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玩摄影,必须会后期吗?

球上哪些事儿


数码摄影是需要后期的。首先,采用JPG格式输出,可以在数码相机上进行必要的设置,在标准、鲜艳、人像等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度、饱和度、锐度等参数进行设置,输出照片后基本上不用大的调整,如果需要可进行裁剪和对照片进行局部细节如高光、阴影简单调整。采用RAW格式,需要相对应的软件输出成JPG格式,相对来说,RAW格式的照片可调范围更广。











长天一笑


其实这个问题,没有确切的答案,只能给题主做参考而已!首先得看你拍的是什么类型的。

如果拍景色,我觉得不需要后期制作也可以拍出很好的作品,本身景色最好的体现美的特点就是自然。

如果拍人物,毕竟古话说得好,人无完人,再美的人也有缺点,想要把缺点完美的展现出来,必须要后期弥补不足之处!才能把作品展现出更完美!





one节拍


数码摄影时代,后期是影像美化,提高影像效果的重要手法,但不是所有摄影必须后期,要看具体情况而定。一是看拍摄的内容,比如拍摄自然风光片,最好做后期,如果不做后期的风光可能不会体现出应有的魅力。还有些人像摄影也需要适当后期,特别是婚纱照,通过后期提高图片的感染力和美感。但有些图片就不一定后期,比如:新闻摄影、纪实摄影等,这些尽可能靠前期的拍摄技术去突出所表达的内容,过度后期反而失去意义或者违反有关规则。二是不能完全依赖后期,拍摄一幅好作品最重要的是思想情感的表达,而不是靠后期来表现,当然创意类除外。三是即使后期,也不能过度,适可而止,以达到美化图片效果,突出作品表现力即可。这也是一个有争议的画图,可以一起探讨,总之,后期是数码时代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法。





山野浪人661


学摄影,后期调正是很有必要的,但把摄影最后效果放在后期调正上是错误的,一个好的摄影师对自己的技术与眼光是非常有自信的,他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调整,这是艺术的执着,我个人认为学些后期有必要的,毕竟技术再好也有不完美的地方,后期轻微调正是很有必要的,别人调整毕竟不如自己感受,哪里调到什么程度合适,但作为摄影师一定要以摄影技术为主后期调正为辅,不要忘了主次关系,摄影基础拍摄的不好后期再怎么调正也没用。



牛眼中的艺术


玩摄影,必须会后期吗?

专业摄影,可以不会后期,后期可以交给专门的团队处理。


玩摄影,必须会后期,否则怎能对得起这个“玩”字。


你可能会说:“好多大师级的照片,也没有后期过啊!”,嗯,人家叫“专业”,不叫“玩”,另外,你咋知道没后期的。

你可能还会说:“我用手机拍照,不用后期也很漂亮啊!”,嗯,那叫“玩手机”,不叫“玩摄影”。

你又说了:“不对,手机摄影也有大师级的照片啊!”,哈,又回来了,人家叫“专业”,不叫“玩”。

你可能还不死心:“我拍照,在相机里依据不同的拍摄物设置好对比、反差、饱和度等各种参数,然后jpg直出,效果非常好,不用后期!”,嗯嗯,那叫“玩相机”,不叫“玩摄影”。


玩摄影,最好玩的就是后期

既然是玩,就要玩的高兴、玩的快乐!

购买一套新的摄影器材,心痛并快乐着,

跋山涉水去拍一处美景,辛苦并快乐着,

拍出令人称赞的作品,心满意足的快乐着。

而对照片的后期处理,不仅可以使“拍出令人称赞的作品”的概率大大提升,后期本身的过程,也是一种享受:一种美化的享受、一种二次创作的享受、一种探索未知的享受。

玩摄影,按动快门那一刹那如果是短暂的快感,通过后期出作品才是长久的快乐!


后期很难吗?

