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中的判詞只有十一個,是作者漏寫了還是別有他意?

黑白文章澤淵詩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

書中確實只寫了十一首判詞,但是我們都知道金陵十二釵一共十二個人,所以目前紅學界有一種觀點,認為寶釵和黛玉共用一首判詞。

也就是第一首判詞: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我不同意這種看法。因為從判詞的意思來看這首判詞是寫薛寶釵的,以薛寶釵為主要人物,而林黛玉只是一個襯托的作用。

意思是雖然寶玉娶了薛寶釵,寶釵也三從四德,才華橫溢,但是因為寶玉的心思一直放在林黛玉身上,所以薛寶釵受到冷落。

看到這裡很多人會不服氣,認為作者不可能不為林黛玉寫判詞。畢竟林黛玉是《紅樓夢》的主角,地位遠在寶釵之上。

說得對,作者一定會給黛玉寫判詞,而林黛玉絕對是金陵十二釵之一,或者說是冠首。

大家還記得寶玉過生日,他們玩佔花名的遊戲。寶釵抽到的是牡丹花,說是群芳之冠。

一開始我看到這個環節很不服氣,認為寶釵如果是群芳之冠,那麼黛玉算什麼呢?

後來發現曹雪芹的高明之處,他把寶釵列為牡丹花,說她是群芳之冠,而卻模糊了林黛玉的花,只說她是芙蓉花。

而我們知道芙蓉花有水芙蓉和木芙蓉之別,於是紅學界人士便爭論不休,一直到現在也沒有定論,說不清楚林黛玉到底是水芙蓉還是木芙蓉。

這完全是作者的狡猾之處,他把黛玉虛化了,因為黛玉本來就是絳珠仙草下凡,是神仙,沒有必要和薛寶釵爭來爭去的,不是一個層次啊!


書歸正傳,所以我認為第一首判詞完全是寫薛寶釵的,林黛玉的判詞在哪裡?如果你仔細閱讀原文的話會發現,作者又給我們打了一個馬虎眼。他故意不寫林黛玉的判詞。

書中寫到:

寶玉還欲看時,那仙姑知他天分高明,性情穎慧,恐把仙機洩漏,遂掩了卷冊,笑向寶玉道:"且隨我去遊玩奇景,何必在此打這悶葫蘆!"   寶玉恍恍惚惚,不覺棄了卷冊,又隨了警幻來至後面……

也就是說寶玉根本就沒看完十二金釵的判詞。被警幻仙子掩了卷冊,拉出去玩了。

而沒看完的部分就是有關林黛玉的部分!

所以整部《紅樓夢》都是:假作真時真亦假。

我們又何必糾纏不清,痴迷不悟呢?


凡眼看紅樓


《紅樓夢》第五回中,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之時,在警幻仙姑之處看到了自己身邊女子們的人生判詞。從文學的角度來看,賈寶玉看到的是十五個人的判詞。去掉其中丫環侍女身份的襲人、晴雯和香菱,剩下的十二人,就是所謂的“金陵十二釵”。

作者曹雪芹既然要為十二釵寫判詞,按說應該是一人一篇,十二個人十二篇才是,可是,書中明明只寫了十一篇。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是作者漏寫了?還是另有它意?這些問題如果仔細讀一下原著,答案可能不難找到。下面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 。

要說明這個問題,還是要從《紅樓夢》的主旨和藝術框架說起。《紅樓夢》的主旨是愛情,這一點,恐怕誰也否定不了。因為全書的大部分篇幅是圍繞著主人公賈寶玉的愛情和婚姻生活展開的。作者在開始的第一回中也說,此書“大旨談情”,讀者或者可以從愛情的社會背景中看到更豐富的內容。但並不影響寫情的主題。

