师”,却已经横扫整个草原部落,不但鞑靼瓦剌兀良哈三部,都被纳入其管辖之下,甚至辽东的女真部落也被其吞并。以《明实录》的形容说“漠北东西万里,无敢与之抗者”。这是自洪武年间明朝捕鱼儿海大捷后,明朝面对的强敌。

而在也先悍然撕破脸皮,在正统十四年发起对明朝的进攻时,明朝遭遇的,也并非是昔日那种“胡虏侵扰”:瓦剌四路大军,分别对陕西大同宣府辽东发起疯狂攻击。而也先投入到土木堡的兵力,更绝非好些史料里的“两万骑兵”。以《蒙古源流》等史料估算,也先这次入侵,总兵力在十万以上,投入土木堡一战的更不下五万人。这是明朝开国以后,面对的空前恶战!

面对如此强大对手,明朝只要稍微不留神,自然会被打惨。但惨败到这个地步,却也因更重要原因:明王朝的连环作死!

首桩作死大事,却还要算在当时已去世十多年的“先帝”——明宣宗朱瞻基头上。

在中国古代史上,开创“仁宣之治”的明宣宗朱瞻基,是位无可争议的好皇帝。但就是这位好皇帝,却以其昏聩的国防眼光,亲手为儿子明英宗挖下大坑:放弃开平卫。

开平卫,即元朝时的“上都”开平。自从明朝建国后,这里更是明朝北边无比重要的军事基地。只要明朝扼守住开平,就可以俯瞰整个草原,牢牢把各路侵扰势力挡在长城之外,北京大同等重镇全可高枕无忧。甚至永乐大帝朱棣横扫四方的时代,开平更是明军进击草原的跳板,多次助攻明军高歌北进,杀得瓦剌鞑靼落花流水。可就是这么一个如“铁闸”般的战略要地,明宣宗朱瞻基却轻松一甩手:裁撤。

虽说曾经跟随祖父永乐大帝出击草原,但在明宣宗看来,既然草原各部落全被祖父揍跪,再留个重兵屯守的开平卫,简直就是钱粮浪费。于是轻松挥挥手,就把开平卫迁走,直到最后完全裁撤。坚如磐石的大明边防,这下被搬走一个桥头堡。否则土木之变时,倘若开平卫依然有明朝精兵驻守,也先就算再有十个胆子,也绝不敢深入到土木堡来!

抓经济促生产是好手的明宣宗,就以他昏聩的国防眼光,诠释了何为“爹坑儿”。

不过,比起这坑儿的老爹明宣宗来。得知瓦剌犯边的明英宗君臣,接下来的反应才更坑:他们立刻做出了主动出击的决定——但此时的明王朝,根本不是主动迎击的好时候。明军的主力,早已被牵制在南方战场。

虽然至今好些人痛心疾首,连呼土木堡惨案报废明军主力。但事实上,当瓦剌悍然犯边时,明军京营的核心部队,其实并不在北京。瓦剌犯边前,明英宗就连续遭遇了两场大战:西南麓川思氏家族悍然叛乱,明军以兵部尚书王骥统军,率领由京营与九边精锐骑兵组成的大军,开始了数年艰苦征讨,好不容易平息叛乱。福建又爆发了邓茂七起义,老将陈懋统领的神机营主力,也只能南下进击,血战一直持续到景泰帝时。

这两场旷日持久的征战,基本就把明朝京营的一线主力抽空。待到瓦剌大军嚣张杀来时,看似兵力雄厚的明王朝,可战之兵已非常少,依托边塞堡垒稳守才是上策,可偏偏从明英宗到地方监军太监,都是清一色无脑。于是大同等边镇明军,在监军太监的鼓噪下主动出击,不出意外在猫儿庄被杀得大败——完全就是不考虑自家实力的瞎打!

也正是这番瞎打,造成了一个严重后果,大同仅有的兵力基本赔光,以至于当明英宗兵困土木堡时,本是重镇的大同,根本无力援救。

当然,最坑的事,当属明英宗朱祁镇接下来的奇葩决定:御驾亲征!

就如前面所说,此时的明朝京畿周边,真正有作战经验的精兵,已被抽调的差不多。发起主力决战,就是奔着惨案去。但明英宗,早在十来岁初登基时,少年明英宗就是个狂热军事爱好者,写过“千秋万代付皇孙,张皇庙算恢光烈”的名诗,就盼着能像祖父一样,领兵去草原上大杀一场,这次当然就兴奋上头,兴高采烈凑足部队去了。

对于这个奇葩决定,好些人归罪于明英宗宠信的大太监王振。但事实上,王振虽然坏事做绝,可“御驾亲征”这事不能背锅——这就是业余军事爱好者明英宗少年时的梦想。

至于明英宗麾下的名将们,包括张辅等人,这时早已没有了实际兵权,空有爵位名分。一群临时拼凑的二线部队,由一位军事业余水平的皇帝带着,后果也可想而知。一路上没遇到瓦剌军,就是缺粮断水各种毛病全来,能坚持走到土木堡还没哗变,就已经算是奇迹。被以逸待劳的瓦剌精锐一顿猛攻,自然兵败如山倒。

综合说来,耻辱的土木堡之变,就是毫无军事眼光能力的明英宗,面对强大的瓦剌敌人,以低能的瞎指挥上演的军事悲剧。与其说是军事问题,不如说是领导素质惹的祸。


我们爱历史


张辅确实是朱棣称帝中后期一位非常厉害的名将,在五次亲征漠北、收复和平乱交趾等方面充分展现了高超的军事才能。然而,即使张辅等名将在也并未阻止“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其原因有二:

(1)每个人都有私心,张辅在王振等人面前卑躬屈膝,“三杨”也一样

在5月28日,回答“明朝内阁大臣著名的三杨指的是哪三杨”这一问答时,我介绍了“三杨”是如何先后臣服于王振的。杨士奇为了儿子杀人一事;杨荣是个人腐败。同理,张辅也有私心,“帝心”已定臣子又有何为?你说话没人听你的,你能如何?况且,张辅“土木堡之变”时已经74岁,在古代那已经是绝对高寿年龄了。

年轻时、中年时、年老时作为人生的三个阶段,会有思想的大变化,大部分人开始患得患失、力图自保。几十年的丰功伟绩,很少有人会不怕失去。

(2)朱棣五次亲征蒙古,并没有消灭甚至可以说没有伤害到蒙古势力的核心力量

我们看五次亲征,看到的都是“望风而逃”的介绍。看着解气,但实际上从商朝开始,作为农业文明的我们在与游牧民族的交战中,游牧民族所使用的手段就是这个。因此,想要击败他们必须要找到他们的主力,蓝玉偷袭就很经典,找到了主力迅速击溃。后世清朝的几次出击也是如此。

你找不到主力决战,受损失最大的是追击方而不是游牧民族。因此,五次亲征漠北只是有利于内部蒙古势力间的组合,并没有伤害到蒙古的基础力量。


坐古谈今


明英宗朱祁镇这“皇帝——俘虏——囚犯——皇帝”的人生轨迹可真够跌宕起伏的!但这一切也不是完全由朱祁镇自己造成的,他的父亲,那位和朱祁镇的爷爷朱高炽共同开创了“仁宣盛世”的朱瞻基,也难辞其咎!

“仁宣之治”讲究轻徭薄赋、休息养民,令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但“开平卫”的取缔,实乃朱瞻基为政期间的一大失误!


“开平卫”始创于明洪武二年,锁草原势力于长城之外,是明朝北部边境最重要的军事基地,明成祖朱棣五次北征蒙古,有四次是以开平为跳板,吊打着蒙古鞑靼和瓦剌两部!这么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却被朱瞻基裁撤了!


