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什么二十年前有专家说地球上的石油只够人类用二十年,现在有的专家说石油还够用二十年?

Yinzhifeng214039463


问题问得真不错。专家们说的这个事是真理,真理是永恒的不变的。所以,关于石油到底还够人类用多久,二十年前回答“二十年”,今天也一样要回答“二十年”,并且,二十年后的答案也应该是“二十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专家们说的是真理,永恒不变的真理。

正如我们山呼“万岁”,你什么时候能想象下一年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地大喊“九千九百九十九岁”呢?万岁就是万岁,不变就是不变。


郭城3点14壹伍玖


我给你讲个故事吧,在150年前那个时候,煤炭刚刚应用于工业的时候。当时的一些专家就在呼吁,我们要保护煤炭资源,因为他是地球上不可再生的,用一吨就少一吨。50年以后,当时的专家还是这样说,又过了50年还是这样说,直到今天,我们才发现煤炭资源已经被其他能源所替代了。

我亲戚就在我们附近的煤矿上班。现在他们的情况是控制产量。所产出来的煤。通过政府引荐卖给附近的发电厂。真实情况的确是这样。现在我们所依赖的就是石油天然气。未来可能我们所依赖的是可燃冰或者太阳能等等。

抛出一个观点吧,这个观点不是我的原创。是我看其他资料了解的,就是说世界上石油永远也用不完。可能你会觉得诧异,怎么会,既然是不可再生的,一定会用完的。世界上最后一滴石油一定是在某个实验室里面呆着,为什么?因为它已经贵的价值连城了。人们是不可能把它用掉的。

当石油越来越少,价格一路攀升。终于到达了一个临界点,人们再也承受不了这个价格了。这个时候势必会有新的能源去代替他,你一定要相信人类的这种创造能力。 我对此是坚信不疑的。

你们觉得呢?


豫小沁


二十年前有专家说地球上的石油只够人类用二十年,现在有的专家说石油还够用二十年,石油为什么越用越多?

事实上,地球上的石油永远不可能被开采完,只会因为某些地区的石油开采难度大,开采成本高,而选择其他替代能源。恐怕你是等不到石油枯竭的那一天呢,或许你的孙子一辈能等到,那些宣扬石油枯竭论,鼓吹电动汽车的也省省吧,夸大事实,贩卖焦虑而已。

石油为什么越采越多?

1914年,美国矿务局预测,本国的石油储量只能用10年;1926年,联邦石油保护部门估计美国石油的供应量只能再维持7年;1939年,内政部说石油能用13年,12年后改口说还能再用13年;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卡特总统说,“下一个10年结束的时候,我们会把全世界所有探明的石油储量用完。”

结果这些预言一个都没成真,石油到如今2020年还在使用,并且短时间内还没有枯竭的迹象。实际上不是石油越用越多,而是我们探明的石油储量越来越多了,以前的那些预言也不能说错误,但是都是基于当时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来判断的,但是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石油被发现,特别是委内瑞拉等国家的大量石油被发现。再加上页岩油的储备,全球页岩油储量大约在11万亿~13万亿吨之间,远远超过目前传统石油储量。

但是这还只是个开始,Z44油井是人类目前到达的地底最深点,大约12376米,而地球半径是6371km,人类到达的最深地底仅仅12km,只相当于地球半径的不到0.2%,还有大量的石油埋在地底深处等待着科技的发展揭开面纱。

为何总是有人宣扬“石油枯竭论”?

那么为什么总是有人宣传石油枯竭论?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1、限于当时的认知。古代还有天圆地方说,但是那时候的人们深信不疑,所以很多科学预测都限于当时的认知,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所以我们目前所探明的石油储量也是不准确的,地球的实际石油储量要比这多得多。

2、出于政治或经济利益。还有就是出于各种目的,大肆宣扬“石油枯竭论”,政客为了选票,石油公司为了涨价获得更多利润,电动汽车企业为了宣扬电动汽车代表未来,各方都有自己的立场,但是作为消费者,我们要做的便是理性判断。

虽然石油短期内不会枯竭,但是新能源的发展并不冲突,这完全可以是两条并行发展的路线,不过,如果以石油即将枯竭为理由,劝你买新能源的,听听就行了。


老司机侃侃车儿


正如题目所言:地球上的石油只够人类用二十年?这么多年的过去了,为什么现在石油资源还可以继续利用!