这个问题很难讲,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吧。

一般情况下,玩摄影的人如果号称自己从不后期而是直接出片,多半属于“不会”,或者是天才。

建议喜欢玩摄影又不会后期的摄影爱好者,安下心来下下决心,至少掌握一种软件,会做简单的后期处理,要相信“磨刀不误砍柴工”,要了解“玩摄影,最好玩的就是后期”,不要为自己的不会而找任何借口。


回答完毕。


蓝海的视界






游乐珠海


这才叫后期


摄影初级班


那是必须的。

摄影本不分前期、后期,原则上要求摄影师从拍摄开始,一直到拿出作品,才完成一个摄影的过程。所以早期摄影师必须会拍照,也必须会暗房。可以说胶片时代后期在广义上说就是指暗房,相对于暗房,现场拍摄就是前期。随着摄影的发展,暗房技术更加专业,再加上摄影师更多的关注于去现场拍摄,很多摄影师都疏于暗房,因此暗房,也就是在一定层面说的喑房就更加专业化了。

摄影进入数码时代后,暗房变成了明室,人们更加容易控制和掌握影像,越来越多的摄影师都选择自己在计算机上(明室)通过Ps等软件调整自己拍摄的照片,再加上数码照片先天的成像软、灰,因而,数码摄影时代的后期更加重要。

还是看一下胶片时代,暗房师在“后期”发挥的巨大作用。


这是一张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照片,是摄影家谢海龙拍摄的希望工程,被称为《大眼睛》也为《我要上学》,照片影像清楚,光影控制准确,尤其是前景的2个男孩子黑暗而又模糊不清的头影更加强调了主人公苏明娟那双硕大的眼睛,正是这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产生的张力影响了社会,贫困地区孩子上学的问题被社会广泛关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作用。

而摄影家拍摄的影像是这样子的,见下图:


原始影像明显存在拍摄瑕疵,照片的下部曝光过度,影像不完整。下面是时任中国青年报摄影部的专业暗房师张左老师对其调整、纠正的过程。




比较一下二者的差别,感觉暗房是不是和拍摄一样重要?张左老师是不是很NB哟?后期是不是不可缺少哦!

再看一下数码摄影时代,张左老师对后期怎么说?

年初的时候,他去看了摄影家朱宪民在国家博物馆的摄影展,看到了朱公的代表作《中原黄河人》。片中举着碗喝粥的老大爷,身上的袄子一层层的特别清楚。他一看就明白,这肯定是电脑调了色后,彩喷出来的——90年代初,他曾做过这片子,“靠手工做,是做不出这个效果的。”


非洲腹地摄影纪实


如果你只是拍照,OK,是否后期,随你,但如果你要拍摄能称之为作品的照片那么后期是必然的,而且是越专业的器材和摄影师越会进行后期!如果有人还认为照相机快门按下去那一刻记录到的是最真实的场景的话那你就是大错特错了,现代数码摄影的主流储存格式为RAW,它为了更多地保存现场细节和拍摄性能而牺牲了色彩,所以不论是尼康的NEF还是佳能的CR2又或者是哈苏的DNG和大疆的log原片都会发灰,但是它们保留了所有的数据供你后期调整尽量还原现场色彩和进行二次创作,而胶片时代更是如此,显影定影的时间,药水的配比等等都是在对底片做后期,没人会蠢到认为拿个底片就能叫摄影作品了吧!如果你说我不用RAW格式,我只用JPG直出,那么很不幸他不但会丧失拍摄时的细节而且直出的照片也不能100%还原,而且如果你要参加大赛,对不起,几乎所有的正规大赛都需要你提供RAW格式的原片。所以不存在是否后期,只存在是否有过度的后期!


EPNF邹谦


按照亚当斯的说法“底片是乐谱,印放是演奏”——底片对应拍摄,印放对应后期,所以后期对于摄影来说是必须的。

关于摄影后期的真正问题不是需不需要后期,而是如何进行后期制作。所以不同题材而言,对摄影后期的接受程度和需求也是不同的。

传统暗房的技术在数字时代变得异常简便,技术过度简化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把关”缺失的技术滥用。其实从后期技术本身而言,大部分的后期技术在传统暗房时代都早已经能实现了,即使是相对高级的“拼接”尤斯曼也运用得如火纯青。后期的本质问题不是需不需要而是如何不滥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