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史记“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河洛指的哪里?

用户6649353362


河指的是黄,洛指雒河或洛河也就是现在的南洛河和北洛河。基本上指的是黄河中游地区,泛指山西南部陕西东部河南西部交界的地区。


上善若水一一一


这个问题,因为洛河发源于陕西,而陕西境内恰巧有一条流入渭河的北洛河,所以有的人就出来占了。话不多说,逐条上证据。

一,三代之居,陕西北洛河与黄河之间尚无三代都城。洛阳附近南洛河与黄河之间的河洛盆地中有夏都斟浔,商都西亳,周成周,王城。

二,古时伊洛联用,陕西境内无伊河。《国语·周语》载:“昔伊洛竭而夏亡。” 《逸周书·度邑》曰:“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无固,其有夏之居。”敢问此处洛字指北洛河?荒谬!

三,洛汭二字文献常用,汭字指两河汇流。北洛河入渭水,两河交汇有什么?南洛河入黄河,交汇处于巩义西,交汇处有二里头遗址和西亳遗址。除此之外还有伊汭做旁证,伊河汇入洛河,同入黄河。

四,某些人言,自曹魏前洛字专指北洛河,雒字指南洛河,从不混用。那么,周公营建的是假洛邑?光武帝改洛阳为雒阳,说明原名就是洛阳,难道光武帝穿越到曹魏之后了?

关于夏商两代的历史文献 古本《竹书纪年》载:“(夏王朝)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 《逸周书·度邑》曰:“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无固,其有夏之居。”《史记·夏本纪·正义》云:“《商书》云:‘太康失邦,兄弟五人须于洛汭’,此即太康居之,羿亦居之,桀又居之。” 《尚书注疏·卷七 五子之歌第三》: 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康五弟与其母待太康於洛水之北,怨其不反,故作歌。 《史记·吴起列传》言:“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史记·封禅书》言:“昔三代所居皆在河洛之间”《国语·周语》载:“昔伊洛竭而夏亡。” 《论语》:“殷因于夏礼”, 《史记·封禅书》言:“昔三代所居皆在河洛之间”《汉书·地理志》河南偃师条下有班固自己注:“尸乡,殷汤所都”。《元河郡县志》:“偃师西亳,汤都也” 《水经注·洛水》引阚骃曰:“亳本帝喾之墟,在《禹贡》豫州河洛之间,今河南偃师城西二十里尸乡亭是也”。


拿史实讲证据



清代王筠的《说文句读补正》说:“许君(许慎)但说陕西、甘肃之“洛”,是河南之“雒”本不从水也。段玉裁《小笺》说:“自魏黄初以前,雍州渭洛字作‘洛’,豫州伊雒字作‘雒’,绝无混淆,黄初(220~226)以后乃乱矣”。 可以确认,有人把“河洛”中的“洛”解释成发源于陕西商洛流经洛阳的“洛河”是不对的,因为在司马迁所处的西汉武帝时代,“洛阳”一直是写作“雒阳”,“洛河”一直写作“雒河”,陕西的“洛河”和河南的“雒河”是分的很清楚的。

现今的河南“洛阳”,在西周初年叫“雒邑”或“新邑雒”,是武王灭商后才新建的关押殷徒和控制东方的兵站,战国时代改名为“雒阳”,一直到三国时期才改名为“洛阳”。为什么改名为“洛”,就是关中人把本属于自己的“洛”带了过去,因为河南人百分之七八十是关中人的后代。在关中地区,像“商洛”“洛川”“洛河”等带“洛”字的地名是很多的。包括现在郑州、新郑的“郑”也是来源于陕西渭南的“古郑国”。


我们用《史记》中记录的与“洛”“雒”有关的三个案例来详细解读一下:

一、《史记·河渠书》记载:“自徵引洛水至商颜山下。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馀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穨以绝商颜,东至山岭十馀里闲。井渠之生自此始。穿渠得龙骨,故名曰龙首渠”。翻译后说的是:西汉武帝年间,从今陕西澄城县状头村引洛水灌溉今陕西蒲城、大荔一带田地。渠道要经过商颜山。这里土质疏松,渠岸易于崩毁,不能采用一般的施工方法,劳动人民发明了“井渠法”,使龙首渠从地下穿过七里宽的商颜山。这里面的“洛”显然是指陕西的“洛河”。

二、《史记·秦本纪》记载:“厉公二年,蜀人来赂。十六年,堑河旁。以兵二万伐大荔,取其王城。简公六年,令吏初带剑。堑洛。城重泉。十六年卒,子惠公立”。翻译后说的是:秦厉公和秦简公先后在黄河和洛水西岸修筑长城,用以自守,史称堑洛长城(“堑”是长城的别称)。据考证这段长城南起于陕西华阴县东南华山脚下小张村,向东北行经华阴庙东北,过沙渠河直达渭河之滨,渭河以北沿洛河南岸向西入蒲城境,再沿洛河西岸向北延伸至白水县黄龙山麓。很明显,这里的“洛”说的还是陕西洛河。