对于这一点,主要在于石油是否会枯竭?

通常,我们在课本上学的知识是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石油的形成主要是生物的遗骸经过自然界的沉降分解产生的,其产量是有限的,

可以说这种说法没错,但是近年来,科学界对于石油是否是不可再生资源提出了质疑,前苏联的专家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是斐然的,他们提出了石化油学说,石油是由地壳内部的碳生成的。碳在地壳中,以碳氢的形式存在,经过高温高压的作用,逐渐形成了石油。只要地球内部的碳没有枯竭,石油便会源源不断地被制成。主要证据是在晶基地质不毛之地的第聂伯-顿涅茨盆地发现了数量可观的石油产量,并且具有可采价值。

同时近年来一些枯竭的石油产地出现“二次填充”现象,也能证明这一点,或许石油资源真的是可再生资源了,地球已经存在了46亿年,那么还是地球内部还是有相当可观的石油储量的,只是由于现有开采技术不成熟,无法全部开采罢了。

不过我觉得这个问题的最好的解释方法是经济学中的供需关系,

老刘学过一点经济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这个图中的英文字母代表释义我就解释了,暂定这是一个静态分析模型吧,石油产量和民众对这个的需求,当S


我是科普老刘,持续创作的科普者


科普老刘


作为一名地理老师,我从地理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从地理角度来说,二十年前的专家的说法是正确的,现在的专家的说法也是正确的,这并不矛盾。

理由如下:

一、和石油勘探与开采相关的科技水平取得进步

1.勘探技术的进步,使得二十年后发现的石油资源越来越多。

最早的石油勘探技术是钻井技术,还记得小时候我家对面的山头上就来了地质队,他们在山上留下了一个一个的小黑窟窿。后来计算机技术以及地震波在勘探中的运用增多。

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其中纵波能够在固液气三态中传播,且传播的速度快;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且传播速度慢。勘探人员可以利用人工模拟的地震波初步探明地下是否有液态。

下图是当前油气行业十大技术突破:

2.开采技术的进步,唤醒了沉睡的石油资源

地理学中用资源的蕴藏量表示资源的探明储量,用可开采量表明表明资源可以被开采的数量。因为开采技术的的限制,一般来说可开采量是小于资源蕴藏量的。

随着开采技术的进步,原来沉睡的储量,渐渐的被开采出来,例如,天津大港油田每一年运用新技术可以增加近10万吨产量。

二、与石油利用相关的技术水平有了提升

1.对石油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提高,减少了石油资源单位消耗量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到企业和人们实际行动中,在工业生产中人们采用清洁生产,提倡节能减碳。在生活中遵循循环经济,变废为宝,使用纸袋替代石油产品(塑料袋)、对产品采用适度包装等措施。

人们通过以上措施,提高对石油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从而达到减少单位石油消耗量的目的。

这点听起来很矛盾,但其实并不矛盾。

例如:2019年1月24日,工信部重新制定了全新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以及关于其评价的方法和各种指标的规定,新标根据全球的汽车使用情况来整体的预估了2025年的时候乘用车的平均油耗将在4L左右。

汽车的油耗水平越来越低,也就表明这人们在减少石油消耗量方面越来越努力。

2.新的替代能源的出现,降低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从全球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目前仍然是石油居于第一位,煤炭居于第二位。但是全球新能源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今后,石油的能源地位将逐渐下降,有机构预测显示,到2040年石油占比有望从现在的70%左右下降到30%左右。与此相对的是天然气、可燃冰、水能、核能的占比的提高。

3.全球变暖的倒逼

众所周知,全球变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全球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而石油正是化石燃料中的一种,二氧化碳又正好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之一。

全球各地为了缓解全球变暖多次召开气候大会,在此背景下,用其它清洁能源替代石油逐渐成为了大家的共识,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石油的消耗量,增加石油的使用年限。

4.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

小结:综上所述,二十年前的专家就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社会实际做出来的判断是正确的,二十年后的专家在技术水平提高,社会、国家、公众意识提高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也是没有错的。


关于题主的这个问题,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下:

技术进步了,资源是不是无限的?我们可以不用考虑资源枯竭的问题?

