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撇开二战德军入侵者不说,如何评价二战德军士兵?

8000元创业


说起二战德国的士兵,可以这么说,从古至今能在军事素质,作战意志和纪律执行上很少有军队能超过他们的。从斯堪迪纳维亚半岛到北非沙漠,从大西洋的波涛汹涌到东线的斯大林格勒,他们优秀的战场表现和战绩无不彰显着他们的强大,虽然德国在战争中失败,但责任并不在他们身上。如果没有希特勒狂妄自大,让德国成为世界的公敌,那么战争的结果还不能预料。

图为德军最高指挥部

但德国士兵也不是全体都很优秀,德国陆军主要是德国国防军,少数十几个师的党卫军组成。但这两个部分天差地别,战争初期,德国国防军的士兵是真正优秀的战士,党卫军没有参战之前,国防军为纳粹德国完成了1939到1941几乎所有的战斗,除了不列颠空战无一不是以少击多,以弱胜强。普鲁士优秀的军官团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不断接受新兴的军事思想并且结合实际作战。将领制定出计划并且付诸实践,德军各级指挥快速的执行能力也是胜利不可缺少的素质。正是这样方方面面都素质强悍的德国国防军,才可能在劣势之下完成阿登突袭这样的奇袭取胜,即使是对手英国,也对德国国防军做出很高的评价。

图为东西一名德军士兵

当战争进行到中后期,德军东西两线节节败退,国防军补充的兵员素质越来越低,德军战斗力越来越差。德国向来不是依靠人海作战取胜的,当精锐的职业军人消耗殆尽,国防军的实力即开始快速下滑,面对源源不断的苏军和美军,已经不能同往日的敌人相比了。失败的情绪在部队蔓延开以后战斗力进一步下降,不是参战部队占优势基本已经无法取得上风。党卫军本作为宪兵队使用,在希特勒的旨意下开始被改编为主力师参加战斗,党卫军的兵员是来自各个被占领国家和国防军不要的德国青年,看起来纸面能力不如国防军,但实际上在战争陷入劣势的时候,他们对纳粹主义的狂热使得他们士气不减,在受到主要补给待遇后这支军队的作战意志超过了国防军,打出了很多经典的战役,但是他们对占领区人民和犹太民族犯下的罪行也是不容置疑的。

图为德军外籍志愿部队

总而言之,二战初期的德国国防军是极其优秀的,但是战争后期精锐消耗殆尽,德军军事素质就急剧下降了。

图为后期装备的德军士兵


区域拒止


早期,国防军战士大部分都是真正的军人,战斗素养高,军人荣誉强。

那时候的党卫军士兵相比之下就要差很多了,好多都是国防军不要的人去了党卫军。他们是臭名昭著的希姆莱的手下,在集中营里屠杀犹太人的主要就是党卫军的部分士兵。

到了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苏德战争的天平越来越倾向于苏联,国防军渐渐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可怜家伙,优秀的老兵死了无数,补上来的却是党卫军挑剩的弱者。至于装备,也是优先满足党卫军。

而党卫军,尤其是其中的武装党卫队,在这个时候却非常强大。比如二战德国的坦克王牌魏特曼,就是一名武装党卫队装甲上尉,他和他的虎式坦克,曾一度是盟军的噩梦。再后来,在很多战线上党卫军都取代了国防军成为战争主力部队。