当然,明朝遭遇到惨痛的“土木堡之变”,不仅仅是因为开平卫的裁撤:

一、太监王振专权:

王振起家于明宣宗朱瞻基年间:明朝立国后,文官集团势力不断坐大,为牵制文官集团,朱瞻基决定扶持宫内太监参政。然而,宫中的太监文化程度大多不高,朱瞻基只好找人教太监们学文化。这个时候,王振出现了,他主动承揽了教书工作。相处时间一长,太监们都对王振非常尊敬,王振口碑日佳。这事传到朱瞻基耳中后,朱瞻基感到非常高兴,他给王振封了官,还让王振去辅导太子朱祁镇读书。如此一来,王振和朱祁镇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朱祁镇登基后,王振也随之鸡犬升天,一步步做到了司礼监掌印太监。这时的“内阁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已死的死、退的退。皇帝朱祁镇对王振礼遇有加,朝中再无能压制王振的势力,他开始结党营私,大肆排除异己,乱权专政!

二、明军准备不足:

公元1449年7月,也先兵分四路,分别攻向了“九边兵镇”中的辽东、甘肃、宣府和大同(大同一路是也先亲自领兵)四镇!

也先兵势强盛,大同守军告急!消息传到朝中后,好大喜功的王振怂恿皇帝亲征,借以实现自身的理想抱负!

草草准备后,朱祁镇、王振携名将张辅(靖难时期朱棣麾下首席名将张玉之子,此时已经75岁高龄)、兵部尚书邝埜以及朝中其他文武中坚力量率军出征了。由于此时的京师三大营(神机营、三千营和五军营)主力尚在南方平叛,所以此时出征的军队,并非当时大明的精锐部队。此外,这支军队的人数也有争议,很多人说的“大军五十万”,实际人数却远远没有达到(南方平叛,抽调的不仅有三大营的主力,还有九边兵镇的精锐兵力)!

明朝大军出发后,直扑大同战场。途中,大同守军被瓦剌击败,全军覆没,大同镇守太监郭敬逃脱,与后来抵达大同的朝廷大军汇合。郭敬绘声绘色的为王振讲述了战场的惨状,吓得王振马上下令班师回朝。

三、王振的“瞎指挥”:

在班师途中,穷人乍富的王振带着大军专程路过自己的家乡蔚县(河北),以显摆自己现在的尊贵。“夸富”结束后,王振又屡次更改行军路线,此时天降大雨,道路泥泞,加上士气低落,大军脚程减慢,后于土木堡被瓦剌骑兵追上包围,并切断了明军的水源。也先用计,假装和明朝议和,并允许明军取水,王振信以为真,明军争相去取水、饮水,阵型大乱。

结果:

在明军离阵取水时,也先下令向明军发动了总攻,阵型已乱的明军惨遭瓦剌骑兵屠戮,张辅、邝埜等数十位重臣战死,王振本人被明英宗的护卫将军樊忠杀死雪恨,明英宗朱祁镇被也先俘虏!大明王朝自此由盛转衰!

以上几点,为明军失败的内因。我们再来看看外因:


土木堡之变时的瓦剌,已非之前被明成祖吊打的小部落。此时,瓦剌已经控制了草原各部,所以由也先率领攻打大同的兵力,也远远不止史料中的“两万骑兵”。

“自古胡人得中国之利,未有盛于此举者”。“土木之变”的惨败,使明王朝实力大损。所幸的是,民族英雄于谦后来率领明朝其他部队打赢了北京保卫战,力挽狂澜,方才挽救大明王朝于极度危难之中。


不书公子


作为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王朝,明朝前期可谓是强大无比,朱元璋的驱逐元人建立明朝,朱棣的五征蒙古不可谓不宣扬了中原王朝的气势。

然而为什么距离朱棣北征也才仅仅过去了二十年,张辅等名将也还在世,在朱祁镇的亲征中,这些名将也是参与在内的。但是为什么会发生明军惨败,甚至连御驾亲征的皇帝都被俘的土木堡之变这样的耻辱事件呢?

这次战争的失败我们简单点来说,可以总结成为内忧外患的共同作用下造成的。

外患自然是瓦剌壮大,内忧则是大明内部出了大问题,在这种此消彼长的情况下,大明会输也就不足为奇了。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分析下这两点。

其一:前几任皇帝留下隐患,蒙古势力逐渐整合统一,瓦剌走向壮大。 (外患)

我们都知道,早在朱棣的时候,曾经有过五征蒙古的事例,在史书的记载中,朱棣的这五次亲征,都是以蒙古各个部落的闻风而逃而草率结尾,并没有特别大的斩获。

这是因为草原的广阔无际,难以辨别方向,而那些蒙古人在草原上生活多年,占据地势,能够轻松逃窜,不与明军面对面的硬碰硬。而不熟悉地形的明军根本不能对这些蒙古人造成优势的围剿,只能放任他们的残兵轻松逃跑。

于是朱棣的亲征,虽然让这些部落闻风而逃,取得了胜利,但并没有对其造成致命打击。

也就是说没有完全消灭它们。而这就给了它们卷土重来的机会。

与此同时,随着朱棣的亲征,面对着共同的大敌“大明”,草原上原本闹的不可开交的蒙古各部落,开始进行整合,一致对外。

而瓦剌就是在这个相当有优势的大背景下壮大起来的。

有人或许会问蒙古正统分明是鞑靼,为何会让瓦剌会壮大呢?

其实鞑靼衰败就衰败在它这个正统头衔上。

因为它是正统,在早期也是蒙古最为强盛的部落,因此朱棣的亲征更多的是对于鞑靼部落的打击。虽然它没有被明消灭,但也是自此元气大伤,而正是由于鞑靼部的衰落,这就让消耗更小的瓦剌部落渐渐的势力得到扩大。

其实,朱棣对鞑靼的打击,最为得利的不是大明,而是蒙古其他部落,尤其是瓦剌。

中国自古以来对于草原部落的打击都是以攻打之后撤军然后等到草原势力发展起来之后再次组织进攻为主,至于原因无外乎不熟悉地形,不能长久驻扎。

所以打击了鞑靼,最为直接胜利果实并不是大明的,而是距离鞑靼不远的瓦剌的,鞑靼的剩余资产全部给瓦剌继承了。

而借助早前面对大敌“一致对外”的这个大背景,瓦剌对于蒙古其他小部落又是软硬兼施,很快就使得草原上的部落渐渐的得到了统一,成为大明最为强劲的对手。而土木堡之变就是这个部落造成的。

所以说朱祁镇的土木堡之变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当初征战所留下的隐患,不仅没有有效的消灭了草原的战斗力量,反而给其统一发展了可趁之机。

但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完全消灭草原力量太难了。

而在朱棣之后,继位的朱高炽以及朱瞻基都逐渐的对于军事有所松懈。

朱高炽的一门心思都在民生上面,军队建设得不到重视,军队多年没有进行战争,实力已经下降。

到了朱瞻基时期,甚至主动放弃了可以抑制北方草原势力的战略要地开平卫的前线阵地,作为明军进攻草原的跳板,这样一块军事重地的前线阵地被朱瞻基进行了裁撤。

可以说,朱祁镇之前的几任皇帝都各自留下了隐患,而也正是这些隐患,不仅给了瓦剌壮大之际,还使得大明对外开始采取守势,使得大明在后来的战争中居于下风。其二:内部势力出现问题,皇帝昏庸,权臣王振肆意妄为,不明智。(内忧)

不管怎么看,明朝都不应该会在瓦剌的进攻下全军覆没,甚至皇帝被俘。

但是只要了解到明朝在这次战争中出现的掌权人物的昏庸以及不作为就知道了。

首先是朱祁镇这位被俘的皇帝,朱祁镇的前几任皇帝中,朱棣,朱高炽,朱瞻基都算的上是明君。继位的朱祁镇为了不逊色前人,于是发动了这场战争。

然而这位皇帝却是好大喜功,亲小人却没有指挥才能。

为了能够像先皇一样建功立业,朱祁镇听从了太监王振的意见,仓促之中发动了这样一场战争,仓促是因为只用了两天,就将后勤的准备工作进行完毕,这样一场举国之战,涉及到了几十万人,又怎么是两天就能将各个方面准备完毕的呢?这样仓促的结果就是在大军仅仅出发了五天,军队就出现了断粮的现象。