三、《史记·夏本纪》还有记载:“荆河惟豫州:伊、雒、瀍、涧既入于河,荥播既都,道荷泽,被明都”。这里记载的很清楚“豫州”的是“雒”而非“洛”。这个案例也反证了河南是“雒河”而非“洛河”。


最后我们再根据司马迁的这句话的出处完整的解读一下。 司马迁在《史记·封禅记》的原话是这样的:“昔三代之君(居),皆在河洛之间(闲),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四渎咸在山东。至秦称帝,都咸阳,则五岳、四渎皆并在东方。自五帝以至秦,轶兴轶衰,名山大川或在诸侯,或在天子,其礼损益世殊,不可胜记。及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

这是一个完整的小段,是司马迁随汉武帝去泰山封禅路过豫州祭祀嵩山时的一段感慨,核心是说祭祀祖先和山神的好多礼数都失传了。这里的“三代”肯定代指的夏商周三个朝代无疑;“四渎”是指的黄河、长江、济水和淮水;这里的“五帝”指的是炎帝黄帝等五个上古先帝,秦汉帝王都有在雍城(现在陕西凤翔)祭祀五帝的传统,同时汉武帝也在桥山黄帝陵专门祭祀过轩辕黄帝。大家都知道,夏的都邑在山西;商的都邑在河南;周的都城在关中。如果说“河洛之间”指的是“陕西洛河”到“黄河”之间,那太史公说夏商周都邑在“河洛之间”该作何解读呢?

答案就在《史记》的注释《正义》里。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解释说:“夏禹先后建都于阳城、平阳、安邑、晋阳;殷商先后建都于亳、偃师;周先后建都于酆、滈、河南;都在河洛之间”。唐人已经注释的很是清楚:夏的都邑在阳城、平阳、安邑、晋阳,均在山西;殷商的都邑在亳、偃师,这里的“亳”目前还有些歧义,有说在河南,有说在安徽亳州,偃师确认在洛阳;周建都于丰京、镐京和河南(这里的“河南”应该指的是“黄河之南”的东周都城雒邑)。


《正义》注释的最后一句话很关键:“都在河洛之间”!意思很明白,就是说山西、陕西、河南的这些都邑都属于“河洛之间”。其实“河洛之间”的“间”也好,“河洛之闲”的“闲”也好,这个“间”或者“闲”的意思并非我们现代汉语的字面意思,而是指陕西“洛河”流域和三省“黄河”流域的“间闲陆地”,也就是指的晋陕豫的三角地带,是较大范围的“河洛地区”,这里也是仰韶文化最为密集的区域。

“中原文化”脱胎于“渭水文明”,“河洛文化”滥觞于“三川流域”。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渭水流域的关中平原是中华民族最为核心的发源地,是仰韶文化的源头和核心,是炎黄故里,是中华文明的肇始之地。夏商周由此发端,这里是最初的“中国”,也是最初的“中原”,最初的“华夏”和“中华”一词的源头。随着秦汉隋唐等中原王朝在关中的崛起和东进,中原的范围才进一步扩展到汾河平原、伊洛平原和广阔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关中平原的面积接近5万平方公里,汾河平原是5000平方公里,而洛阳的伊洛平原呢?只有500多平方公里,面积只占关中平原的1/100,而且并非富裕之都。张良曾评之曰:“洛阳腹地太小,方圆不过数百里,田地贫瘠,而且容易四面受敌,非用武治国之都”。


“关中自古帝王州,长安自古帝王都”。关中自古号称“陆海”、“天府”,自秦修建郑国渠后,更是富甲天下。战国时期,张仪向秦惠王献“连横”之计时称颂关中曰:“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蓄积多饶,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史记·留侯世家》中记载张良言刘邦赞关中曰:“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鸿门宴时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

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有人意淫“河洛文化”的核心在洛阳,这明显是一种谬论。以长安为中心的“三川流域”才是真正的“河洛文化”的核心,是真正的中国之根。

探寻历史,正本清源,我是清乐堂,欢迎大家多关注交流,请多指正。


清乐堂


南洛河古称:“雒水”。起源于陕西省华山南部与蓝田县秦岭箭峪侧木岔沟。

北洛河古称:“洛水”,全境皆在陕西,流经大荔、宜君、黄陵、志丹等地。

而司马迁《史记》:“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以为中岳”。而并不是“皆在河雒之间”,“嵩高”也不是嵩山,因为在汉以前就没有中岳嵩山和如今的中岳嵩山是两码事。

首先在汉以前,西岳是指吴岳山,中岳是指华山,东岳泰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那时可没有嵩山,那时河南嵩山叫外方山,外方这意思很明显。 而司马迁的嵩高为中岳是指华山。“嵩”在这里不是嵩山,而且形容词,古文字中“嵩”通“崧”“崇”。崇高为岳,古代用嵩高也形容衡山和恒山。这些古文献中记载颇多。

