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凝聚我黨居功至偉的他去世後,毛主席親自守靈並題聯、擡柩、題碑

1931年2月7日深夜,在上海市郊龍華,24位革命者被秘密集體槍殺於國民黨淞滬警備司令部院內的荒地上。他們是:林育南、李求實、何孟雄、龍大道、歐陽立安、惲雨棠、李文、王青士、柔石、胡也頻、殷夫、馮鏗、羅石冰、阿剛、湯士倫、湯士佺、彭硯耕、費達夫、蔡博真、伍仲文、李雲卿、賀志平、劉爭、劉貞。

其中的柔石、胡也頻、殷夫、李偉森、馮鏗,就是魯迅先生那篇《為了忘卻的紀念》中歌頌的左聯五烈士。

此24位烈士的為首者,是我黨早期的傑出領導人,時任中共滬東區委書記,全國總工會秘書長林育南。 

林育南這個名字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熟悉了,但他的堂兄堂弟都是黨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堂兄是曾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的林育英(張浩),堂弟是開國元帥林彪。

林氏三兄弟是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回龍山鎮林家大壪村人,他們共同的私塾老師李卓侯是“中國地質學之父”李四光的父親,早年參加過同盟會,還曾與孫中山、黃興等人多次聚首,其思想開放,學識淵博。   

林育南小林育英2歲,長林彪8歲,和林育英同一曾祖父,和林彪同一祖父。

林育南是三兄弟中第一個參加革命的,並引導堂兄林育英、堂弟林彪走上了革命道路。

林育英早在1922年2月就入黨了,入黨介紹人是惲代英與林育南。他曾赴莫斯科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學習,回國後擔任過中共滿洲省委書記。1933年1月,林育英再赴莫斯科,任全國總工會駐赤色職工國際代表、中共中央駐共產國際代表。 

1935年,早已與中共中央失去聯繫的共產國際指派他回國與中共中央接洽。

林育英化名張浩,由外蒙入境,歷時一個多月,終於在瓦窯堡見到了毛主席及弟弟林彪。

凝聚我黨居功至偉的他去世後,毛主席親自守靈並題聯、抬柩、題碑

左起為林彪、張浩(林育英)、毛主席

林育英的到來是中共黨史上的一件大事,中共中央由此與共產國際恢復聯繫,林育英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隨後在1935年12月瓦窯堡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林育英向大會傳達了共產國際七大的精神和《八一宣言》的內容,為之後的中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奠定了思想基礎。

1935年12月底,中央決定,由林育英作說服張國燾率紅四方面軍北上的工作。張國燾已在四川理番縣卓木碉另立的“中央”,毛主席知道,張國燾比較聽共產國際的話,由林育英以共產國際代表的身份做張國燾的工作是最合適的。

林育英接受了任務,並致電張國燾,說明共產國際“派我來解決一、四方面軍的問題”,“我已帶有密碼與國際通電,兄如有電交國際,弟可代轉”。

張國燾後來在自己的回憶錄《我的回憶》中也說,他對林育英“極為看重”。1936年6月6日,張國燾被迫宣佈取消第二“中央”。8月3日、9月3日,林育英、毛主席、張聞天、周恩來、博古又聯名給朱德、張國燾發電,歡迎他們前來會師,並派林育英親自到前方去接。就這樣,張國燾終於到了陝北。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下轄三個師,即115師、120師、129師。林彪為115師師長,林育英為129師政委。

毛主席不無調侃地對他們說:“假如林育南還在,乾脆八路軍這三個師都由你們林家包了。”

1938年春,林育英由於傷病被調回中央,接替他職務的是八路軍政治部副主任鄧小平。

1941年8月,他的病情惡化,又被送往延安中央醫院搶救。

1942年3月6日,林育英在延安中央醫院逝世,享年45歲。

治喪期間,毛主席、朱德、任弼時、陳雲、葉劍英等輪流為他守靈。

毛主席還為他題寫了輓聯:“忠心為國,雖死猶榮”。

凝聚我黨居功至偉的他去世後,毛主席親自守靈並題聯、抬柩、題碑

3月9日,在林育英下葬時,毛主席、朱德、任弼時、徐特立等親自把林育英的棺柩抬到安葬地,毛主席還為他的墓碑題寫“張浩同志之墓”。

毛主席為人守靈、並題寫輓聯、抬柩、題碑,是其一生中惟一的一次,足見林育英的貢獻和影響之大。

凝聚我黨居功至偉的他去世後,毛主席親自守靈並題聯、抬柩、題碑

林育英之子林漢雄曾任國家建材局局長、建設部部長。

林漢雄的妻子是新四軍副軍長兼政委項英之女項蘇雲。(劉繼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