这还不算,由于天气温度的降低,后勤没有及时的送到,没有被子,众多的士兵纷纷冻死。

可以说后勤工作是战争的重中之重,然而单单只看这次军队出征后勤准备工作的进行,就判定了明朝在这次战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同样的,朱祁镇好大喜功没有远见,没有一点军事指挥才能。在这次的军队出征中,虽然是打仗,可是却像巡游一样,松松垮垮。

甚至为了满足王振在家乡人面前的虚荣心,不惜绕道去王振的家乡,这样的绕道行为,使明军疲惫不堪。

然而朱祁镇却毫不在意。接下来就是王振,仗着朱祁镇的宠爱,嚣张跋扈,为了等待自己搜刮财产的运到,不惜停军两日。

同样的,王振也没有一点指挥才能,但是却偏偏瞎指挥,而朱祁镇也只信任王振,身边不少武将功勋进言,朱祁镇也不听取意见。

可以说明军的惨败,与朱祁镇的亲近小人瞎听以及王振的瞎指挥有着巨大的关系。

然而有说到在这场战争中,跟随的还有张辅这样的名将——张辅可以说是当时大明的名将,曾经跟随朱棣参加靖难之役,并且收复交趾,跟随朱棣多次亲征蒙古,可以说对于蒙古非常的熟悉。

并且还是朱瞻基曾经留给朱祁镇的顾命大臣,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名将,在这场战争中几乎是一言不发。是什么原因呢?

主要还是因为此时的张辅并没有什么权力,并且这个时候的张辅已经七十多岁的高龄了,已经年老不堪了,在军中,只是充当一个吉祥物,并不能发挥什么实际作用。

而且在这场战争中,王振才是皇帝面前的大红人,见惯了政治斗争的张辅明白,自己一旦开口就是得罪王振。

朱祁镇那样的信任王振,估计自己开口也没有什么用,于是张辅就选择了沉默寡言。

纵使跟随在朱祁镇身边的有许多有用之人,可是在王振的大肆打压异己的情况下,纷纷与朱祁镇离心离德,不再劝诫。

就是这样一个统帅没有军事指挥能力,后勤不稳的明军,又怎么能够是鼎盛瓦剌的对手呢?

所以说土木堡的惨败不是没有原因的。

尽管明军中的名将武将数不胜数,可是碰上猪队友再加上指挥者的昏庸,也只能图之奈何,无能为力了。


夏目历史君


我们先来看下一生征战沙场的明成祖朱棣,留下的这批军事遗产——明军三大营: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

五军营

五军营的名字来源于这支军队的队伍配置,分为中军、左哨军、左掖军、右掖军、右哨军。除了分配外,五军营最大的特色就是兵源,是各州府县的官兵中,精心挑选的精锐组成,战斗力不是一般的强悍。

此外,五军营还是一支骑兵和步兵的混合军队。既拥有步兵方阵防御优势,又拥有骑兵的突袭能力。当遇到地方溃败时骑兵可以乘胜追击,不再会有步兵打骑兵,即使打胜了也只能看着敌方骑兵大摇大摆的扬长而去情况发生。

三千营

三千营的名字自来源于最初成立的这支部队时的3000名蒙古骑兵。后来陆陆续续不断扩编,三千营以蒙古骑兵为骨干,人数高峰几万人。这些蒙古骑兵相当于明朝的雇佣兵,靠着为明朝打工来获得丰厚的军饷和赏赐。

千营与五军营不同,它下是一支纯骑兵部队,战斗能力十分彪悍。他们依靠明军提供的精良装备,结合游牧民族的作战特点,成为明军中最为强悍的骑兵力量,在战争中三千营担往往担任尖刀的角色,直插敌人要害,打乱敌人这逆行阵型。

神机营

明军使用火枪的历史并不短,并且发明了与之先配合战法,其中的三段式射击就是朱元璋养子沐英发明的,要比西方国家早了百年。这套战法后来被朱棣用在了神机营上,并发挥了不俗的战绩。

除了火枪神机营还有大量神机炮,许多游牧民族的骑兵就是丧命于这些神机炮下。这相当于明朝政府的炮兵部队。

三大营的战法:

三大营可以说是最早的多兵种协同作战军队。战斗时神机营的士兵会立刻向阵型前列靠拢,排排站,把枪放,几轮齐射下对敌人造成突然打击。神机营射击完毕后,会立刻撤退到队伍的两翼。

这时敌军如果继续发起冲锋,迎接他们的将是步兵方阵的铜墙铁壁和无情屠刀。而如果敌军发生溃败,躲在两翼的三千营和五军营中的骑兵将发起突击,乘胜追击,痛打落水狗。这套多兵种配合的战术,进可攻退可守,攻守兼备,让习惯野战的蒙古游骑兵也束手无策,时刻还要担心被全歼的危险。

宝刀蒙尘,良弓腐朽

但当征战了一辈子的朱棣死后,曾经威风凛凛的三大营被放在了繁华的京师,守卫皇城。宝刀蒙尘,良弓腐朽,再精锐的部队几十年不见血光,也完犊子了。

明英宗就在这个时候带着三大营出征了,朱棣留下的名将再多,皇帝不用,也都是摆设。想当初韩信最开始可是项羽的部下,不就差点被埋没掉么?而明英宗只听信一个狂妄自大的太监。这一战未出征就已经注定了败局。

正所谓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但由于明英宗任人唯亲,导致精于军事的成国公朱勇,最然名为大将军,但在宦官王振面前也只有听话的份儿!正是太监不可怕,就怕太监有文化!王振虽然屡试不第当了太监,但却染上了腐儒的酸臭味。

大军没有遇到瓦剌军,王振便打算带着军队回老家来个大阅兵,给曾经看不起自己的人好好瞧瞧。但走到一半,又怕大军过境踩坏的自己辛辛苦苦兼并来的千亩良田,所以有临时改变行军路线。

这样朝令夕改的指挥,让士兵们疲惫不堪。人困马乏之际,瓦剌军的追兵恰好也来了,可惜明成祖辛辛苦苦打造的百战精锐,仅剩的军队种子也被瓦剌骑兵屠戮殆尽。

1449年,明英宗被俘,明朝存亡只在旦夕之间,这是一个伟岸的身影站了出来……


船夫聊名著


土木堡之变虽然离朱棣北征仅仅二十余年,但明朝皇帝却换了一茬,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其中明成祖、明仁宗和明宣宗祖孙三代将明朝带入了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的盛世,却也为后来的兵败埋下了隐患。

历史遗留问题

朱棣在位时,曾五次北征蒙古,给予草原上的鞑靼诸部势力以沉重打击,在那个时候,蒙古面对明朝只有挨打的份。但是隐患往往是在压制下生成的。

早在“靖难之役”,朱棣为酬谢兀良哈三卫(投降的蒙古部落)的出兵相助,同时为了削藩,将原属宁王的内蒙古兴宁地区划拨给了兀良哈,使得兀良哈三卫成为半独立的藩部。

朱棣在世的时候,兀良哈三卫当然是忠诚可靠,但当朱棣去世后,随着兀良哈实力渐增,时叛时服,成为明朝边患。

此外朱棣的后三次北征,虽然沉重打击了蒙古鞑靼部,但明朝无法长久留在草原,此举反而使得一直跟鞑靼争锋的瓦剌部坐大,瓦剌借着明朝的风成为草原上实力最强的一支。

同样为了削弱藩王,朱棣将辽东的谷王、韩王、辽王等人全部内迁,将当地划成女真的“自治区”,结果也是跟中央离心离德,不打不服。

除了朱棣,朱瞻基是更加专业地埋隐患。朱瞻基对内施行“仁政”,不仅对百姓仁慈,对亲贵的违法行为也大加姑息。此举使得明朝的吏治迅速败坏、土地兼并大大加速,甚至波及到了军屯,宣德年间已经出现严重的侵占军田、役使边军为奴的情况,民间也出现大量流民。军队战斗力当然被削弱。

