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聊斋志异》里哪个故事最吓人?

邓衍强


《聊斋志异》是一本奇书,可以说这本书是中国古往今来志怪小说的一个巅峰,书中记载了很多鬼怪狐仙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非常精彩,在民间有很高的认可度。

说到这本书中哪个故事最吓人,我感觉以《尸变》首当其冲。

中国人历来对死者一向敬重,认为人死后以另一种形式去了另外一个世界,只要对死者毕恭毕敬魂灵就不会伤害人,可是《尸变》这个故事颠覆人们的这种认识。

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很久以前有一个老人在一条马路附近开了一家旅店,南来北往的客商都会在这里歇息,他的生意自然很好。

一天晚上,天色已经很晚了,有四个行人来到店里投宿,这时店里的客房已经住满了,店老板有些为难,四个行人再三央求说只要有个地方歇息就行,他们赶了一天的路实在太累了。

店老板醒了一会儿,告诉他们自己的儿媳妇刚刚去世,尸体停在后面的房间里,如果他们不嫌弃可以到那里休息。

四个人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

就这样店老板领着四个人来到了那个房间。果然他们看到一张床上停放着一个女尸,尸体上盖着一些白纸。

四个人顾不得害怕,躺在旁边的床上就睡着了。

半夜的时候四个人当中的一个半睡半醒,他听到屋子里有窸窸窣窣的声音,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眼前的景象把他吓得半死。

那个女尸慢慢悠悠起来了,她走到这些人的旁边,对着其他三个人的头吹了几口气,不大一会儿女尸走到这个人的旁边,同样向他吹了几口气,那几个人就像死尸一样没了动静。这个人留了心眼,他屏住呼吸,装做死尸的样子。

很快女尸回到了自己的床上躺下了。不一会儿她又起来了,来到这个人的身边再次向他吹起,很明显她发现这个人没有死,这个人同样屏住呼吸,不被女尸的口气伤害。

反复几次。

最后,这个人吓得受不了了,他披上衣服就跑了出来,一口气跑到山上一座道观。

道观里有个道士正在修行,这个人无论怎样敲门道士也不开门,转眼间女尸已经追过来了,这个人没有地方可逃,就势以一棵大树为掩护和女尸周旋。

他们僵持了一会儿,女尸怒了,她隔着大树一下子扑了上去,两只手紧紧抓住大树,整个身子嵌在大树里,这时这个人由于惊吓过度晕死过去。

第二天一早等到道士出门时发现了这个人,他连忙把他喊起来,这时这个人才一五一十把事情缘由说了出来。

道士走到那颗大树那里,果不其然,他发现了那个女尸,女尸的手指像钉子一样钻进了树里,想要拔都拔不出来。

这个故事听起来很可怕,如果拍成电视剧效果会更恐怖。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原创和码字不易,若有所启发敬请点赞或转发。我是刘笑东,欢迎点击右上角添加关注,相互交流,共同提高。谢谢。





刘笑东


这篇故事不是很恐怖,相反很感动

城西小巷有一家面馆,老板叫“面皮张”,这其实是大家送给他的外号。“面皮张”本名张翔,四十几岁的人了,却还是孤身一人,靠着这面馆过着营生。

小巷周边有很多上班族,偶尔加班晚了会到他这里吃点夜宵,所以张翔的店一般都开的很晚。

这日,天公不作美,雨下的很大,张翔的店里一点生意都没有,他熬到十点多,估计不会再有客人登门,所幸就准备打烊了。

可是这时,却有两个身穿黑衣的男子走了进来。他们面色很阴沉,随便找了一张桌子坐下,请张翔上两碗热汤面吃。

张翔并没有见过他们,不过偶有路过的客人来也很正常,只是张翔第一眼看到他们就觉得有哪不太对劲,却一时想不起来。

他并没在意,很快将两碗面上好,自顾自的到后面忙活去了。

过了一会,面馆外面走进来一位身着脏乱的老妇。她的脸上尽是生活的苦难刻下的皱纹,三角形的眼中充满了哀伤,与无奈。

这位老妇张翔是见过的,她是几天前来到附近的,听说是家里遭了灾,她只能流落街头靠着乞讨为生。此时她浑身被雨淋的很湿,头发也乱蓬蓬的,再加上本就虚弱的身体,看起来十分可怜。

