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农村俗语“二月没九,饿死猪狗”是啥意思?2020年二月有九吗?

新大风歌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农村俗语“二月没九,饿死猪狗”是什么意思?首先这里的二月不是指阳历,而是农历二月。农村俗语谚语中的年月都是指农历,从事农业生产都是以农历和二十四节气为时间参考。你问农村老人今天是几号?得到答案是“今天是腊月十六”,而不是2019年1月21日。农村老人一定知道今天的农历,而不一定知道今天的阳历。所有有关节气变化和时间的农村俗语都是以二十四节气和农历为时间参考,而不是阳历。

1、农村俗语“二月没九,饿死猪狗”是什么意思?

二月是农历二月,“九”是指冬九九。冬九九是以24节气的冬至开始计算,冬九九总共81天。冬至一般是每年的12月22日左右,每隔9天为一个九,总共九九八十一天。2019年的冬九九是从2018年12月22日~2019年3月11日,3月12日是出九,意味着冬九九的结束,总共81天。

“二月没九,饿死猪狗”,意思是说农历二月没有“冬九九”,来年的收成不好。农历二月没有冬九九,那一年的自然灾害会比较多,农作物歉收,人都吃不饱,家里养殖的土猪、土狗也跟着挨饿。

2、“二月没九,饿死猪狗”有道理吗?

先说下2018年,2018年的农历新年是2018年2月16日(大年初一),2018年的农历二月是3月17日(二月初一)。而2018的冬九九是从2017年12月22日~2018年的3月12日,在3月12日就已经“出九”,结束了冬九九。2018年农历二月却是从3月17日开始,也就是冬九九结束四五天后才是农历二月。2018年大家都知道是自然灾害比较频繁的一年,三四月份甘肃等地遭受倒春寒,使正在开花的果树受灾严重,甚至绝收。2018年的小麦先是干旱,快到收获期时,又是连续阴雨,使小麦在地里就已经发芽了。北方的干旱、南方的水灾,西部的地震。2018年就是“二月没九,饿死猪狗”的一年,是很多农民伤心的一年,自然灾害太多了,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

二月没九,饿死猪狗的意思是如果还没到农历二月数九就已经结束,那么当年的收成便会很不好,家里养的猪狗还会因为没有食物而饿死。今年数九结束的日期为2020年的3月11日,是农历的二月十一,所以今年的二月有数九,今年的收成会很好。

数九是从冬至节气开始,每九天为一个单位,一直到九九结束。虽然开始数九的时间很固定,冬至节气在每年公的12月21日到23日之间,但是俗语中“二月没九,饿死猪狗”中的二月指的是农历二月,因为公历的计算方法和农历大不相同,所以才会在有些年份中会出现二月没九的情况。

为啥在民间认为二月没九的话,是一个不好的年景呢?这也是多年的经验累积得出来的结论,过去没有天气预报,对于天气的变化很多时候都是要依靠积累的经验,尤其是在过去靠天收的年代,没有充足的灌溉设施,农田的浇地更多的是要靠老天降水,除去降水之外,气温带来的影响也是会很大,二月没有九,也是指气温回升的早,较早的气温回升带来的影响十分的巨大,气温迅速的回升,蒸腾作用加强,农田得不到充足的灌溉,是很难很好的生长,蒸腾带来的水分挥发对于庄稼影响很大,对于正值返青生长的庄稼危害严重。

气温的回升还会造成蛰伏在土壤之中的害虫过早的萌动,害虫的过早出现,自然也会带来很大的危害,这些都是对于春季庄稼有很大负面作用,而且二月没九,还很容易出现一种更坏的极端天气,那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倒春寒,春季庄稼开始生长,果树开始开花的时候,出现一场极端的倒春寒,带来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去年春季的一场大面积的倒春寒来袭,就造成了大面积的果树受到了严重打击,很多地区的产量受到了直接的影响,造成了欠收和价格暴涨。

听农村的老人说,之所以会有“二月没九,饿死猪狗”的说法,是因为数九的结束,代表着春天的开始,如果数九还没到农历二月就结束的话,那么便代表着这个冬天是个暖冬。暖冬意味着冬天的气温高,降雪也很少,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和病菌便不会冻死,反而还有利于害虫和病菌的生长和繁育,所以暖冬后,农作物出现病虫害的几率会很大,大大影响庄稼的生长,收成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才会有“二月没九,饿死猪狗”的说法。

虽然立春节气代表着春天的开始,但是农民真正开始耕作并不是从立春节气开始,而是要再等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才可以,也就是说人们开始耕作的时间一般在农历二月上中旬。如果还没等到农历二月,数九就已经结束,那么农民耕作的时间也会有所提前,春季虽然气温升温的很快,但是冷气流活跃也很频繁,所以种植农作物太早的话,很容易受到倒春寒的影响,并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农人阿富