《紅樓夢》的藝術設計上,借鑑了《推背圖》的方式。開篇的時候,用一種讖語的形式,先揭示出主人公最後的結局。這本是寫小說的大忌,因為知道了結局,可能就會失去閱讀的興趣。但是讖語的特點是,語言具有極端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它只給出了一個大體的結果,細節上一切都不確定,這樣,反而具有吸引讀者閱讀追求答案和細節的效果。比如從判詞中可以知道探春的結局是遠嫁它鄉。可是嫁在哪裡?嫁給誰?一切都不知道。讀者只有看到最後,才能知道答案。這就是十二釵的判詞在《紅樓夢》中的作用。

判詞是古代的一種公文形式。百姓到官府打官司,官府的決斷寫成書面形式公佈出來,就是所謂的判詞。所以,判詞一般都言簡意賅,好的判詞,琅琅上口,便於記誦。《紅樓夢》中的判詞,也是此意。因此可以看出,“判詞”與“人生履歷”“人物小結不同”,後者專注的是人,而前者關注的是事。判詞判的是事,事中必有人,又稱人事。

《紅樓夢》大旨談情。因此,第五回的判詞,是與人的婚姻愛情相關聯的。婚姻愛情是“事”,林黛玉和薛寶釵的婚姻愛情處在同一案件之中,所以,她們的判詞就寫在一起了。十二釵共是十二人,黛玉與寶釵的判詞寫在一起,於是就只有十一個判詞了。

判詞中有人有事,如果是現代女子,她們人生的可能性更多些,她們可以相夫教子,也可以進入社會,建功立業。而古代的女子,進入不了社會,家庭是他們唯一的歸宿。所以,十二釵的判詞,大都與婚姻有關。嫁或者不嫁,是個大問題;嫁給誰?嫁往何地?又是一個大問題。

十一個判詞,十二個人。後十個判詞寫的分別是元春、探春、史湘雲、妙玉、迎春、惜春、鳳姐、巧姐、李紈和秦可卿。這是沒有什麼異義的。唯有第一篇,現在有不同的解釋。有人說這是黛玉與寶釵的合判,又有人說這是寫寶釵的。不必多說,看看原文就行了: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玉帶林中掛,金釵雪裡埋。

甲戌本中,“可嘆停機德”之下有脂批:“此句薛”,而在“堪憐詠絮才”之下有“此句林”。可見脂硯齋也認為此為薛林共判。後兩句就更明顯了。“玉帶林中掛”中有“林黛玉”名字的諧音倒讀。而後一句的“金釵”指薛寶釵,大約不會有人反對。

在“玉帶林中掛,金釵雪裡埋”之下,有二句合評:“寓意深遠,皆非生其地之意。”

薛林二人的合判。大約可以看出這樣的意思。作者的藝術設計中,寶玉的愛情中,林黛玉和薛寶釵是同樣重要的。現在網上許多陰謀論者承認《紅樓夢》中的“木石前盟”是前世的約定,而把“金玉良緣”看成今世的陰謀。這恐怕是沒有看懂《紅樓夢》。擁林者說,林是上界的神仙下凡,似乎薛寶釵等人都是低了一等的。但是,作者所說的林黛玉是仙草,草既然成仙,依然是草。而金陵十二釵都是在太虛幻境有檔案的。可見,他們都是神仙下凡。或說是生命的輪迴。這一點上,林黛玉不比薛寶釵高。因此林黛玉自己也說過“草木之人”的話。把作者的藝術虛構,直接拿到現實中來,恐怕不妥。

在曹雪芹的藝術設計中,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緣都是前世註定的。所以,在賈寶玉的婚姻問題上,薛寶釵不必為寶黛姻緣的無法成就承擔道德責任。因為,絳珠下世之前說的是,把一生的眼淚還給他,而不是與他結為夫妻,享受愛情婚姻的幸福。

而“金玉良緣”的成就,也是在“淚債”已償之後發生的。金玉良緣的成就並不如想象的美好。不過是“金釵雪裡埋”的結局,與“玉帶林中掛”是一樣的。薛與林都是被命運安排者,都是被命運捉弄者。二人不是你死我活的鬥爭關係。這在第四十五回以後,作者寫的很明白了。