“唉。”张翔叹了口气,知道她是想在店里避避雨,按理说让乞丐进门会影响其他客人吃饭,不过张翔看她实在可怜,竟然鬼使神差的没有驱赶,而是让她坐在了另一张桌子上,还给她盛了晚热汤面,“老人家,天儿寒,吃碗面,暖暖身子吧。”

本来让自己进屋避雨就已经很意外了,老妇万万没想到,他竟然还会给自己端来一碗面,顿时激动的连连拜谢,眼中热泪盈眶。张翔上前将老妇扶起,急忙说,“都是可怜人,活着都不容易。”

老妇千恩万谢,过了半天才平静下来,然后拿起筷子开始吃面。看着她吃的急促,显然是饿了好久了。

从刚才起,两个黑衣人就目睹了这一幕,其中一人对另一人又说了些什么,两个人的意见好像发生了冲突。

张翔则继续回到里面收拾东西了,心中那种奇怪的感觉更加明显,但还是想不起来是哪里不对劲。

过了一会,雨终于停了,老妇将满满一碗面汤全都喝了,见雨停了才起身向老板告辞,“多谢您了,您是个好人。”

张翔微笑着答应着,“一碗面而已,换了谁都会帮您的。”

老妇闻言,摇了摇头,张翔也明白,这就是个场面话,现在这社会,好心人是越来越少了。

“不管怎么样,还是谢谢您。趁着雨停了,您也早点回家休息吧,这么晚了不会再有客人来了。”

拜别之后,老妇摇摇晃晃着慢慢走远了。

张翔感觉好奇怪,明明店里还有两个客人在吃饭呢,这老妇为什么会叫自己打烊呢?

这时,两个黑衣人也走了出来,为首之人冲着张翔点点头,“您的面不错,人也不错。钱放在桌子上了,再见。”说完也和同伴一起离开了。

可是张翔看着他们的背影,总觉得他的话里仿佛另有深意,只是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张翔回到店里,准备收拾东西,却突然愣住了。

那两个黑衣人确实把面钱放在桌子上了,可是……张翔拿起桌子上的“钱”,自言自语说,“这年头怎么还有人用银子的?”

这时,张翔那种不安的感觉越加明显了,看着手中的这块银子,他突然冷汗直流,终于明白是哪里不对劲了。

“这么大的雨,那两个黑衣人怎么进来时身上一点雨水都没有,就像,就像雨不会打在他们身上似的。”张翔突然又想起老妇走时说的话,好像压根就不知道店里还有这两个黑衣人似的,“莫非,她根本就看不见他们?”

张翔越想越怕,以为是见了鬼了,急忙收拾东西,关店离开了。从此,再也不敢对人提起那晚发生的事情。

而此刻,在小巷的另一端,两个黑衣人也在对话。

“大哥,那个老板今天阳寿已到,我们可是要带他的魂魄回去交差的,就这样走了,恐怕……”

“贤弟,我生前就是家里遭了洪灾,然后四处乞讨为生。死后阎王爷见我可怜,才给了这鬼差的差事,刚刚我见他给那老妇热面,实在是感动得很。也罢,就让他多活一段时间吧,这样的善人死了可惜了。”

“可是阎王那边……”

“善有善报,就让我再为他求求情吧。”

两位鬼差回到地府,向阎王禀明实情,希望能够从轻发落。怎知阎王爷不但没有惩罚他们,还称赞他“有情有义”,并许给了张翔二十年阳寿,以表善举。


宇公子奇幻故事作者


聊斋陪伴了我整个小时候,看到那一个个故事都很吓人,不过聊斋之奇女子会感叹古代女子的悲凉和身不由己。

有个故事是讲朱尔旦换头的故事。说是陆判官给朱尔旦换了颗心,变的聪明有学问知书达理,但是同样的有好得就会又坏的,变的贪婪自私。竟然开始嫌弃糟糠之妻认为她貌丑粗俗。然后看上了一户千金小姐,结果千金小姐遭遇不幸,朱尔旦就将这小姐的头颅换到自己的娘子的身上,每日就看着。但是必须在脖子上带着一条围巾,因为断头之处都是缝合痕迹。但是朱尔旦还是很开心,因为娘子变的很漂亮。

