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二战德国科技有多牛?

三岁死刑犯


要知道德国科技有多厉害,光看德国怎样还不行,必须有参照物才能知道德国到底有多厉害。这里就拿德国与日本造炮的科技比一比大家就可以知道有多大差距了。高射炮是从地面对空中目标射击的火炮。它炮身长,初速大,射界大,射速快,射击精度高,威力大,在导弹诞生之前,是地面防空的主要武器。如果问第二次世界大战最著名的高射炮是什么,相必很多人会说是德国的88毫米高射炮,确实,这种有着优秀性能和不俗战绩的武器足以坐上高射武器的头把交椅,但是诸位读者知道吗,日本也有一款“88炮”,不过和德国88炮相比,日本的88炮却是相当失败的武器。

(二战德国的FLAK18型88毫米高射炮)

自从一战见证了高射炮的价值后,各国陆军纷纷开始研究本国的高射炮,而日本也不例外,但是众所周知,作为一个“赶上了帝国主义末班车的国家”,受到工业水平的制约,日本的武器设计能力是很差的,直到一战爆发前,日本还在大批量的采购其他国家的武器用来装备自身的军队,那么反应到当时属于最尖端武器的高射炮上,日本这种低劣能力就被进一步的放大了,1928年,日本陆军研制出了“八八式”高射炮,该炮口径75毫米,有效射高8000米,和一年之后博福斯公司研制成功的M1929型高射炮相比,八八式既没有更高的射高(博福斯高炮可达万米以上),又因为过分减重,导致整个炮架耐久性很差,长时间射击经常导致炮架断裂事故发生,性能可谓是十分低劣,但好在周边国家也没有很强大的空军力量,日军的高炮兵就这么一天天的混日子下去。

(八八式高射炮)

不过事情很快就得到了转机,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在中日两国全面交战的这段时间里,中国军队有不少武器被日军所缴获,其中就包括一批进口自德国的SKC/30型88毫米高射炮。相对于质量低劣的国产火炮,日军相当欣赏这批制造精良的德国高炮,认为是非常优秀的武器,于是很快便开始了国产化工作,到1941年仿制工作完成,定名为九九式高射炮,虽然口径同为88毫米,但是和德国陆军的FLAK18/36型相比,日本九九式是源自德国海军的短身管高射炮,相较于陆军的56倍长身管高射炮,九九式采用了45倍的短身管,因此火炮的初速,射高,威力均弱于陆军用88炮。但对于日军来说,九九式却是个飞跃性的进步,日德技术之差距,由此可见一斑。

(九九式高射炮)

(将日本都市化为废墟的B-29型轰炸机)

那么有了新型武器,日军高炮兵是否就能有所改变了呢?很遗憾,即使有了新武器,也无法改变日军低下的战斗力,就在高炮列装不久后,太平洋战争爆发。在经历了杜立特空袭后,日军开始大量生产九九式高炮,充当各个城市的防空火炮。

(轰炸后的东京,犹如地狱一般,侵略成性的日本人终于得到了应得的惩罚)

日本原以为高炮会有效的阻挡美军飞机的轰炸,但是美国航空武器进步的速度显然要超过日本人所想象的,1943年,B-29型战略轰炸机正式服役,这种实用升限在一万米的超级轰炸机远远超过了日军高炮所能达到的范围,因为有效射程不够,使得日军高炮无法有效的打击美军轰炸机,又因为美军的轰炸导致兵工厂无法生产出足够的弹药,弹药的匮乏又进一步的恶化了日军的防空能力。绕不开这个死亡循环的日军只得干眼睁睁的看着满天飞的B-29一个接着一个的把自己的都市化为灰烬,自己则毫无还手之力,最终将其和日本军国主义一起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参考资料:《火炮历史的见证》《天火焚魔:美国对日轰炸全史》


战争史


二战德国科研实力是很强的,虽然在技术装备上相比英美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制导武器,超音速飞机的理论发展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在后掠翼战斗机理论上的研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且对战后美苏的战斗机发展,造成了相当的影响。

这里就简单谈谈德国后掠翼的发展。后掠翼作为一种机翼的形状,早在一战之前就被提出了。

在一战之前就已经有最早的无尾后掠翼飞机了。

但提出通过后掠翼减少高速飞行时的阻力以实现超音速飞行的观点,最早确实是德国人提出的。在1935年的伏打大会上,德国的阿道夫布瑟曼就提出了通过后掠翼飞机进行超音速飞行的看法。不过由于对跨音速领域实验数据的缺失以及对可压缩流的认识和计算不准确,音障在当时看来仍然是无法逾越的。

很多以当时已知数据,根据普朗特-格劳厄脱法则推测的结果都是,空气阻力在接近音障时会趋于无穷大。

很快,布瑟曼的论文和演讲就被人遗忘了。而没有遗忘的少数人呢?