我個人覺得,釵黛合判還能解釋一個紅學中的重要問題,既,史湘雲最後是否嫁給賈寶玉了?這個觀點,大約是周汝昌提出的。他在研究脂硯齋的過程中,把《紅樓夢》中的史湘雲的生活原型當成脂硯齋。並根據書中的“因麒麟伏白首雙星”,提出了史湘雲最後嫁給賈寶玉的結論。這個結論得到了劉心武等的熱烈響應。從第五回的作者釵黛合判的處理上,可是明確看出,在婚姻愛情關係上,寶黛釵三人是在一個案子裡。而史湘雲不在同一案中。

第五回中,除了判詞之外,還有《紅樓夢十二支曲》說是十二支,加上開篇和收尾,其實是十四支。前後是介紹和總結,中間十二支,說的也是十二釵的命運。大約每一支說的是一個人。幾乎沒有什麼爭議,但是,排在最前的《終身誤》卻有點身份認同上的困難:

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株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這個曲子全篇是賈寶玉的口吻。金玉良緣,關乎薛寶釵,木石前盟,關乎林黛玉。終身誤,誤的是誰?答案是寶黛釵三人。三人皆被命運所誤。從十二釵的角度來說,這支曲子是給寶釵的。因為終身誤一般指女性,只有嫁錯人,才是終身誤。

第二首《枉凝眉》明白無誤是寫林黛玉的。但也曾被劉心武解釋的雲山霧罩。只從八七版電視劇播出以後,這首詞被王立平譜上曲子眾口傳唱,當人們唱起“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時候,心中想的一定是林黛玉。

總之,判詞這東西,有時判的是人,有時判的是事。《紅樓夢》中寶黛釵三人的故事和命運是糾纏在一起,不可分割的。所以,第五回的判詞中,三人是攪在一起的。曲子中,三人也攪在一起。


七月流火140400643


林黛玉和寶釵的判詞合二為一,這是脂硯齋的觀點。脂硯齋曾說,黛釵名為兩個,實為一人。脂硯齋講的十分肯定。“可嘆停機德,【甲戌夾批:此句薛。】

堪嘆詠絮才,【甲戌夾批:此句林。】

玉帶林中掛,

金簪雪裡埋。【甲戌雙行夾批:寓意深遠,皆非生其地之意。】”

脂批十分明顯,可嘆停機德,贊寶釵,堪嘆詠絮才贊黛玉,這個沒有分歧。關鍵是後面的脂批,頗多思量。這兩句不是講出生地,而是寓意深遠,寓什麼呢?一寓真實身份,既然釵黛為一人,符合這兩個條件的會是什麼人呢?可以身著玉帶,又頭上有金釵的人,身份肯定不簡單,是不是皇后級別的人呢?二寓結局,因為判詞大抵是命運的預測。我比較傾向於朱由榔的皇后王后,很有寶釵的氣質和才華,緬甸事變發生後,許多宮中女人紛紛懸樹自盡,這不是玉帶林中掛麼?王皇后在清軍押送途中,馬皇后與馬太后互相扼喉自殺。我估計,曹雪芹是在憑弔王皇后和馬太后,萬豔同悲咯。


朵朵佬爺


紅學家曲解“枉凝眉”,美玉無瑕不是賈寶玉,閬苑仙葩也非林黛玉

詠金陵十二釵之“枉凝眉”出自《紅樓夢》第五回: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話?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紅學大家認為此曲是寫寶、黛之間的愛情悲劇,預示著林黛玉將淚盡而亡的結局。“閬苑仙葩”指林黛玉,她本是靈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絳珠仙草;“美玉無瑕”指賈寶玉,他本是赤霞宮神瑛侍者。

賈寶玉和林黛玉前世有緣,今生重逢,彼此真心相愛,但他們美好的愛情,如鏡花水月一般,無法成為現實。林黛玉終日以淚洗面,實現了她還淚的諾言。“枉凝眉”詠歎人物的內心世界,詞義較為朦朧含蓄,語氣更加哀怨動人。

關於“枉凝眉”紅學界認為“閬苑仙葩”指林黛玉,“美玉無瑕”指賈寶玉。紅學大家這樣的理解是百分百的自相矛盾,前後都丟臉了!