这个故事一直都令我有阴影,总是不注意的就想看那些路上带着围巾的人,不知道那个人有没有换头。

还有一个印象也很深刻,因为最近室友在B站回顾老片子。我就顺带看了下,也回忆起当时的感觉。当时是吴奇隆当的男主,不过那个时候的吴奇隆已经是月球表面了。讲的是吴奇隆作为一个书生,当然有两个千金小姐都喜欢他。但是都相继被迫嫁给一个长相平凡,还罪大恶极的有钱公子,在新婚之夜相继死亡。然后一系列的事情之后男主也死了,富家公子因为作恶多端也没有好下场。当然有回魂之术,由于二人很爱吴奇隆饰演的书生,决定让她一人成活。就是爱一个人可以为了你去死。

我就是喜欢这种凄美的爱情故事,但是最受苦的莫过于古代的女子。聊斋有一故事讲的是一女子和一男子相约殉情,结果是女的死于毒酒,男的竟然苟活了下来,当时看着故事的时候真的好奇的。真想把那个男的打死。聊斋真是给我童年带来了很多乐趣。



中古幽灵


最近刚好在看原版的《聊斋志异》,文言文版的虽然读起来有时候费解,但是乐趣还是有的,不过还没有读完,就先说如今看到的觉得吓人的故事吧,其实恐怖的不是鬼神,而是人心啊,细思甚恐。

一则《瞳人语》讲诉的是在长安城颇有名气的书生方栋,因为为人轻佻,喜欢尾随郊外游玩的女子,一日在清明时节,偶遇一位十五六岁的女郎,由于其梳妆美艳,就跟在车的后面追随了好几里路。最后女郎不得不命令侍女放下帘子,而女郎的侍女在斥责了方栋后,还从车道上抓起一把土,朝着方栋扬去。而方栋就在揉眼睛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眼睛不舒服。原来是上天为了惩戒他,让他的眼睛里面住进了小人。


方栋后来才知道上天的用意,在用各种药物医治,都不见效的时候方栋心中懊悔极了,很愧悔自己作法不当。他听说佛家的《光明经》能消除灾难,就手拿一卷,请别人教诵。最初,读时心情很烦躁,时间久了,渐渐地就习惯了。一天早晚无别的事可作,只盘腿坐着捻珠诵经。就这样他持续了一年,什么杂乱的念头也没有了。再后来眼睛好了一只,但是这个时候方栋心中已经没有杂念了。所以即使方栋瞎了一只眼睛,但还是比以前两个眼睛时看东西更清楚。自这以后,他对自己的行为,就更检点约束了,乡亲们都称赞他的品德好。

其实这个故事放在如今来看,似乎并没有什么稀奇的,只不过是普通的鬼神故事,但是秒就妙在,方栋是因为自己的行为轻薄而至于双眼被迷失明,这是鬼神的惨痛报应啊。但是方生关门谢客,鬼神纵然凶恶,又何尝不允许别人改过自新呢!


鬼神都允许人改正错误,而我们呢?有的人揪住别人的错误不放,有的人不允许别人改正错误,而有的人给了他机会去改正却不珍惜,一错再错,不过是一个人犯错,一个人惩罚,然后赎罪的故事罢了。

古人说了千遍的道理,到头来,人世还是没有鬼神温暖。你以为只是这些吗?纵然鬼神已经让原谅了方栋,承认他的改过自新,但是方栋还是瞎了一只眼睛,还是为自己的过错承担了责任?好些个人就认为,原谅是无条件的原谅,不是这样的人,一个人必须要为他曾经所犯的过错承担责任,事实永远就是事实,过错永远都是过错,可以原谅,但是不可以忘记。

