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亮剑》平安城仅800日军,李云龙有上万人,为何打了2天才破城?

蒋华浪


《亮剑》可以说是一部超级经典的抗日大作。在其中充分展现了中共领导下的军队在抗战时期以及统一战争时期的铁血故事,其中不少战斗场景甚至被美国、日本等国家引为军事教材。

在攻打平安城的战役中,李云龙率领八路军某旅的一个团,竟然有一万人马,带了一门意大利炮攻打平安县城,很多人觉得一万人真的很多很多了啊,竟然用了两天时间才打下了平安县,究竟是何原因呢?

其实很简单。首先,双方兵力对比,李云龙部一万人,但是这一万人不可能全部铺开了攻打县城,保守估算正面与县城的敌人接战的应该最多有一千多人。而守城的日军有山本大佐率领的八百名特战队员,还有至少一个团的日伪军,应该还有一个小队以上的常驻日军。从正面兵力来说,双方并没有谁有兵力的优势。

其次从武器来说。看过电视剧的应该都知道,八路军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很多战士都是没有枪的,他们拿着大刀长矛作为武器,甚至有的拿着锄头镰刀上战场,用的炸弹更多的是土法手榴弹,即便有枪的战士子弹也是限量的,作为攻城战,弹药物资严重限制八路军的实力。当时八路军李云龙部只有一门野炮,还是一营长侥幸缴获的意大利炮,炮弹也更是只有几发而已,所以一发不中之后当时炮手很紧张。再看日军和伪军的装备,常规情况下都有迫击炮部队,有机关枪部队,有空中支援,个人武器装备方面,可以说弹药充足,手榴弹储备丰富。

在战斗经验上来说,八路军部队更多的是靠着一种信念,这种信念支撑着无数人前赴后继的冲向战场,也给自己的部队造成极大伤亡。第一波攻势下还可以有实弹的交火,到了后来很可能缺少弹药而带领部队冲锋血拼。直到最后不心疼的用上了意大利山炮轰开了县城的城门,才算大局已定。而日军部队肯定是由特战部队的山本大佐指挥,其毕业于德国陆军军官学校,一身的野战理念尤其是特战理论其实已经开始收获到战果,如果放任其继续特种战斗的话,对八路军指挥系统将造成严重破坏。所以说从战争理论和水平来说日军要占有优势。

最终还是武器和人数说了算。李云龙部用山炮红烧了山本大佐和平安县城城门,与日军展开巷战,获得一定战果之后果断撤退,其实连八百日军特战队员都没有完成消灭。但是这场不成功的攻打县城战斗,带动了整个晋西战场,消灭了有生的一万余日伪军部队,给其以重创,使日军再不敢在这一地区大肆开展扫荡,让敌后革命根据地得到了强有力的发展。


阿庆还是阿庆


1、平安城守军很强悍;

别看只有八百来号日军,但里头都是日本正规野战军,而且还有一部分山本的特种部队,单位战斗力不李云龙部能比的。



拉上几千人,再加门二营长的意大利炮,平安城也不是说拿下就能拿下的。李云龙部能2天破城,算是很成功的攻坚战了。

2、八路军量多而不精;

李云龙的独立团一下子拉出上万人来,看规模很壮观,但其实战斗力很一般。正规的八路军还是原来那几千人,其余大部分都是县大队、区小队,也就是俗称的土八路。这些部队,打仗全靠不要命。毕竟武器装备太差了,基本都是土枪土炮,连像样的军装都没有。



3、日军各处据点均来援军;

平安城战役真不是盖的。剧中都说了,整个晋西北都乱成了一锅粥,连太原也来鬼子了,而且还是整个联队整个联队的支援。



不仅日本各处援军增援平安,中国军队各部也相继投入战斗。除了八路军各部,晋绥军、中央军也都有部队参与阻击日本援军的战斗。



正如楚团长说的:“不管是谁,我楚云飞一定帮帮场子!”


这些历史要读


至少在1945年夏天大反攻之前,中国军队可没有在日本军队手里强行夺回一座县城,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这事儿,电视剧看看就好,如果现实中真发生了,那绝对是轰动全国、举国电贺的大书特书的伟大胜利,其意义不逊于百团大战。

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的重要意义:不仅是攻取城市,更重要的是打掉山本特工队这个心腹大患。

山本第一次和八路军交手。一小撮小鬼子把孔捷给打蒙了,整个团损失惨重,副总指挥痛心疾首,痛斥“这样的团长只配喂牲口”,幸好有李云龙作保,孔捷才没被撸了。

但李云龙经过仔细的战场勘察和地图分析,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孔捷总算提了口气:为老总挡子弹,整个团打光了都值啊。

