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格格和公主這兩個稱謂有何區別?

9527天空之城


現而今不少人把清朝的公主和格格(更正一個誤區,GeGe的讀音是第一聲,而不是第二聲。這是末代鐵帽子肅親王善耆的女兒金默玉女士給出的讀音,她自己就是格格,給出的讀音應該是正確的)劃等號,實際上是受到了電視劇的影響。實際上,格格並不是清朝公主的特有稱呼。



滿語中的“格格”大致就相當於漢語中“小姐”(別亂想!)的意思,最初格格就是滿洲大戶人家小姐的一個稱呼而已,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後來,由於滿洲貴族的崛起,尤其是清王朝入主中原之後,格格開始有了一定的特殊含義,基本上就只有宗室、覺羅和一些滿洲貴族家待字閨中的小姐才能用了。當然,這也並不十分嚴格,一些滿洲八旗的大戶百姓也有私下稱小姐為格格的,官方並沒有明令禁止。除此之外,被還有一類人也被稱為格格,她們大多是宗室王公們沒有正式封號(側福晉)的妾。清高宗(乾隆帝)的生母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電視劇《甄嬛傳》裡甄嬛的原型)在清世宗(雍正帝)潛邸時期的身份就是格格,也就是潛邸時期的清世宗沒有側福晉名分的妾。



回到公主方面。清朝的宗女不僅僅只有公主被稱為格格,郡主、縣主、郡君、縣君、鄉君,甚至普通宗女也被稱為格格。而且,清朝還規定了一些特殊的格格稱號:郡主為和碩格格,縣主、郡君為多羅格格,縣君為固山格格,鄉君以下只稱格格。但是,無論怎麼稱呼,格格僅僅是一個常規叫法,並不是正式的封號,清朝的宗女們同樣是有一套完備的、類似於宗室爵位的等級體系。



按清制,皇帝嫡出之女封固倫公主、庶出之女封和碩公主,親王嫡出之女封郡主、側出(有名分的妾即側福晉所生)之女降兩級封郡君、庶出(無名分的妾所生)之女無封號只稱宗女,其他以此類推。也就是說,只有入八分輔國公以上的宗室王公嫡出之女才有鄉君以上的封號,庶出的就不一定了。同時,清朝沒有封號的宗女也按照俸祿高低分出了一定的等級,如六品俸宗女、七品俸宗女等等。



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受封的基礎之上的,如果尚為受封,即便是皇帝的嫡出女兒,也只能稱格格,而不能稱固倫公主。這就和皇子沒有封爵之前統一稱阿哥類似,只有受封之後才能稱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除此之外,宗女們的等級和封號也並不是絕對按照規定來的,如果皇帝願意加碼,完全是可以的。以怡賢親王胤祥為例,他一個嫡出的女兒和碩和惠公主,按規定親王嫡出的女兒只能封郡主。但是,清世宗和胤祥的關係怎麼樣大家都知道,清世宗直接把這個侄女養在了自己身邊,給予了公主的待遇。不過,還是略低了一等,是按庶出對待的。後來的慈禧就更加大方了,直接給了恭忠親王奕訢的女兒皇帝嫡出的待遇,將她封為了固倫榮壽公主。



綜上所述,格格大致相當於一個俗稱,並不是正式封號,而公主是正式封號,是有相應品級和待遇的。固倫公主和親王屬於同一等級,和碩公主和郡王屬於同一等級。而在沒有正式獲得封號之前,公主就只能暫時被稱為格格了。同時,格格也並不是公主專有,其他一些宗女、乃至宗室王公的妾,甚至一些滿洲貴族之女也有被稱為格格的。千萬不要被現在的電視劇給忽悠了,認為只有公主才叫格格,那就大錯特錯、荒天下之大謬了!


農民工歪說歷史


公主稱號的由來和變革

公主的稱號始於春秋時期,《公羊傳》:天子嫁女子於諸侯,必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不僅周王室之女,稱為公主,春秋戰國時期諸侯之女也稱為公主。

從漢朝開始,公主是作為皇族女子的最高爵位,和皇族男子的王爵相當,只有皇帝之女才能被封為公主,如漢文帝之女館陶公主、漢景帝之女平陽公主,其他宗室之女由於和親等需要,也有可能被封為公主,如西漢楚王之女解憂公主。

漢朝各王爺的女兒稱為翁主,隋唐開始,親王之女稱為郡主。

到唐朝時期,社會風氣開放,女子地位提高,許多大唐公主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比如高陽公主、太平公主、安樂公主、玉真公主等。