或许是因为朱棣将草原打服了,朱瞻基认为草原不足为惧,对外防御非常保守的他主动撤掉了明朝在草原的开平卫,结果明朝防线内缩严重,瓦剌在草原大杀四方,默默吞并其他部落,这些部落到明廷哭诉,结果明朝认为他们内斗对自己有利,还是袖手旁观,坐视瓦剌崛起。

王振

一提到土木之变,矛头往往直指王振这个手握大权的太监,但这样有些片面,因为王振在其中只起到了一部分作用。

王振原本是给教书先生,后来为了追求“理想”,进宫侍奉太子朱祁镇读书,被朱瞻基任命为东宫侍读,深得朱祁镇的敬重。

朱祈镇即位后,王振被任命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成为宦官之首。这个职位在明末是权势滔天的,但在当时,才刚设立不久(朱瞻基所设),离一手遮天还差得远

当时执掌朝政的是受受张太皇太后信任的“三杨”,但王振凭借皇帝的信任和自己的钻营,势力不断扩大,到张太皇太后去世,他终于成功干掉了朝臣、后宫种种障碍,手握滔天权势。

掌权后的王振大肆清除异己、卖官鬻爵,无恶不作,但明朝底子还在,总体上来说并没有巨大衰落。

1449,明朝与瓦剌

正统十四年(1449年)是一个多事之秋,这一年二月十八日,王骥在西南麓川进攻反叛的思氏家族,这是明朝对思氏家族的第四次征讨,但仍然未获全胜,只是打了胜仗后订立了和约,维持了西南的和平。

还是这一年,福建爆发邓茂七起义,一时间响应者云集,失去土地的流民都成了明王朝的反对者,明廷不得不调集大军前去镇压。

而这两次出兵,主力都是从京城调的精兵,经此一闹,京城的精兵数量大减,剩下的军队绝非派出去的那些可比。

与此同时,北边的瓦剌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也先的率领下打遍草原中亚无敌手,一边扯起“反明复元”的大旗、扔出实际效益拉拢蒙古各部,一边对草原上的反对派往死里揍,最后打服鞑靼、收服兀良哈三卫和女真,可以说,整个蒙古已经被也先集结起来。

然而,在也先崛起的同时,明朝作壁上观,享受着也先络绎不绝的朝贡、马市,殊不知也先已经慢慢变成了庞然大物,一面常年出兵中亚地区练兵后,一面重金贿赂明朝在朝贡贸易中负责接待的通事,探听明王朝的虚实,在得知明朝主力精锐大多南调福建和云南后,也先下了动兵的决心。

同年七月一日,也先率三路大军进犯内地。东路主攻辽东,主要有被也先征服的鞑靼军队;西路进攻甘肃张掖;中路是进攻的重点,又分两支,一支由瓦剌军一部以及兀良哈军组成,进攻九边重镇之一的宣府,另一支则由也先亲自率领,乃是瓦剌部精锐的“王牌”,进攻明朝军事重镇大同。

明朝的应对

不动则已,动如雷霆,自朱棣去世后二十多年的和平被彻底打破,长城沿线烽火绵延,而且还是来自蒙古三部联盟的烽火,要知道即便是朱棣,那也是拉一部打一部,从未跟蒙古三部一对三硬干。

有鉴于也先的强大势力,明朝边关重臣的口径出奇一致,包括宣府总兵杨洪、大同总督军务的宋英、西宁侯朱英等人在内,全都建议兵力不足的明军以“防守反击”为主,先避敌锋芒,再行反击。

但朝中文臣的看法截然相反,王振一派的可以说是因为王振的原因要打,但就算反王振的那些大臣如曹鼎、张继、王直等人,都建议派大将主动出击。随后,王振更进一步,提出要朱祁镇御驾亲征。

御驾亲征招致大臣们的反对,双发争执起来,但在主动出击上没有异议,所以朱祁镇先派了四万援军前往大同,连命大同积极进攻。

在这帮朝臣的心目中,二十几年前太宗皇帝(即朱棣)可以把他们打得屁滚尿流,如今的明军一样可以,只管打就是。但是前线传来的消息却让人吃惊。

在蒙古三路大军的进攻下,宣府守军人数不足,总兵杨洪只能凭城坚守。大同更惨,觉得兵力可以,就派兵前去阻击,结果几乎全军覆没在,参将吴浩战死。接着宋英率军与瓦剌大战于阳高,再次大败,宋英战死。

只有辽东明军还好,守将赵忠率军在黑山设伏,大破鞑靼军,稳住了东部防线,总算没有全盘崩坍。

虽然前线的消息非常不好,但明朝中央上下依旧沉浸在当初的辉煌之中,还是认为瓦剌不足为惧。

王振为了以功镇压异己,极力怂恿朱祁镇亲征,年轻气盛的朱祁镇一口答应。大臣们开始叫得挺响,但当朱祈镇下令“反对出征者论罪”后,除了于谦等少数几个,个个都哑巴了。

然后,朱祁镇准备了三天,七月十七日就出发了,数十万大军只准备三天,满朝文武,也没几个人阻拦,如此轻视瓦剌,不败的概率似乎不高。

滑稽的亲征

因行前准备仓促,大军出发仅五天就断了粮,又正好碰上秋雨,道路泥泞不堪,天气又渐渐变冷了,但明军根本没有准备被褥,所以一路上饥寒交迫,不少士兵冻饿而死,史载“僵尸满路”。

如此惨状,随行大臣屡次要求搬师,但王振全都拒绝,群臣又给王振来了个不合作,各种大事都不发表意见,惹得王振大怒,给他们来了个重罚,反而搞得上下离心,士气低落。

或许有人会说,王振不知兵,但随行的英国公张辅作为四征安南、三征漠北的名将,为何不劝?因为此时的张辅早已不是当年受皇帝信任的名将了,他被整成了吉祥物。

在朱祁镇登位后,张辅名为顾命大臣,但实际军权已经被解除就早被解除了权力,只是在国家有战事时招来商议。此时张辅已经七十五岁了,又没权力,见惯了朝堂风雨的他知道自己说话不管用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遇事仅唯唯矣”,根本不发表意见。

名将虽老也是名将,对于朱祁镇这种北征行为,张辅已经隐隐感觉到不详,所以在临行之前,他已托子女安排了后事,甚至摆好了灵堂。

意料之中的惨败

大军的目的地是战火最为激烈的大同,然而,这样一直部署离心、后勤不足的军队,除了去找死,很难说有什么作为。

果然,数十万明军在朱祁镇和王振等人的指挥下,给也先表演了一个花式送人头。

八月一日,明军终于抵达大同。也先为了诱使明军出塞追击以全歼,故意后撤二十里。并且此时瓦剌内部也出现了退兵的声音,这帮家伙觉得抢的东西不少了,先回家好,也先于是决定明军不出塞、原地固防就撤。         

结果明军既不追击也不固防,竟然在到达后的第二天就原路返回了!

原因是大太监王振亲眼看见大同外战场的尸骨后,怕了,立即劝说朱祈镇班师,早就苦不堪言的群臣更是一呼百应,于是明军班师,大同一日游结束。

这事太蹊跷,瓦剌部将不少都认为明军是在诱惑瓦剌深入,继而围歼,但老奸巨猾的也先觉得未必如此,他决定先来个试探性的尾随追击。

而明军之中,除了镇守大同的郭登派了一股骑兵骚扰瓦剌,起牵制作用,其他人压根没想到这一点,数十万大军就跟打了败仗似的,一股脑往北京方向走。

终于,也先知道明军这是在跑,顿时大军压上,跟了上去。发觉瓦剌大军尾随后,成国公朱勇率部阻击,虽然全军覆没,但也为明军赢得了三天的宝贵时间。

这三天,王振觉得皇帝来都来了,怎么能不去他老家蔚州观光观光,于是让明军绕远路去蔚州。走到半路又担心明军会踩坏老家的庄稼(估计是他自己的),于是又让部队返回。

这么一绕,明军在八月十四日来到了怀来北面的土木堡。只要再走一个时辰(两个小时),明军就可以进入怀来城,到时候就算瓦剌追上来也不怕,一攻一守,可以硬干,甚至还可能围歼深入明朝的瓦剌军队。         

然后王振因为运载自己家产的十几辆车子没有到,坚持让军队原地休整一个下午,干脆在土木堡扎营。

瓦剌方面因为太过深入,且明军离怀来城太近,又起了撤退的念头,但侦查骑兵报告,明军在土木堡扎营了!