只不过,党卫军和曾经的国防军最大的不同是他们忠于希特勒多于军人荣誉。而国防军的士兵无论何时,总体上讲大多都是军人而不是刽子手。

所以,如果要评价二战时期的德国军人,首先要分国防军和党卫军,其次要分时间段。

不过无论如何,我都敬佩那些恪守军人荣誉的战士,憎恶那些不知廉耻的畜生。现在,二战已经过去了好多年,愿他们的灵魂安息。

我是放飞自我的福克三翼,我是一个爱好军事历史的,理智又感性的军迷。希望各位可以点赞关注支持一下。谢谢。


多角度看世界


世界各国的士兵,都是一些普通人。

可即使是普通人,经过德国纳粹的科学、合理的训练,再配发先进的武器后,德国士兵的素质、水平和战斗能力,属于当时世界一流标准。

关于德军善战的地方,这里就不多提了,网络上哈德的人极多,文章到处有,这里给大家来点另类的干货。

其实德军的士兵表现,和全世界的士兵都一样,都是俗人。在东线的一次战斗结束后,几位德国军官去视察战场,在一辆被击毁的德军坦克里,这些德国军官们意外的发现,坦克里塞满了德军士兵抢来的东西,有貂皮大衣、工艺品等等,其中最难于想象的,是在坦克车的狭小空间里,居然还塞进去一台漂亮的摆钟,以及一头活猪(当然此时已经被烧死了)。

于是这些德国军官展开各种猜测,是不是坦克里的太多东西,导致了操作上的失误?或者是近期德军伙食太差,导致士兵自己去加餐。最后德军把此事归结为特例,当个别人的行为就算了。可是苏军却不依不饶,红军在检查了被击毁的德军坦克后,发现这种现象极为常见,红军于是将此作为经验教训,开始严格的管理和坚持,可并没阻止到苏联兵有样学样,尽量的多搞些手表和相机。。

等过了没多久,德军打了一次打败仗后,几万士兵全跑到后方阵地(战斗记载叫撤退),这些撤退下来的士兵,马上开始找军邮,要把抢来的战利品寄回家去,然后再去找军需官,领取新的装备。此情此景,气的德国国防部大发脾气,怒斥这些战士,丢掉了昂贵的军事装备,就为了保住自己一点不值钱的私货。

这样的情景在美军也一样,可是美军比较贼,于是直接规定寄回家的东西,不准超过工资总额,意思就是让你抢了也带不走。

假设是读者你也上了战场,看到某个战俘(阵亡兵也行)居然带着劳力士手表,你会自觉改善自己的守时工具吗?


圆窗观点


单考虑战斗素养,二战德国国防军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以当时的水准)。不光战斗力,军服也是世界第一帅

如果以成败论英雄,那德军无疑是悲哀的。超强的战斗素质和坚定的作战决心,最后被不恰当的战略决策所拖累,终成野心家的陪葬品。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德国国防军始终是一支拥有自身荣誉感,只为德意志民族服务的军队。即便在纳粹如日中天的时刻,国防军始终保持了一定程度的自主权。与纳粹的鹰犬党卫军形成鲜明对比。

抛却身份,回归战斗的本质,德军士兵世界一流。

不否认苏军很勇猛,但确实略显无脑。靠的是洪水般的“乌拉”冲锋。打仗粗糙、靠人往里填是毛子的缺陷,靠着数量优势打大纵深是他们的专长。然而具体到士兵,则素质明显相对低下。首先毛子是名副其实的以农民为主的部队,识字率、作战能力都要矮上一截。

不否认美军很强,但战术平庸。美军物质资源是最强的,别人打过来一发子弹,他能搬过来三辆坦克对轰。战斗意志也不错,但是因为过于充沛的火力,导致美军没有动力去研究精妙的战略战术(毕竟能吃馒头谁还啃窝头啊)

德军则不同,在充满限制的条件下爆发出了惊人的想象力与战斗力。国土面积不大,石油资源匮乏,不公正的条约大大限制了德军的武器发展(比如不允许装备重机枪,不允许制造大型战舰)。开战之前德军的石油储备甚至只够支持两个月的战争。

在这重重限制之下德军巧妙运用闪电战,一个月时间攻陷波兰,两个月时间打败英法联盟军队,把他们赶到了敦刻尔克,苏德战争初期,动辄包几十万人的大饺子。

太多的精彩战例已经不需要一一叙述了,为什么这么捧德国?人各有爱,我就是:德棍!没办法!喜欢不需要理由。


世界兵器


撇开侵略者不说二战德军素质世界第一,这么说也毫不夸张,为啥德军这么受欢迎?原因很简单单兵素质让所有人为德国加了很多形象分!