不管是面对谁,面对新闻,更甚至是面对自己的家庭,犯错就必须承担责任,哪怕是自己对自己心灵的谴责。


四月辣椒


  最吓人的当属《尸变》。说几位客商日暮投宿,主人说只有一间停尸的房子可以住。半夜众人熟睡,一个人睡的晚点,见那个女尸忽然坐起来了,站起来了,还走向自己这边了,吓得半死。这女尸到了四人面前,弯下腰,对着那边三位的嘴巴吹气,吹一口气,死一个人。那个醒的赶忙逃跑,女尸一跳一跳的追赶,客商绕树狂奔,女尸跳起来扑击,跑了半夜,直到天亮,女尸才抱着树变僵硬了。在《大话西游》里,白晶晶就是模仿这一动作,吹气、吸气,而至尊宝捏着鼻子不呼吸,左右躲避,非常无厘头。而从来僵尸剧都是一跳一跳前进,想必也是受了这段文字的影响。不过我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四人出门,而只剩下一人回归,而杀人者竟然是僵尸,怎能让人信服?细细品味文字,当是有人设局杀掉三位客商,可能是活下的一位,也可能是店主人贪图钱物。而归咎于鬼神,正是古人常用伎俩。

  《咬鬼》故事也挺渗人。说一位老头夏天在外面乘凉,正在打瞌睡呢,忽然看到有一位三十来岁的面色黄肿,一生白素丧服的女人走进家门,走进自己。老头假装睡着了,而这个女人就压到老头身上,老头开始还觉得心跳加速,忽然发现这女人从脚开始摸起,摸到脚,脚就软了,摸到腰,腰也不能动了,手也不能动,叫也没声音。女人贴着脸,嗅着老头,冷气森森,待到嘴巴凑到老头嘴巴的时候,老头用尽全部力气一咬,呀呀呀,女人大叫一声,赶紧逃跑,血液流了老头一嘴一脸。老头这时才大叫有鬼,灯火亮处,看到床上并无血迹,只有一些脏水,老头子几天之后嘴里都有腥臭。人们降妖,总要有些法器,最不济有些符箓圣水什么的,而此位老伯,完全没有武器,只有用自己的嘴巴来咬。原本可以浪漫的外遇故事,结局竟然变成如此恶心,现实真的很残酷呢。


叶之秋


我觉得是《尸变》

距离县城有五六里路,阳信村的老头和他儿子在路边开了一个小店,供往来的行脚商人夜宿。

一天黄昏,同来的四个商人想留宿店里,但是客房已经满了。考虑到除此无可宿的地方,他们坚决地恳请店家想办法。那时,老头的儿媳刚死,尸体还停在去店百步外的小屋里,出外选购棺木的儿子还没回来。就是这样的住所,四人也只好接受了。

小屋低矮,几案上点了一枝短烛,光焰依风摇曳,案后有搭帐衣,纸衾覆盖逝者。复室中备有连塌,来不及多观察,困顿不堪的客人倒头便睡,鼾声起伏,唯有卧榻里头的那个客人尚睡意朦胧。忽然听到察察的木板挤压声音,他急忙睁开眼睛往外看,四围沉寂黑暗,灵床前的烛火明亮耀眼。女尸已揭开被子坐在床沿,一会儿下了床,慢慢摸索着步入卧室。脸色淡金,白绢抹额。躯体靠近睡塌,挨个儿往同伴唇边吹气。鼾声渐渐低微。客人害怕极了,暗暗地用被子盖住额头,紧紧地闭住呼吸。不一会儿,女尸来了,一样地吹气。觉得出去了,又听到悉索的纸衣声,他才小心地探头偷窥,女尸僵卧如初。他吓得瑟瑟发抖,但一点动静也不敢作出,只是暗暗地用脚踩踏三个同伴,但他们一点回应也没有。顾虑良久,觉得除起身外逃别无他法。刚刚有了点动作,外屋察察的木板声又响起来了。他更害怕了,赶忙把头缩回被子里面。觉得女尸来了,连续吹了几遍才慢慢回去。声音渐渐平复。他从被底下不动声色地摸到了裤头,快速穿上,裸足往外跑。女尸也跟着起身,等到离开帷帐的时候,客人已破门而出。女尸紧追不舍。客人边跑边嚎,但村人没听见。想要扣店主的门,但又怕来不及,只好沿着县城方向的大道,极力跑去。到东郊,看见寺庙,听到了木鱼声,他急忙跑去敲木门。道士从没碰到敲门这么早这么急的,迟疑着没开门。很快,女尸已到,相去已不足一尺。客人更为窘迫。门外有一棵腰围四五尺的大白杨,客人急奔那儿以此作为屏障。尸左则人右,尸右则人左。一会儿,各自均倦透了。尸体突然站着停下来,客人汗如雨下气息倒逆也停了下来。女尸暴起,伸出两臂隔树探扑过去。客人惊倒在地。尸体捉之不得,抱树而僵。道士在门后听了很久,直到无声无息了,才点灯出来。看见客人仰卧地上面如死灰,探视的时候发现仍有些气息。被背入寺内,黎明时分才苏醒过来。喝了点汤水,客人把所见所闻告诉道士。这时晨钟已敲遍,晓色迷蒙隐约,道士看到了僵卧树间的女尸,大惊,赶紧着人报告县令。县令亲来质验,派人把女手拔开,却牢不可开。仔细看,发现左右手各有四指并卷如钩,入木没甲。又加几个人齐力拔,才得拔开。派人去探视店家,发现他们那乱作一团,尸无客死。听到衙役所报,老头才跟着前往,把女尸抬回来了。

