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双黄连抑“新冠”我们能用吗?请科学看待双黄连 不过度宣传 也不迅速否定

昨晚一条“双黄连可以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息致使数小时内,人、兽版双黄连皆告售罄。充分见证了我大中华的强大购买力,以及少数媒体人急于帮助科研界宣传、迅速找到有效药物的决心。

但是很快,各方迅速回应:“抑制≠预防”,“初步发现、未经验证”,“双黄连有不良反应”……孰是孰非,让公众甚至是使用过的医生困惑骤升。

大家且慢,说得太过与迅速否定,不仅对双黄连不公平,甚至可能影响未来满足适应症的患者的使用。

其实,中药和西药一样,有严格的禁忌症。不论双黄连这样的中成药、还是传统汤剂的使用,要想见效并安全,必须要根据中医理论使用、根据中医理论使用、根据中医理论使用!

要回答“我们现在能用双黄连吗”?这个问题,先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你是否感染?

2.如果感染,属于哪种证型(中医学术语:归类相似症状的统称)?

在此之前,我们要先看下双黄连说明书,是否有上述信息。说明书的“功能主治”中明确指出:“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并在“注意事项”中明确:“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双黄连抑“新冠”我们能用吗?请科学看待双黄连 不过度宣传 也不迅速否定


因此,只有属于“风热证”的类型才能使用双黄连。

而风热证说明书上的“发热、咳嗽、咽痛”外还可以有扁桃体肿大、咳黄痰等“实热证”的症状,而属“虚”(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慢性病患者其实也不合适。

这次新冠肺炎是风热证么?就目前的证据,答案:不是。

依据:从国家卫健委1月27日公布的第四版治疗方案(试行)的4类中医证型,以及中医专家根据此次患者表现发表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中医临床特征与辨证治疗初探”可见:并无风热证。而且,真正参与救治的中医专家建议:“此次证候以湿、毒为主, “临床治疗应侧重祛湿,而非清热,如冒然清热,必会导致湿邪加重,影响疗效”。


双黄连抑“新冠”我们能用吗?请科学看待双黄连 不过度宣传 也不迅速否定

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四版(试行)


双黄连抑“新冠”我们能用吗?请科学看待双黄连 不过度宣传 也不迅速否定

2019新型冠状病毒中医证候文章


由此可见,本次新冠以湿毒证型为主,主治风热证型的双黄连不能用于治疗。如果滥用、误用,就会出现,说明书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的不良反应。


双黄连抑“新冠”我们能用吗?请科学看待双黄连 不过度宣传 也不迅速否定


双黄连抑“新冠”我们能用吗?请科学看待双黄连 不过度宣传 也不迅速否定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4 年)


多数人会问:为什么研究显示有抑制作用,临床却不推荐?

这是整体与局部的逻辑问题。其实,很多清热解毒中药在现代实验研究中都有广谱抗病毒,甚至同时抑菌(细菌)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中药被中西医广泛用于流感及呼吸道细菌感染治疗的原因。

但不论中医、西医,都强调用药需要精准在中医理论中,要根据中药的具体作用、也就是药性,以及疾病的病性(中医称为证候/证型)、还有患者的体质进行严格判定,同时,对使用的细节,包括用法、用量、使用时间都进行了明确规定,以确保更有效、更安全。否则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中医师和中药师要经过系统学习与培训才能在临床正确使用中药。

其实,不仅双黄连如此,所有中药及中成药(口服及注射剂)的使用皆如此——要在中医药医学理论的指导下使用中药,才能确保中药的安全有效。

再以麻黄为例,其功效是发汗解表、利水消肿、止咳平喘,中医临床用于治疗:风寒表实证(风寒与风热相对,实证与虚证相对,进一步限定了麻黄的使用),同时临床对于用量、用法也有明确规定。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西方使用者根据麻黄在实验室用显示的利尿、强心等作用误将其广泛用于减肥,最终导致死亡案例发生,并因此被禁用。诸如此类误用而导致禁用的中药并不少见。

请问,这是麻黄等中药的错误,还是使用者的错误?中药因为误用导致禁用,仅仅是中医中药的损失么?

就像西医用药,要根据西医学理论指导用药适应症与用量,如不能将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成倍使用,也不能用其来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同样的道理,中药(汤药、成药、注射剂)也要严格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才能达到疗效、并确保安全。

那是西医就不能使用中药了么?当然不是!

有效的药物不应被认为贴上“中”或“西”的标签而限制使用,相反,中药、甚至是有“毒”的中药,在现代医学及科技的帮助下,正确而精准的使用,会达到“”神效”。

如青蒿素治疗疟疾,砒霜(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就是中西医共同努力,将西医及现代科技用于中医药的研发,将古药、毒药“升级改造”,进行创新、攻克难疾的最好例证。而中西医结合专家叶任高与钱桐荪将中西医融会贯通,用于狼疮性肾炎的治疗,也是临床融会中西、惠及患者的典范。


双黄连抑“新冠”我们能用吗?请科学看待双黄连 不过度宣传 也不迅速否定


相信聪慧如西医同仁,在具备系统的医学知识基础上集中培训精要的中医理论,会更高效的使用好中药。这也如同我们作为现代中医医生,同样要系统学习西医知识一样。

医学不分中西,互相取长补短、兼容并包,才能更好的实现疾病防控、健康维护的作用。

参考文献及来源

赵静. 中药复方抗流感病毒作用机制研究概述[J]. 中医杂志,2014,10:885-888.

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的通知http://www.nhc.gov.cn/yzygj/s7653p/202001/4294563ed35b43209b31739bd0785e67.shtml

王玉光,齐文升,刘清泉等.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中医临床特征与辨证治疗初探[J/OL].中医杂志:1-6[2020-02-01].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166.R.20200129.1258.002.html.

Zhi-Xiang Shen, et al. Blood, Vol 89, No 9 (May 1), 1997: pp 3354-3360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www.nmpa.gov.cn/WS04/CL2138/359373.html [Accessed 31 Jan. 2020].

叶任高,叶明生.狼疮性肾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进展[J].中级医刊,1990,25(12) :9-10.

钱桐荪,达展云.中西医结合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的经验与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5.6(11):7-9

赵静,曹洪欣.曹洪欣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J].中医杂志,2018,59(03):199-20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