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得了精神分裂症,该怎么办?

默134970366


作为一名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我来说说关于精神分裂症。

得了精神分裂症,确实很不幸,毕竟,在精神科来讲,属于“重性精神疾病”。但其实,也不是患了精神分裂症就“判了无期”。不管什么病,如果能及时干预,都可能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精神分裂症大致有四种临床分型,尽管最新的DSM-5诊断标准已经取消分型,但分型有意义帮助我们判断预后。

青春型:青春型可不一定是青春期得病,这个是根据症状的特点,追踪其症状,一个字来形容-乱。包括行为乱,言语乱,思维乱。病人胡说,内容荒谬,行为幼稚,此类型发展较快,且容易复发。


紧张型:紧张,指的是“肌肉紧张”。用一个字来形容“硬”。患者轻者动作缓慢,严重者大多时间卧床,躯体僵直,四肢和躯体肌张力都很明显增高。就像运动员跳水时的状态。比较乐观的消息是紧张型的分裂症经过治疗往往效果显著,预后良好。目前临床已经少见,我上班十几年才见过一例。


单纯型:两个字-回避。如果身边的人,突然变得不爱讲话,孤僻离群,生活懒散,再加上有家族遗传史,就要考虑是否是发病的开始。这种类型前期不容易被发现,导致延误了最佳治疗期,预后通常较差,治疗难度大。


偏执型:用两个字概括-多疑。患者可能会出现,坚信有人要迫害自己;或是怀疑配偶对自己不忠;亦或是坚信自己“能力非凡”,甚至能做出惊人成就。这种类型最常见,发展缓慢,治疗难度因个体差异不同而不同。如果伴随幻觉(幻听多见),治疗难度偏大。

一,药物治疗: 主要用于改变大脑内多巴胺和五羟色胺的浓度来改善精神症状。



二,心理治疗:建立良好的易患关系,增强患者康复信心,提高其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等,使其主动就医,定期复查。

三,物理治疗:如颅磁刺激,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生物反馈等。

总结:精神分裂症属于严重精神障碍,通常青壮年起病为多,可分为急性起病,亚急性,慢性。相对来说,急性起病的预后可能较好;有诱因起病的、没有家族史的预后相对较好。得精神分裂症不要怕,更不要放弃,一定要及时就诊,配合医生治疗,并且锻炼自己的劳动能力和社交能力,因为住院期间,症状至少大部分能被控制住,而后期的懒散,不自信需要自我调整,最终的目标是与社会同步。



如果我说的正是您关注的,可以随时私信我,希望能为您解决更多的健康问题!


精神科汐炜医生


精神分裂症是我日常工作的主要对象之一,我来说一说我了解的精神分裂症吧。

首先我我们应该先明确一个道理,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科常见的严重疾病诊断,但是同为精神分裂症诊断的患者,严重程度也各不相同。比方说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有的患者可以正常适应日常的工作和学习,基本正常适应生活,有的患者则连缉拿的的家庭生活都没办法坚持。

所以说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因为所表现症状和严重程度各不相同同样的疾病诊断,也有截然不同的愈后情况。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变化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是在不断根据实际需要而修正的,比如最初我们只知道有精神分裂症,后来专家们又给精神分裂症进行了分型,像偏执型,紧张型,单纯型,青春型,其它型等等,再后来我们又发现精神分裂症的分型对于治疗的指导意义不大,各个类别的精神分裂症治疗的差别是不大的,所以经过不断的研究和探讨,我们又决定给精神分裂症的病程和严重程度上加以区分。

所以,今年世界卫生组织大会即将颁布的ICD-11国际诊断标准中,精神与行为障碍的章节中,对精神分裂症诊断条目做出了重大的调整。

首次引入了精神分裂症的病程衡量标准

通过分型和分期诊断,可以一目了然的判断患者目前所处的疾病阶段,更直接,更好的可以指导患者用药和预后治疗的注意事项。比如诊断首次发作的患者愈后维持期治疗要建议患者维持服药2-5年,多次发作的患者建议长期服药,持续发作的患者则建议住院治疗。而坚持维持期治疗是患者减少精神分裂症复发几率的主要手段。

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差别比较大,目前统计的结果显示:

