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待在家里的你,如果感到焦虑,不妨这样做

这个春节,待在家里的你,是否为“新型冠状病毒”而焦虑。从“新型冠状病毒”发现到现在,在时刻关注疫情发展的同时,不少人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某种焦虑,其表现有睡不着觉、提心吊胆、总是怀疑自己生病……可事实上,比起这些焦虑情绪,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我们更需要的是在做好一切防护措施的同时,想办法放松自己的心态、保持心情的愉悦。那么,都有哪些方法呢?本文分享一种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待在家里的你,如果感到焦虑,不妨这样做,那就是“自言自语”。

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待在家里的你,如果感到焦虑,不妨这样做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认为“自言自语”是无意义的。心理学家研究却认为,“自言自语”是消除紧张的有效方法,有利于身心健康。

还有一些人,认为“自言自语”是坏习惯,认为这样做很容易被别人认为“脑筋有问题”。其实,不说现在的情况下,呆在家里的人适合“自言自语”,没有人会说你,单从心理学和健康的角度讲,“自言自语”也从来都不是坏习惯,反而是安慰自己、让自己心灵得到休息的好方法,尤其能有效缓解焦虑。

一说到“自言自语”,很多人常会想到精神病人,他们大多有这个症状,有的是独自讲话,有的是喃喃自语,有的就像是亲朋好友在在别人面前滔滔不绝。因此,当我们发现某个人旁若无人地自言自语时,便认为他在发“神经”。殊不知,正是由于这种错误的认知,而让很多人错过了一种健康地缓解焦虑情绪的方法。

事实上,“自言自语”在很多普通人中也存在,只不过他们不愿意告诉别人罢了。单纯的“自言自语”并非是什么“脑子有问题”,从心理意义上讲,反而是能有效缓解焦虑。心理学家研究认为,除了缓解焦虑,自言自语还可以有效地发泄心中的不满、郁闷、愤怒及悲伤等不良情绪,有助于消除紧张,恢复心理平衡。另外,当你感到忧虑重重时,若有机会听听自己的谈话,不仅可以使你拓展思路,变换考虑问题的角度,还可以减少钻牛角尖的机会。

自言自语方式和内容是灵活多样的。从方式上说,可以念、唱、说、喊,也可以唠叨和发牢骚;可以自问自答,也可以自我表述;可以扮演不同角色,也可以使用不同的语气和腔调。总之,坚持自言自语,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现在短视频的流行,待在家里的你,自言自语甚至还不愁没有对象。

具体而言,“自言自语”有如下的作用:

一、改善睡眠。冥思苦想和各种不良情绪可导致和加重睡眠障碍,自言自语则可以终止思虑,减轻焦虑等消极情绪,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二、保持镇静。自言自语的音调,有一种使人镇静的作用,有一种安全感和类似人际交往的效应。

三、调整思绪。自言自语,自我大声对话,可以调整大脑中紊乱的思绪,尤其是在紧张、劳累时。

四、缓解矛盾。对于一些个人问题,“自言自语”可以较为轻松地予以解决。就像对待朋友,澄清一起矛盾冲突,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解决,各自发表见解,在说的过程中,各种错误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一目了然,最后决定就比较容易了。

五、消除不良情绪。许多不良情绪如焦虑、担心、紧张和忧虑,如果能讲出来,压在心中的石头就会被搬掉,从而达到心理平衡。

六、改善社交能力。各种消极情绪会影响人的社交能力,使社交能力受损,质量下降。自言自语能疏泄不良情绪,使心理保持平衡,进而提高社交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