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什么说古代打仗耗费粮草,难道不打仗就不吃饭吗?

菠萝不吃肉


为什么古代打仗会耗费粮草?

这就是需要从古代的运输说起来了。

众所周知,古代的交通不发达,没有很好的交通工具,道路设施也不好。所以运东西,运粮草基本上是靠人力。(别被电视剧给骗了,古代牲畜是很重要的劳动力,基本都是在田里干活呢,朝廷或者个人是不可能大规模的动用牲畜去运输粮草,用不起知道吧,而马在每个朝代都是重要军事工具,是不可能来运输粮草的)

古代的王朝,每发动一次战争,首先考虑的就是后勤物资供给。而这就需要人力来了完成,而从哪里来呢,士兵吗?这是不可能的,士兵负责的是打仗。古代有个规定是,每家每户必须按规定每年出一个成年男性服徭役,也就是给国家工作,免费的,不给你钱,但是给你饭吃,每年一段时间,一般是在农闲的时候。而在战争时,朝廷则会大规模的征发徭役,就是这些人去运输粮草的。

而运输粮草的时候,每个服徭役的都得吃喝吧,所以每个人运输的粮草在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往往就已经消耗了很多了。而要运输几万人,几十万的粮草,往往需要发动两到三倍的徭役去运输这些物资,自然而然的,粮草在打仗的时候比平时多很多了!

谢谢!


银河中盛放


古代打仗,尤其是打秦赵长平之战那样的阵地战、持久战,后勤粮草供应往往会成为决定最后胜负的关键,动辄十万、几十万的士兵每天消耗的粮草,可不是个小数目。

受古时候农业生产力限制,日常鸡蛋、猪肉等富含蛋白质与脂肪的副食品供应较为缺乏,士兵们基本是就着咸菜汤吃白饭。这样的吃法一个青壮年每天可以干掉2斤米,1万士兵每天就是2万斤米,10万呢?20万斤!

如此巨大数目的日消耗量,对国家的粮食供应能力可是巨大的挑战!而且,这里算的仅仅只是人吃的粮食,还没加上军中马匹嚼的呢。汉武帝为打败匈奴,不惜好马喂精粮,军马吃的可都是黄灿灿的粟米,马吃的可比人多,又增添一笔不小的粮食供应。

海量的粮食,完全由内地产粮区运往前线边区,再强的国力也吃不消啊!于是,从汉朝初年开始,朝廷就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商人、平民等民间力量参与去往边境的运粮活动。

但即便如此,边境粮食依然吃紧,为啥?因为远距离运输的成本实在太高,效率又实在太低。

古代有句话,叫“千里不运粮”。后勤辎重部队里的人和马,来来回回在路上的日子,也要吃粮食吧。运个几十上百里地还好说,运去100斤粮食,除去沿途押解人马吃喝,也还能剩下个七八成,可要是走上千把里,估计粮食运到军营的时候也就没留下多少了。

因此在大多数时期,古代军队的吃饭问题,基本还是要靠自己解决,怎么解决呢?别着急,咱中国人到哪里都能想办法种地。

早在汉末三国时期,诸葛亮为出祁山讨伐魏国,就组织过士兵和无地流民,在汉中地区开垦土地种田打粮食。那时候的士兵,没有现代这么高的职业化水平,平常不打仗的日子,就挽起裤腿下田种地。

这样的粮食生产模式,叫“屯田”,有些类似于今天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由军队士兵种地的叫“军屯”,换成无地流民或迁移百姓又叫“民屯”,说起来相同的意思就是这块地已经被我们占下种地、盖房子了,是我们的地盘。

既能防守边疆,又不需要从内地费心费力运粮食过去,这样的军队实在是是太好了!

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政府,大多实行闲时为农、战时为兵的“府兵制”,不仅节省了粮食,甚至就连作战马匹也由士兵自行准备。比如,花木兰去往军营报到前,就四处张罗“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室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

朱元璋更是对这种自给自足型军队喜欢得不得了,因而在全国各地以卫和所为单位设置“军户”,并且配备相应的土地、水塘、山林等生产资源,基本做到了明朝版的南泥湾开荒。

小时候饿过肚皮的朱元璋看到这幅情景,乐呵呵地说:“我养兵百万,却不用消耗民间一粒粮食。”

然而,明朝的这套制度运行到后面逐渐面临解体,以军户为主体组成的军队越来越缺乏战斗力。这也难怪,你朱元璋就能保证军户家的孩子代代都是打仗的材料?要是连儿子都生不出,生的都是女孩呢?