如同不是所有皇子能夠被封為王一樣,公主作為皇女的爵位,並不是所有皇女都能夠被封為公主的,一般未出嫁就早夭的皇女不會被授予公主稱號。

清朝格格與公主的區別

格格,在滿語中是小姐的意思,是對滿族對女性的稱謂,在後金時期(努爾哈慈、皇太極時期),大汗和貝勒的女兒稱為格格。

皇太極執政時期稱帝,改後金為大清,開始仿效漢制,皇帝之女稱謂公主,並且規定皇后所生之女稱固倫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養女,稱和碩公主。固倫公主爵同親王,和碩公主爵同郡王。“固倫”滿語意為天下、國家、尊貴、高雅;“和碩”,意為一方,兩種封號強調了嫡庶之別,不過有些庶出公主也由於皇帝的寵愛被封為固倫公主,如乾隆第十女固倫和孝公主。

這時候的格格專指對宗室王公之女的稱謂。清朝宗室男子爵位分為十二等,前五等為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公。這五等爵位之女可稱為格格,“公”以下之女,都稱為宗女。

所以格格和公主根本不是一會事,曾經火熱的電視劇《還珠格格》裡面所運用的稱號是不恰當的,乾隆皇帝的女兒應該被封為公主,而不是格格,歷史上的乾隆的五個女兒分別被封為固倫和敬公主、和碩和嘉公、固倫和靜公主、和碩和恪公主、固倫和孝公主。


風雅齋


很多人受了清宮戲的影響,以為皇子叫“阿哥”,皇女叫“格格”,其實並非如此,阿哥並非是皇子的專用稱呼,在滿族裡,阿哥可以是同齡男子年輕人的互相稱呼,也可以是父母對兒子的稱呼。

皇帝的女兒並不叫格格,而是叫公主,皇后所生的女兒叫固倫公主,其他妃子所生的叫和碩公主,當然這個也不是絕對的,有些公主雖然不是皇后所生,但因為特別受皇帝喜愛,也會被加封為固倫公主。

比如乾隆的第十女固倫和孝公主,她嫁給了和珅的長子豐紳殷德,還有康熙的第三女固倫榮憲公主。

那固倫與和碩又有什麼區別呢?在滿語裡,固倫是國家,天下的意思,而和碩是一方的意思,顯然固倫要比和碩尊貴。

而格格才是王公貴族的女兒的稱呼,格格根據出身,共分為五等,第一等是親王之女,叫做和碩格格(親王叫和碩親王),第二等是世子(親王的嫡子)和郡王之女,叫做多羅格格,第三等是貝勒之女,叫做多羅格格。

第四等是貝子之女,叫做固山格格,第五等是鎮國公、輔國公與嫡福晉之女,叫做鄉君,其他之女,全部叫做宗女。

另外,格格也會用在一些特別的人的稱呼上面,比如《康熙王朝》裡面的蘇麻喇姑,也被叫做蘇麻喇額涅格格,其中額涅是母親的意思,因為蘇麻撫養過康熙帝,還是康熙帝的啟蒙老師。

另外,一些貴族之女在沒有獲得受封之前,也會被叫做格格,還有親王的一些地位比較低的妾,也會被叫做格格,比如乾隆帝弘曆之母孝聖憲皇后,在雍正還是雍親王的時候,就被稱呼為格格。

所以總的來說,皇帝的女兒叫公主,王公的女兒叫格格。


歷史簡單說


看了一些清宮劇,很容易讓人產生誤解,認為格格和公主是一個意思,但是兩者雖然都是對針對皇族女性的稱謂,但是兩者還是有本質區別的。

格格,滿語,是小姐的意思,滿族和清朝對女性的一種稱謂,為清皇族女兒的統一稱呼。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後,仿明制,開始稱皇帝的女兒為“公主”,並規定皇后所生之女稱“固倫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養女,稱“和碩公主”。而“格格”這個稱呼則專指王公貴胄之女的專稱。

相對於格格一詞,公主的稱謂可謂由來已久,在中國,周朝時期,周天子的女兒為王姬,公主這名稱則是從春秋戰國時開始的。起源,《公羊傳》曰‘天子嫁女子於諸侯,必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

中國封建社會李朝歷代都對公主有著自己的一套制度,從唐朝以後開始,公主一般專指帝王之女,或者揹負和親任務的宗室之女,如大名鼎鼎的“文成公主”就是宗室之女。


一點點歷史


“格格”在滿語當中意思為“小姐”。清朝郡王貝勒女兒統稱為“格格”,“公主”是皇帝女兒的封號,只有皇帝的女兒才稱之為“公主”。皇太極繼位以後,為了區分皇帝與郡王之女,他仿照明朝制度,規定皇后所生之女稱“固倫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養女,稱之為“和碩公主”。也就是說,皇太極繼位以後,皇帝的女兒開始稱之為“公主”,皇室後裔的女兒稱之為“格格”。

