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高中孩子谈恋爱是一种“罪过”吗?

黎黎黎黎黎黎宇杰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上面也有一个父母提的另一个问题:“女儿33岁长得漂亮,不结婚不找对象怎么办?”所以我想:决不能简单粗暴地阻止高中孩子谈恋爱,要做孩子的朋友,让她学会带眼识人,帮她分析高中恋爱的利弊,适当引导就好。如果强行棒打鸳鸯,很可能另一父母提的情况就成了这个孩子的明天,到时父母就更焦虑而无奈了。


郑毅之


如果高中生情窦还没有开,那真的是晚熟了!

我对象属于晚熟了,听她妈妈说,小学的时候有女孩子送他贺卡,他不要,追到了他家里……

他情窦初开是在高一,对于高一女同桌心里挺喜欢的,大家都知道他喜欢的,但是没在一起。

后来高考结束,他和他前女友在一起了……

我女神,初中就有男朋友了,高中在一起,后来结婚了!现在有了一个超可爱的小女孩儿!两个人感情特别好!

所以罪过是什么?高中生谈恋爱罪过是影响学习吗?

以前高中实验班的学霸,和一个挺帅的男孩子在一起了!丝毫没有影响学习!

我高中还有一对情侣稳定在年级前十,两个人互相讲题,一起进步!

相比他们,我就是个弱鸡,我没有谈恋爱,有一个喜欢的男孩子,我成绩很不稳定,有时候能蹦哒到班上前几,有时候二十几……

没谈恋爱的,成绩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谈了恋爱的成绩也不会差,所以谈恋爱怎么就成为罪过了呢?

情窦初开是身心的正常发展,只要不越线,我觉得有个喜欢的人挺好的!

可能大多数恋爱没有结果,但是想一下,结婚了还有离婚的,结果很重要吗?

那些说高中生谈恋爱是罪过的人,扪心自问一下,你自己的高中没有喜欢的人吗?没有爱慕的人吗?


蛊雨书屋


前一段时间一位朋友给我打电话,诉说自己的苦恼,说自己正在上高中的女儿好像恋爱了,经常给一位男同学通过微信聊天,一听到那个男孩的名字就有点莫名其妙的兴奋,据其他同学说两个人额喜欢在一起,问我该怎么办?实际上我知道这位朋友之所以问我,并不是真的想听取我的意见,而是想通过我的嘴来证明高中男女生谈恋爱是不好的,是有害的,这样他说服自己女儿时候,好证明他自己理论的正确性。他就可以理直气壮的说,“你伯伯也是反对高中生贪恋爱的。我是社会工作者,经常参与青年爱情婚姻的调查,我自己也经历过上学、恋爱的过程,对于这个问题,我和大部分家长的观点相左,我是赞同青春期的孩子谈恋爱的。


爱影视的淳哥


恋爱,任何时候都不是罪过。这是一种美好的感情。但是,高中的孩子学习是主业,要注意引导。我高中的母校不反对在高中的时候谈恋爱,我们老师甚至都自己谈及自己早恋的经历。只要不影响学习,有时候恋爱也能成为动力。


职场萌新小L


高中生,十七八岁豆蔻年华、情窦初开,对爱情心生向往是正常的,没有什么“罪过”一说。

但由向往发展到恋爱就会影响学习。

怎样才能既不遏制孩子对美好的向往,又能让孩子把这种向往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就看家长、老师怎么引导。


首先,要让孩子愿意告诉家长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

我常会在女儿学习不是很忙的时候,在“不经意”的聊天中问她:班里有没有特帅,感觉很好的男生?

一般她都会没有一点防备的跟我实话实说。

比如:没有很帅的,但谁谁也就还好,对同学很有礼貌,成绩也很好……

再比如:妈妈,我们班新转来的谁谁好帅,班里好多女生喜欢他……

能让孩子愿意和自己交流对异性同学的看法,是我们了解他们思想动态的第一步。

有了良好第一步,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引导孩子往我们期待的方向走,而不是任由他们迷茫、自责,不知该怎么办,又不敢跟家长说,最后变成放任自己的结果。


其次,有关“异性关系”的引导教育要早。

我家女儿今年高二,在她读初中时我常会问她:你们班有没有男生喜欢你?