于是,以当兵领工资的职业化军队成为了主流,如此一来国家又得花钱给粮食养着几十、上百万的军队,以及这几十、上百万军队背后上千万数量级的军属,财政负担也就响应地日益加重。

国家豢养职业化军队,一旦打起仗来,兵马开赴边疆,那么后勤辎重运输就又回到了老问题上,运输成本太高、运输效率太低。

参与军需运输的民夫、牛马脱离农业,就不再向外生产、输出粮食了,转而反过来要国家拿出粮食来供应他们。这一来一去国家三年的存粮,可能也就只能支撑战时一年的消耗,所以打战耗费粮草,就是这么来的。


剧透历史


历来打仗打的就是银子,打的就是粮草。不过打仗的军人总是存在,即使不打仗他们也要吃饭,为什么只有打仗才会消耗粮草呢?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古代士兵不打仗的时候还会种田,减少粮饷支出又增加了粮食来源。

中国大多数王朝采用的是征兵制,即寓兵于农,士兵的主要身份是自耕农。他们按一定期限给国家服兵役,有的甚至还自带衣粮,好处是免除自身徭役,服役期之外就是普通百姓,日常所需口粮自然不需要朝廷来操心。两汉的征兵制、唐前期的府兵制就类似于这种情况。如果没有作战任务,军队在一个地方长期屯驻,则需要开荒种地、自给自足,即所谓军屯制度。明朝的卫所制也类似于这种情况,正如朱元璋所说:“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第二个重要的原因是古代战争战线长远,粮食运输消耗量大,增加了粮食的支出。

古代运送粮食的非常不方面,汉武帝时期的漠北大战,汉武前线的军卫青和霍去病各率领五万,而汉武帝还征集私负从马凡十四万匹 ,步兵数十万,负责转运辎重,保障后勤供应。后勤的人员比前方的人员都多,根据记载当时能有五分之一的军粮到前线已经很厉害。《史记》记载,汉军在西南粮食运输损失的情况是“汉通西南夷道,作者数万人,千里负担馈粮,率十余钟致一石。也就是说只有1%的粮食能到前线。

战争打的就是银子,现在的战争更加可怕,一架歼-20造价7亿人民币,军舰上面的近防炮一分钟打出的子弹价值几千万,一艘航空母舰几百亿,一旦战争爆发,这些都是要经济作为基础。

虽然打仗耗费钱粮,影响经济,但是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帝国烽火


其实并不是非战时不消耗粮草,而是战时的粮草消耗速度太快了。

司马迁曾经说过:“粮草不够多,就切记不能和敌方打持久战。”

以乾隆在位时期攻打缅甸为例,1万满兵、3万汉兵和各类马匹10万计算,10个月的粮食需要42万石,清朝时期1石等于10斗,1斗等于12斤。

意思就是说,这4万的士兵和10万的马匹在10个月内会消耗粮食25200吨。

由此可见战争对粮草的需求量有多大,而且这还只是计算士兵的消耗量,实际上运输粮草的后勤部队本身也会消耗大量的物资。

辎重队自身消耗

由于交通和科技的限制,导致古代行军打仗需要强大的后勤队伍来提供粮草、衣物和军械等各种物资,所以出征的队伍中非战斗人员的比例是很高的,一般可以达到五分之三。

史书上常常提及的十万大军,真正有战斗能力也就四万左右。占比如此之高的辎重队自身也消耗着物资,这才容易导致粮草不足。

非战争时期军队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古代有一种特殊的农业生产方式叫屯田,由官府负责组织经营,安排士兵和屯民耕作官田,采取大面积耕作的方式和利用先进生产工具。

可以集中人力和物力生产大量的粮食,足够满足非战时的军队粮食需求。唐朝时期,藩镇使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起到很大的功劳,节度使的军队就是通过屯田实现自给自足。