不可一世的山本搞掉了李云龙的指挥部,几十名八路军官兵和数百名村民遇难,随后山本在返回途中,竟然还想吃掉楚云飞的指挥部,还好楚云飞指挥得当,不然也要遭灾。

虽然山本也没那么神乎其神,说白了也就是个战斗力较强的日军特种部队吧,战斗力可以相当于一个日本大队,他喜欢在千军万马中取敌酋首级,这样的敌人,如果继续任由他发展,迟早会成为八路军的心腹大患,越早除掉越好。

现在他躲进了平安县城,如果不抓紧时间弄死他,等他过几天走了,黄花菜也凉了。

这个山本,肆意攻击各抗日武装,屠杀中国民众,简直是引发天怒人怨,李云龙等于带了个头,搭了个台,大旗一挥:替天行道,立马各路人马蜂拥而至,一起杀鬼子。

这样的鬼子,不弄死他,人心难安啊,没说的,肯定一起上,干死他啊。

围攻平安县城,不仅仅是李云龙部上万人,整个晋西北都打成了一锅粥,日军调集了平安附近多座城市的日军紧急救援,连太原的日军也紧急出动了,而八路军和国军各部也主动被动的阻敌增援,外围各方投入的兵力至少超过十万人。

那么问题来了,上万人攻击几百日军驻守的县城,有胜算吗?

在剧中,其实打的也很艰难,八路军各部把县城周围的日军据点都清理完了,才把县城团团包围。

平安县城墙高达坚固,目测估计也得十来米高,厚度可以走两辆汽车,其实正儿八经光凭借一门意大利炮是真搞不下来的,当然剧情里是用意大利炮搞定了城门城楼,李云龙部才得以进入县城内扫清敌人。

即使李云龙部拥有几门大炮,2天内搞定县城,凭这上万人,也是相当吃力的,毕竟日军的火力和战斗力那时还是很强的,八路军都很难接近城墙,如果一味向前冲,那就真的是送人头去了。

更何况,李云龙部太缺乏攻坚用的重武器,而且他手下这上万人,大多是新近招募的年轻士兵,没有经验,还有大把的地方部队、县大队、区小队之类的,这些人除了战斗意志,更没什么像样的武器,这上万人能发挥出来的战斗力也就大打折扣了。


云中史记


2天都算快了!在抗日战争中不管是国民党还是八路军,从兵员素质到武器装备,想攻克日军把守的城市,难度挑战性都是极大,在整个抗日战争中真正通过武力收复的县城以上城市实在是少的可怜。

首先从人数上来说,平安县城没有交代守军大概有多少人,但由于是县城规模,日军守军和伪军人数编制正常应该在千人左右,也就是团级规模,更重要的就是守军的火力配置肯定要比八路军强的多。

另外平安县城还有像山本一木这样的日本资深军人担任防卫任务,也可以有力的组织平安县城的守军展开防御。



而李云龙的独立团方面,虽然前后出动了上万人,但众所周知由于抗战后期八路军人数规模扩展过大,也造成了兵源素质下降和火力配置上的不足,八路军正规军中含有大量新招募的新兵,八路军以外还有缺乏正规作战的县大队和游击队,除去这些独立团的真正精锐不见得会有太多,像上述兵员素质相对低下的部分,在这样的大战斗中只能起到辅助作用,真正需要发挥的还是李云龙这个指挥官本身,以及其旗下精锐部队说发挥出来的战斗力。

另外,在火力配置上八路军也是弱的可怜,虽然八路军在后期扩展过大,重武器数量方面也有一定的增长,但毕竟在当时还不算是制式武装,八路军的重武器缺乏批量补给和维护,虽然掌握一定的重火力,但也缺乏足够的弹药来彻底发挥火力上的优势。

例如那门著名的意大利山炮,看着挺漂亮但是在战斗,没开打之前二营长已经说的很清楚了,炮虽然有,但缺乏炮弹,炮弹只有17发,就跟苍云岭之战,李云龙对抗日军坂田联队一样,这样的重火力只能在关键时刻才能偶尔使用一下。

另外就是平安县城战役中,李云龙需要面对的可不只是平安县城内的守军,还有外围赶来增援的日军各路援军,李龙还要留下大量部队担任阻击任务,真正能投入到平安县城攻坚战上的,只是整个投入部队中的一部分。


