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婴儿出生时谁第一个抱很重要吗,为什么?

Dawn-远


婴儿出生时谁第一个抱重要吗?我认为不重要,但是,据老人说,还是很重要的。

一、婴儿脾性会随了第一个抱他的人

比如,在我老家就有种说法,宝宝的脾气、性格会随出生时第一个抱他的人。

所以,当我小侄子出生时,护士将孩子递过来时,我嫂子的妈妈没有接,非要让我妈去接。当时我还疑惑,后来我才知道,小侄子的姥姥是怕自己的坏脾气影响了宝宝,在宝宝成长过程中,人们会说,“你看,你看,都是被他姥姥给影响的”。

就因为这件事,我妈笑了她亲家很久,觉得老太太太迷信了。

可是,当我女儿出生,护士抱出去给她们看时,我婆婆说我妈也没有第一个抱,哈哈,现在想想,这些小老太太可真好玩呀。

二、婴儿的行动力决定于第一个抱他的人

我和我丈夫是典型的性格互补,我急他不急,我快他慢。婆婆没来家里帮着带孩子时,我一直觉得丈夫的性格是随了婆婆或者公公。

可当婆婆真来跟我们一起住时,我发现老公谁也不像。

好奇之下我就问婆婆了,婆婆先是无奈一笑,然后告诉我,老公的慢,完全跟他奶奶一模一样。然后,还很忧伤地跟我吐槽,说她当时生孩子,第一个掀开门帘进去的人是老婆婆,还抱了下小孙子,所以儿子才成了这么个磨叽的性子。

虽然我对此保持怀疑态度,但我从不戳破,有人背锅总好过硬刚,只是苦了奶奶。

三、严格来讲,第一个抱婴儿的是医生,难道医生接生的孩子都像他?

以前,产妇生孩子,接生的都是乡村产婆,那么,第一个抱孩子的就是产婆。

现在,孕妇都在医院生孩子,接生的都是医生,第一个抱婴儿的也是医生。

如果真的像我老家和我婆婆的说法,岂不是产婆或者医生接生的孩子,全部都像他?那人类的多样性怎么保证?显然,这是不合理的。

但你要说婴儿出生时谁第一个抱不重要,也不对,其实也很重要。比如,如果抱孩子的是个新手护士,莽莽撞撞,有时没抱紧孩子给摔了,有时又抱得太紧捂着孩子。所以说,第一个抱孩子的是个经验丰富的护士或者医生,最好。

欢迎关注@南贝叶,80后职场女性,家有萌宝,致力于分享育儿心得~

南贝叶


婴儿出生时谁第一个抱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立即趴在妈妈身上

很多回答都说了,婴儿出生讲究第一个谁抱是一种习俗,有的说谁第一个抱宝宝就像谁,或者就和谁亲,这种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如果说宝宝生出来之后非常健康,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最重要的是立马让宝宝趴在妈妈的身上和妈妈亲密接触。

我家宝宝是顺产,生出来之后护士只是轻微擦了一下就立马放到了我的身上,再去擦拭剩余的血迹和羊水。


所以我生胎盘的时候,是抱着宝宝生的。

出生后立即趴在妈妈身上好处多多

以往都是宝宝出生以后给妈妈看一眼就拿走清洗,再送回产房。其实妈妈都是若然所失,累的同时却不知下一步该如何是好。

现在是一个强调母乳喂养的时刻,所以出生后立即趴在妈妈身上好处多多:

1. 宝宝会立即有安全感

宝宝从温暖黑暗的子宫里面出来,会有一种惊恐感,陌生的环境立马不适应。但是趴在妈妈身上,熟悉的味道,熟悉的心跳声,熟悉的温度,会让宝宝很快平静下来,有着充足的安全感,也会更快适应外界环境。

曾经有过一篇报道阐述过,以前宝宝生出来都是直接推到新生儿监护室,在有一个城市两家医院,相比而言,其中一家新生儿死亡率总是非常低,结果调查了才知道,原来那家医院的护士特别爱孩子,时常会抱着新生儿安抚,他们在一定的安全感下状态竟然也奇迹般的平稳。所以后来医院也开始提倡妈妈和宝宝在同一个房间,生下来就趴在妈妈身上,更有安全感。