查查字典看看美玉無瑕是啥意思?

美玉無瑕:漢語成語,美玉上面沒有一點小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得無缺點。

現在看看《紅樓夢》書裡是如何描寫賈寶玉的: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淒涼。可憐辜負好韶光,於國於家無望。

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絝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看到這裡所有讀者都應該清楚了,《紅樓夢》的作者給賈寶玉定性是: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絝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只要念過書的紅學大家應該清楚的看出賈寶玉被《紅樓夢》作者貶的一無是處,賈寶玉都是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了。就是這樣明顯的描寫紅學大家還敢認為美玉無瑕是說賈寶玉。看來自相矛盾這個成語就是給紅學大家量身定做的啊!

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絝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這句話對賈寶玉的描寫可以說是非常不美觀了,這句話告訴讀者的是賈寶玉是廢物點心一個,紈絝與膏粱裡的廢物代表!《紅樓夢》的作者剛說了賈寶玉是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紅樓夢》的作者能緊接著就說賈寶玉美玉無瑕嗎?就是小學生寫文章這樣極其低級的錯誤也不能出現吧?

紅學大家異想天開的解讀“枉凝眉”真是歎為觀止,簡直是自相矛盾的最高級別,精神錯亂了。紅學大家精神錯亂的自相矛盾已經誤導了很多《紅樓夢》的讀者。為了不讓《紅樓夢》的讀者被自相矛盾的紅學大家誤導就需要對架謊鑿空的紅學大家明鼓而攻之。

“一個是美玉無瑕”說的一定不是賈寶玉,那會說的是誰呢?“一個是閬苑仙葩”指的又是誰呢?詳細解讀見《懶雲齋初評石頭記》


紅樓夢真神


看來您是初讀,還不熟悉小說。

小說第五回寫賈寶玉神遊太虛幻境,在警幻仙子那裡看到了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及又副冊的名錄和判詞,其中正冊是錄全了的,分別是林、薛、元春、迎春、史湘雲、探春、惜春、李紈、妙玉、王熙鳳、巧姐、秦可卿。其中林、薛二人的判詞合為一首,所以一共十一首。

林黛玉、薛寶釵合為一首判詞,自然是有作者的用意在的。脂硯齋批註,俞平伯等先生提出的“釵黛合一”說,就是對此的一種解釋。這是建立在小說人物意象化的基礎上的。

另外在小說中,林黛玉、薛寶釵的對比較量也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孰優孰劣,歷來眾說紛紜。小說作者似也有此種作意,把兩個水準相當的人物放在一起。

很有很多種解讀,有興趣可以去查閱。


師太的元博士


通篇看紅樓,找不到十二釵冠首林黛玉的判詞。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很多紅學家認為此判詞是為寶黛合寫的。我個人認為不妥,當然,紅學老前輩們的思想和精髓值得我們繼承和學習,但劉心武先生曾說過任何人都可做紅樓夢研究,只要你有這個喜好,有自己的思想和觀點,都可研究紅樓夢。我自己也曾寫過一文,“一萬個人心中,一萬部紅樓夢”。事實也是如此,現在全民談紅樓,評書、朗讀、研究者,數不勝數。

如此,我也做一個大膽的設想和推斷。我認為這首判詞,就是寫給寶釵一人的,並不是黛玉、寶釵合寫的。為什麼?

