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理县甘堡藏寨:后山有座100年辫子坟,据说埋葬的是藏羌屯兵遗物

理县甘堡藏寨:后山有座100年辫子坟,据说埋葬的是藏羌屯兵遗物

阿坝州理县甘堡藏寨后山有一座上百年的坟墓。坟墓里面并没有遗骸尸骨,而是上千条辫子和腰牌等遗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故事还要追溯到100多年前的鸦片战争时期。

理县甘堡藏寨:后山有座100年辫子坟,据说埋葬的是藏羌屯兵遗物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战后不久,英军一路北上,先后攻陷了舟山、宁波、定海等地,随后又占据了吴淞,逼近南京城,清朝南北交通命脉———京杭大运河面临着被切断的危险。在这样的危难形势下,四川大金川千总阿木穰和瓦寺土司守备哈克里临危受命,率大小金川屯兵和理县五屯屯兵等藏、羌儿女2000余人,头戴虎皮帽,骑上高头战马,奔赴浙江前线保家卫国。

理县甘堡藏寨:后山有座100年辫子坟,据说埋葬的是藏羌屯兵遗物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阿坝州的藏族和羌族屯兵奉国家之命三次出征宁波,其中两次参加了宁波保卫战和大宝山战役。战场上,藏羌屯兵英勇杀敌、作战勇猛。据《浙江鸦片战争史料》记载:“金川八角碉屯土司(守备)阿木穰,骄捷奋勇,战辄争先,在宁波西门拒敌,其部下最为骁勇,善用鸟枪,击人于百步之外,无不中者。”

理县甘堡藏寨:后山有座100年辫子坟,据说埋葬的是藏羌屯兵遗物


后来,在保卫宁波的抗英战争中,这些藏羌屯兵和朱贵将军父子一起血洒疆场,遗骸被埋葬在浙江慈溪朱贵将军庙后的“鸦片战争阵亡将士之墓”中。他们的辫子被剪下,连同腰牌等遗物被送回了故乡阿坝州。

理县甘堡藏寨:后山有座100年辫子坟,据说埋葬的是藏羌屯兵遗物

为了缅怀这些为国捐躯的勇士,当地人修建了“辫子坟”,分布在阿坝州理县、汶川一带。如今,每到农历五月初,当地小麦将开镰收割时,甘堡藏寨村民就要举行“辫子坟”祭祀活动,全寨子的人不分男女老幼,都聚在一起跳起博巴森根锅庄,传颂英雄功绩。2000年,博巴森根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