客人哭丧着对县令说:“出来的是四个,现在回去的只我一人,我应该怎么跟乡里交代呀?”县令给了他一份文书,另派衙役送回乡了事


每天一学习


《聊斋志异》是中国人最为熟悉的一部短篇鬼怪故事作品,虽然写牛鬼蛇神,但书中大多故事都是美好的。书中的鬼、妖和狐狸,与我们人类一样,都有着正常的七情六欲,很多时候,他们在情感上,比现实中的人更加善良。

当然,也有凶鬼坏狐,有些很凶残的,这也影射着清朝时一些坏人的形象。

书中吓人恐怖的故事不算多,最让人害怕的,我认为是《尸变》、《喷水》、《荞中怪》等,这几篇可能大家都较为熟悉,但我认为还有一篇最为吓人的,就是《野狗》,以下是胡秀才对原著的白话翻译:

于七之乱中,很多人被杀死。为镇压叛乱,朝廷派出大军进村清剿叛党。有个叫李化龙的人,从山里回到村中时,村里人大多已被杀光了。这时又听见大兵找来的声音,为免被杀,他连忙倒在死人堆里装死。

半夜大兵过完后,李化龙正准备爬起来,睁眼一看,发现四周尸体全都站了起来,密密麻麻像小树林一样。有个断了头,但脑袋仍挂在肩上的人说:野狗来了怎么办?其他尸体一同乱叫:怎么办,怎么办?接着这些尸体全部倒地。

这一幕把李化龙吓呆了,这时他刚要坐起来离开。突然看见前面来了个兽头人身的怪物,挨个吸这些尸体的脑子。李化龙怕脑子被吸,忙把头藏在的尸体下面。这怪物到他面前时,拨弄他的身体,想把他的头露出来好吸他。

李化龙万分害怕,但又不想死。黑暗中手摸到一块石头。他猛的跳起来,用石头暴击怪物的头部,结果一下击中了怪物的嘴。

那怪物大叫一声,捂着嘴跑掉了。后来李化龙在地上捡到两颗怪物掉下来的牙齿,有四寸多长,但没人能认识这是什么怪。

这则故事虽短,读来是不是分外恐怖?这些死人堆里的场景,蒲公在短短的故事里,写得生动形象,这篇故事并没有鬼,但那些站立起来的尸体,以及凶残的怪兽,在特定的环境下,都显得非常可怕。

但这个故事的结局挺好的,李化龙凭着自己的勇气,克服掉自己的恐惧心,在危险关头,暴发出猛击,打跑了怪兽,得以活命。这才是此文的精髓,我们当学习他临危不乱的气概,在绝境中找到生机。


秀才品书


我觉得《尸变》里的女尸很恐怖:月夜,昏暗的灯笼,荒村,旅店,阴森的房间,灵堂,停放的女尸,女尸吸人阳气,暴走的尸体紧追不舍……走夜路总感觉后面有东西跟着,睡觉时感觉有东西就站在床头……另外为什么那个客人非得要穿上衣服再跑?难道古代人也喜欢裸睡?