1、因為金陵十二釵是寫給金陵優秀的十二個女子的,黛玉原本是靈河岸一棵絳株仙草,她是天上的神仙,是追隨神瑛侍者還淚的,所以她算不上是人間的女子,更不用說是金陵省的女子。

2、作者太偏愛,太喜歡黛玉,林妹妹在他心目中就是天上的神仙,不沾一點世俗的東西,看作者對她的一些描寫,長的像神仙似的的妹妹,清高、孤傲、一塵不染,一起在花下看西廂,一起葬花,一同話詩文,就連病都是美的,比西子還要勝三分。所以,他根本就不想把他神仙似的的妹妹和哪些悲慘女子的結局攪合在一起,他認為這些都有褻瀆於她。

3、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終身誤”,我覺得既是寫給寶釵的也是寫給黛玉的,同時也是寫給作者自己的,這裡,作者仍是把黛玉比作仙姝寂寞林,從始至終,林黛玉在作者心目中都是美貌飄逸的仙子,他認為十二釵是寫給金陵凡間女子的,所以,他故意安排黛玉沒有判詞,他的神仙妹妹原本也不該有判詞。

4、黛玉是一位仙子只是在凡間戲耍了一會。她只能是曹家榮華富貴時沐浴甘露的一株美麗的仙草,秦可卿死亡,賈家大辦喪事,他讓黛玉離開,元妃省親,賈家歡天喜地,鮮花著錦之時,他又讓黛玉回來,曹家一旦抄家破滅,作者不忍黛玉遭罪,玷汙,便早早安排他的妹妹離開人世,去天上繼續做她的神仙,作者總是把好的事情,讓妹妹享受,不好的事情,就讓她避開,黛玉一死,賈府就開始衰敗,可見作者對黛玉的愛真是到了入骨入髓的地步。只有對自己最心愛的人才會這樣去百倍珍惜她,愛她!


一萌文化雜談


《紅樓夢》第五回,金陵十二冊正冊,與《紅樓夢》曲是一一對應的(除引子.飛鳥各投林)。即:十一段判詞對應十二支曲。曲三和判詞二寫的是元春,曲四和判詞 三寫的是探春……。曲一[終身誤]、曲二[枉凝眉]顯然對應的是判詞一,即:寶釵和黛玉。為何曲二判詞合一 ?歷來爭論不休,樓主再次提出這個問題,是企望引起關注。文中寫道,十二個舞女上來,警幻吩咐,將新制《紅樓夢》十二支演來。因此上,演出這悲金悼玉的《紅樓夢》,悲金悼玉,巧妙地將寶釵之金、黛玉之玉合而為一,變成泛指閨閣。寶玉之名,亦含寶釵之寶、黛玉之玉,道理亦然。在作者看來,使閨閣昭傳,一視同仁。作者一再強調,《紅樓夢》非才子佳人小說,黛玉、寶釵可堪嘆憐!那種非要把寶釵和黛玉,認作勢不兩立,爾虞奸詐的宮庭劇,顯然違背了作者的初衷和本意!


大展宏圖3329


絕代雙美共登臺,一辭判語兩重歸。

影裡去時鏡中事,仙中來等夢中回。

四大名著《紅樓夢》的十一個判詞給了正冊金陵十二釵中的美女一個不一樣的人生,同時給了他們一樣的命運,這樣的歸宿和結局恰如其分的寫出了一種境界,看著像八卦中的竹籤,等待高人的破解。

一句句詩情畫意的美言,引來了的多少翩翩起舞的蝴蝶,在這個茫茫大海中尋找前世的姻緣,和不解的風情,這裡不僅有愛情的索然,更有時代的變遷,進去就是陷入,研究就是迷茫,和迷宮一樣,很難走出《紅樓夢》,包括以上的題目。

一個之才有她美,一個有美舍其誰?兩種風格同一種命運,一種人生兩種結局。不好判斷,也不好詞別,大雪紛飛時,都在雪中漫步,待到雪化時,仙草夢中笑。

解夢還需後世人……


黑白文章澤淵詩


第五回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在警幻仙姑處看到了《紅樓夢》全書的總綱《金陵十二釵》判詞和《紅樓夢十二曲》,很多人會奇怪為什麼《金陵十二釵》判詞只有十一首,是不是作者少寫一首。其實這根本不算什麼問題。因為《紅樓夢十二曲》一共有十四首,同樣不是一一對應金陵十二釵。下面簡單聊聊。