科技水平会不断的提高,被我们发现的资源也会越来越多,是不是我们就可以说石油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或者说就算是石油资源没有了我们也还会有更多的其它“石油”资源。

请注意,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资源一定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在开发资源利用资源的同时就会和环境产生关系,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甚至于危害到人类本身

我们来看一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示意图

从此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需要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如果过度获取就会导致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获取资源的同时人类社会还会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如果过度排放就会导致环境污染。

结束语:套用政治学科的一句话,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二十年前和二十年后专家的观点都是基于其所处的环境下做出的正确结论。此外,我们在利用资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环境保护。


雷鸣地理


在“经济学原理”的选修课上,老师提了一个问题:“据统计,现在地球上还有6583000000千加仑的石油,而我们现在每年用掉150000千加仑的石油,那么我们多长时间会用完呢?”


答案是:永远也不会用完!


当得到一种商品或资源的成本超过另一种时,人类会自然而然地选择更经济和节约的方式来达到目标。


石油也是如此,当人们开采石油的难度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另一些能源必然会被选择并取代石油。这就是经济规律。 举个例子,人类最早是用木柴做能源的,但现在不用了,不是木柴用完了,而是煤和石油的综合成本大大低于木柴所致,人类不是造不出用木柴驱动的汽车而是还没有到达那一步。


总会有替代资源是让一种稀缺变另一种稀缺,有可能是电能(通过太阳能、风能转化)也有可能是核能总之,人们必然会找到一种替代石油的能源。


捌零掌柜


石油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不可再生资源之一,几十年来,石油产量一直在稳步增长,能源专家一直在试图计算人类什么时候可能会耗尽石油。1970年,就有研究人员认为石油储量只剩下30年了;到1990年,这一估计上升到40年,石油的产量仍在上升,之前的预测枯竭时间也一直被推迟。

估计可供人类使用的石油数量的困难来自于潜在储量的不同估计。目前,最常被引用的预测之一来自英国石油公司在2014年世界能源日做出的预测——石油储量估计为1.688万亿桶,按照目前的产量水平,地球上还有大约53年的石油储量。

然而,英国石油公司的估计严重依赖于已探明储量,每个国家对已探明储量的计算方法都不一样,但这个数字通常代表了石油公司认为可通过现有技术开采出的石油量,同时仍能实现盈利。此前的预测是基于石油储量已经完全被探明,但这种预测明显是错误的,因为石油产量和探明储量都在持续增长。并且,地球上实际存在的石油量远远大于我们目前认为可以开采的石油量。如果钻探技术能够提高到开采难度较大的石油在经济上变得可行,比如页岩油,那么我们可能还有更长时间的石油储量。

上图来自美国能源情报署的图表,可以直观地了解地球上的石油储量。

另外,我们仍然在发现大量的石油矿藏。2016年11月,美国地质调查局宣布发现了美国最大的未开采石油储量,估计拥有200亿桶石油,储量比北美迄今为止最大的油田在过去43年里的石油产量还高。

然而,石油发现正在放缓。事实上,国际能源署的最新数据显示,传统石油勘探投资已降至7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被视为未来全球供应关键组成部分的海上石油行业的新活动尤其疲弱,2016年,在所有被批准的石油开采中,只有13%是离岸资源,而在过去15年里,这一比例平均超过40%。

关于石油到底还能用多久,在能源专家和石油公司之间,仍然存在着辩论。但可以肯定的是,石油越来越难开采,这反映在不断上涨的油价上。石油价格影响范围广泛,影响公路、航空和航运,并导致大米和小麦等主食等大宗商品价格飙升。


科学闰土


因为人类发现二十年前的理论似乎错了。

人类是一个非常讽刺的东西。我们对外太空的了解已经出了银河系。但是对地球的了解呢?答案是13000米。

前苏联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搞的一项超级工程-科拉超深钻孔(Кольская сверхглубокая скважина),也叫科拉钻井,它位于前苏联的科拉半岛上,此次科学钻探共开挖了3个井,其中最深的一个达到了12,262米,是当时世界上最深的钻孔。

而地球直径呢?12756千米。半径大约:6000千米。也就是说我们连百分之一都没有钻到。

而且这么一个钻洞是无法彻底了解地球的。

为什么要先扯这么一段。跟科学家对石油的认知有关。

二十年以前的科学家认为石油是由大量动物植物尸体埋在地下,然后经过长时间的腐烂,汇集在一起产生的。他们通过计算大约算出来,地球的能源可以用到2038年左右。

但现实非常打脸,世界上各个国家不断发现新油田,现在美国都成了石油净出口国。那么这个理论是错的。科学家对地球核心的了解还是不够。题外话:地壳,地幔,地核是不是正确的至今是没有证明的。