她会说:没有。

有也不敢说。

我会跟她说:不会吧,你这么优秀,这么漂亮,竟然没有男生喜欢你?那说明你还不够有优秀,不够完美,你要加油哦。

然后,我会说:你们这个年纪对异性同学有好感是正常的,所有孩子到了这个年纪都会这样,爸爸妈妈也不例外。

但是依妈妈的经验,这种喜欢都是不长久的,容易变的。这种喜欢其实是种欣赏,随着自己能力的提升,欣赏水平的提高,这个欣赏的目标会有所改变。

所以,这种少年时期的好感不是爱情,既然不是爱情,我们就不能让它变成早恋,而是把这份美好放在心底。

如果等到读大学的时候,你发现有一份美好仍然在你心底,那这就是爱情,你可以去谈了。

从此孩子就会在心底收藏所有的美好,不会在不该早恋的年纪去试险。

最后:跟孩子沟通早恋问题要正视,不要一副谈虎色变的样子,吓坏孩子。

孩子的本质都是单纯的,对异性同学的好感也是纯粹的,没有目的性的。

合理及时的引导,很容易让孩子把这种驿动的小心思收藏在心底,变成内心的小欢喜,再慢慢的归于平静。

最好的教育只有四个字“鼓励”和“引导”,任何与鼓励和引导相悖的教育方式,一般都不会收到甚好的教育结果。

每个孩子的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大多相似,但是家长引导的方式不同造成的结果就会大相径庭。

其实只要家长做到足够有心,足够用心,所有孩子都会是优秀的。


静静绽放七七


青春期的孩子,不思春,才是不正常的行为,所以,大可不必惊慌失措,草木皆兵。

这个时期的孩子,大多都有自己爱慕的人,无非是有的隐匿了真相,有的明目张胆地付诸行动,无外乎如此。

其实,那个时期的恋爱,顶多是精神上的千转百回,暗生情愫,消无声息,了无痕迹,就算有蛛丝马迹,也无法铁证如山。这种情感,往好了走,可以四两拨千斤,往糟了走,可以闹出人命。

原本是眉目传情,朦胧懵懂,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认为这是恋爱,充其量是好感,然而,一旦老师或者家长干涉了,反而会让孩子更加逆反,会把两个人的心理距离拉近,达成统一战线,一致对外,共御强敌。

只会让情况越来越糟,扩大战火,甚至导致俩人私奔,休学,或者自杀等。所以,我的建议是就算心里早已地动山摇,雷霆怒火,也要佯装云淡风轻,毫不在意,跟孩子搞好关系,给他传递一个信息,父母不介意孩子恋爱。

一旦有这种认识,孩子就会大概率放松警惕,此时,家长跟孩子聊聊爱情,顺藤摸瓜,了解到孩子的心理状态,以及发展到什么地步,从而随机应变,将计就计,肯定孩子的感情,并不着痕迹地加以引导,那么孩子很容易回归正途。

话说回来,就算孩子真早恋,大人也不必杯弓蛇影,草木皆兵。高中时,有相当一部分人有倾慕的对象,但也仅限于正面影响,很少有负面影响,就算有负面影响,也是因为老师和家长的干涉和打压。

我的高中,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没有早恋,我就不可能有欲望和意识,去努力考大学,正是因为对方,我才想要努力,没有轻易地放手上学的机会,虽然后来不了了之,但利大于弊,我看到了一个更为广袤的世界。

所以,我感谢那段经历,也不后悔认识那个人。在黑暗而孤单的青春期,有着那么一个人对自己嘘寒问暖,让自己牵肠挂肚,一时间就有了方向,有了无穷的心力,想要搏一搏命运。

经历初恋,才明白,自己真正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爱人。无论何种经历,只要心不歪,向着阳光的方向生长,都会变成养料,滋养着未来的路。