【一】

寶玉看了仍不解。便又擲了,再去取“正冊”看。只見頭一頁上便畫著兩株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 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詞,道是:

可嘆停機德,【甲戌夾批:此句薛。】

堪嘆詠絮才,【甲戌夾批:此句林。】

玉帶林中掛,

金簪雪裡埋。【甲戌雙行夾批:寓意深遠,皆非生其地之意。】

有的讀者反對這首判詞“釵黛合一”,認為這首判詞是對應一人的。其實有如此想法不奇怪。但卻忽略了一個要素,就是判詞圖畫。個人一直認為判詞圖畫才是判詞最重要的線索,而《金陵十二釵》判詞圖畫明確有枯木,有雪有金釵,不是釵黛合一是什麼?

脂硯齋的批語也對判詞釵黛合一做了佐證。“可嘆停機德”說得就是薛寶釵;“堪嘆詠絮才”說得就是林黛玉。這沒什麼可說的。反倒是曹雪芹有意將判詞寫成十一首大有深意。


【二】

林黛玉和薛寶釵是《紅樓夢》雙璧,很難說她倆之間誰優誰劣。用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的話說,她們都是賈寶玉的前世神瑛侍者下凡引動的冤孽投胎。原文交代林黛玉的前世是絳珠仙草,並沒有介紹薛寶釵的前世。可以肯定,其一定與神瑛侍者有莫大關係,甚至與絳珠仙草合二為一的存在。我曾推測薛寶釵的前世極可能是神瑛侍者灌溉絳珠仙草的甘露。原因有兩點。

第一,林黛玉和薛寶釵無論身體健康狀態和性格都特別互補。兩個人合二為一很完美,分開都各有缺點。甘露灌溉絳珠仙草,二人必然合二為一。以五行論,金生水,水生木,金再克木,釵黛二人相生相剋,就是如此了。

第二,薛寶釵是“雪”,服用“冷香丸”,冷香丸的成分就是露雨霜雪,四季花蕊合成一味水蜜丸,契合甘露特性。

林黛玉和薛寶釵對於賈寶玉來說是人生的兩個階段。林黛玉是他人生前十八年的所有。十八歲後林黛玉去世後,薛寶釵嫁給了賈寶玉。此後是他的第二段人生。林黛玉是愛情,薛寶釵是婚姻,是賈寶玉人生最重要的兩個人。所以曲子【終身誤】,再一次釵黛合一,寶黛釵三人的聚首就是一出【終身誤】。

【三】

《紅樓夢》有一個誤解,就是【枉凝眉】是寶黛愛情悲歌。實則並不是。【終身誤】和【枉凝眉】都是與賈寶玉人生有羈絆的幾種情愫的合輯。其中【終身誤】是寶黛釵三人的人生際遇。而【枉凝眉】則是賈寶玉與其他幾位有情女子的故事。

【終身誤】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終身誤】曲子與判詞內容非常契合,都是賈寶玉與釵黛二人的合輯。曲子更詳細的解釋了寶黛釵三人的關係,其中黛死釵嫁也做了影射。而大多數人都認為寶玉和寶釵二人婚姻不幸福也被【終身誤】擊破。舉案齊眉和美中不足都說明二人婚後生活非常好。而賈寶玉最後出家也與薛寶釵並沒有直接關係。但要說感情,賈寶玉當然更愛林黛玉。

曹雪芹之所以有意將寶黛釵三人放在一起,少寫了一首判詞,就是突出釵黛二人同樣重要,寶黛釵三人合為一體的現實。閱讀紅樓夢不要將釵黛二人分上下,從曹雪芹論,寶釵黛玉並沒有任何區別。事實也是如此,判詞和曲子都做了明確闡述。