从冬至开始数九,每九天便为“一九”,然后一直数到“九九桃花开”,便春深日暖、万物生机盎然,这个冬天算是彻底过完,是到了春耕的时候了。

“二月没九,饿死猪狗”这句话中,很显然,这个“九”,也与上面的“九”是一个意思的。简单说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农历二月份如果还在数九的话,那么来年的收成就会比较好。相反,如果农历二月份的数九就已经结束了,那么天气则会异常,导致收成不好。

而鼠年2020年的九九日期,是2020年3月3日至2020年3月11日,而这段时间,正好是属于阴历的二月份,所以说鼠年的二月有九,但是由于2020年闰四月,所以导致了2021年的二月没有九。


菠菜兄弟


农村的俗语很多,一般关于天气的比较有道理。大多数是胡诌。比如关于属相相克的:“白马犯青牛,鸡猴不到头”、“十羊九不全”等。没有一点科学根据,属于封建糟粕,几千年来害了不少真情恋爱的青年男女。

本题“二月没九 ,饿死猪狗”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农历二月份如果已经过了九九,这一年的庄稼没有收成,猪狗都得饿死”。

我们不熟悉农历,但是“热在三伏,冷在三九”还是都知道的。从冬至那一天开始进九,出“九”要数九九八十一天。

冬至日到春节,要结果冬至 、大雪、小寒、大寒四个节气,再加上第二年的正月应该是60~70多天,所以按正常计算,二月应该还在“九”里。

为什么会出现有的农历年二月已经“出九”了呢?是因为农历年是按月亮 自转一周为一个月,所以叫“阴历”,阴历一个月是29~30 天,一年354~355天。

节气是按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周的天数分为二十四节气。所以说节气是按照阳历化分的。二十四节气要365~366天。这样一来,农历一年和阳历一年要 差9天,所以冬至日,在阳历是基本固定的,变化在2~3天,但是在农历就变化很大,当冬至日在农历提前很多的情况下,第二年的二月份没有九也不是怪事。

农历为了适应节气的变化,就有润月。有时农历一年有十三个月。

总之,出现农历二月没有“九”的现象是农历年和二十四节气的天数不一致造成的。也不是什么春天早日到来。对农作物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李冠朝


二月没九说的是农历中的日期。一月二月没九就说明少了一天,少了一天耕地的收入就会少,然后收入一少家里面的粮食什么的都会少,就形容猪和狗都会饿死。


这就句话中的“没九”,就要说起民俗中的数九了,“数九”就是在农村老家冬天都会说,当数完十个九以后,冬天也就结束了,春天就正式的来到了。“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从冬至的时候开始数起,数完了八十一天以后,就可以开始下地干活了,人们也就开始了一年的农耕生活。

而这句俗语中的的二月说的也是阴历二月份,可能有些人搞不清楚农历和公历的区别,一般国家通用的日期是公历也就是阳历,而在农村人们通常的习惯使用的阴历也就是农历,农历是根据月球围绕地球的时间来计算的。由于用农历来计算的话月大是30天,而月小是29天,这样算下来今年2019年也就只有355天,大家都知道一年是365或者366天的,为了弥补农历的不足,于是古人就研究出了24节气,而王大爷口中的俗语就是和这24节气有关。


俗话说的:“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无霜;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这句俗语就是老百姓自己按着农历总结出来的。如果冬至能够在农历十一月上旬开始的话,那在二月的时候,九就已经基本数完了;但在中旬或者下旬的话,那九肯定还数不完,所以一年来说丰收的概率比欠收的概率要大得多。2019年的时候,等到3月12日,才能够把九数完,也就是说二月肯定还是有九可以数的,完全不用担心没九可数。


“二月没九,饿死猪狗”是形容这一年农历中二月没有九,然后收入低的连家里的猪狗都会饿死。这句话主要是按照阴历和节气出现的。


叶子茶馆


农村老话“二月没九,饿死猪狗”是指:进入阴历二月,如果数九已经结束了,即二月里没有数九了,老人们说这一年将预示收成不好,庄稼歉收。

年景不好,打的粮食自然不够吃,因此家中猪狗就会被饿死。

正常年份数九都在二月上旬结束,反之古人认为属于不正常。

我们都知道数九歌吧?“一九二九不伸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阴历指的就是农历,我国古代是农耕社会,人们用农历指导农事,规定从冬至这天开始数九,九天一九,一共九九八十一天。

就拿今年来说吧,从去年(2019年)十一月二十七冬至这天开始数九,九天为一九,经过九九八十一天后,到今年(2020年)二月十八(3月11号)是数九的最后一天(九九的第九天)。

也就是说,今年二月里有九,按照俗语来说今年是丰收年。

“二月没九,饿死猪狗”这句话有道理吗?