不过这里我们要分清国防军党卫军,哪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部队军人第一使命就是为国效力,但是不意味着他们和纳粹一个德行,国防军只服从命令做他们应该做的,马革裹尸他们不效力纳粹只效力国家就连德国最有命的将领曼施坦因到战争结束也没有进入纳粹党,他效力的是德国而不是希特勒,如果他听命令那就违背了军人的原则,但自己的底线就是不加入纳粹党,因为这样希特勒十分不信任他在战争后期取消了他的军队指挥权!


因为这样曼施坦因意外的在战后审判中被谅解因为他是职业军人而不是纳粹就连当时苏联著名将领朱可夫也称赞他为她是我唯一尊重的敌人!


其实很多德国将领都没有加入纳粹党隆美尔,古德里安都未加入纳粹党,但是和国防军相比党卫军做的却惨无人道,党卫军也就是我们说的盖世太保,他们做着不是军人该做的事他们的装备要比国防军要好毕竟是希特勒的亲卫队不过大部分国防军都是看不起党卫军的因为他们认为这群人只不过是一群地痞无赖罢了,特别是在战场上伤亡率远高于国防军!

在战争结束国防军被当作战俘优待他们有自己的权利不用徭役,而党卫军即使放下武器依然不能享受战俘待遇,国防军纪律严明绝对不射击降落的士兵,国防军在希特勒上台之前就已经存在所以并没有收到纳粹的洗脑


历史如滚滚红尘


如果仅仅从作战素质和战斗精神上来说,二战中的德军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比起纳粹德国的经济实力和总体战略资源水准,更可怕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军人的素质。

《第三帝国的兴亡》这本书的作者对纳粹政权及其文化持很显而易见的鄙夷态度,但即便是他,也不得不在书中客观地感慨一下——

到14岁,男孩子就正式地参加希特勒青年团……有许多个周末,本作者在柏林郊外的野餐曾为希特勒青年团团员们所打断,他们举着枪,背着沉重的行军背囊,吃力地穿过密林或者爬过灌木丛生的荒地。



所以说,一群十五六岁的孩子——预备役军人尚且如此培养体能和意志,德国军人的作战素质会差吗?

作者接着感慨道——

第三帝国的青年成长起来后将有强健的体魄,对他们的国家和自己充满信心,还要有一种不分阶级和没有经济和社会隔阂的友谊和同志爱。我后来在1940年5月间,在亚琛和布鲁塞尔之间的公路上见到德国士兵和第一批英国战俘之间的鲜明对照时又想到了这一点——前者肤色黝黑,姿势挺拔,饱晒阳光,营养充足,后者则胸部凹陷,肩膀斜垂,面色苍白,牙齿败坏,这可悲地说明了,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里不负责任地忽视了青年的一代。


最后用实际说话,看看那些获得骑士铁十字勋章的士兵,哪一个不是战功累累,堪称二战时期的世界兵王。

比如唯一一枚钻石金橡叶金双剑骑士勋章的获得者汉斯·乌尔里希·鲁德尔,其战绩是摧毁了足以组建5个完整苏联装甲旅的519辆坦克,150个炮兵阵地还有其他1000辆车辆,以及一些水面舰艇,在6年的战争中每天平均执行飞行任务一次以上,从无间隙。

再比如获得了钻石银橡叶宝剑骑士勋章的德国空军超级王牌飞行员——埃里希·哈特曼,其战绩从1941年服役到1945投降期间一共击落了352架敌军飞机,也是世界空战史上的头号王牌飞行员,其恐怖的战绩恐怕已经很难有人再超越了。



同样获得该勋章的非洲之星马尔塞尤也十分出色,其空战中的作战和飞行技巧总是令人惊叹,其在德国相对投入资源不多,不那么重视的西线北非战场上击落了158架敌机,24岁时就凭借上尉军衔以及辉煌战绩获得了仅授予了27人的钻石银橡叶宝剑骑士勋章,如果他的生命不是止步于1942年,其战绩恐怕能和哈特曼一决雌雄。
(沙漠之狐和非洲之星)