  • 50%病人几乎完全恢复、可以履行正常社会功能

  • 25%病人残余部分症状,需要持续治疗/ 积极康复

  • 25%病人会慢性化,逐渐退化

  • 恢复的影响因素:发病年龄的早晚、病前性格、社会适应是否良好、有无明显诱因、病程缓急、治疗是否及时、是否有良好的家庭及社区支持系统等

  1. 痊愈:症状完全消失,自知力完全恢复,生活自理,对周围环境适应,工作能力恢复病前水平

  2. 显著进步: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部分恢复,即对自己患精神病有一定认识,生活能自理,对周围环境还不能完全适应,工作能力部分恢复

  3. 进步:症状较未治疗前有好转,自知力无明显的改变仅有部分自知力,生活基本自理,工作能力与治疗前无甚改变或仅能做简单的劳动

目前临床上大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判定是显著进步和进步的。



精神分裂症患者究竟应不应该住院治疗?

  • 严重的狂躁状态

  • 伤人毁物,影响社会安定

  • 自杀意念

  • 木僵状态

  • 伴有躯体疾病

  • 家庭或单位无专人看护,不能保证病人按时到医院就诊并能坚持服药等

我的观点是符合上述一条内容就一定要住院治疗,毕竟对患者和家人都需要负责的态度对待。


家庭应该给分裂症患者的支持有哪些?

  • 真正关心患者,不歧视,鼓励尽量多接触社会

  • 正常的环境中锻炼患者的各种能力:坚持工作;维持一定的较和谐的人际关系

  • 家属应该注意不要给患者过分的关注,不要对患者有偏见

  • 能料理个人生活

  • 按时服药,定期复诊,从而保持病情稳定


我说精神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病。多起于青壮年,常有特殊的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一般无意识和只能障碍。精神分裂症占我国住院精神病患者的50%。

当前针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1.药物在抗精神病药物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抗精神病的药物有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明显,副作用也相对减少。

2.支持性心理治疗,改善患者的社会生活环境以及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康复措施,亦十分重要。

一般在急性阶段,以药物治疗为主。慢性阶段,心理社会康复措施对预防复发和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应遵循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切莫讳疾忌医,因为随着病程的进展,若不及时就诊治疗,大脑会发生不可逆的器质性的改变,导致治疗难度加大,以及预后较差。

阳光心态,健康生活!

我是丶凌云,心理科医生

关注头条号“科普心理”,为您提供实用、有效的心理学知识!


科普心理


如果医院确诊是的话,会用药物给予控制。这是一个慢性病。一般首次发病,用药时间为9-12个月。第二次发病,用药2-5年。第三次发病,终身服药。所以服药期间不要随便减药、停药,以防止再次发作后增加用药时间。

现在的抗精神分裂症的药已经是第二代药物了,虽然在疗效上不比第一代药物更好,但是在副反应的减弱上面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同时,患者最好能够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因为光靠药物干预虽然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但是如果可以配合增加心理咨询干预,将会有很好的效果。


心理咨询师王艳茗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病程一般迁延,呈反复发作、加重或恶化,部分患者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但有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精神分裂症是由一组症状群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它是多因素的疾病。尽管目前对其病因的认识尚不很明确,但个体心理的易感素质和外部社会环境的不良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的作用已被大家所共识。无论是易感素质还是外部不良因素都可能通过内在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不同患者其发病的因素可能以某一方面较为重要。

1.临床表现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可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及认知功能等方面,个体之间症状差异很大,即使同一患者在不同阶段或病期也可能表现出不同症状。

(1)感知觉障碍 精神分裂症可出现多种感知觉障碍,最突出的感知觉障碍是幻觉,包括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及幻触等,而幻听最为常见。

(2)思维障碍 思维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主要包括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思维形式障碍是以思维联想过程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包括思维联想活动过程(量、速度及形式)、思维联想连贯性及逻辑性等方面的障碍。妄想是最常见、最重要的思维内容障碍。最常出现的妄想有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影响妄想、嫉妒妄想、夸大妄想、非血统妄想等。据估计,高达8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被害妄想,被害妄想可以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不安全感,如被监视、被排斥、担心被投药或被谋杀等,在妄想影响下患者会做出防御或攻击性行为,此外,被动体验在部分患者身上也较为突出,对患者的思维、情感及行为产生影响。

(3)情感障碍 情感淡漠及情感反应不协调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最常见的情感症状,此外,不协调性兴奋、易激惹、抑郁及焦虑等情感症状也较常见。