我特意查了一下日历,2018年二月里没九,这一年是正月二十五(3.12日)结束了数九。

但我回忆这一年我家的小麦收成不错,由此我得出结论,“二月没九,饿死猪狗”放到现代是小概率的事情。

我想原因可能是农业早就实行了机械化管理,已经不是古代靠天吃饭年代了,人们能及时消灭害虫,旱涝得以保丰收。

在古代,这句俗语确实有一定的道理,过去的农耕社会生产力低下,基本是靠天吃饭,古代以种小麦为主,小麦丰收就认为是好年景。

小麦恰好跨年生长,到了冬天小麦进入冬眠,假如冬天提前过去,也就是二月没九,就会造成天气回暖过早,小麦结束冬眠,过冬的害虫由于天暖多数冻不死复活,就会造成害虫大量繁衍爆发虫害,古代没有杀虫剂,只能眼看着庄稼被害虫糟蹋,甚至造成绝产。

再就是二月里没九表明天气转暖过早,小麦复苏。然而此时天气依然春寒料峭,假如来个倒春寒,复苏的小麦就会被冻死。

天气转暖过早对人对作物都不是好事,天暖利用细菌、病毒、害虫的过早繁衍。

古语云:“瑞雪兆丰年”,正月里来场雪对人对农作物都有好处,对于北方小麦种植区来说,二月过暖实属不正常,该冷不冷,不成年景。


秉烛读春秋


这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一些智慧的结晶,但是放到现在这些经验和方法已经不适用了,首先我们的科学技术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现在我们可以说是“逆天改命”,另外现在温室效应环境恶化,有时候基本上观察不到正常的现象,二月没九饿死鸡狗虽说有一定的道理,但现在也并不完全是。

二月没九、饿死鸡狗

关于这个九还有一首儿歌,在北方的农村上年纪的人都知道。因为北方比较寒冷,南方对于此估计比较陌生。“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久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个究竟是怎么计算的?

●按阴历来说:今年冬至是2019年12月22日,从这一天开始算起,一直到2月的时候刚好是五九、如果按照上面所说的话,五九六九沿河看柳。说明今年的2月份天气比较好,是一个正常的年份,气候也比较温暖。

●如果说2月份没有九,那就说明提前把它给数完了,也就是提前开春了,提前开春了温度回升过快就会影响庄稼的收成,温度回升过快病虫害和杂草的生长速度也比较快,因为庄稼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始终抵不过野草,因此收成就会受到影响。

不过大家不用担心,在今年开春之前并没有将九数完,也就是说是一个比较正常的年份,而且我们的农作物也不会受到影响。即使出现了上面的情况,现在的科技比较发达。各种农药以及化肥都可以弥补天气和灾害带来的损失,因此大家也不用担心。


聚焦三农了解事实


湖北黄冈市一带没有这样的俗语。依我看,阳历二月没九是不可能的。阴历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如今年腊月二十二立春,立春之日正是五九末或六九头,六九过完进入正月,剩下不到三个九的时间,九数完了,正月未过完,自然二月无九了。至于二月无九,饿死猪狗这样的说法是不可信的,因为没有科学依据。(2020年二月有九,2021年二月无九。)


老金242868780


答:如果农历二月里没有数九天的话,那么这一年的年景就不好,地里的收成也不好,连人都吃不饱饭,更何况是家里养的鸡和狗了。

今年二月初六是九九的最后一天,也就是说“二月有九”。照这种说法来看的话,今年地里的收成还不错,很有可能会“撑死鸡狗”。但愿老辈人的经验是准的吧,希望今年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样庄户人家的日子才能好过。

其实这种说法不能一概称之为迷信,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二月里没有数九寒天的话,天气回暖的快,害虫出来的早,庄稼上的虫害就相对严重,自然会影响庄稼的收成。


傈僳农人李阳


二月是农历二月,“九”是指冬九九。冬九九是以24节气的冬至开始计算,冬九九总共81天。冬至一般是每年的12月22日左右,每隔9天为一个九,总共九九八十一天。2019年的冬九九是从2018年12月22日~2019年3月11日,3月12日是出九,意味着冬九九的结束,总共81天。


辉歌l


朋友:你提的问题有点洋气,不是润年公历2月就无九(9)

凡是润都有九(9),我看有九才会饿死猪狗: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多一个月,上年(小春)的粮食未收割,未成熟,人们都吃不饱猪狗也的减量,甚至偶尔一顿吃不成,你们说润年饿不饿死猪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