天空有雄鹰,地上的猛虎也不甘落后。

全二战第一坦克王牌,国防军中尉奥托·卡尔尤斯——178辆坦克,130门火炮的战绩。

武装党卫队上尉,米歇尔·哈特曼——138辆坦克,132门火炮的战绩。


而德国的海军则相对是最弱势的了,但即便如此,装备上不占优势的海军也是凭借意志和素质打出了不错的战绩,邓尼茨的狼群战术配合陆军的闪击战一起成了纳粹帝国扩张的两招必杀技,而德国海军潜艇部队的勇猛和沉着也给盟国敌人造就了无法磨灭的印记。

我们应该庆幸纳粹德国没有足够的资源来装备发展所有兵种,否则这将会是一个强大到令人震颤的敌人,盟国最终的胜利离不开士兵们反法西斯抗争的勇气和决心,但更加离不开盟国强大的经济和资源优势。

他们的立场和阵营我们可以唾弃,但他们的坚强意志和战斗素质还是值得学习的。


普鲁士之魂


仅仅从士兵的领域来看,二战中的德国国防军士兵无疑是历史上最优秀的士兵。

他们是职业化的。他们完全忠于长官和国家。战术素养和适应能力令人惊讶,从寒带的摩尔曼斯克到热带荒漠的利比亚和埃及,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基本上所有的投降都是在弹尽粮绝或者德国投降之后才发生的。

德国部队的器械并不是很强,因为他们的部队依然是一支需要大量骡马的部队。只有那些装甲师和摩托化师才能真正的机械化部队,相对而言苏联和美国的机械化部队远远多于德国,但在一对一的情况下,没有一个国家的军队可以击败他们。


看球人


在世界历史中的近现代史中,二次世界大战的挑起者都是德国,那么除了经济,科技方面在二次工业革命中占据先驱给了德国信心之外,军事上面的巨大优势也支撑起了德国发动二次侵略大战。这里我们抛开德军侵略者的身份不说,该如何去评价德军士兵呢?



受到世界各国追捧

《第三帝国》这本书是大家所知道的关于德国的系统化军事著作。虽然作者对纳粹德国抱着十分不屑的态度,但还是不得不承认德国士兵军事素质之强在世界士兵里面也可以排进前几名。

俗话说的好,让对手尊重的士兵是好士兵,而德国的士兵就是如此,他们不仅在德国受到热烈的欢迎在其他国家也是被大力歌颂。例如,19世纪德国的统一战争中,德军进入奥地利的时候,就被当地的妇女所认可,很多单身女性都像嫁给德国士兵。



抛开英俊发外表不说,光是那股英气逼人的男子汉气概就已经打败了奥地利很多男性同胞,使得奥地利女性如此痴迷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可言的。况且在德国统一后所建立起来的陆军体系十分具有德国特色,这个时候的陆军应该是德国说第一没人敢说第二。而德国的陆军体系以及士兵训练方式也受到了其他各个国家的追捧。

入伍时间早,训练科学系统化

在其他国家还在对士兵进行简单的体能训练的时候,德国士兵从应征到入伍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体系。据史料记载,德国士兵的主要构成人员为男性,而男性的入伍时间也是特别早,18岁就可以参军入伍了。



而在18岁之前的2到3年里面会加入希特勒亲年团进行入伍之前的锻炼,许许多多14岁的孩子们举着枪,背着沉重的行军军包,吃力的穿过茂密的深林或者杂草丛生的灌木丛。

在这样长期艰苦的训练当中培养了德国青年坚毅的性格,使得他们得以适应各种恶劣的战场环境,这是其他国家的士兵所不能比较的。而除了训练之外他们对士兵身体以及营养上面也很照顾,平时在其他国家士兵伙食中很少见的鱼和蛋在他们这里每周可以吃一次,这种高能量的补充与高能量的训练方式培养了一支铁血强军,让世界上其他国家望而生畏。



看待历史问题要一分为二的来看待,不能只是单纯凭借自己个人的喜恶来判断事物的好坏,也不能带着有色眼睛去观察。任何事物存在就必定合理,我们要从中间看到能被自己所利用的价值,德国士兵的强大对于我们国家的强军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评说