也先是笑还是哭呢,估计是哭了,笑得哭出了声!

也先命令大军火速前进,在八月十四日傍晚抵达土木堡,二话不说先占领西边的河流,切断了明军的水源,然后把正在等候王公公家产的明军彻底包围。就在这过程里,明军竟然原地不动!

次日,瓦剌大军向断水缺粮的明军发动总攻,绝境下的明军爆发了应有的战斗力,几次击退瓦剌的进攻。这时张辅终于说话了,大家也终于想起来军中还有这份人物,立刻让张辅拟定作战计划,准备突围。

大家正谈着,瓦剌突然派使者来议和了,大学士曹鼎等人力主谈判,作战计划被搁置。

经过谈判,瓦剌允许明军取水,结果饥渴难耐的明军士兵纷纷离开阵地取水,阵型立散,瓦剌大军趁机发动突袭。

数十万明军彻底崩溃,王公公在乱军中被踩死,五十多位随军文武大臣在踩踏中非死即伤,大明王朝的文武中枢几乎被一扫而空!皇帝朱祁镇也被瓦剌俘虏!

总结

最后借用李贤的话:“自古胡人得中国之利未有盛于此举者,胡人亦自谓出于望外,况乘舆为其所获,其偶然哉?”

平沙趣说历史


综合来看,“土木堡之变”并非是双方实力的真实反映,而更像是一场意外!

土木堡之殇

大明王朝在土木堡栽了大跟头,其损失之惨重绝不是仅仅丢了一个皇帝这么简单。

根据亲历者李贤的日记记载——

  1. 主战场的20余万明军战死三分之一,伤者过半,几乎全军覆没
  2. 西宁侯宋瑛和武进伯朱冕所部在阳和卫之战惨败
  3. 驸马都尉井源、平乡伯陈怀、都督王贵三人所统率四万人马被全歼
  4. 成国公朱勇部约五万人在鹞儿岭之战中全军覆没

总计伤亡约30余万人,大明王朝辛辛苦苦几代人,被一夜坑回了解放前。李贤在朱祁镇复辟后成了首辅,应该算是自己人,想来不会故意抹黑朱祁镇。土木堡的实际损失,比起李贤的记载应该只多不少。

明日于土木驻营。宣府报至,遣成国公率五万兵迎之。勇而无谋,冒入鹞儿岭胡寇于山两翼邀阻夹攻,杀之殆尽,遂乘胜至土木。明日巳时,合围大营,不敢行。八月十五日也,将午,人马一二日不饮水,渴极,掘井至二丈,深无泉。寇见不行,退围。速传令台营南行就水,行未三四里,寇复围,四面击之,竟无一人与斗,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营中,积叠如山。幸而胡人贪得利,不专于杀,二十余万人中伤居半,死者三之一,骡马亦二十余万,衣甲兵器尽为胡人所得,满载而还。自古胡人得中国之利未有盛于此举者,胡人亦自谓出于望外,况乘舆为其所获,其偶然哉?——李贤《天顺日录》

王振,一个死太监而已

官修历史认为事变起因大致是这样——

太监王振权势熏天,野心膨胀,不安于太监的本职工作,妄想借着打瓦剌的机会,立下不世之功。然而这货不懂军事,又想搞事情,以为打仗就跟流氓打架似的,靠人多就行。

于是怂恿朱祁镇御驾亲征。朱祁镇小盆友年少无知,被猪油蒙了心,不顾群臣反对,亲自上阵。结果酿成大败,几十万人打了水漂,自己也成了瓦剌的俘虏。

王振这个死太监在整个事件中,肯定起了非常坏的作用,这一点毋容置疑。但他毕竟只是个死太监,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1. 明朝太监只是皇帝的一条狗,闹的再欢,生杀予夺也全在皇帝一念之间。这种级别的军国大事,如果皇帝不首肯,太监是做不了主的。王振最多是在顺应朱祁镇的过程中夹带一些私货而已。
  2. 朱祁镇不是傻瓜。从后来的事情看,这哥们很有想法,也很有手腕,不太可能被王振蒙蔽甚至掌握。

个人推测,御驾亲征很大可能是朱祁镇同学自己的想法,王振只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替朱祁镇当了背锅侠。

朱祁镇,才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男同学

朱祁镇不算牛逼皇帝,但绝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男同学。从少年天子到阶下囚,从太上皇到二次复辟,人生经历跌宕起伏。



朱祁镇也绝不是一个没有想法的傻白甜,几起几落,但凡脑子转的慢一点,早就一命呜呼去见朱重八了。但这哥们在行军打仗方面确实没什么天赋。

世界上的事,坑就坑在有想法没才华。土木堡之变,很大程度就是栽在既有想法又缺乏军事才能的朱祁镇身上。

土木堡之变中,朱祁镇犯得最大错误就是御驾亲征,干了自己不擅长的事。这也是后世很难理解的一点。因为从战事本身来看,朱祁镇根本没必要这么干。

御驾亲征,令人费解的决定

瓦剌看似来势汹汹,其实也就5-6万人。明军虽有局部失利,但三大营精锐未动,远远不到要君王死社稷的地步。

更何况朝中并非无人可派。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都是跟朱老四混过的,年纪是稍微大了点,对付瓦剌不敢言必胜,但也不至于不能一战。平乡伯陈怀为人差点意思,但打打杀杀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其余像是泰宁侯陈瀛,驸马都尉井源,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埙,修武伯沈荣……这些也都是战场上吃过见过的主。组织个得力的领导班子,搞搞瓦剌还是不难的。

朱老四(朱棣)经常放着猛人不用,动不动就御驾亲征,一来是因为他自己就是天字一号的猛人,二来是这哥们有时候纯是拿打仗当个人爱好。朱祁镇跟其曾祖完全不同,朱祁镇同学既不善战,也不好战,又完全没有必要,费劲巴拉的亲自上阵,图什么许的?

朱祁镇同学的小烦恼

身为皇帝,朱祁镇同学也有自己的小烦恼。

  1. 摆脱不了的父辈阴影
  2. 绕不过的武官勋贵
  3. 躲不开的文官集团

从朱老四到朱瞻基,这爷孙俩都不是什么等闲之辈。摊上这么个曾祖和亲爹,如果是个没追求的人,捧着传下来的家业乐呵乐呵过也没啥事。但对朱祁镇这种有点想法的同学,这就是个打一落生就跨不过去的阴影。

曾祖和亲爹干过太多牛逼事,一个副作用就是留下一堆勋贵。论交情,朱祁镇跟这些勋贵没有什么鲜血契约;论资历,人都是跟你爹你曾祖一起扛过枪的,对朱祁镇同学来说,勋贵更多意味着尾大不掉。

文官集团这事就更好理解。大明朝276年几乎就是一部皇帝与文官集团的斗争史(宦官兴风作浪不过是衍生品而已),朱祁镇同学遇到的情况就更麻烦。九岁登基,主少国疑,前期国事由太皇太后张氏把控,加上“三杨”主政,朱祁镇同学没啥能搞得事,文官集团也不太买他的账。

朱祁镇不是没有搞事情来解决这些小麻烦,比如打压勋贵。英国公张辅就遭过朱祁镇同学的小动作,没有天子拉偏架,一个太监绝无可能敢欺负到勋贵中的勋贵张辅头上。

庚午,太监喜宁侵太师英国公张辅田宅,辅不从,宁弟胜及其自净家奴毁辅佃户居室,殴辅家人妻堕孕死。辅诉之,宁得宥。法司鞫胜及其家奴俱当杖。上命胜赎罪,谪自净者戍广西南丹卫。胜言辅亦擅收自净奴,上宥辅罪亦谪自净者于南丹。至是张辅多次为喜宁欺侮,亦稍屈以避祸。——《明英宗睿皇帝实录》