恋爱不是罪,枉顾孩子的想法,从不引导和疏通,一味打压和控制,逼得孩子走投无路,毫无立锥之地,这才是最大的伤害,真正的罪过。


独自成山


高中孩子谈恋爱,不能称之为是一种“罪过”,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萌发期,也就是说他/她们,对异性最有异样感觉的时段,是男女孩子豆冠年华,情窦初开正当时。

作为家长不能强行干涉,只能和风细雨,时时处处以正面引导,既然谈恋爱了,感情不是说断就能断的,耐着性子慢慢梳导,让孩子把精力逐步,集中到学业上来。

因为今后求知学习的路还很长,还需要继续往前走,所有一切尚未定,让孩子自己能慢慢认识,逐步转变过来。

因为这並不是孩子的错,这仅是生理和心里,刚刚有所反应而已,所以不能称为“罪过”之说。

不知大家的认为如何?可以作为共同探讨,不当请予指教。


靠山4


我是一个老师,一个班主任,高中学生恋爱是很常见的,

先说一段题外话,我国的封建社会和民国时期,男女结婚的年龄是比较小的,大都是13——17岁之间,等到18岁这个年龄段结婚就是明显的晚婚了。那个时候早婚早育,多子多福是“主旋律”。如果一个女孩,15、16还没有婆家的话,就会被别人看不起。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医疗水平的提高,现在不少国家把结婚的年龄规定在18——20之间,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是20——22之间。请读者看清楚,以上说的是结婚年龄,这是结婚的法定年龄,不是谈恋爱的年龄。按照正常的推断,谈恋爱的时间应该在结婚前的1——3年之间,也就是比较早的恋爱阶段应该在15岁就可以了。如果我是教育部长,在高中阶段我是不会禁止学生谈恋爱的,但是并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对高中生进行情感教育、恋爱教育、婚恋教育和性教育。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正当的恋爱观,什么是错误的恋爱观,什么是正当的“性”,什么是错误的“性”,变态的“性”。

人的一生需要学习很多东西,包括生活方面,情感方面,知识方面,生存方面等等。在我们国家,几十年来,受落后的传统文化和各种错误观念的引导,把人的情感和“性”禁锢的太厉害,把高中生谈恋爱当做“洪水猛兽”,当做道德败坏堕落的标志。特别是家长,只希望学校提倡知识教育,文化教育,把教科书学习的好孬作为唯一选拔优秀学生的标准。对高中生缺乏必要的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心理教育等,限制、排斥、打击青少年的情感发展,把男女之间的交往,男女之间的恋爱当做一种“罪恶”,当做十恶不赦的事情,激励扼杀孩子的纯真情感,每年都有因为中学生谈恋爱自杀的惨剧。这种结果就是现在不少的大学生、年轻人都是感情的“畸形儿”,都是爱情的“荒漠”,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不会谈恋爱,不会男女之间的人际交往,有的患上了“社交恐惧症”“恋爱恐惧症”,成为了“宅男宅女”,产生了大量的“光棍汉”和“剩女”,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由于在高中阶段严格限制男女学生的交往、扼杀高中阶段学生谈恋爱,造成男女学生感情极度的扭曲,缺乏正常人的情感。等到大学毕业后,不会谈恋爱,不能正确的男女交往。而这个时候一些家长们开始着急了,恨不得自己的孩子马上恋爱、马上成家、马上结婚,自己的孩子找不到对象,父母比孩子还紧张、还担心、还着急,于是就开始催婚、开始自己替孩子去相亲,结果相亲会上父母比子女还多。这些做父母的你就没有好好的想想,在他(她)情感发育的时候,你打击他(她)、限制他(她)、摧残他(她),让他(她)的情感不能正常的发育,而到了结婚成家的时候,又希望他们马上成家,你把自己的孩子当做什么了?他们是机器吗?