如何评价二战德军士兵?还是用事实说话吧。

二战德军士兵是勇敢的,也是训练有素的,称得上是好战士,但是在“赞美你,希特勒!”的狂热崇拜中,一个优秀德意志的民族迷失了。

德军士兵都成了战争的炮灰。

下面就是一个德军士兵的关于苏德战争的回忆片段。

我现在仍然可以感到机枪弹带从我手中滑过的感觉,我仍旧能在看到子弹进入到机枪里,枪管里冒着蓝烟和每次射击时飞迸的火花,滚烫的火星溅到我的脸上让我感到阵阵的刺痛,还有就是子弹射入房子后的地狱般的金属碰撞声和俄国人大喊着“救命,救命”的声音。

他们本以为这是一场轻松的战斗,就像是一次旅游。

在那个晴好的下午,我们的坦克群再次开出了树阴向东驶去。

在坦克群后面是整旅整旅的士兵半弓着身体从我们的掩体前经过,进攻开始了。

前进的士兵们很快就被坦克带起的灰尘所淹没而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但仅仅过了5分钟,俄国人的大炮就排山倒海般地将弹药倾泻在从他们面前经过的那批进攻的德军部队身上。

那个德国士兵刻骨铭心的是:

俄国人的炮击前所未有的猛烈,以至连太阳也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毁灭!不管是对苏俄,还是德国,都是毁灭。

“有一个邪恶的东西进入到了我们的灵魂里,它将在我们里面永远地折磨我们。”

这是德国士兵劫后余生的感慨。

是的,经历战争的灵魂,始终要饱受战争的折磨。不管它是正义或是非正义,它都在毁灭!

苏军的炮击延续了两个小时。

有几发炮弹就落在他们的防御阵地旁边,但很明显炮击的目标是那些进攻的德军部队。

德军的大炮也开火了,所有声音都被炮声所取代。

榴弹炮的炮弹径直越过小村的上空飞向俄国人的阵地,我们大炮的声音和俄国人的炮弹爆炸声一同加剧了我们阵地坍塌的危险。

到了晚上,一支德军突击部队来到了我们这里,并在我们的地窖附近安放了一门反坦克炮。

一个上校进来试了试我们支撑地窖顶的梁柱的稳固性。

在检查之后,上校说道:“很不错。”

然后给每个人都发了一支烟,接着他就返回了自己的部队。

天色黯淡下来,火光冲天的地平线使得果园里残留下来的果树的侧影清晰可见。

不远处的战斗仍旧继续,这一切带给这些德国士兵的紧张感几乎让人窒息。

到了夜晚,战斗告一段落,德国士兵晚上轮流站岗,可是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够睡踏实,脑海里都是血战的种种画面闪过。

在第二天黎明到来之前,他们被集合了起来被命令向前推进,他们放弃了之前精心布置的地窖掩体向东走去,等待他们的,

“要么敌人踏着我们的尸体过去,要么我们踏着敌人的尸体过去。”

他们在路上穿越了一片可怕的遍布希特勒青年师士兵残肢断臂的地区,这是一天前的苏军炮击造成的。

每走一步都会让这些德国士兵意识到他们同样会遭遇类似的命运。

路上,这些德国士兵要经过一家野战医院,在那时他们都把目光尽量转向了天空。

然而,他们依然无法忘记看到的噩梦:

年轻的德国士兵们有的手臂被炸碎,有的肚子上有个大开的洞,肠子和纱布一同涌流了出来……

在离医院不远的地方,这些德国士兵必须要徒步穿越过一条运河。

在运河对岸的草地上则到处是俄国士兵的尸体。

一辆被击毁烧黑了的苏联坦克停在一门大炮和几个被炸得支离破碎的炮兵尸体旁边。

他们的好运就此到头了!俄国人的炮弹覆盖了他们。

其中一个人一面喘息一面近乎疯狂地喊道,“我们全连都完了!这太可怕了!”