所以石油到底哪里来?已经成了一个大问题。现在新的理论是石油是地幔部分的一些较轻的物质,通过地壳运动,流到了地壳层。这也解释了某些枯竭的油田,在废弃几十年后,发现石油含量增加的情况。

但经过上一次打脸以后,再也没有科学家敢直接这么说,这意味着石油的含量大大超过了人们的预期。而且我们无法知道人类还可以用多久(因为无法观测到)。这会让我们其他的为新能源开发带来不确定因素。如:中国核聚变能源一旦成功。人类现已经发现的核材料,就够我们使用几千年了。

于是科学家们就给了一个模糊的概念:从今天起还可以用二十年。到了明天又是:从今天起可以用二十年。二十年,二十年……无止境而已。


斗天斗地斗自己


世界上的石油储备量是有限的,而人类对于石油的需求是无限的,只要人类有需要石油的一天,那么世界上的石油总会有耗尽的那一天,只不过这一天到底是哪一天,现在还是没有定论的。


20年前,有专家根据地球上已经勘探出来的总的石油储备量以及人类消耗石油的速度,得出了地球上的石油只够人类使用20年的结论,时过境迁,又有专家说地球上的石油只够使用几十年了。那么过去的20年算得了什么,专家说的话看来并不可信是吧,而这似乎意味着地球上的石油还可以供人类使用很多年,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20年前跟今天当然不可同日而语,在这过去的20年间,一定是不断有新的油田被发现,人类已经探明的石油总储量也是一定在逐步攀升的,而石油储量一旦发生了变化,那么石油还有多少年能够耗尽也是一直在变化之中的。我们都知道石油以及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也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消耗了之后,短期之内大自然无法重新将其制造出来,所以一旦石油耗尽,我们就真的没有石油了。


早在20年前,就有说法称,地球上当前的油气资源,可能只能够维持20年左右的时间,然而20年过去了,又是一个20年,其实这并不是专家学者或者是油气大亨们故意藏着掖着以好抬高油价,而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导致原来很多很难被发现以及很难被开采的原油变得可以开采了,比如说曾经很多认为已经枯竭了的油田,现在又有75%恢复生产了。

前一段时间美国就宣布了一个重大的好消息,那就是他们刚刚发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油田,而这个油田位于德克萨斯州,是有史以来最大的连片油气田,而这个新石油田被认为可以开采出463亿桶石油,281亿万立方英尺天然气,带来的经济效益达到数万亿美元。美国可以发现大油田,其它的国家一样可以发现大油田,而随着不断有油田被发现,世界上的石油可以供人类使用的时间就越来越长了。当然了,还是那句话,石油总有用完的那一天,所以寻找新的替代能源也是刻不容缓。


镜像科普


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这个问题,首先,目前人类并不是在所有区域都能进行油气勘探的,在新区域是可能发现新油气藏的,比如海洋,这些区域随着勘探技术的进步是可能发现新油气藏的,是对储量认识的补充。

其次,石油储量是分级的,广泛资源量并不足以支撑开采,从资源量到预测储量再到探明储量再到可采储量再到实际采出量都是有一定比例的,和最终产量最相关的是探明储量与实际采出量的比例,也就是采收率(可采储量=探明储量*采收率),以前计算的储量是根据当时开采水平计算的,即是说,在当时条件下,低丰度油气藏是可能达不到储量标准的,但是后期技术发展就可以有经济效益了,这样可采储量就提高了。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苏里格气田,这是一个低丰度气藏,虽然总体储量很高,但是极难开采。如果按照以前的工艺,采收率是极低的,采取压裂技术以后,可开采程度大大增加,有了经济效益,一年总产量能达到上百亿方天然气。当然还有现在比较火爆的页岩气,也是开采技术发展的结果。因为中国油气资源的贫乏,所以很多油田都是在采收率上面下功夫,想尽办法提高产量。但是这也不够国内的需求增长,所以才需要从国外进口油气。总体油气资源是在不断消耗的,这是毋庸置疑的,现在还有油气资源使用,那是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而不是所谓的自动再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