1936年,德国就将这项发现视为机密,并对外封锁了相关研究进程。

1939年,哥廷根的风洞实验证实了布瑟曼的观点。并且测试多种后掠翼和前掠翼的超音速性能。可惜的是,虽然二战德国对高速后掠翼的理论研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远远超过英美。但是实际运用却不多。Me262那个后掠翼并不是为了降低阻力,而是为了配平发动机的重量。但是德国人确实在Me262上阴差阳错的证实了后掠翼的减阻效果,但是因为机翼下挂发动机造成的波阻问题,无法进一步提高飞行速度。

当战争末期真正的高速后掠翼走上绘图板的时候,德国已经快战败了。不过贝尔X-5确实是依照德国研发成果造出来的试验机。

但是,二战德国的研发成果并没有解决跨音速这道难题。

1945年初,NACA的空气动力学家罗伯特琼斯在研究时发现了三角翼在高速时的特殊性能等一系列研究成果。但是当时的大手子们觉得琼斯的结论无法接受。直到1945年5月底,吉尔鲁斯的自由飞实验验证了琼斯的结论,他的研究才被人接受。而琼斯研究的最终结果,就是著名的NACA TR-863报告,补上了布瑟曼没有讨论的部分,完善了高速后掠翼理论,解决了跨音速这道难题,的一大半。

而跨音速理论的完全完善,则要等到面积率诞生了。

德国在二战的研究成果对美苏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另外,阿道夫布瑟曼本人,战后也在美国NACA工作。可以说德国的一批科学家去往美国以后,给美国的科研实力带来了很大的提升。


贞观防务


不要相信网上德吹的文章!德国所谓的科技大幅优势根本不存在!其电子 、雷达、活塞式航空发动机技术均不如英美。制导武器、红外线、火箭发射技术上有前瞻优势但对战争结局反而产生了负面影响,但无线电近炸引信(VT引信)是美国和英国做的最好。

德国雷达的落后体现在海军潜艇部队雷达预警功能与夜间战斗机的雷达性能上,在英国夜间轰炸作战中英国人在电子战领域几乎一直可以压制德国空军和海军。即便是喷气机也并非德佬一家,美、英的P80A和流星Meteor项目都和德国m262差不多时间上马。


沙恩


二战结束时,可以说除了原子弹、密码、近炸引信,德国在其它方面的军事技术都超越盟国。坦克、枪械、潜艇,都要比美英强。相对不强的轰炸机、航母,那也是因为地理环境、综合国力等限制,积累太少,可单项技术水平并不低。并且二战后半个多世纪里,世界兵器发展的路线图,基本上就是按照德国人当时留下的方向,接着走下来的。比如喷气式飞机,德军有盟军没有;导弹,盟军压根没有,德国人却有实战战果,而且是弹道导弹、巡航导弹,打军舰、打飞机、打坦克的导弹,统统都有。就连现在热门的无人车作战,二战中德国人也是早就有了。


熊伟兵兵


你好!我是纵横沙场!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德国在二战时有很多黑科技!下面我来一一为大家道来,不要被吓一跳啊!

二战德国黑科技大揭秘

古斯塔夫列车炮!怎么样,有没有被图片中的大家伙吓到,800mm的巨炮啊!
本来是对付马奇诺防线的,结果法国败得太快,就用来对付苏联人了。曾经一炮轰死近千名苏联红军,把苏联人打懵了。




单人装甲摩托,看见那伸出的枪口了吗?这火力不弱啊,就是造价有点贵,还对地形要求高!

单人摩托炮

这。。。。一炮下去自己估计先倒把。

装甲螺旋推进装甲车。

全地形车?车头如果是钻头,更适合钻洞了。


单人装甲车。

和单人摩托一样,不知道造这个干嘛的。

这个就厉害了,就像红警上的自爆卡车一样,这就是遥控自爆小卡车。

很有科技感!

德国虽然有各种黑科技,但是法西斯站在了全世界人民的对立面,还是要被打败的。不过,德国的这些黑科技能给我们有很大的启发!


纵横沙场


二战时期的纳粹德国在军事科技实力上是十分强大的,可以说是领先于世界。这也使得二战初期,德军依靠其先进的军事设备、训练有素的军队以及以轰炸机与摩托化部队为主导的闪击战思想,在欧洲大陆如横扫千军一般,战无不胜。纳粹德国的军事科技实力强大主要体现在其火炮技术、发动机技术、材料技术、导弹技术、潜艇技术等方面。

1.发动机技术

二战时的德军已经开始使用带有喷气式发动机的战斗机,这也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喷气式战斗机,这种没有螺旋桨的飞机战斗力强大,一度让盟军的飞行员吃尽苦头。而二战的后期,纳粹德国的福克·沃尔夫公司在喷气式战斗机的基础上开始研制更先进的旋翼喷气机,如果二战能够再推迟一段时间结束,也许我们就能在战场上看到这款更为炫目的新型战斗机。而在坦克的发动机方面,当时世界上最大功率的柴油发动机(鼠式坦克柴油机)和汽油发动机均为德国制造。