他接着小心地从掩体的边缘探出头向外望去,这时一排俄国人的炮弹打在我们的掩体附近,飞舞的弹片转瞬间将他的钢盔连同头颅的一部分炸得无影无踪,他向后倒去,发出一声可怕的哀号。我们身上溅满了他的鲜血和碎肉块。

这是一个普通士兵的回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2,960,000名德国军人失去了他们的生命,1,400,000名失踪或死在拘留中。


一世明哥私家历史


二战德军由国防军和党卫军两部分组成;国防军是忠于宪法的国家正规部队。党卫军是忠于元首希特勒的纳粹党部队。

二战德国国防军—— 军纪严明,训练有素,战功彪炳,令人既生畏又尊敬的职业军人部队。

德国空军上校哈特曼,在二战击落盟军352架战机,创世界王牌飞行员之最。



德国海军少校特·普里恩,指挥德国U—47潜艇,击沉敌船31艘共计19.38万吨,击伤敌船只8艘共6.33万吨。其中包括击沉3万吨的英国“皇家橡树”号战列舰,杀死英海军官兵833人。


德国陆军下士塞弗罗,1944年6月6日,在德军反诺曼底登陆阻击战中,连续射击9小时,发射机枪子弹12000、步枪子弹400发,至少打倒2000名登陆美军。

德国投降日(1945年5月8日),空军上校哈特曼还击落了第352架敌机。上级指示他向英军投降(不要落在苏联人手里),但他不愿脱离他的部队,被苏军俘虏。判25年徒刑,1955年被释放回国。陆军下士塞弗罗奉命投降后,被美军俘虏,后被释放。2004年,


塞弗罗应邀参加了盟军纪念诺曼底登陆战役60周年纪念活动。

而海军少校特·普里恩,在二战中阵亡。

——这些血腥屠夫,为何没有被敌人碎尸万段?因为,他们遵守了战争游戏规则,没有强奸、焚烧民宅、屠杀无辜等的残暴战争罪行

——这是整个德国国防军的一副缩影,他们是一只追求用严明纪律、顽强作风,堂堂正正压倒对手取胜的钢铁部队。喜欢足球的球迷,今天可从“拜仁慕尼黑队”上找到这种影子。

喜欢游猎一、二战德军表现的人还会发现;德国国防军既尊重对手,也尊重自己的荣誉。举三例;

①、德国贵族,陆军元帅勃洛姆堡妻子赫尔米希去世后,过着鳏夫生活。5年后与他的秘书、平民出身的格鲁恩小姐结了婚。婚后曝出,格鲁恩曾作过妓女。为了德国陆军荣誉,勃洛姆堡被迫永远辞去了军职。


②、1944年,德国陆军后备役上校施陶芬贝格刺杀希特勒未遂。这次暗杀并没有得到德国国防军广泛认可,知情人隆美尔元帅还被迫自杀。这次暗杀至今没见德国军方正面评价,不为因为德军忠于元首,而是由于这种“下三滥”暗杀行为为德国国防军所不齿。



③、德国空军绝不乘人之危杀戮对手,流传许多不射杀敌方跳伞飞行员传闻。更有甚者,1943年,一架轰炸德国的美B17轰炸机受重伤,只剩下飞行员查尔斯布朗一人在控制摇摇欲坠的残机,德军战斗机飞行员斯蒂格勒竟然伴航让其逃回。47年后,查尔斯布朗几经周折找到了斯蒂格勒,两人相拥而泣。

德国党卫军则是一部残暴的杀人机器,他们混入了欧洲各国的冒险者和亡命徒,除了疯狂作战,还无情杀戮俘虏,灭绝犹太人。他们是德国的耻辱,历史的罪人。

二战后,盟军清算德国,放过了德国国防军,但绝不放过清算德国党卫军的罪行,很多军官和士兵被处以绞刑。(党卫军军官毫无怜惜、毫无人性,肆意处决苏联女兵)



(党卫军士兵们满脸狞笑,吊死年轻的苏联女兵)
(1946年2月2日,苏联在乌克兰基辅广场公开绞死德国党卫军战争罪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