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厚重濮陽:衛國賢大夫蘧伯玉故事 (8) 與時俱進

厚重濮陽:衛國賢大夫蘧伯玉故事 (8) 與時俱進

(厚重濮陽由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王傑 題寫)


厚重濮陽:衛國賢大夫蘧伯玉故事 (8) 與時俱進

蘧伯玉畫像


  蘧伯玉,名瑗,字伯玉,諡成子。春秋戰國時衛國(今河南濮陽縣渠村)人。約生於公元前五八五年左右,卒於公元前四八四年以後,是位年逾百歲的壽星。他自幼聰敏過人,飽讀經書,能言善辯,外寬內直,生性忠恕,謙誠坦蕩,堪稱“中華德聖”,實為千古君子。

  蘧伯玉生於仕宦之家,其父無咎,諡莊子,也是衛國名大夫。

  蘧伯玉於衛獻公初即已入仕,在獻公中期已為衛國舉世皆知的賢大夫。蘧伯玉一生,侍奉衛國獻公、殤公、靈公三代國君。他主張“以德治國”,執政者應以自己的模範行為去感化、教育、影響人民,他體恤民生,實施“弗治之治”。所以衛國雖幾經戰亂、內訌,在幾個大國的夾縫中生存,但由於蘧伯玉等大臣的努力,仍能穩立中原,民眾安居樂業,以致孔子周遊列國進入衛國時,竟然發出“庶矣哉”的驚歎。蘧伯玉與孔子一生為摯友。二人分別仕於魯和衛時就曾互派使者致問。在孔子周遊列國的十四年中,有十年在衛國(國都在今河南濮陽縣五星鄉高城一帶),其中兩次住在蘧伯玉家,據說時間前後達九年。尤其是孔子第二次從外地回到衛國,蘧伯玉已年高隱退,孔子再次在其家設帳授徒,二人更是無事不談,充分交流思想。蘧伯玉的政治主張、言行、情操對儒家學說的形成產生了重大影響,他的言行合乎儒家學說的基本觀點,為以後儒家學派的最終確立,奠定了堅實基礎。不僅如此,蘧伯玉“弗治之治”的政治主張,也開創了道家“無為而治”的先聲。


厚重濮陽:衛國賢大夫蘧伯玉故事 (8) 與時俱進

  蘧伯玉的高尚品德,特別突出的一點是他與時俱進,不斷求索的精神。《莊子·則陽篇》中有這樣一段話:

  “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嘗不始於是,而卒詘之以非也,未知今之所謂是之非五十九非也。萬物有乎生而莫見其根,有乎出而莫見其門。人皆尊其知之所知,而莫知恃其知之所不知而後知,可不謂大疑乎!已乎已乎!目無所逃,此所謂然與然乎?”

  用現代語言翻譯這段話大意是:

  蘧伯玉活到六十歲就有六十年變化,常常在開始的時侯以為是對的,而到後來知道錯了。不知道六十年時認為是對的時侯,是不是前五十九年認為錯了。萬物都是產生出來的,然而看不到萬物產生的根源。萬物產生的時侯,一定有一個過程,然而卻找不到它的門徑。人們都尊重靠智能而獲取的知識,卻認識不到靠智能取得的事物無法認識才是真正的知識,這些不能稱之為大的疑惑嗎?算了吧!算了吧!如果不知道休止,那就會沒辦法逃避禍患。這裡所認為是對的,難道真是對的嗎?

  莊子之所以這樣評價蘧伯玉,這得之於蘧伯玉與老子的一次談話。

  蘧伯玉在六十歲那年,曾出使鄭國,子產向他推薦說:“蘧大夫,我這裡有一位非常崇拜你的人,只恨與你沒有暢談過。”

  蘧伯玉也困惑地問:“那他是哪一位?”

  子產說:“你見面就知道了。”

  不一會兒,子產領進一位鬚髮皆白的高個子老人,蘧伯玉猛然站起來,上前拉住對方的手說:“您怎麼在這裡?”對方也吃驚地說:“想不到蘧夫子也在這裡!”

  來者不是別人,正是周朝的老子。蘧伯玉和老子兩位哲人只是在蘧伯玉隨衛國國君到洛陽朝見周天子時見過面,也未深談,只是互相仰慕著,想不到卻在鄭國見面了。子產有事需要處理告退走了,留下兩位互相思慕而未深談過的朋友快樂地談起來。

  兩位相見恨晚,從時政聊到人生,從治國談到撫民,從品德議到行為,竟然忘記了天色已晚。吃過晚飯,二人繼續聊了起來。這次是老子先豎起了大姆指讚揚蘧伯玉說:“你的寡過知非精神令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你怎麼能五十歲而知四十九年之非!”

  蘧伯玉笑了笑說:“別聽別人的一些議論,我哪有那麼神,只是平時沒事時就坐下來回顧自己近一段哪些事辦對了,哪些事辦錯了,錯在哪裡,也好給自己以後的行為提個醒。”

  老子十分感興趣地問:“你時常這樣回顧自己的言行嗎?”

  “不錯,幾乎沒有間斷過。”

  “有了錯您怎麼辦?”

  “改,錯了就改,決不姑息。”

  “有沒有當時認為錯了,以後又證明是對的事情呢?”

  蘧伯玉這次沒有笑,而是非常認真地說:“有,有,還不少呢!”蘧伯玉屈指說出四五件在他腦海中印象頗深的往事後說:“這些事當時以為自己對了,其實是不瞭解事情發生的原因,只看現象;有些認為是錯了,過一段時間又證明原來是對的。我今年六十歲了,常常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想盡量不犯錯誤,看來還是辦不到。”

  老子肅然起敬,佩服至極地說:“像夫子你這樣德高望重的賢大夫,六十歲了還隨著時代變化而變化,隨著時代進步而進步,真是難能可貴啊!”

  蘧伯玉卻謙遜地說:“比起您志在山水,逍遙自在,我還是學生。”

  二位先哲越談越有興致,不覺已時近三更。

  蘧伯玉與時俱進的品德自此傳為美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