但到了后期,节度使的权力也一步步扩大,逐渐形成割据一方的局面。

减少粮草运输过程的消耗

为了减轻粮草,就必须尽量减少部队中后勤人员的比例,为此古人想了很多办法。

例如秦始皇专门修建“秦直道”通往甘肃,宋朝时期在北方修建了运河用于运输、明朝朱元璋在北伐时,为了缩短运粮路程,直接在松亭关大宁会州修了粮仓。这些方式都是为了降低粮草在运输过程中损耗。

游牧民族的特殊补给方式

蒙古帝国曾经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驰骋亚欧大陆,其中后勤补给方式有很特殊,他们将牛肉切细后晒干,装进羊胃袋里,行军途中通过肉干和水就可以解决吃饭问题。

此外,游牧民族还会携带马和羊等牲畜,这便是移动的粮仓,不必依靠庞大的后勤补给队伍,大大减少粮草的消耗。

兵力的消耗和补充

战争一旦打响,除了快速的物资消耗,士兵也会出现大量伤亡,兵力的消耗需要补充,所以需要远远不断提供新的兵员,就需要增加征兵量。

农民中年轻的劳动力就会被抽走,这会严重破坏农业生产,这无疑是釜底抽薪,所以非到不得已的时候,将军都不会选择打持久战,一般都会选择速战速决。


正一品贵妃


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中国古代,每当要举行大规模的战役,首先需要保证的自然是士兵的后勤供应,一旦后勤供应跟不上,那么无需敌军动手,自己的士兵就会先行溃败。那么大家可能就会感到好奇了:这些士兵和军民平时也是要吃饭的,为什么只有在打仗的时候才会消耗大量的粮草呢?

这就要从两个方面说起了。首先,中国古代边防军队自古就有“屯田”的传统,无论是西汉的汉武帝、汉宣帝还是三国时期的曹操,他们为了保障军队的粮食供应,规定士兵们平时不打仗的时候也不能闲着,要在边疆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实现自给自足,这样一来,平时不打仗的时候士兵就和普通的农民没有什么两样,因此平时士兵们的口粮自然轮不到国家来供给。

但是到了打仗时期就不一样了,这些士兵就得扔下手中的锄头保家卫国,这个时候不仅大量的农田要被撂荒,并且国家所要消耗的粮草也会急剧增加,因此如果没有足够的粮草的话,中国古代王朝向来是不敢轻易和其他国家或者少数民族开战的。

其次,中国古代由于交通运输落后,因此运输军粮的成本也很高。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如果朝廷要从江南的富庶之地押送一车粮草到北京,那么国家就必须实现准备两车粮食,其中一车要作为押粮的士兵的军粮,到了最后朝廷可能会发现,本来要运输的粮食可能还抵不上路上押粮的士兵所吃掉的粮食。

根据汉武帝时期的记载,为了给卫青和霍去病输送军粮,汉武帝募集了14万民间战马和10万士兵专门用于输送军粮,而军粮在路上的损耗也是很大的,一般情况下来说,能够有20%的军粮能够运送到军队驻地就已经很不错了,而对于古代山路更加难走的蜀中一代,粮食的损耗更是超乎想象,据《史记》记载,当时西汉为蜀中一代输送粮食,消耗100石粮食最终也只能送到1石,也就是说只有1%的运输效率。

因此综上所述,在中国古代,一场战争所消耗掉的粮食可能是难以估量的,并且这些粮食大部分还不是被驻军士兵所消耗掉,大部分都是被运输粮食的士兵给吃掉的,因此“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确实是阻碍古代战争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难关,直到近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达,在运输途中所消耗的粮食成本才被大幅度地压缩了。


完颜翠花


民以食为天,是人都要吃饭的,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在古代一般来说,和平时期只要没有严重的自然灾害,一般是不会缺粮的,但在战争时期,只要一打仗,似乎就会缺粮草,这是为何?难道古代不打仗人就不吃饭吗?