2. 尽早开乳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达成母乳喂养的情况有“三早”:早吸吮、早接触、早开奶。

即建议在宝宝出生后30分钟以内就和妈妈进行皮肤接触,趴在妈妈身上,不仅能够让妈妈情绪得到缓解,同时也让宝宝平静下来,促进母婴情感上的紧密联系。

很神奇的就是,宝宝会自己移动身体去找妈妈的乳房,自己去吮吸。

早早就让宝宝吮吸了乳头,可以让妈妈体内生产更多的催产素和泌乳素,达到尽早开奶的目标。

综上所述,谁第一个抱孩子不重要,重要的是宝宝能够尽早和妈妈在一起,才能更快的适应这个冰冷却又温暖的世界。

更多关于育儿和眼科的科普知识,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眼科医生枫姐。如果喜欢我的回答,也请给我赞或转发,你们的鼓励,是支持我写下去的动力,谢谢大家。


眼科医生枫姐


婴儿出生时谁第一个抱很重要吗,为什么?

婴儿出生时谁第一个抱很重要,意味着以后家庭的幸福。

婴儿出生时是医生首先给清理好、包好,然后交给家属,交给的这一个人就是第一个抱的人。

婴儿出生时谁第一个抱很重要吗,为什么?

在我们老家有习俗,也就是老话说的比较讲究阴阳。婴儿出生一定是奶奶第一个抱,奶奶抱新生儿象征着这个家庭和和美美,奶奶倍有面子,奶奶也会更加疼爱这个婴儿,让他更幸福地成长。

一般新生儿出生后就跟着爸爸姓了,也就是给奶奶家添丁了,所以奶奶第一个抱被认为天经地义。

我侄子出生的时候,医生把他抱出来,他的好几个姨围上去都想抱,医生说“让奶奶吧!”这就是按照老规矩来的。侄子出院的时候,嫂子特地给我打电话说“把咱妈接过来,让他抱孙子回家!”我把妈妈接到医院,妈妈乐开了花。

闺蜜的孩子出生后,是姥姥第一个抱起来,结果惹得婆婆很不高兴,一直耿耿于怀,说当姥姥的不懂事,哎,也真是难为人了!

怎么保证婴儿的安全

婴儿身体非常软,一般新手妈妈、新生爸爸都不太会抱,需要有经验的人指导一下。我记得第一次抱大宝的时候,感觉手足无措,横竖都不是。后来还是婆婆教我怎么做。

抱新生儿的时候一定用手和胳膊把宝宝的头颈部、背部、臀部保护好,防止造成脊椎损伤。除了拍嗝的几分钟外,其余时间不要竖着抱新生儿。

有的妈妈说宝宝就喜欢竖着抱,不竖着抱就哭闹,我也看到过月嫂把新生儿扛在肩上的情况。其实,这是因为开始竖着抱多了,让新生儿养成了习惯而已,这种情况还是要避免的,最好是横着抱,等他三四个月后,脖颈力量强大时再竖抱也不迟。

总之,婴儿出生时谁第一个抱很重要,根据当地的习俗,还要考虑安全性,决定由谁第一个抱。

新晋二胎宝妈,高级育婴师,个性化训练指导师,青云计划获奖者,获多平台原创邀约。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本文原创!

凝妈悟语


婴儿出生时谁先抱?这还用说吗,当然是医生先抱呗😏。

当然了我们这里说的先抱肯定不是说医生了,是指自己家里人谁先抱。那就说说我自己吧。

2019年4月1日俺家二宝出生的,生完孩子没一会我就大出血,我清楚的记得我的意识从看到孩子生出那一刻的兴奋,到我眼也不想睁的意识模糊,当时孩子就简单一包放我旁边推车上,因为大家都在忙活我,而我就看着宝宝,被人叫着:别睡觉,看你家宝宝,快看啊,长得多像你…………,就一直再和我说话,我因为失血太多,加上刚生完孩子根本没力气跟她说话,他就一直说一直说,后来我知道那是因为怕我睡着了有危险。后来我实在是没力气了,光听他们一会要血,一会又要血,……那天我光输血就输了好多好多,后来血止住了(这里要感谢我们的白衣天使们)我被送进病房,当时意识清醒了些,我看到婆婆在抱着二宝呢,老公说他还没抱过孩子呢,一是孩子太小他不会抱,二是医生告诉他我大出血他吓坏了,也没顾上抱孩子,其实我挺开心的,说明我在他心里分量足。