津典传奇


个人认为,应该是《画皮》。

直接讲故事,纯手打,不搬运:

话说古时候太原有个叫王生的人,大清早刚一出门儿,就碰见个如花似玉的小姐姐。

这小姐姐不但相貌奇美,身段更是婀娜,可偏偏居无定所,处境艰难,等同在外流浪。

于是单身汉王生对她一见钟情,好生伺候,还让她寄住在书房里。

可小姐姐却告诫王生,关于她住进家里这件事情,对谁都不要说。

王生心想,这穷酸一辈子,赶上这么一回桃花大运,可谓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当然不会跟别人显摆。

然后到了某一天,王生出门溜达,正巧碰见个老道士,那道士隔老远定睛一看,立马上前堵住王生的去路,神情肃穆的问他:“敢问小哥,你近来可曾遇到不寻常之事?”

王生一听这话,当即起了提防,不悦道:“我啥也没遇见!”

老道皱起双眉,怒瞪双眼:“小哥,我见你被妖气缠身,血气不足,却又浑然不知,怕是精血将被妖祟吸干!!”

王生仍旧不以为然,只觉得这老道满嘴胡话,直接甩了袖子夺路而走。

待夜晚,被老道一番话语惹的心神不定,王生睡不着,索性小步来到书房,想看看那貌美如花的小姐姐。

岂料。

他隔着门板,只见书房内站定一只厉鬼,青面獠牙,骇人至极!

那厉鬼手拿彩笔,正为一张薄如蝉翼的人皮上色,王生亲见此幕,当即吓的魂飞魄散,浑身颤抖间不小心弄出声响。

厉鬼听到响动,迅速把人皮罩在身上,眨眼间变成一位婀娜少女!

王生见状拔腿就跑,可毕竟人鬼殊力,不及厉鬼迅速,后者追上王生后,将王生的心脏挖出。

正巧从外地回家的王生妻子撞见,吓的花容失色,没命狂奔,却在房外不远处,一头撞在了老道怀里。

王妻停下脚步,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向老道倾诉失夫之痛,老道听后哈哈大笑,说自己有一计,可救王生,但需王妻全力配合。

王妻为救丈夫,只好点头答应,任凭老道差遣。

那老道为考验王妻救夫的决心,百般戏弄王妻,还将自己吃过的东西吐出来,让王妻咽下。

为救丈夫,王妻忍受着难以想象的屈辱。

谁知老道见状得意大笑,直接拂袖离去。

绝望的王妻回到家中,抱着丈夫的尸体,悲痛欲绝,放声大哭。

哭着哭着,她突然倍感恶心,忍不住将腹中物体呕吐而出。

只见秽物如有灵性,一出王妻之口,当即飘入王生嘴里。

下一刻,王生缓缓睁开双眼,却是起死回生。

再看书房内,早已没了厉鬼,也无少女身影。

——————

《画皮》原文节选:

(王生)蹑迹而窗窥之,见一狞鬼,面翠色,齿如锯。铺人皮于榻上,执彩笔而绘之;已而掷笔,举皮,如振衣状,披于身,遂化为女子。睹此状,大惧,兽伏而出。

——————


钱品聚


喷水同尸变最恐怖,等于现在最恐怖的僵尸电影,写得那样真实可信,如亲临其境一样,使人相信事件是真实的,尸变那女鬼追人一幕太经典了,几百年都印在中国人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太恐怖了,听讲作者浦松龄为收集素材在路口设茶档听人讲鬼故,因为从人民群众亲身经历的鬼故事,所以特别可信真实,他写的那篇最奇幻的爱情故事,画壁,也是这样真实的效果,所以人类的伟大文学作品都是要从真实生话中取材,作品才会感动人,几百年都会流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