中国古代的军队分为义务兵和职业兵,在一个数千年来以农业为基本的封建社会中,所谓的义务兵其实也就是普通的农民服兵役,有仗打时就组织起来打仗,没仗打时就回家种田,该干嘛干嘛。

义务兵在中国古代占了绝大多数,而且义务兵的存在的时间相当长,直到现在,仍有义务兵,比如武装警察部队。

所谓的职业兵,就是以当兵打仗为职业,除了当兵打仗和参与军事训练,其他的事啥也不干,比如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武卒、秦国的秦锐士,还包括汉朝的北军五校,以及唐宋时期的国家常备军,这些都属于职业兵,以当兵为职业。

在年代越久远的古代,义务兵越多,义务兵与职业兵的最大区别在于:不打仗时,义务兵的粮食不需要国家提供,由个人自行提供,反正也是农民,自给自足,只有义务兵打仗时,粮食才统一由国家提供,而职业兵无论是不是打仗,粮食都是由国家提供的,因为他们以当兵为职业,除了当兵没有其他谋生手段。

再加上古代打仗时,大多数都是义务兵,比如战国七雄打了几百年,基本上都是各国的农民,也就是义务兵在打仗,国家要这些义务兵打仗,就得提供粮食给他们吃,而不打仗的时候,国家不需要提供庞大的粮食,所以一打仗就会缺粮,这是打仗缺粮的一个重要原因。

国家提供粮食和个人自行筹备粮食那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原本是人人吃饭的,但国家一下子提供这么多的粮食靠的还是粮食的生产量和从民间征税而来的粮食,这个数量是非常大的,一旦筹备不到足够的粮食,就会缺粮,另外就算从民间征粮,百姓也是要留一部分粮食作为口粮的,不可能全部交上去。

这里的意思就是说,原本粮食是平均下来每天都要吃的,有的可能等到收粮后才有,但一下子要在战争时期拿出这么多的粮食,是有困难的,就会缺粮,所以战争一般都发生在收了粮食之后的时间里,如果战争打到其他时期,就会缺粮,没粮食了就自动结束战争了。

举一个例子,就拿战国时期的秦国来说,就算战国时期的秦国有2000万人口,如果发动一支5万人的军队打仗,以单个士兵一人一天吃2斤米来算,5万人一天的口粮是10万斤,如果要打一个月的仗,那就需要粮食300万斤,如果要打一年的仗,就需要粮食4800万斤。

以秦国当时的主要耕地面积关中平原与成都平原加起来算,估计有1.1万平方公里,合计1650万亩耕地,按战国时期每亩的平均产粮量230斤/亩计算,秦国一年能生产粮食约379500万斤,秦国有2000万人口,不管打不打仗都要吃饭吧,就算每人一天吃2斤,秦国一年生产的粮食摊到每个人身上只有190斤左右,算下来平均每个人只能维持95天,也就是三个月时间左右。

以上是秦国不打仗时的粮食消耗量和换算到人口上的产量,这还不算天灾时的损失和运输时的损失,要知道战国时期可是经常打仗,5万人的军队出战那都是小战争了,秦国动不动就是几十万人出战,那粮食压力就会更大。

比如长平之战,秦国投入了至少50万的兵力,赵国也投入45万军队,这么多人在前线打仗,一天消耗的粮食产量都是一个天文数字,50万人打仗一天的粮食消耗就是100万斤,长平之战打了一年有余,光是粮食就消耗了36500万斤,这还只是前线消耗的粮食,后方的留守人员同样要吃饭。

第二个影响缺粮的因素就是运输。古代打仗不可能都在城池里打仗,还有大量的野外作战和长途跋涉到别国作战,如果打仗的路途遥远,就面临粮食的运输问题,古代的交通极不发达,有时候有粮食,也不能及时运输到战场上,也会造成缺粮。

比如诸葛亮的北伐之战,是从益州运粮到汉中,再从汉中运到前线,这中间要经过非常难走的蜀道,翻越八百里的秦川险地,大部分地区都没有路,而是完全靠人力肩扛挑着走,运输难度可想而知,诸葛亮数次在前线作战都因为缺粮而撤退,很多时候是因为粮食运输不过来,而不是没粮食。