现在二宝快六个月了,长得白白胖胖特别可爱,婴儿出生谁抱有什么关系呢?都是宝宝的至亲,都是最爱宝宝的人。


懂生活更爱家


你好,我是可可妈妈,我认为,应该关系不大。

我家宝宝刚出生就是我第一个抱的,当时顺产侧切,我生完两小时在生产室观察,宝宝就在我的旁边,我一直盯着她看,跟她说话,她一直仔细盯着看我。

后来两个小时观察完了,护士就把我推到轮椅上,让我抱着宝宝出来了。

我个人觉得第一抱没有那么重要,孩子的脾气和性格自己未来成就,一部分是天生的遗传因素决定的,另一部分是靠后天不断教育锻炼出来的。如果刚出生第一个人抱一下就能判断和决定她的未来和性格,那后来教育就不重要了。

当然这种第一个人抱一下的说法流传了很久,也不能完全说是没有道理,应该是前人对一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许,希望宝宝可以像第一个抱他的人那样有美好的品德或者是素质。





可可妈妈日记


婴儿出生时谁第一个抱很重要吗,为什么?

我是二胎宝妈,我认为谁第一个抱孩子并不是那么讲究,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妈妈,要科学育儿。

现在基本上98%的人都会选择在医院生孩子,所以第一个抱孩子的人肯定不是医生就是助产护士。我记得生大宝时,宝宝从母体娩出,就是医生抱着,助产护士在旁边协助处理。

听到宝宝"啊,啊!"大哭后,医生和助产护士在处理完宝宝的脐带之后,大约二十分钟就把宝宝抱到我的身上,让宝宝和我“亲密接触”。

因为这时候新生儿的觅食反射最强,不但能帮助新妈咪分泌乳汁,促进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等,对于新生儿来说,在出生后与妈妈的肌肤亲密接触还有助于给予宝宝安全感,稳定新生儿的体温和呼吸,减少宝宝的哭闹,让宝宝熟悉妈妈的气味、声音以及心跳,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在产室休息两个小时后,是宝宝的姑姑抱着他回病房。出院的时候是我抱着他坐车回家的。

所以说,婴儿出生的时候第一个抱孩子都是医生或护士,其次到妈妈。只要宝宝健康,谁抱都一样。


小书虫妈妈


我家娃出生的时候,医生第一时间抱给了娃爸,因为我老公当时在陪产,大夫接过来孩子后就给了护士,然后护士就称下体重啥的,就交给我老公了。有很多地方讲究奶奶先抱啥的,我觉得无所谓,就是一种说辞而已,没什么科学依据。谁抱还不一样,只要会抱就可以了呗。

其实抱刚出生的孩子也不是太轻松的事儿,因为孩子太软了,太小了,打个比方吧,就跟碰一个很脆的玻璃瓶似的,真是生怕一不小心碰碎了,反正我当时是不敢抱,一直到月子做了一半吧,我才开始抱我儿子,因为我总是担心一部小心扭着他脖子。


所以如果从安全的角度来讲,孩子出生后,除了像我这种陪产的特殊情况,最好把孩子交给老人抱,奶奶姥姥都行;因为老人毕竟已经生养过儿女,抱刚出生的小婴儿更有经验。

另外,如果新手爸爸妈妈,可以在生之前参加那种培训课,很多医院都有那种免费的新手爸妈训练课程;我当时分娩的医院,你只要在该医院建档了,那么就可以提前报名,免费参加医院提供的很多产前知识培训,在培训课程的时候,护士会教你具体怎么抱新生儿。

~欢迎您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我是格格斗,2岁男孩的妈妈,喜欢读书,热衷儿童心理学研究,育儿路上与宝宝共成长。欢迎你关注我的头条号@格格斗爱baby)

格格斗爱baby


有些地方特别在乎宝宝出生后,谁第一个抱,有种说法是,谁第一个抱新生宝宝,将来宝宝就像谁。所以都会找比较有福气的人来抱宝宝,说这样才能把福气传给宝宝。

其实这些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这是大人对小宝宝的美好祝愿而已,不必太较真。

我记得我两个孩子出生时,医护人员清理好,包好之后,就把宝宝抱在我胸口趴着,然后两个小时后就回普通病房,孩子爸抱着娃。那我们夫妻两应该算是除了医护人员以外,第一个抱宝宝的人吧。