(4)意志和行为障碍 多数患者的意志减退甚至缺乏,表现为活动减少、离群独处,行为被动,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工作和学习兴趣减退,不关心前途,对将来没有明确打算,某些患者可能有一些计划和打算,但很少执行。

(5)认知功能障碍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认知缺陷的发生率高,约85%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如信息处理和选择性注意、工作记忆、短时记忆和学习、执行功能等认知缺陷。认知缺陷症状与其他精神病性症状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如思维形式障碍明显患者的认知缺陷症状更明显,阴性症状明显患者的认知缺陷症状更明显,认知缺陷可能与某些阳性症状的产生有关等。认知缺陷可能发生于精神病性症状明朗化之前(如前驱期),或者随着精神病性症状的出现而急剧下降,或者是随着病程延长而逐步衰退,初步认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比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缺陷更明显。

2.临床分型

(1)偏执型 这是精神分裂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以幻觉、妄想为主要临床表现。

(2)青春型 在青少年时期发病,以显著的思维、情感及行为障碍为主要表现,典型的表现是思维散漫、思维破裂,情感、行为反应幼稚,可能伴有片段的幻觉、妄想;部分患者可以表现为本能活动亢进,如食欲、性欲增强等。该型患者首发年龄低,起病急,社会功能受损明显,一般预后不佳。

(3)紧张型 以紧张综合征为主要表现,患者可以表现为紧张性木僵、蜡样屈曲、刻板言行,以及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冲动行为。一般该型患者起病较急,部分患者缓解迅速。

(4)单纯型 该型主要在青春期发病,主要表现为阴性症状,如孤僻退缩、情感平淡或淡漠等。该型治疗效果欠佳,患者社会功能衰退明显,预后差。

(5)未分化型 该型具有上述某种类型的部分特点,或是具有上述各型的一些特点,但是难以归入上述任何一型。

(6)残留型 该型是精神分裂症急性期之后的阶段,主要表现为性格的改变或社会功能的衰退。

国外常用的诊断标准包括美国的疾病分类和诊断统计手册DSM-Ⅳ-TR、WHO的国际疾病分类手册ICD-10,国内常用的诊断标准为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首选的治疗措施,药物治疗应系统而规范,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注意单一用药原则和个体化用药原则。一般推荐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等作为一线药物选用。第一代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氯氮平作为二线药物使用。部分急性期患者或疗效欠佳患者可以合用电抽搐治疗。

10%~30%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无效,被称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久违的笑容


医院凭什么判定人有没有精神病?是不是只要被迫去精神病院检查的人都有精神病?不是我吹,只要有人愿意做演员,随便演两下,检查结果肯定是神经病,绝对无误,不信去试试!

世界上啥奇葩的事没有,真的有精神病的人都很平淡的生活着,没精神病的杀人犯为了拜托死刑,各各都是精神病,这也许就是精神病最可怕的地方吧!


望穿秋水2142


得了精神分裂症,最好还是到你处最好的精神病医院治疗。不能长期得不到治疗,病情只能越发加重。由家人陪护去看病,国家每年给精神病医院拨款的。千万不要相信江湖医生说的包治精神病,100%都可治愈的鬼话。这些江湖巫医几乎都是骗子。靠嘴行骗,弄几个假药丸,就敢要几千块。多得很,全国什么地方都有。


7682849907825


精神分裂也分很多不同的症状,不是每个患者的表现都一样的。

有的人会伴随感情淡漠,有的被迫害妄想,发病率有的很高。

但是问题来了,不要给自己贴标签,一定要去医院做专业诊断,如果确定精神分裂,就要配合药物治疗了,同时进行心理治疗,当然这是一个过程,家人也不要太急躁,形成这个问题不是一天发生的,解决它也需要耐心。

如果患者年纪还小,那还是顾及会多些,因为精神类药物的副作用比较多。


心理维c


精神分裂症时好时坏,好的时候与正常人一样。坏的时候糊思乱想,说些不着边际的话,别人听不懂。大部份精神分裂症是大脑受到刺激引起,这东西一但引起,伴随着人一生痛苦,药物只能控制,无法治断根。

这个东西根据人的体质,环境,家人善待,复发次数要少些。成为间歇性精神疾病,与真正精神病相比,要好得多,精神病治好的不多,大部份靠药物相伴终身。


用户59668224739


治疗到可以用药物控制后可以尝试做一些简单的工作,这是最好的状态。

但是一定要记住的是绝对不能试图断药,需要终生服药。

状况好些了可以,但只能试着减药量。

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