当然,这种受制于地形导致运输不便而缺粮食的情况虽然不是普遍的,但也是存在的。

第三个影响缺粮的因素就是损耗。粮食也是有损耗的,各种损耗,有天灾人祸的损耗,也有运输损耗,也有战争损耗。

比如因为自然灾害导致的粮食损坏,这一类也许比较少,但是像运输过程中的粮食损耗和战争粮食损耗就比较多了,粮食从储存区运到前线,那可不是一项小任务,古代运输粮食的交通工具有牛、骡、马等,还需要大量的运输民力,不管是牲口也好,民力也罢,都是要吃粮的,而且损耗还不少,跟运输路程遥远成正比,路越远,损耗越大。

再一个就是战争损耗,战争中经常会有粮食被敌人烧掉了,比如官渡之战,曹操烧了袁绍存在乌巢的粮食,虽然曹操自己都缺粮,但是为了战争的胜利,毫无犹豫地烧了敌人的粮食,这个损耗也是比较大的。

第四个影响缺粮的因素就是打仗后没人种地了。

义务兵原本就是种地的农民,更是一家一户主要的劳动力,现在都去打仗了,如果正好赶在农忙时期,那就没有人种地了,家里留守的妇女儿童即使能种,也无法跟青壮年劳动力相比,粮食产量就会大幅降低,严重缺粮。

正是由于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才导致古代一打仗就会缺粮,而且越是持久的战争,越是缺粮,不打仗的时候,国家不需要大规模筹备粮食,自然也就不会缺粮了,即使真有天灾人祸缺粮了,大不了开仓救济一些灾民,也不至于会有缺粮的情况,除非特别严重的自然灾害,不过那是极少出现的。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你每天在家里也是吃饭住宿走路,你出门在外旅游也是吃饭住宿走路,为什么你旅游时花的钱要远远多于在家呢?

古代军队不打仗的时候,当然也要吃饭。但是打仗时期的吃饭和不打仗时期的吃饭,完全是两个概念。


古代政府是怎么解决军队的吃饭问题呢?

在大多数时期,古代军队的吃饭问题基本靠自己解决。

与现代军队不同,古代军队的职业化水平并没有那么高。古代军队多是临时征召的。有战事的时候入伍打仗,和平时期就参与生产,这种行为被称作“屯田”。

国家会把军队驻扎在一些边境地区或者无主的区域之中(一般经过战乱之后,会有大批的无主之地)。军队在该地区类似于“生产建设兵团”,士兵们每年划出固定的时期操练,其他时期都用来种田。在粮食上尽量实现自给自足,减轻国家压力。比如三国时期姜维在汉中屯田,就是典型的自给自足型军队。

唐朝以前,古代军队大多数实行这种制度,这种制度称之为“府兵制”。唐朝中期以后府兵制解体,开始出现了大批专业化的职业军队,这也让国家可以负担的军队数量大大减少,因为军队全靠国家养着。典型的例子就是清朝,清朝的疆域远大于唐朝,人口数量是唐朝的五倍都不止,可是清朝的军队只有六十到八十万,远远没有唐朝多,多了实在养不起。

不过总体来说,唐朝以前,政府在和平时期养兵的成本是不大的,因为军队基本可以自给自足。所以政府可以攒下钱用来主动进攻,也成就了汉唐的赫赫功勋。



说了这么多,古代打仗为什么费粮食呢?

打仗消耗的粮食不是消耗在士兵身上,而是消耗在了运输上面!

军队出兵是要打仗的,可是打仗不能只在家门打仗吧?发生战争的战场可能在千里之外,军队要机动到那里。

这一路上,军队要吃饭,到了战场之后,军队要吃饭,如果长期驻扎在战场,军队也一样要吃饭。

士兵们的确可以带上几天的干粮,可是古代士兵不是钢铁侠,负重是有限的,一个士兵能带上十天的干粮就是极限了。直到抗美援朝,志愿军的士兵每人也只能带七天的干粮。

那么士兵的粮食吃完,就要有人运。

古代没有铁路,没有大卡车,无论粮食有多少,运输的方式都是人拉肩扛,牛牵马拽。

(木牛流马的便捷,只存在于古人的想象之中)

人的有效负重是很低的,走远路更是如此。有道是远道无轻载,一个人能带个三五十公斤的东西已经是极限了。

牛马虽然力量大一点,但是耐力不好(牛马的耐力不如人,负重更是如此),所以速度会很慢,古代的辎重队伍,一天能走五十里路已经是奇迹了,一天只能走二三十里很正常。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比如一支辎重队,每天走三十里,战场在三百里外,政府要补给三百里以外的军队,会发生什么?