我的观点是:为了保证孩子能健康成长,为了保障孩子有一个健全的人格,为了孩子在未来能适应社会,为了孩子在自己的人生中能有一段甜蜜的爱情,希望父母们不要在高中阶段打击、扼杀孩子谈恋爱!


钟彝


恋爱是美好的。看到恋爱的对象时,内心会充满了喜悦。

如果说有什么限制的话,题主也懂就是和学习发生了冲突。

不过,有的人能把自己和恋人关系处理很好。

我就见过,很多学霸之间谈恋爱照的样考入重本的。当然后来都分手了。但我们不能以结果不好,而否认恋爱是美好的这个事实。

高二学生恋爱的最多,就是因为压力!除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外,就是为了适当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希望找到一个能理解自己的人。

而高中毕业就会分手一方面,是对这段关系的不满——现实的恋爱和想象中的美好不一样!

还有,这份爱恋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压抑的成分在里面——当事双方怕被父母发现,学习压力,怕给老师逮着,怕被学校的政策处罚!毕业后,压力就没了,这份爱恋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另一方面

,还有对大学里将有更好的人选的向往!对自由的向往!

高中恋爱也是要讲究“门当户对”的。都帅和漂亮。学习成绩都好。或是二者交叉——帅或成绩好。

学生从来不会考虑,现实中家庭是否匹配——消费观?用什么来维系这份爱情?就是纯粹的异性间的吸引,纯粹的美好!

反而是,在高中时候的同学,在大学相遇并恋爱,或是工作后相遇了,这样的一对修成正果反而多!

实际上,在高中恋爱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老师和家长都担心的问题是——会不会影响到学习!

上课你还在想着她的笑容,老师提问你,你还在那里傻笑!一会不听到她的声音你就不舒服。夜里睡不着觉,只想着她跟你说的话。满脑子都是一个人!那问题就大了!这说明你没有驾驭这份关系的能力!

事有轻重缓急!恋爱重要!非常重要。但不是最紧急的。学习重要且紧急。你自己选。但是,高中恋爱绝对不是罪过!


江苏考英语


我认为不是。

高中孩子们十七八岁,正是青春萌动期,对异性既好奇又害羞,充满求知欲望的他们,总想一探究竟,于是他们渴望异性友谊,渴望得到异性的认可,赞美,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男女学生相处,难免有谈得来的,价值观,人生观相似的人相互吸引,逐渐靠拢,于是便出现了早恋,这是学校与家长绝不允许的,被他们视为异端,坚决制止,硬是活生生的强行分开他们。

这在学生认为,他们没干做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没有伤害谁也没有影响谁,为什么老师与家长被他们为异端,硬要棒打,这激起了孩子们的极大不满,于是更加的叛逆,甚至走向极端。

其实,高中孩子谈恋爱,只要善加引导,总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举过例,我高中时的好友蓉蓉,她是一位漂亮,善良的女生,超很喜欢她,并有意接近她,后又向她表白他喜欢她,爱她。蓉蓉告诉我,超是一个可爱的小男生,她喜欢他,爱他,但那是一种姐姐喜爱弟弟的感情,决不掺杂情与爱,但为了不伤害他,影响他,蓉蓉告诉他:现在你把心全部放在学习上,等你考上了一本,我就和你耍朋友。

本来是鼓励超好好学习,希望他能考上一个大学,既不影响他学习,也不会伤害到他。

本来超是一个差生,如果能考上一个大专都已经会出人意料了,想要考上一本大学,基本是不可能的。但真没想到,本来在年级倒数第几名的超(我们的学校是普通高中:,一个年级能考上几个大专生都已经算是最好的了),开始努力起来了,等到高考了,他竟真的考上了一本大学。

想想看,如果蓉蓉一口拒绝他,或是老师知道了,联合家长来惩治他,那超很可能就永远都是一个差生,也永运都与好大学无缘,更是一个叛逆的学生,很可能从此碌碌无为。

所以,我认为高中生谈恋爱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不应该一棒子打死,全盘否定,只要善加引导,终会有好结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