辽宁资深球迷


老实说两天破城已经很快了,这里已经有了抗日神剧的成分在里面了!实际在抗日历史上,在李云龙那种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攻克平安县城!为何呢,因为平安县距离太原也就一百多公里,日军在太原有一个军部,驻扎一个师的兵力,这是日军华北战场的指挥中心,不仅兵力充足,而且还有机场,配备航空兵部队。亮剑里有说,太原,璐阳,水泉方面都有派兵参战,这种情况下航空飞行大队绝对会出兵。只要航空兵一出动,一百多公里只要十来分钟就能到战场。

在当时的抗日战场上面,国民军队一直被日军压着打的主因就是日军占有制空权。日军零式战机滞空时间超级的长,能够依靠机枪从上而下对陆进行火力压制,国民军队装备的少量炮兵就是被日军的航空兵打掉的。否则日军的坦克绝对扛不住国民军队的大炮。

其次,李云龙部队完全没有防空能力!李云龙的部队号称一万人,实际上主力只有一千多人。大部分人还是土八路,根本没见过飞机,打仗的时候还采取密集冲锋,这是航空武器最喜欢的作战方式。一旦航空兵参战,李云龙的一万多部队自保都是问题,很难再作进攻了。


优己


能打下来都已经算是神剧剧情了。

亮剑这部剧虽然把日本侵略者描述的不那么菜了,但是在一些战斗场景上依然有夸大的事实的情况存在。在抗战史上,曾经有过一万八路军对战几百日军的战斗经历,结果你猜怎么着,愣是没打下来。



首先守着平安城的日军不可能只有800,亮剑中李云龙好像说过这个问题,当时日军的兵力已经接近一千了,比例应该是八比一而不是十比一。

其次当时的八路军跟日军战斗力差太多了,八路军缺少强有力的攻城武器,大家可以看到二营长没有拿出意大利炮之前打的到底有多艰难,而平安县城中的日军呢?按照剧情设定,这里的日军是精锐中的精锐,武器装备差了好几个级别,要不是李云龙拿出了意大利炮,还不知道要牺牲多少人呢?

最后说一下这是攻城战,本来攻城的难度就比较大,八路军当时的武器还不给力,在种种恶劣的条件下,两天打下平安县城已经算是奇迹了。所以就有人称这个是神剧剧情也是有道理的,真实的历史上,一万人也未必能拿下平安县城,所以李云龙这次算是立下了大功了。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查一些遭遇战的伤亡比例,简直不敢看,抗战的确是不容易呀?


明镜尘


首先回答问题,亮剑本身就是一部架空历史抗日神剧,这个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因为亮剑大部分剧情都没有历史根据!首先说平安县城驻扎日军800人???!有没有搞错,八百人可是一个满编大队的兵力,平安也只是一个根本没听过的小县城,日军侵华以来占领了不少于两千个县城,如果都是驻扎几百上千日军的话大家自己算算那点支那派遣军够不够用!!!?这里还不包括那些需要重兵把守的战略城市经济中心城市!!!这样算下来不敢想象需要多少人!

假设平安县城有800日军守卫那伪军皇协军按照最少一比三到五的比例最少也需要3000-5000人就是加上日军将近五千兵力,记住一个满编大队是有92式步兵炮支援的,当然作为配属作战的独立炮兵联队很有可能配属100毫米以上的野战炮数量不多,但很有可能有,加上迫击炮掷弹筒,九二重机大正十一式。如果李云龙真的出动一万人攻城,日军百分百呼叫空中支援,李云龙部大部分都是刚放下锄头的老百姓根本无法适应现代化战争,估计一个回合就没剩几个人了,估计还没到墙根下就被全灭了


T-duke


认真看过抗日战争双方损伤数据的,对于日军的战斗力应该大致了解,国军和日军作战,伤亡大约在1:9,在抗日战场上,最惊人的还有1:90的伤亡比的战役。所以,这也能解释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的困难了。


主要原因,战斗力悬殊。

李云龙的上万之众,和李云龙之前所在的团不同,都是各营分散在华北招来的,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可能都刚加入训练不久,战斗力不可同日而语。以八路军战斗力最强的115师为例,平型关打伏击战,损伤也有几百人之多,敌人只是日军一个淄重队。李云龙隶属于129师,又是刚招来的万余人,综合战斗力不会高于国军太多,面对几百守城的日本精锐,战斗力方面只是占据了一点优势而已,并没有表面的优势那么大。日军最强的部队是最初侵华的那一支,后来加入伪军,也就是所谓的皇协军,战斗力才大打折扣了,守卫平安县城的几百人都是正规的日本野战部队,还有几十个特战队员,在火力配置和装备上,都处于绝对的领先位置。所以,战斗力上,李云龙方面靠着人数和作战意志,稍微占据优势,打两天很正常。


第二因素,攻守位置

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属于攻坚战,不是八路军所擅长的游击战,经验肯定不足。另一方面,日军战斗力强悍在于军事素质过硬,每一个军官军事素质都十分过硬,在进行防卫战的时候,火力的配置肯定能将火力发挥到极限,轻重机枪、迫击炮的杀伤绝对不可小觑。小米加步枪的八路军,再加上一些歪把子,对于攻坚战,火力上仍然是处于劣势的。如果不是二营长他娘的意大利炮,继续冲锋只是无谓的牺牲。


所以,李云龙上万人,别看人多,其实攻城的战斗能力不是很强,打两天十分正常。


蜉蝣在尘埃


一万八路军攻击八百日军,差点打不赢?