三百里的路程,这支队伍要走十天,但是时间不是问题,问题是在这十天里,这支辎重队里的人和马,也是要吃饭的。

人不是机器,相信我,他们在吃光自己所运输的粮食之前,是绝对不会饿死的。

所以古代政府要供给三百里外的部队要准备什么呢?

要准备辎重队十天的粮食+前线士兵的粮食。

对吗?

肯定不对啊,因为辎重队不会留在那里,你要给他们回来的粮食啊!

所以,政府需要准备的是:辎重队二十天的粮食+给军队的粮食。

随着战线的拉长,你会发现大部分的粮食不是给了军队,而是给了运输粮食的辎重队。战线越长,消耗在路上的粮食越多。

在秦始皇时期,有人做过统计,秦朝要供给长城前线的士兵,从中原地区运出三十石粮食,才能有一石送到长城下,那二十九石呢?全在路上被吃掉了。

而汉武帝征西域的时候则更可怕,由于道路艰难,路途遥远。从长安出发的军粮,居然只有两百分之一到达敦煌前线,浪费比例极其惊人。

所以,古代军队打仗,有条件的话尽量选择就地取粮(抢老百姓或者抢敌人),或者挖运河运粮(船运的效率高很多)。你可以发现,古代的大规模战争,比如长平之战,淝水之战等,基本都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之一:1.补给线非常短。2.有水运。

淝水之战时,前秦军队有长江和淮河作为运输通道,通过水运运输粮食。而长平之战的战场离秦、赵两国的本土和农业区都非常近,补给线只有一二百里,这才让长平之战双方各自拥有几十万军队。

而只要战场稍远,没有水运,古代的战争规模就会断崖式下跌,比如萨尔浒之战。明朝作为一个人口上亿的封建大帝国,居然只能出动十二万人进攻后金,这已经是明朝的极限了,可见古代打仗的补给有多么艰难。


小约翰


我们常听到一句话:“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拿到军事领域来讲,同样是一条铁律。

“食者,民之天,兵之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用兵制胜,以粮为先”,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无论是处在进攻还是防御状态,粮草都是其生命线。

但一些历史影视剧或游戏作品总会给人造成这样一种刻板印象:只有在前线打仗时才会有粮食的大幅消耗,在防守状态时并不会如此。

其实,之所以给人们造成这种一种错误印象,完全是因为古代军队后勤运输保障问题导致的。

而正因为此,“粮道”问题往往成为一场战争的决胜因素,甚至会影响一国之兴衰。古代的善战者,也往往是利用粮草而决胜的大师。

一、粮道可以决定一国兴衰

古代军队的后勤运输,完全靠人力和畜力,加之当时交通条件极差,使得远程运输任务格外艰巨,而中途的耗费也往往成倍增加。

“百里之内,供二万人食,运粮者须三千六百人”(《元史》)

这句话意思是,仅仅百里之内的运输距离,如果要供给2万人吃饭,光运粮者就需要3600人。

“六斛四斗为钟,计千里转运,二十钟而致一钟于军中也。石者,一百二十斤也。转输之法,费二十石得一石。言远费也。”(《十一家注孙子》)

“斛”、“斗”、“石”都是古代的计量单位,“六斛四斗”为一“钟”,如果把二十“钟”粮食运到军中,到达目的地只剩下一“钟”;同样的,把二十“石”粮食送到军中,实际也仅仅得到一“石”。从这里看,送达率仅有区区5%。

所以,“运粮不但多费,而势难行远”。因为兵粮运输上的困难,古代中原用兵打仗极难实现草原民族那般的长途奔袭,而且他们一旦孤军深入敌境就将陷入断粮的尴尬境地。

而如果是需要长期对外作战,长线运输甚至可以影响倒一个国家的兴亡:

“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孙子兵法》)