“公主”與“格格”的區別在於,一個是皇帝女兒或養女的封號,一個是皇室後裔女兒的封號。且她們的地位也不一樣,公主的地位比格格的地位要高。我們就拿乾隆皇帝來舉例:乾隆皇帝大約有10個女兒,他的女兒(皇后及妃子所生的女兒)都稱之為公主。當然還有皇帝的養女,也稱之為公主。乾隆皇帝的兒子,如果被封為親王或者郡王,正妻所生的女兒為郡主(和碩格格),妾室所生的的女兒為郡君(多羅格格),不過他們統稱為“格格”。其實,在清朝親王的女兒都稱之為格格,已經沒有那麼明顯的區分。


謀士說


因為一部《還珠格格》很多人都認為清朝的皇子被稱作阿哥,而清朝的公主被稱作公主。其實,這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誤會。

在清朝某些時期,皇帝與宗族女兒被稱作“格格”,並不是說清朝皇帝的女兒才被稱為格格。而“格格”這個稱謂,也不完全都是指皇族女兒。清朝的宗室女兒、王公的低階妾室、未嫁的貴族婦女都被稱作“格格”。


公主,是古代對於皇帝女兒、諸侯王女兒以及宗室的女兒的一種敬稱。直到唐朝以後,只有皇帝的女兒,或者和親遠嫁的宗室女性能夠被冊封為“公主”。一般來說,父親是皇帝的女性能夠被封為公主。

而“公主”與“格格”是不同的。在滿洲話裡,格格的意思是“小姐”,最開始汗王與貝勒的女兒被稱作“格格”,這也是滿洲的傳統風俗。直到皇太極登基稱帝以後,仿照明朝制度,皇帝的女兒開始稱作公主。


清朝皇后嫡出的女兒為固倫公主,妃嬪所生的女兒為和碩公主,而王公貴胄的女兒則稱作“格格”。

而在清朝,王公的低階妾室也被稱作“格格”,比如《甄嬛傳》中,敬妃馮若昭在雍親王府時,就是年世蘭房裡的格格,也就是個低階的侍妾,所以華妃非常看不起敬妃。

在清朝,雖然親王、郡王、貝勒等宗室女兒能夠被冊封為郡主、縣主等,但沒有經過正式冊封,即便是親王嫡福晉的女兒,也都只能被稱作“格格”。所以,清朝皇帝的女兒仍舊是稱作公主,如果是被稱作格格,必然不是帝王之女。


澹奕


如果連“格格”和“公主”都區分不清楚的話,在宮鬥戲裡肯定活不過一集。但如果大家因為被瓊瑤阿姨的《還珠格格》誤導而搞錯二者區別的話,那就實在太冤枉了,因為還珠格格本該叫做還珠“公主“才對。。

對皇帝的女兒的稱呼有一整套的歷史沿革,所以想穿越回去當公主的話千萬別弄錯了朝代。

公主的稱呼是從春秋戰國時開始的。《公羊傳》曰:”‘天子嫁女子於諸侯,必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當時各諸侯國的諸侯都稱為公,周天子把女兒嫁給諸侯時,自己不主持婚禮,而叫同姓的諸侯主婚。“主”就是“主婚”之意,所以因為是諸侯主婚,天子的女兒就被稱為“公主”了。當時諸侯的女兒也被成為“公主”。

從西漢開始,只有皇帝的女兒才能稱為“公主”,諸侯王的女兒則稱為“翁主”。同時,因和親等緣故出嫁的宗女或宮女,往往也加封為公主,如唐朝的文成公主。

北宋徽宗時曾恢復古稱。改公主為帝姬。宋徽宗最寵愛的女兒就叫柔福帝姬。明時,皇帝的姑母稱大長公主,皇帝的姐妹稱長公主,皇帝的女兒稱公主,親王的女兒稱為郡主,郡王的女兒稱為縣主。

清朝前身“後金”初年,國君、貝勒的女兒均稱“格格”,無定製。例如,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長女稱“東果格格”,次女稱“嫩哲格格”。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後,於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始仿明制,皇帝女兒開始稱為“公主”,並規定皇后所生之女稱“固倫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養女,稱“和碩公主”。

《還珠格格》屬於乾隆年間的故事,所以理應叫做還珠公主。


東方國學






格格>公主≠公主。格格發音是koko,漢音gege,一聲。最初為旗人、宗室女兒的尊稱,類似於漢語的千金小姐之意。格格好厲害,可以是媽媽,可以是姐妹,可以是婢妾,還可以格格生格格!