2.装甲材料技术

先进的装甲材料技术使得纳粹德国的重型武器和装备比之其他国家有着更大的优越性。想二战中著名的虎式坦克就是纳粹德国装甲材料技术的典型代表。

虎式坦克的最大特点就是火力凶猛和防御力强,在战场上就像一群钢铁巨兽一般,摧残着对手。虎I 坦克大部并采用了咬合连接形式,使其获得了良好的结构性能。同时咬合的装甲块之间都采用了焊接(而不是铆接),焊缝质量很高。而其装甲厚度保证了在正常交战中不会被炮弹正面击穿。同样的虎式坦克的传动和悬吊系统也是当时相当先进的,这一系列的优越性使得虎式坦克成为二战战场上的一霸。

3.火炮技术

二战期间,纳粹元首希特勒向德国工程师发布一道命令,要求他们设计出一种“可以穿透1米厚的钢、7米厚的混凝土、30米深泥土的超级炮弹”,德国弗里德里奇·克鲁普军火公司的武器专家们随即向希特勒呈献上了“古斯塔夫巨炮”——这是有史以来曾经制造过的最大的大炮。

“古斯塔夫巨炮”直径近1米的炮膛可以容纳两发炮弹,一发10584磅重混凝土穿刺弹,能击中29英里外的目标,堪称当时的“超级武器”。

而在二战期间,最远射程的陆战和海战命中炮弹也都由纳粹德国的坦克和军舰创造。

4.导弹技术

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导弹技术可以说是独步世界,当时的德国几乎在所有类型的导弹上都处于领先地位,“V1”巡航导弹、“V2”弹道导弹、“莱茵女儿”地空导弹、“X4”空空导弹、“X7”反坦克导弹等都是世界上相应领域的先驱,而同时,美英,苏联等其他国家在这些方面与纳粹德国还有较大的差距。

更加引人注目的是,在二战开战之后,纳粹德国进一步研制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两级火箭(飞弹A9/A10),其射程可以达到美国,这在当时已经是难以想象的事了。子弹研制可以使导弹的破坏力进一步加强,从而给世界带来更大的震撼。

5.潜艇技术

纳粹德国的海军在二战时期有着极强的战斗能力,在潜艇方面尤其如此。当时的德军的主要作战潜艇“XXI ”型潜艇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潜艇,其最大特点是水下速度高于水面速度和水下长时间的潜航。


科技年轮


二战已经结束了许多年,然而在二战中出现的各种神秘莫测的黑科技武器,都一直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中的热点话题。例如,最常被人所提起的德军研制的飞碟武器。不过,我们有时也会疑惑这些德军的黑科技又都去了哪里,本期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德国三款武器装备的前世今生。 军事历史 德国 武器 二战 军事装备 天下有警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vname": "20170908LZL-004(\\u4e00\\u53f7)\\u4e8c\\u6218\\u540e\\u5fb7\\u56fd\\u7684\\u9ed1\\u79d1\\u6280\\u90fd\\u53bb\\u54ea\\u4e86\\uff1f.wmv\

潘雅静


二战后期,德国的失败不可逆转,希特勒把战争最后翻盘的希望寄托在了德国火箭专家冯·布劳恩研制的神秘武器V2导弹身上,算得上是当时的“黑科技”。战败后V2导弹的生产设备按照协议应该交给苏联,可是被美国抢先一步,把V2导弹生产设备运回国了。对于V2导弹之父冯·布劳恩来说,美国是世界工业强国,也比较有钱,完全可以资助他完成自己的太空梦。于是,布劳恩决定带上他的500人团队和14吨有关V2火箭的技术资料选择投靠美国。二战,导弹,武器,军事历史,黑科技。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vname": "100\\u671f \\u4e8c\\u6218\\u5fb7\\u56fdV2\\u5bfc\\u5f39 \\u5934\\u6761\\u53f7.mp4\

用户68044589


二战时期德国那些神秘黑科技 竟然有人造飞碟?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vname": "\\u5e0c\\u7279\\u52d2\\u6ca1\\u6709\\u81ea\\u6740\\uff01\\u5e0c\\u7279\\u52d2\\u7684\\u5357\\u6781\\u5730\\u4e0b\\u57fa\\u5730.mp4\

杨寿强


二战初期,德国工业水平大大领先英法两国。所以德国凭借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大量制造坦克、大炮、军用车辆等装备部队,迅速完成机械化。为后期的闪电战打下基础。并且在二战后期,德国率先研发出了黑科技V2导弹。\n历史,二战,坦克,军事历史,导弹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vname": "73\\u671f \\u4e8c\\u6218\\u5fb7\\u56fd\\u519b\\u5de5\\u5236\\u9020 \\u5934\\u6761\\u7248.mp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