一场出兵10万的战争,至少要影响70万个家庭不能正常从事生产劳动,而这必将对该国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而如果这场战争持续时间较长,即便是强盛如当年的隋朝,也将在战争中万劫不复,正所谓“国之贫于师者,远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

二、粮道直接决定战争的成败

正因为粮食后勤保障如此重要,古代的那些军事家们,往往会从以下两个方面做文章,确保自己取得战争的主动权和胜利:一方面他们要做的是维系粮道,使运输流畅,立于不败之地;另一方面他们还要断敌粮道,打蛇打七寸,赢得最终胜利。

(一)维系粮道

尽管在古代粮草运输是一件苦差事,但战争的发生往往不是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要想取胜就必须有良好的粮道维系能力。在这方面,萧何就是大师级的人物。

在楚汉战争中,萧何虽然不像韩信那般冲锋陷阵、攻城略地,但他镇守关中,通过水陆运输,将粮草远远不断的运往前线,支援刘邦作战,为其战胜项羽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所以,在大汉开国论功行赏时,刘邦认为萧何功居第一。而与之相反的,就是中国历史上大部分中原王朝的北伐者们。当国力强盛时,他们往往对北方游牧民族采取攻势,但千里运粮,特别是运到荒芜的大漠地区,其损耗之大可想而知。

而由于运输组织不力,中途耗费巨大,致使国内百姓疲困,进而引发天下骚动,最终可能还会导致王朝的动荡,西汉由盛而衰就是如此。所以,多数王朝才会选择更加保守和低成本的修长城。

(二)断敌粮道

古代的善战者,在保护好自身粮道的同时,还要千方百计的断敌粮道,这是他们的“取胜之匙”。

在战争进入胶着状态时,如果能够千方百计的截断敌人粮道,必然会使敌人陷于饥饿状态,而且随之而来的还有斗志的丧失,甚至是直接崩盘。

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带领一支精锐部队,星夜奔袭袁绍的粮草储备之所乌巢,致使其全线崩溃,而曹军再乘胜出击,取得大胜。

而在古代攻城战中,进攻一方的将领们也往往利用断粮的方式,使一些坚固的城防彻底屈服,具体的做法是:

1、深沟高垒,在城池四周挖掘深沟,筑起营垒,切断城外与城内的物资联系;

2、夺取敌人在城外的粮草储备,防止敌人就近取得补给物资;

3、安排机动部队在离城较远的地方游弋,随时切断该城与其他城市的联系。

以上三步如果能够顺利实施,无论多么坚固的城市,都将陷入坐吃山空的巨大恐慌之中,最后也往往以守将投降而告终。

发生在南宋末年的宋元襄阳之战,正是如此。尽管宋军进行了有效的抵抗,但在元军成功切断了襄阳所有内外联系并围城达6年之久后,襄阳守将吕文焕苦于后无援兵、内无粮草,最终宣布投降。

总之,因为古代军粮运输效率极其低下,给人造成了一种“打仗耗费粮草、不打仗就不耗粮”的刻板印象,而实际上,无论是攻是守,粮草都要消耗,吃饭问题也都是头等大事。“粮饷之道,胜败攸关”,这是战场上亘古不变的真理。


深夜聊斋


这个问题应该是受影视作品影响太大,一般的说法是战争费的是钱财,并非仅仅是粮草,粮草仅仅是战争消耗的统称。

正如你题目所说,即使不打仗士兵照样吃喝,所以粮草消耗的增加并非战争的最大成本。粮草的运输成本的的增加、损耗是粮草成本增加最厉害的内容。与今天的运输不可同日而语。就拿解放战争的淮海战役来说,有个说法是淮海战役的胜利是百万人民用手推车推出来的。别忘了我党参战人员仅60多万。可见运输的成本之高。

战争的消耗有多大?为什么没钱就不敢打仗?没钱确实打不起仗,汉朝经历了6代皇帝,且有文景之治的盛世的积累,当汉武帝与匈奴开战后,不得不采取盐铁官营的方式来增加国家财富,以支持战争的继续。