要解决这几个小烦恼,最根本的方法还是树立威信。树立威信,最好莫过于立下战功。正愁没地方立战功,瓦剌来了。

对朱祁镇同学来说,这是要睡觉,正好有人递枕头(他自以为是这样)。所以在土木堡,朱祁镇毫不犹豫的All in了。

意料之外的惨败

输得这么彻底,从双方实力对比看,完全是在意料之外。经过朱瞻基十一年的韬光养晦,朱祁镇接手并不是一个烂摊子,加上“三杨”的苦心经营,大明朝还是有点家底的,至少比瓦剌要强得多。

因此,土木堡能输得这么惨,几乎把底裤都赔进入了,这是当时人没有预料到的。朝中的大臣反对朱祁镇亲征,也并不是觉得明朝打不过瓦剌,而是觉得木有必要。

事实上,反对朱祁镇亲征的声音并没有那么激烈,因为在当时的情况看来:

  1. 天子御驾亲征在当时并不是一件很出格的事情。朱祁镇的高祖朱重八,曾祖朱老四,他爹朱瞻基都领兵上过战场。
  2. 老子英雄儿好汉,朱祁镇就算不是什么军事天才,想来也不至于是个军事白痴。
  3. 有那么多经验丰富的猛将压阵,即使不能一举拿下瓦剌,全身而退应该没问题。
  4. 朱老四指哪打哪的时代才过去十来年,大明朝对蒙古的心理优势还是有的。

朱祁镇意气风发踏出北京城的时候,应该没人想到一年多以后这位天子才能重回京城。

情理之中的意外

人算不如天算。纵观整个土木堡之变,大明朝上下把能犯的错全犯了,但凡走对一步,都不至于坑的这么惨。

瓦剌搞事情,主要原因有几个,削减马价、拘留使臣、谎诺婚约等。是非曲直,咱这里不讨论。这中间有断人财路(削减马价),有啪啪打脸(谎诺婚约),拿出哪一件都是跟人结死仇。对瓦剌的进攻,朝堂上下居然没有任何预警,这一点很不应该。有准备打没准备,起手就输了一筹。

朱祁镇同学从决定御驾亲征,到带领明军六师出战,前后总共就40来天。由于战前准备严重不足,甚至于瓦剌主力在哪都没搞明白。

朱祁镇同学以为瓦剌主力在大同塞外,所以率大军杀奔大同,欲北行出战。而此时瓦剌的行动范围,西达东胜,东至阳和,北逾阴山,南抵长城,阿剌知院部则在更偏东一带活动。正统十四年夏,瓦剌刚刚东征女真归来,主力应更偏东。土木之变前瓦剌从阳和、独石两个方向入侵,就说明瓦剌主力已在大同东北、宣府西北。

细究起来,这也不能完全怪到朱祁镇头上,出征以前朱祁镇接到了阳和的败报,而独石兵溃之事则被隐瞒了,所以对瓦剌的主力位置才会产生误判,而大军直趋大同。因为对瓦剌主力的位置出现误判,所以才会出现大同突然接敌的惊慌失措。

路线问题是生死存亡的大事情

接下来的另一大疑点就是,明军本打算从紫荆关经蔚州返回,为什么突然改变撤军路线,返回大同经宣府入京?这也是兵败土木堡的直接诱因。

按照官修历史的说法,主要是王振搞事情。

车驾东还。……初议从紫荆关入。王振,蔚州人也,始欲邀驾幸其第,继而又恐损其乡土禾稼,复转从宣府行。——《明英宗睿皇帝实录》

从各方面信息看,王振很可能是替朱祁镇同学背了黑锅。

朱祁镇显然不是什么视死如归的主,以后面的各种操作来看,还是个挺惜命的人。这种要掉脑袋的时候,别说踩了太监家几亩庄稼,就是踩了朱重八的坟,应该也在所不惜的。

而且,经宣府撤退回京,这个路线不能说是完全没道理。

自蔚州入紫荆关回师的这条路线,比改道后经宣府入京的线路要近的多,表面看是一个不错的撤退路线。但也有它的致命风险。

  1. 自蔚州入紫荆关回师的路线利于瓦刺骑兵却不利于明军。该路线所经都是空旷无际的平原,适合瓦刺骑兵奔袭,而明军后勤和辎重太多,速度缓慢,很容易遭遇瓦刺骑兵的追击。且平原地形适合骑兵冲杀,一旦被瓦刺骑兵追上,五十万大军便极有可能被瓦刺骑兵冲击崩溃。
  2. 自蔚州入紫荆关回师路线的侧翼防御能力远不如经宣府回京的路线。明朝九边地区的城堡,有七成以上都是在正统年以后才逐渐筑成的。在正统十四年以前,从大同至蔚州城沿途,只有浑源城和广灵城两座城池可以防御。所以选择这条线路撤退,等于把侧翼完全暴露给瓦剌。而经宣府入京,沿途有很多城堡,如雷家站、鹞儿岭、独石、马营、云州等地。防御能力要比自蔚州入紫荆关回师的路线强的多。

个人推测,比较合乎情理的经过是,朱祁镇同学下令撤退时,本能反应就是选择最短逃跑路径,即自蔚州入紫荆关的路线回京。可是没走多远,发现该线路的致命风险,不如经宣府入京的线路安全,因此下令改道。为了维护领导颜面,王振出来背锅。

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明军撤退到土木堡时,土木堡南边的水源已被瓦剌占据。这其实是吊诡的一件事。

庚申……车驾将发。宣府谍报虏众袭我军后,遂驻跸遣恭顺侯吴克忠为后拒,克忠力战败没。将晚报至,又遣成国公朱勇,永顺伯薛绶领官军四万赴之。勇、绶至鹞儿岭,冒险而进,遇虏伏发,亦陷焉。……辛酉车驾次土木,……其南十五里有河,已为虏所据,绝水终日,人马饥渴,虏分道自土木近旁麻峪口入。守口都指挥郭懋力拒之。终夜,虏兵益增。……壬戌,车驾欲启行,以虏骑绕营窥伺,复止不行。虏诈退,振矫命抬营就水。虏见我阵动,四面冲突而来,我军遂大溃。——《明英宗睿皇帝实录》

鹞儿岭位于朱祁镇当天所在的雷家站西北四十里。郭懋阻瓦剌于麻峪口,则在雷家站的东偏北方向。瓦剌怎么能够扼守远在雷家站东南的桑干河?

主要是因为独石(河北赤城以北独石口)、马营(赤城西北)丢了。这是土木堡惨败的另一个直接诱因。

今日之事,边关为急。往者独石、马营不弃,则六师何以陷土木?——叶盛建

(杨俊)遇达贼临城,不能效力死守,辄将独石、马营归贼,并仓储、钱粮尽行捐弃在逃,以致士卒溃散,城池失守,开贼突窜之路,因而辱国丧师,至今令人痛恨。——于谦
土木之变根于此路(指宣府东路,即独石、马营等处),由于杨俊之失机,故杨氏有余诛也。——严从简《殊域周咨录》

后世有些历史研究者认为,王振这个死太监为了等搜刮的两千车民脂民膏,强令大军在土木堡待命,而错过了退守怀来城的机会。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明军到达土木堡的时候,怀来城实际上已经丢了。

占据土木堡以南河流的正是已进至怀来的阿剌知院所部。由于阿剌知院军截断明军归路,才造成瓦剌军主力追及并合围明军,故叶盛、于谦才会强调独石、马营失守的严重后果。

明军六师出征,行至土木堡,得知怀来等城池全部失守,归路全部被断,不得不在土木堡就地扎营,而就在此时,也先的瓦剌兵马源源赶到,把明军包围在土木堡。

之后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惨败……


月下没有花


爆发于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的土木堡之变是一场典型的,由一系列指挥失误导致战败的经典战例。造成了大量文臣武将集体伤死亡,直接导至明帝国的武将、功勋集团团灭,为明中期文官集团的崛起腾出了政治空间。明帝国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战略优势从此荡然无存。