而且还是骁将李云龙来打的。

在下想说:不要光看数字和面子,最重要的是看懂里面的军事门道,才不枉你喜欢军事敢称军迷!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李云龙的独立团经过三年的日军大扫荡,只剩下半个团,也就是攻城的主力约700人左右。剩下的都是县大队区小队的游击队刚邝编进来的新兵,而且许多人连枪都没有,扛着大刀红缨枪就来平安县城了。所以号称一万人攻城,真能攻城的精锐也就千余人左右。

日军有八百精锐的野战军,数十特种兵,加上伪军和平安城的警宪特,约两千人。武器弹药精良充足,李云龙的部队武器与日军相比就是个叫花子。如果没有各路友军拼命狙击各路赶来支援的日军,为李云龙争取到了两天的时间。特别是最后关键的时刻,如果没有那攻城利器的两门意大利炮轰塌城墙,短短两天是不可能攻破平安县城的。

孙子兵法云:攻城战最为艰险,十倍而围之。蒙古兵攻襄阳城花了十多年才攻破,清军想入关也是十数年攻破不得,还是吴三桂放进来的。冷兵器到热兵器,交叉火力网,攻城的兵倒在城墙下一摞一摞的……

参照松山之战,国军精锐一万多攻日军一千,攻破需要一月,彭总挥军一万攻关家恼八百日军,死伤数千多天才攻破…………两天攻破平安县城,这已经是李云龙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体现了。









鬼谷伍


李云龙10000兵力攻打800日军驻守的县城,2天攻克,这不是故意低估八路军战斗力,这是过于夸大八路军战斗力的神剧剧情!

《孙子兵法》有云: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十则围之,就是双方战斗力相当的情况下,有十倍兵力就可以围困攻坚。李云龙虽然兵力是平安县城日军的十倍,但八路军战斗力远不如日军,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军事冒险!

如果此战失败,不仅独立团番号会被撤销,李云龙也难逃军事法庭审判甚至开除党籍开除军籍处分!

为什么说一万八路军打八百日军毫无胜算,是神剧剧情?

必须知道,平安格勒战役,是小说家都梁虚构出来的,真实的抗战历史中,并不存在这样一场战斗。

这就必须去研究一下抗日战争中的真实案例。

案例一:1940八路军关家垴战斗

关家垴战斗,八路军集合3个旅2个团共2万人,对日军冈崎支队500多人进行围歼,血战2昼夜,歼敌200,自损2000人,只好放日军离开。

这是日军的极盛时期,八路军集结最精锐的主战部队进行围攻,也需要动用40倍兵力!

案例二:1945新四军收复睢宁之战

1945年4月,新四军第三师趁敌人不备,集中11个团,1.4万余人,发起阜宁战役此役,共毙伤俘伪军2412人,攻克阜宁城及其外围据点22处,收复国土280平方公里。

阜宁之战,是没有日军做对手的,但这里的伪军2000多人,都是当初中央军叛国投敌的,是伪军中战斗力超强的一部。

案例三:1944远征军收复腾冲之战

不谈腾冲外围战役,具体在腾冲攻坚战中,日军是148联队(3000余人),我军则集中了3万兵力,更有60多架轰炸机战斗机,还有数百门火炮。

如此兵力悬殊的战斗,国军从兵力到装备占尽优势,依旧打的很艰苦,最后战死9000人,攻占了一片废墟的腾冲县城。

案例四:1945八路军收复灵丘之战

1945年3月,晋察冀军区围攻灵丘地区日伪军,相继攻克三山镇、北罗等二十多个据点,孤立了灵丘城。城里日军弃城而逃,六十余名伪军开城门投降,八路军收复了雁北重镇灵丘城。

直到抗战末期,基本上只有国军中最精锐的远征军和我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主战兵力可以以十倍兵力大量火炮助阵才能收复县城,李云龙这样的二线部队,火炮只有一门意大利炮,还只有两发炮弹,要攻打县城是不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