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中国突破矢量技术为何歼20一直不用?

兵戎要至


不是不用,而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矢量喷管刚安装在歼-10B飞行测试台上测试,装备歼-20还需要一个过程。

早在2003年12月15日,航空动力工程专家刘大响就证实我国606、624所自行研制的轴对称矢量喷管已经进行台架测试,但此后一直不见装机进行飞行测试。

直到去年12月歼-10B矢量喷管测试机的首次亮相,才正式表明我国在轴对称矢量喷管的研制上取得了突破。这种矢量喷管的外形与几年前公布的我国轴对称矢量喷管一致,外层鱼鳞片呈折线状,互相之间的间隙很大,内层封严片涂有白色陶瓷耐高温材料,

这种轴对称矢量喷管可能采用俯仰/偏航平衡梁式设计,通过一个同步环来同时实现尾喷管的收敛-扩散运动和矢量偏转,并可向任意方向偏转。耐400度高温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被应用在外层鱼鳞片的制造上,鱼鳞片中间有铰链,可弯折以贴合喷管外形。

从发动机FADEC的匹配度角度考虑,歼-10B矢量喷管测试机安装的很可能是国产WS-10B发动机。再加上歼-20 2021号测试机在2017年9月安装国产WS-10B发动机进行首飞,歼-10B矢量喷管测试机很可能是在歼-20上矢量铺路。

但毕竟这是我国第一架安装矢量喷管的战斗机,在过失速机动和飞行控制律的设计上还有许多空白要弥补。只有等歼-10B矢量喷管测试机充分验证了新喷管的可靠性与耐久度,并实现矢量推力控制的飞火推一体化之后,这种喷管才有可能被安装在歼-20的WS-10B发动机上。


新防务观察


对于一款军用航空发动机来说,在其正式定型之前,要经历从地面到空中各种大大小小种类繁多的试验,试验累计加起来的时间长达几万小时,整个试验周期短则几年,长达几年十年左右。我国的矢量技术获得了突破这不假,但距离成熟、可靠、批量应用,还有一段距离,需要进行更多的试验、时间。

显然,题主这是没搞清“突破”的意思。研制成功与设计定型、批量生产,这都是研制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只有批量生产才意味着装备服役。2003年12月15日,刘大响院士就已证实我国自行研制的“轴对称矢量喷管”进行了台架测试。2017年12月25日,一台装有全向轴对称矢量喷管的“太行”改型(涡扇10B)涡扇发动机随歼10B的1034号验证机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



歼10B担当装有矢量喷管的涡扇10B型的飞行测试平台,正常情况下至少应该选择双发或者是多发飞机作为测试平台。直接选择单发的歼10B作为测试平台,在测试期间需要承担的风险相当大,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这也显示了我国科工人员对装有矢量喷管的涡扇10B可靠性的信心。2017年4月,刘大响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航空发动机的研发过程就是设计、制造、试验、修改、再制造、再试验……一个不断摸索和反复完善的过程。因此,也有人说“发动机主要是靠试出来的”。



发动机试验包括两大块:先是各部件试验,试验达标后才是整机试验。整机试验需要测试的项目也很多,包括整机地面试验、高空模拟试验、环境试验以及飞行试验、装原型飞机试验等——装有轴对称矢量喷管的涡扇10B就处于“飞行试验”阶段。飞行试验需要飞行测试平台在不同飞行高度、速度、飞行姿态和不同大气条件下飞行来对发动机进行检测。在飞行测试平台检测合格后,才会装备在原型飞机上进行下一步试验。


再有一点,刘大响院士所说的涡扇10B的原型机是歼20吗?当然不是,歼20的原型机是涡扇15,安装涡扇10B只是歼20的一个过渡。如果歼20真的需要安装具有矢量喷管的涡扇10B,那也需要我国的矢量技术得到验证之后,换句话说就是,当装有矢量喷管的涡扇10B真正的成熟、可靠之后,才会考虑安装在歼20身上。儒道之主认为,这种可能性并不大,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矢量喷管会降低发动机功率。对于歼20来说,涡扇10B的推力本就不足,安装矢量喷管,得与失难论。

2018年7月7日,刘大响院士在一次讲座中公开表示:我国第四代军用小涵道比航空发动机项目进展顺利,将在未来3至5年内设计定型。这里的“第四代军用小涵道比航空发动机”指的就是涡扇15,显然,涡扇15距离批量生产还需要一段时间。涡扇10B型发动机,是我国矢量技术的第一次应用,想要技术成熟,还需要进行更多的试验,可参考俄罗斯矢量技术的发展过程。


儒道之主


主要还是因为歼-20尚未完全成熟。

国内研发AVEN矢量喷管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最早在2005年就进行过台架试车。所以矢量喷管方面应该是比较成熟了。但是用在飞机上还要对飞控进行很多修改。

实际上歼-20没有很多人想的那么成熟。歼-20的原型机分为两个大系:“200X”与“210X”。中其中,“210X”编号的原型机是带可调式DSI的,而200X则是不带可调式DSI的。目前技术状态最高的,也就是试装WS-15,头盔显示器以及可调式DSI进气道的歼-20直到2018年6月才有消息。现在官方仍然没有佐证。

相比之下,“将矢量喷管集成在歼-20的WS-15系统”这项工作的项目优先级要低一些,目前使用集成了矢量喷管的WS-10B的歼-10B试验机仍在试飞,国内在过失速机动方面的积累还差很多,仍然需要相当多的实验。


贞观防务


突破了能不用?还是没突破啊。


一叶枫流O灵似舞妖


怎么就知道没有在二十用过?实验阶段难道要公示吗?既然十单发都可以用何况二十双发,只不过是还没有大量的装配改造而已。


吹雪無痕1224


你咋知道没使用呢


百川慧海


杨总师都说了:你怎么知道没有用呢?总有些人装睡叫不醒。


wjy290


歼二十的尾喷实现了差动而且是360度全方位,所以根本不需要用矢量喷管。什么叫差动就是两个尾喷口可以实现不同方向的转动,不仅仅是尾喷歼二十的鸭翼也是差动式的,从而呈几何级的提高了歼二十的机动性能。


十口之江


按中国一贯做法,矢量技术一定会运用在歼20上的,但也一定是在歼十上完善后才进行,毕竟这是一项重大技术革新,风险很大,不会贸然使用。另外一点,歼十B上采用的矢量喷管设计更适合亚音速,对于超音速运用更多的歼20,搞不好会得不偿失,这个矛盾如果不解决,不太可能上歼20。


老徐的中庸之道


技术成熟自然就用了。当然:没有这项技术/有但是不成熟/成熟了用了就是不给你看,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就算真的成熟了,投入是用了,也未必第一时间就会公诸于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