我们以清朝的绿营兵为例子,在平时不打仗的时候,1个绿营兵步兵月薪1.5两白银,1个骑兵月饷2两白银。

然后每个月还有3斗大米作为口粮,勉强维持最简单的生活。在康熙时代1担米是5钱白银,还是可以勉强维持家庭生活的。但是一旦要打仗那就不一样了。要多出来2项开支。

1个是俸赏行装,1个是盐菜口粮,也就是说1个是额外的奖金,另外1个是额外的营养补助。清朝规定一旦开拔,绿营兵要发行装一个骑兵10两白银,1个把总,千总50两白银,1个守备100两白银,直到1个提督500两白银。

出发以后,1个士兵一个月要额外有1.3两白银营养补助,1个把总是一个月1.5两白银,1个参将是4.2两白银。

经过计算,1000名绿营兵出征,再加上30多名军官和随征武举一个月需要7000多两白银。等真打起来,还要继续增加白银,攻城,破阵,守城,夺舟等等,都有额外的赏银。

一旦打仗就有伤亡,那就又需要额外的白银支出了。阵亡1个步兵抚恤50两白银,阵亡1个骑兵抚恤70两白银,阵亡1个千总抚恤150两白银,阵亡1个参将抚恤500两白银,一直到阵亡1个提督抚恤800两白银。

但是如果是在战争当中病故,那么补贴也会有,就是会下降到1个士兵补贴16两白银,提督补贴200两白银。所有阵亡和病故士兵的家属,还可以继续领取这名士兵一半的军饷,还有那每月的3斗大米。一直到孩子16岁以后,或者妻子去世为止。

而后士兵在战场负伤,那么这些小兵可以根据情况,得到三个等级的奖励,20两,25两或者30两白银赏赐。这还没有计算武器,火药,运输等等开支。如果有十万绿营打几年仗,再伤亡惨重的几次,确实朝廷的经济压力就大了,可以说是打一仗穷十年。

以上是人员的开支,另外一项就是战争物资的消耗,武器装备的消耗就不在多说了。


九曲青溪


这个问题问得好 。是啊,同样的兵卒,打仗要吃饭,不打仗也要吃饭,为什么粮草对打仗如此重要呢?

很简单,不打仗时的吃饭,和打仗时的吃饭,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有句老话,叫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话说明了吃饭问题是打仗的头等问题;还有一句俗语,叫做“穷家富路”,意思是不管在家里多么节省,出门在外一定要带足盘缠——这说明,在家吃饭和在外吃饭是不同的。

做个类比,平日里兵卒吃饭和打仗时兵卒吃饭,就是一个穷家富路的问题。

这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运送问题。

平日里,兵卒驻扎的地方,离闹市不会太远,有固定的粮仓以及固定的粮食押运,一切都井然有序。

但打仗的时候,兵卒奔袭在荒野,就不会有固定的粮仓,必须有移动的粮仓,跟随在后,保证他们的吃饭问题。

而这些粮食,一般要千里迢迢押送到帐前。路上的损耗就不说了——比如押送粮草的兵卒本身的消耗,以及道路崎岖导致的损耗。更重要的是,还要防备敌人的袭扰。

历史上有很多战役的失败,就在于被敌人劫了粮草。历史上很多智慧的将领也会利用粮草问题设计战术,然后让战事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比如三国时期的司马懿,面对诸葛亮的蜀军挑战时,坚决紧闭营门,拒不出战。为什么?为的就是蜀军长途奔袭,粮草不足,需要速战速决,而司马懿的魏军以逸待劳,粮草充足,越是拖着不打,越对自己有利。司马懿就是这样拖死了诸葛亮。

第二,缺少粮食的严重后果。

历代带兵的将领,都知道缺粮的巨大风险。那些虎狼之卒,吃饱了就是冲锋陷阵的猛士,一旦饿着,饿急了眼,也会成为反咬一口的恶狼。历史上的许多兵变,就是因为本方没了粮食。

清朝的李鸿章带领淮军攻击太平军,曾经在满城的敌军已经投降的情况下,下令全部杀死他们。

为什么?

因为当时的李鸿章缺粮。他知道,如果这几万降军吃不饱饭,就会咬死他。所以,他必须先下手。

所以啊,打仗看起来打的是兵力,其实打的是粮草供应,是家底的实力。这就是自古以来的有识之士轻易不启战端的根本原因。

当然,该启也必须启。正所谓,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