正统初年也先统一了蒙古诸部,拥立了黄金家族的后裔脱脱不花为可汗,自任丞相,瓦剌强势崛起。

1449年2月也先遣使与明廷互市马匹,因也先欲占明政府便宜被王振拒绝,也先随即于边关挑衅,并于七月份统率大军兵分四路进攻大明帝国。

东路由脱脱不花、兀良哈部攻辽东,西路由偏将攻甘州(甘肃张掖),中路为主攻分做二支,一支由阿剌知院统率,直攻宣府,另一支由也亲领攻大同。

边关一面向朝廷报急,急求援军,一面与蒙军死战,然敌军势大,明边军又久疏战阵,(明军遇大战出征通常是京营),初战即不利,犹大同一路损失惨重。参将吴浩战死猫儿庄,大同塞外城堡皆陷没。

大同的败报传至京师王振就蛊惑英宗御驾亲征,朱祁镇欲效仿成祖以边事立功名,留于青史,遂不听群臣劝告,执意亲征。

7月16日英宗留郕王留守北京,集结京师三大营大军20万众从京城出发,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100余名文武官员从征。

皇帝御驾亲征,做为大将军的成国公朱勇却无实权,张辅也无法参与参赞军务,一切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明军内部,京营虽是朝廷精锐,但也数十年没打过大仗了,加入前线败报,普通士卒对即将到来的恶战也心怀恐惧,这也为后来的战败埋下了伏笔。

8月13日大军退至土木堡,瓦剌军一路尾随,不日也来到土木堡。之前邝埜强势建议大军加速进军进入居庸关再做修整。但王振见明军疲惫不堪,自己也累的要死,加之此地离居庸关不运,心存侥幸,便于拒绝。令大军在土木堡俢整。

也先派军队占据了土木堡之南15里的官厅水库,断绝了明军的水源,明军饥渴难耐挖井数丈仍不见水,派兵去抢水又被瓦剌军所阻。也先派使诈和,英宗派曹鼐与瓦剌议和。王振以为和成便令士卒取水,顿时军中大乱,也先又率兵反杀回来,明军煞时崩溃。此役英宗被俘,张辅、邝埜、诸人死难,20万明军死亡殆尽,大明朝元气大伤,造成之损失亦无法估量。


贺拔岳


土木堡之变,太监王振成为了著名的背锅侠

从嘉靖、万历不上朝,朝政不乱,魏忠贤权倾一时却被崇祯帝一纸诏书拿下等事例来看:

明朝所有号称专权的太监,其实都是皇帝的新闻发言人。

土木堡之变中明英宗率领50万对阵3万左右也先蒙古骑兵,居然战死几十万!原因大致如下:

瓦刺也先统一蒙古各部 势力达到明朝鼎盛

瓦刺因为和成吉思汗黄金家族有世婚的关系,在蒙古各部落中一直享有“亲视诸王”的特殊地位。

明初时,瓦刺号称“四万卫特拉”,由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三人分领。瓦刺和明朝结好,利用明朝来削弱东部蒙古。

1414年,朱棣攻打瓦刺,在忽兰忽失温(今蒙古乌兰巴托东)击败马哈木。

1423年,马哈木儿子脱欢利用东部蒙古阿鲁台被明朝击败的时机,击败阿鲁台,统一瓦刺;

1434年,脱欢击杀阿鲁台,统一东部蒙古和西部蒙古,拥立元顺帝后裔脱脱不花为汗,自封太师。

1439年,脱欢病死,也先即位,自称太师淮王——从这个称号就可以看出也先有占据中原的野心。

也先即位后,让瓦刺势力达到明朝时的顶峰:

东抵朝鲜,西接金帐汗国,南到长城

1449年,也先进攻明朝,发生土木堡之变。

1414年朱棣和马哈木作战,1449年土木堡之变,过去了35年,而非题主所说的仅仅20年。

和朱棣作战时的马哈木只是瓦刺部的三个首领之一,而和明英宗作战的也先则拥有统一的蒙古和女真盟友。朱棣和明英宗要对付的瓦刺,不再同一个层次上。

当时也先的瓦刺势力不比明朝弱,可以说形成了北瓦刺、南明朝的局势。估计这也是也许攻打明朝想要达到的目的。

土木堡之变时,也先派人谈和,未必就是使诈,很可能是想利用瓦刺包围明军的优势达成也先的目的。但明军在刚和谈时竟然想要行军,才造成了明军的惨败!

不可否认的一点是:

即便也先的瓦刺势力强大,但也不足以击杀几十万明军,也先不过是想要达成城下之盟,捞一些好处而已。俘虏明英宗,灭明朝等,不是也先的目标。

也先在土木堡包围明军,就是想和历史上的白登之围汉朝和匈奴达成盟约的方式,和明朝达成盟约。

明英宗所率明军既无士气更无战心

关于明英宗,一般人要么说他被王振挟持(这个不可能为真),要么说他作战无能。你看了以下的事情,就会明白为什么说明军无士气无战心:

1、7月也先犯边,侍讲徐珵就要老婆搬回内地,老婆不肯,还大骂:

“尔不急去,不欲作中国妇耶!”

战争发生,第一件事就是搬家。这是勇于作战的节奏么?虽然只是个文人,但作为侍讲,如此表现,非常有失水准。不是为国谋虑,而是早早搬家!

2、大军出征,大臣们不是预祝凯旋,而是跪求不要出征——这样的行为对于大军士气打击很大——吏部尚书王直等跪求明英宗不要出征。

当年朱元璋、朱棣亲征时,为什么没人敢跪下恳求不要出征?

3、在龙虎台时驻营时,明军发生谣言乱传——可见当时明军军纪不严!

4、好不容易到了宣府,无论大臣,还是士卒,一心想要明英宗回北京,丝毫没有士气和战心:

“连日风雨,人情汹汹,声息愈急。随驾诸臣连上章留,振怒,悉令掠阵。”

拜托,是打仗,不是去旅游,刮点风,下点雨,就要吵吵闹闹了?

大臣们更加荒唐,皇帝都亲征去到了宣府,竟然还一心劝皇帝回去,而非作战报国。

5、到了大同后,邝埜、王佐、钦天监正彭德清、学士曹鼎等依然继续阻止明英宗亲征。在他们的劝阻下,加上朱瑛、朱冕、井源等人战败消息的传来,明英宗于是放弃亲征,班师回京。

至于说是走紫荆关,还是走蔚州的路线,根本不是问题——因为也先的3万骑兵无论如何,都会追上明英宗的50万大军。

6、在也先追上明英宗的50万大军并包围时,在宣府的总兵杨洪竟然闭城不出——如此畏敌,还领什么兵?

从明英宗下诏亲征开始,明朝文官集团只有一个态度——劝明英宗不要亲征,而不是在亲征已定的情况下努力打赢这场战争。土木堡之变后,如果不是有兵部尚书于谦坚决抗敌,一反明朝文官集团避战态度,蒙古很有可能如同金朝和南宋一样隔江而治了。

明英宗的御驾亲征,一路出发,都是文官集团的反对之声!试问在这样的情形下,50万明朝士兵,有几个有斗志?有战心?

文官集团畏敌如虎,让明英宗的御驾亲征,变成了明朝50万人的宣府大同一日旅行团!

