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盗墓者连平民的衣物都不放过,他们到底本着什么?走进盗墓者内心

读过《盗墓笔记》的朋友,肯定对其中故事的跌宕起伏记忆犹新,可是自古以来,中国都将盗挖他人坟墓的行为列为“大恶”,古代很多朝代制定的法律当中都将盗墓罪定为了死罪,就算是最轻微的处罚也是要被流配到边疆的。即使到了当代,我国法律当中也明确规定了盗掘古墓的人也会被处以非常严厉的刑事处罚。由此看来,盗墓行为是在任何朝代都不可容忍的。但是,无论哪个朝代多么严厉的法律的制裁,依然是不能阻止盗墓者们的盗挖行为,自古以来盗墓行为一直就算屡禁不止。那么,到底是什么能够让盗墓者们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呢?让枫叶吹兮为你一一道来。

盗墓者连平民的衣物都不放过,他们到底本着什么?走进盗墓者内心

司马迁在《史记》当中曾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盗墓者也不例外,可能自从有了社会等级分化,或者是从大型墓葬开始产生的那天,由于利益的驱使,盗墓者们便如影随形地蹑踪着那些大型古墓了。魏晋时期非常著名的文学家、医学家皇甫谧就曾经说过:“丰财厚葬以启奸心,或剖破棺椁,或牵曳形骸,或剥臂捋金环,或扪肠求珠玉。

盗墓者连平民的衣物都不放过,他们到底本着什么?走进盗墓者内心

“自古及今,未有不死之人,又无不发之墓。”墓葬当中有着丰厚的随葬品,才刺激了盗墓者们敛取财富的贪婪欲望,使得他们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之下,无视法律的严厉制裁以及传统道德的无情唾弃,仍然是走上了发掘他们古墓的 罪恶之路

盗掘古墓能够获得的巨大利益可以说是超乎人们的想象,单纯的个人盗掘行为能够使一个家庭一夜暴富,但是,如果是一个军事集团发掘古墓,那么他们所敛取得财物甚至可以支撑起一个政权的开支、维持一场战争。

盗墓者连平民的衣物都不放过,他们到底本着什么?走进盗墓者内心

例如,三国时期,曹操曾设立摸金校尉以及发丘中郎将等有关盗墓的职位,这些人专门负责发掘他人墓葬,搜寻其中的财富,有了这些盗墓得来的财物作为经济基础,曹操的军事集团才能够迅速的崛起,最著名的要说曹操盗取西汉梁孝王的坟墓,养活了十万大军整整三年。同样,五代时期最著名的盗墓贼温韬,他几乎是挖遍了唐代的关中十八陵,用这些财物才得以维持了他作为节度使的巨大军事开销。所以,我们可以看出,盗墓所获取的巨大利益,可窥一斑。

盗墓者连平民的衣物都不放过,他们到底本着什么?走进盗墓者内心

大型墓葬如此招贼,小墓能够幸免吗?盗墓者们并没有因为墓葬规模小或者是因为所藏随葬品不多就轻易的放弃了墓葬。在那些盗墓疯狂盛行的年代里,所有的已知的大墓全部都被盗一空,而小型的,甚至是平民的墓葬也难逃此劫,就算是没有金银财宝等随葬品,只有随身衣物,也照样会被盗墓者们席卷一空。

东汉时期的王充在《论衡》当中曾提到过“掘丘墓取衣物者以千万数”,由此可以看出,盗挖平民墓葬以此来获取衣物的事情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也是司空见惯的。到了东汉末年,军阀李堪率军攻入长安城内。但是,军士们全部都缺少衣衫,李堪没有办法,于是便纵兵发掘平民家的坟墓,将死人身上那些个还没有腐烂的衣服全部都剥了下来

盗墓者连平民的衣物都不放过,他们到底本着什么?走进盗墓者内心

由此看来,古人们经常所说的“古今未有不发之墓”的这种说法也并不是什么空穴来风,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之下,盗墓者们将一切的道义廉耻以及恐惧全部都抛在了脑后,所以,他们唯利是图,铤而走险。不过随着随葬品越来越少,盗墓者的数量也就随之减少。

枫叶吹兮,微风萧瑟,览历史,品文化。喜欢的话点赞和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