格格還有宗室小妾之意。大概取小妾都是年輕女孩子之意。如乾隆他媽鈕鈷祿氏孝聖憲皇后(1692.11.5-1777.3.2)在雍正未即位前,因為滕妾身份被稱為格格。位在皇室大福晉(嫡福晉=後=正妻)、側福晉(妃=平妻)之下,也稱庶福晉(嬪=妾)。福晉為夫人意,因為早期滿語受蒙語影響深,老滿文就蒙文的翻版,故不少詞彙源自蒙語。“福晉”是回鶻(蒙語源自回鶻語)“可敦”的轉音,鮮卑、蠕蠕、突厥、回紇(回鶻)、蒙古的可汗的正妻都稱為可敦。



自清朝皇太極起,后妃生女不叫格格叫公主。清太宗崇德元年,仿明制將福晉改為后妃並將后妃之女由“格格”改為公主。皇后生女為固倫公主,固倫——國家!妃子生女為和碩格格,和碩——旗主!清朝只有公主和長公主。長公主包括皇帝姐妹和姑姑。



1660年順治將格格封為四等,格格生格格。①親王女為和碩格格,大福晉女郡主,側福晉女為郡君。②世子、郡王、多羅貝勒女為多羅格格,大縣主,側縣君;多羅大郡君,側鄉君。③固山貝子女為固山格格,大縣君,側宗女。④鎮國公、輔國公女為格格,嫡鄉君,側宗女。但皇帝、親王、郡王的格格福晉生的女兒也叫格格。



德高望重者的稱呼。蘇麻喇姑(1622-1705.10.24)終身為嫁,伺候在孝莊身旁,撫養教育康熙還有康熙的兒子。雖是奴婢,但居功厥偉,德高望重。內務府稱她為蘇麻喇額涅格格,就是媽媽格格。

格格這麼牛,您知道嗎?謝謝大家!


福垊


格格是個滿語的音譯寫法,其拉丁文轉寫應為“gege”,早期大致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指“姐姐”,二是對女性的尊稱。清朝入關以後,格格一詞有了一定的變化,姐姐的意思有所擴大,多有我們現在女孩、姑娘之意,在很多旗人家庭當中,給女孩起名字,就喜歡以“格”字來命名,比如我姥姥的姑姑,名字就叫“常格”,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

對女性的尊稱,這個含義其實一直沒有太多變化,這也是當今人們對於公主與格格區別不清的主要原因。這裡面又有兩方面的問題,其一,對旗人家女性的尊稱,所稱呼的一般指皇室貴族或滿洲世家中女性,也就是說,對於有一定的身份的女子,在歷史上是有被稱為“格格”的習慣的,就比如說乾隆的母親,鈕祜祿氏,在雍親王府雖只是個侍妾,連側福晉的名分都沒有,但由於是王爺的女人,在記錄中仍被寫成“格格”,而普通的八旗兵丁,那些沒有很高官位品級的人家的女兒,社會中沒有習慣稱其為格格。所以,也並不是所有的滿族女孩都可以被稱為格格,主要是歷史上沒那個習慣。


其二,格格在皇族女子中有專有稱為,可以相對於公主、郡主,是個封號,是格格這個詞在順治朝被漢語化了。按中國傳統的皇族女子所封的爵位,有公主、郡主、郡君、縣主、縣君和鄉君,那麼清入關後,也以格格向對應,也就有了固倫格格、和碩格格、多羅格格、固山格格,是針對於有正式封號的皇族女子的稱謂,有的是皇上的女兒,有的則是王爺、貝勒的女兒。


紅小豆館主


格格是一個滿語詞,也就是gege。

這個詞有兩個意思:其一是指姐姐,其二就是對所有女性,特別是清代皇族宗室女兒的尊稱。

看了很多古裝劇,大家可能都有這種思維誤區,以為格格、阿哥(age)都是稱呼皇族的。

其實不然。

在一般旗人家庭中,這兩個詞都是常見的。這裡以格格為例,請大家看下面兩則出自《清文鑑》的記錄:

1、格格指姐姐。

這段滿文說的是:eyun be gege sembi. (把姐姐稱作“格格”)。

2、把所有女性稱作格格。

這段滿文是:yaya hehe niyalma sargan jui be kunduleme gemu gege seme hūlambi. (一切婦人、女兒都尊稱為“格格”)。

由此可見,所有的清代八旗女子,都可以稱作是“格格”,這個詞不專屬於皇家。

只是,皇家的格格會在gege前冠以其他稱呼,以此形成和普通人的區別。

例如,親王之嫡女一般被封為hošoi gege(和碩格格),也就是郡主。通過“和碩”這個前綴,與普通女性區分開。

至於公主,那完全就是皇帝的女兒,私下裡可以稱為格格,公開稱呼就是公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