现在很多医院都可以陪产,大部分宝宝出生后都是爸爸或者妈妈第一个抱的(除了医护人员)。有些医院不能陪产,家属只能在外面等候的,那么就应该找个有经验的人来抱,比如奶奶或者外婆,因为他们有经验,知道应该怎么抱新生宝宝,才比较舒服,比较安全。不过,如果长辈身体欠佳,就不建议抱宝宝了。

当然了,除了奶奶和外婆,孩子爸爸也是个抱宝宝的人选,爸爸第一个抱宝宝,更有利于促进亲子感情。



你们家宝宝出生时,谁第一个抱呢?


柚子妈妈说


我不懂科学道理和风俗哈,我从情感上感觉,应该是孩子爸爸抱,我们当时就是爸爸抱的。我这么一回想吧,就想起来我当时刚生完那会儿了,三年了,现在想起来那个情景还是挺感动的。

我当时是剖腹产,虽然不是全麻,但是毕竟挺多麻药,意识也不清楚。后来我老公告诉我,是孩子先出去的,后来等了一会儿我才出去。我就记得我被推出来的时候,醒着但是懵,被人推着看着天花板出的手术室,到了手术室门口就听见人声了啊,然后我就本能地转头找我老公啊。然后就看见人群中我老公手里托着孩子,不是抱哈,就是像端个盘子一样端着孩子,一动不动,直勾勾盯着我出来。我当时好像对他笑了,但也可能有麻药没笑出来。但是那个他抱着孩子盯着我的情景到现在还一直印在我脑子里,那是我们一家三口第一次团聚。那么多人,婆婆妈妈爸爸公公亲戚医生护士,在那一刻都变成了背景板,一眼万年,那一刻只有我们三个。现在想起来还是挺感动的。

后来我问我老公,他当时第一次抱孩子什么感觉,他说忘了,就看孩子出来我没出来,以为我死里面了,特别害怕。哈哈哈哈,好傻。其实剖腹产就是孩子先出来,大人后出来的,他不懂,就觉得我死了,特别害怕,根本没顾上看孩子,都忘了抱孩子什么感觉。哈哈哈哈。

然后是后话,我刚才问我老公的,为啥他抱的孩子,他说当时也不知道医生还是护士就喊“谁抱孩子”,我们姥姥和奶奶当时特别一致,就把他往前推,他就一脸懵逼从医护人员手里接过了孩子。想想也是,这孩子是爸爸和妈妈俩人的,妈妈还没法抱的话,肯定是爸爸抱呗。

发我们一家三口第一张合影助助兴,嘿嘿嘿。



五月耳语


婴儿出生时谁第一个抱有什么讲究吗?

在某些地方一直流传着“采生”的说法,也就是说婴儿出生之后,除了医护人员之外,第一个抱婴儿的人,婴儿以后的脾气,性格和命运都会和那个人相似。~还有的说婴儿第一眼看到的人,婴儿长大后就会像他。

当然这在现在来看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但是也是人们对孩子未来一个美好的祝愿,我们不必苛责别人迷信,也不必非要证明别人是错你是对的。

说到这里,讲一个我在医院碰到的事情。其实也不是我碰到的,是我听另一个同事说的。在产妇生完宝宝之后,同事检查好之后抱着宝宝出去了,门口有孩子的姥姥还有奶奶,同事出去之后就喊了产妇的家人,将宝宝交给了一位老人。然后另一位老人就不乐意了,说你怎么把孩子给她了(孩子的姥姥),我同事也不明白啊,一头雾水,以为交错人了,后来才知道原来这还有讲究。

同事跟我说这件事的时候我根本就不知道原来还有这样的讲究,看来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习俗。我问了家里的老人,他们并没有听说过这种说法。

如果将孩子未来的成就或者性格寄希望于抱她的人,我觉得是错的。孩子的性格也许在长时间的相处中会和抱她的人有所相似,但是未来的成就还是需要家长细心的教导,性格的形成也需要家长的潜移默化,以身作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