对比下历史上皇帝的御驾亲征

这里距离的是即位皇帝后御驾亲征的皇帝,那些在即位前征战的皇帝就不列入:

1、刘邦。刘邦因为生病,不想亲征,想要太子刘盈替代自己亲政,结果一帮大臣不答应,非逼着刘邦带病亲征。

2、刘备。和明英宗一样,刘备御驾亲征东吴,诸葛亮、赵云都反对,于是刘备就把反对的人都留下,带着愿意打的人去打。明英宗应该学习刘备,那些不想打的人,一律让他们会北京,跟在队伍里除了扰乱军心再无其他。

3、曹魏文帝曹丕、明帝曹叡都有过御驾亲征。

4、前秦苻坚在一统北方后,御驾亲征东晋,是为淝水之战。

5、南朝宋武帝刘裕、文帝刘义隆(元嘉北伐),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孝文帝拓跋宏。

6、北齐文宣皇帝高洋。虽然高洋在历史上的名声不佳,但御驾亲征这种事情对于高洋而言是平常事。而且高洋还是有记录的即位皇帝后亲自上阵杀敌的皇帝:

“甲辰,帝亲逾山岭,为士卒先,指麾奋击,大破之,虏获十万余口、杂畜数十万头。乐又于青山大破契丹别部。所虏生口皆分置诸州。是行也,帝露头袒膊,昼夜不息,行千余里,唯食肉饮水,壮气弥厉。”

7、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二人先后亲征高句丽:

“六月丙辰,师至安市城。丁巳,高丽别将高延寿、高惠真帅兵十五万来援安市,以拒王师。李勣率兵奋击,上自高峰引军临之,高丽大溃,杀获不可胜纪。延寿等以其众降,因名所幸山为驻跸山,刻石纪功焉。赐天下大酺二日。秋七月,李勣进军攻安市城,至九月不克,乃班师。”

8、唐高宗李治也想和父亲李世民一样御驾亲征高句丽,但被武则天阻止而放弃:

“上欲自将大军继之癸巳皇后抗表谏亲征高丽诏从之”

9、五代时期的后梁朱温、后唐庄宗李存勖、周世宗柴荣.

10、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匡义、耶律阿保机、耶律德光、辽圣宗耶律隆绪、宋真宗赵恒、辽天祚帝耶律延禧、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金海陵王完颜亮、元世祖忽必烈。

11、明成祖朱棣三次亲征、明宣宗朱瞻基亲征兄弟朱高煦叛乱。

从上面这些御驾亲征的皇帝中,基本上没有在御驾亲征时出现大臣哭喊着皇帝不要亲征的情况,尤其是已经出发上路的情况下。出现大臣反对亲征的只有两种情形:

一是刘备的处理方式——留在国内或者调去做后勤;

二是李治的处理方式——不去了!

如同明英宗这种带着一帮哭闹着不要亲征的臣子去亲征的情况,焉能不败!在明英宗铁定要亲征的情况下,明英宗即便不杀几个大臣以杀鸡儆猴,也应该打发他们回京,不应该让他们一路上影响士气。

土木堡之战和三国时期的街亭之战是一样的战术

马谡的街亭之战被张郃击败,就是因为被张郃断了水源。

土木堡之战和街亭之战相同的地方就在于:

1、也先和张郃都是进攻方;

2、明英宗和马谡都是防守方;

3、土木堡和街亭一样,都是意图霸占制高点:

4、都是因为水源被断导致军乱:

“人马不饮水已二日,饥渴之甚,掘井深二丈不得水。其南十五里有河,已为也先所据。”

几十万明军基本上都是因为军乱自相践踏而死,3万也先骑兵所杀并不多:


振急传令移营,踰堑而行,回旋之间,行伍已乱。南行未三四里,敌复四面攻围,兵士争先奔逸,势不能止。铁骑蹂阵而入,奋长刀以砍大军,大呼解甲投刀者不杀。众裸袒相蹈藉死,蔽野塞川,宦侍、虎贲矢被体如猬。上与亲兵乘马突围不得出,被拥以去。英国公张辅,尚书邝埜、王佐,学士曹鼐、张益而下数百人皆死。从臣得脱者萧惟祯、杨善等数人。军士脱者踰山坠谷,连日饥饿,仅得达关。骡马二十余万,并衣甲器械辎重,尽为也先所得。

综述:

处于鼎盛时期的瓦刺;

明朝官员畏战如虎,一心阻止亲征,打击士气;

明英宗对劝阻官员丝毫不处理,导致明军士气处于低迷状态,也让负责粮饷后勤的官员磨洋工,导致明军粮饷后勤补给不继;

50万人马浩浩荡荡出征,一战不打,在敌军未退时就班师,兵法大忌;要班师也要慢慢的撤,不能急撤,好像战败逃跑似的;明军再怎么缺粮,还是有后勤保障,比起远道而来不能持久战的瓦刺骑兵,更能持久;

比瓦刺兵先到土木堡,竟然不先保护水源?在瓦刺兵占据水源后采取争夺,无端从先发优势变成后发劣势;

既然也先派人谈和,就应当拖延,因为:在后勤、主客形势上,明军占优势;也先军只有3万人,最多也就是5万人,也先并无灭明打算,并非举国进攻,有谈和的空间和意愿;明军虽然被围,但明朝还有调发援军,也先不可能调遣援军增援自己,也先最多能坚持半个月不管事态如何,必退;从出征之日起明军就没有一个胜利消息,都是败仗,驻守土木堡可以稳定军心,饮水问题,可以和也先先行协商,实在不行,杀马饮血也能坚持。

以上就是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战败的原因。几十万士兵的死亡,不是瓦刺兵所杀,更多是混乱践踏而死——军心大乱,逃命为先!

也先没有想到自己击败50万的明军,更没有想到竟然俘虏了明英宗!

明英宗的错误在于没有处罚几个典型劝阻亲征的大臣,刹住这股风气,结果正是这股劝阻之风,逼迫明英宗在找不到瓦刺军时,不得不一仗不打就班师;在土木堡两军相遇时,更没有处死说要班师的臣子或将军,提升士气,进而和也先进行相持抗拒。

在大同不打即退,在土木堡遇敌不坚战,土木堡之变中明英宗的这两个重大错误决策,是造成土木堡之变的关键因素。

走蔚州,还是土木堡,只是如何逃跑回北京的问题而已!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土木堡之变是明王朝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经此一役,明朝当时最精锐的士兵、六部官员,包括皇帝要么被俘虏,要么成了刀下亡魂。

整个明朝对蒙古地区的形势急转直下,优势不再。为什么距上一次北征才短短几十年,并且明英宗还带领了这么多优秀的军队却还是如此的惨败呢?


分析如下:一:军队指挥不力。

虽然英宗带领的军队实力强劲,但是由于军权被大太监掌握在手中,以至于没有一位好的将领可以指挥作战。

当这支部队被包围之后,英宗等人依旧没有听从那些优秀将领的意见,没有让他们这些将军来负责指挥战事,军队还是被控制在太监手中。

所以后面瓦剌军队发起进攻的时候明朝军队乱成了一团,根本没有能力组织反击,导致了一场非常严重的军事败局。

二:部队后勤支援不足。

英宗北征时打着御驾亲征的旗号,京城几乎所有的高官以及精锐部队全部陪同北上。

这是一只非常庞大的军队,给后方后勤调配造成了非常巨大的困难。

而且在这支军队当中还有着非常多的非战斗人员,这些人生活奢侈萎靡,更加加重了后勤的负担。

当这些人被包围之后,物资不能抵达,军队战斗力严重受损。

这次一次非常严重的后勤事故,就像耶路撒冷王国与萨拉丁爆发的那场战斗一样。

明朝的军队在被围困之后走向了那些十字军共同的宿命,不断被瓦剌军队所击倒砍杀。

三:瓦剌实力的增强,使瓦剌拥有了能与明朝一战的勇气。

朱棣当年在蒙古草原分裂异常并且还有蒙古地区势力支持的情况下发动北征时,战斗就进行地异常艰难,也是经历了前期地几次失败才有后来地逐渐胜利。

但是明英宗北征时,瓦剌不仅仅统一了大部分地草原地区,而且还没有势力支持他北征。

所以在英宗人生地不熟地情况下面对实力强劲地瓦剌就会有非常大地不确定性,也为后来地失败埋下了伏笔。

土木堡之变中明朝军队虽然单兵作战实力强,但是在没有优秀的将领可以进行全局指挥而且军队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实力已经大大缩减。

而反观瓦剌,不仅仅实力比以前还更强,再结合优势的地形,明朝土木堡之变的失败便成了一个巨大的遗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