歡迎關注:君箋雅侃紅樓,每天為您帶來更多紅樓故事!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石頭記】周汝昌校訂批點本80回本 ;【紅樓夢】通行本120回本 ;【清·孫溫繪全本《紅樓夢》】


君箋雅侃紅樓


這個問題問得好!回答這個問題的難度很大,卻又很容易。答案可以,而且已經有了許多種,這是為什麼?誰個正確?還有沒有別的答案?一萬個人心中,一萬部紅樓夢,這是說不同的人對於《紅樓夢》會有不同的理解,甚至一個人的不同人生階段,會有不同的理解。對本文這個問題,不會有那麼多解釋。標準答案是肯定沒有的。爭論也大可不必。可是我還是不揣冒昧,來回答這個問題。

回答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理解第一首判詞: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紅學界早有一種觀點,認為薛寶釵和林黛玉共用一首判詞。我基本贊成這種說法。三、四兩句分明已經明確,玉帶林即林黛玉;雪則為薛,金簪即寶釵。掛與埋都預示悲劇命運。但是我認為解釋為一、四句寫薛寶釵,二、三句寫林黛玉似乎不妥。說第一句可嘆停機德是寫薛寶釵的,難道林黛玉缺少德嗎?停機德是什麼?要得嗎?其實正是這停機德害了她們兩人。說是薛寶釵尊崇封建倫理道德,林黛玉不是嗎?她一心期盼姥姥作主,多次拒絕賈寶玉的示愛,都是為什麼?薛寶釵的婚姻悲劇表明,她空有停機德,命運令人嘆息;林黛玉的愛情悲劇表明,要求女子具有停機德害人非淺,停機德可嘆。第二句堪憐詠絮才,更是說她們倆人的,說是講林黛玉的,難道薛寶釵沒有才?詠絮才是什麼?如果說是比喻有詩才的,那麼薛寶釵倒是實實在在地詠了一回絮: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以其充滿正能量,居眾柳絮詞之尊。正因為她們都有才,同歸薄命司,所以命運都堪憐。

認為作者不可能不為林黛玉寫判詞。畢竟林黛玉是《紅樓夢》的主角,地位遠在寶釵之上的說法只能算作一家之言。說是作者狡猾,把黛玉虛化了,因為黛玉本來就是絳珠仙草下凡,是神仙,沒有必要和薛寶釵爭來爭去的,不是一個層次。這就不對了,黛玉必定來到了現實世界。不是一個層次,不可能爭來爭去倒是真的,但不是因為她是神仙,如果黛玉父母健在,她用不著爭,事實是她父母雙亡,她憑什麼爭?單憑寶玉愛她,爭也白爭。

說另外有林黛玉的判詞,也沒有根據。說寶玉根本就沒看完十二金釵的判詞。就被警幻仙子掩了卷冊,拉出去玩了。沒看的判詞還有很多,說沒看完的部分就是有關林黛玉的部分,未免武斷。

我歷來不贊成過度解讀,看到玉帶林中掛,就說林黛玉是上吊死的,跟他觀點對立的就說是投河死的,還能找到證據。看到金簪雪裡埋,就說薛寶釵死在雪地裡,東北有大雪,薛寶釵死在東北。因為林黛玉和薛寶釵的判詞寫在了一起,所以有的人認為《紅樓夢》裡的林黛玉和薛寶釵其實是一個人,只是作者故意分成兩個人來寫。他要那麼理解,要那麼說,你有什麼辦法?如果《紅樓夢》可以那麼讀,我也學著語不驚人死不休,我說《紅樓夢》是寫現代國際形勢的,作者借林黛玉之口說,(中美關係)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一笑)。其實完全不必用自己的觀點去否定別人的觀點,誰都不要想著去說服別人。

這就是《紅樓夢》,一言以蔽之,假作真時真亦假。不認真讀,你讀不懂,太過於較真你又讀不明白。答了這麼多題,大家可能發現了,我答題唯一的依據是文本,再說一遍,文本。我願意作個文本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