即便不管是洛还是雒。首先都源自陕西。

先说北洛河,北洛河流经之地,其中就有司马迁的家乡韩城,韩城古称“夏阳”“龙门”,就是大禹治水的地方。

另外韩城是西周武王封子的地方,西周初年,周武王之子(名佚传)封于韩,食采于韩原一带,称韩(侯)国(并非战国的韩国,有可能是有血缘关系)。而大禹又是夏朝的创立者,大禹的地盘又是与韩城(夏阳)隔河相望的山西的阳城。《孟子·万章上》载“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古本竹书纪年》载“禹居阳城”。可见夏朝名字的来源于大禹一生最重要的治水地“夏阳”和“阳城”。而韩城以北的黄陵县又是华夏始祖黄帝的陵寝,而黄土高原又是黄帝的诞生地也是黄帝部落早期的主要活动区。黄陵北部不远又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大,最先进的城市遗址距今5000——4100年占地438万平米的石峁古城遗址,四周又有十几座同时期的卫星城,这个遗址又和夏朝时间吻合。而韩城(夏阳)的南部的陕西白水县又是文字始祖仓颉的故里。白水南边的大荔县又是古人类距今20万年的大荔人遗址的发现地。韩城(夏阳)的东部不远又是山西距与夏朝时间吻合的“陶寺遗址”。综合遗迹可看出河洛文明的河洛就是陕西北部的黄河与洛水。

再说南洛河(雒河),起源地是陕西华山南部和蓝田。先不必多说212万年的蓝田猿人,仅这地区“华胥故里”就能说明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西边就是著名的仰韶文明早期最大的遗址“半坡遗址”和著名的“姜寨遗址”。而姜寨遗址又是最早的铜的发现处,旁边的仰韶文明最大城市遗址6000—5000年前的西安杨官寨城市遗址,就不多介绍了。而仰韶文化遗址,河南1000处,多为中晚期,陕西2040处,一半为早期。

而“华夏”一词来源于华山和夏阳。可见三代之居的河洛是指的陕西北部洛河与黄河周围。

司马迁的洛水不是雒水。河南除了歪曲史书内容和改变史书的字词,遗迹证剧却拿不出来,仅有的二里头遗址,却被国家文物总局否定为夏都,洛阳古称“雒邑”并非“洛邑”。如今为了争经济利益,不仅捏造历史给自己贴金,连祖宗给的名字都改了。











亲爹亲爹


【转】“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与北洛河无关

司马迁的“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引发了陕西网友关于南北洛河的研究。其研究的结果不过还是因为有现实的考量,即争夺文化资源。虽然《史记》关于三代之居的表述非常明确,但因为史记或古同典籍中“雒”的出现,让很多不愿深思的人开始认为,河洛之间的“洛”,应当是指北洛河。那么造成这种混乱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试作以下探讨。

司马迁的原义可推演出“三代之居”的“洛”是指洛阳的洛水

《史记封禅书》里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四渎咸在山东。至秦称帝,都咸阳,则五岳、四渎皆并在东方。” 【四渎(古代对中国“长江”、“黄河”、“淮河”、“济水”的合称)。 】

可见,司马迁这个“三代”确实指的是秦之前的夏商周,司马迁以嵩岳为中心来进行描述,文义已非常明确,即三代之居,在嵩岳附近。其指洛阳的洛河,已非常明确。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在《史记》里很多描述里,洛阳的洛水,有时被写作“洛”,有时又被写作“雒”,而所谓的北洛河,则从来没有被写作雒,因此,这里有了大量的想象空间。就有陕西的文史发烧友,由此得出了一个相反的结论,三代之居所指的洛,是指北洛河?果真如此吗?

《史记》“雒”、“洛”的混用

《史记·河渠书》:故道河自积石历龙门,南到华阴,东下砥柱,及孟津、雒汭,至于大邳。

这里把洛写作雒。同一篇文章,司马迁又将雒写作“洛”:

太史公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遂至于会稽太湟,上姑苏,望五湖;东窥洛汭、

大邳,迎河,行淮、泗、济、漯洛渠;西瞻蜀之岷山及离碓;北自龙门至于朔方。

而《史记》里关于北洛河的描述,则从来没有变过, 一直是“洛”,这一点,成为北洛河思维的重要理论支撑。如:

《史记秦本纪》说:厲共公二年,蜀人來賂。十六年,塹河旁。以兵二萬伐大荔,取其王城。簡公六年,令吏初帶劍。塹洛。城重泉。十六年卒,子惠公立。

《史记河渠书》记载:自徵引洛水至商顏山下。岸善崩,乃鑿井,深者四十餘丈。往往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穨以絕商顏,東至山嶺十餘里閒。井渠之生自此始。穿渠得龍骨,故名曰龍首渠。

以上两例可以看出,这里的洛,是指北洛河。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混乱?史记里的洛所表达的地方,是如此矛盾,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南、北洛河起源于何时?又是如何变得这么矛盾的?

《史记》关于水系的描述,没有提到北洛河

《史记》关于水系的描述,对南北洛河周围的水系,有以下描述:

北洛河:

《史记禹本记》:道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沣,又东北至于泾,东过漆、沮,入于河。

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泾属渭汭。漆、沮既从,沣水所同。

以上记录,如此重要的北洛河,居然没有出现,说明什么问题?

关于南洛河,我们此前已举了例证,在水系的描述中,一处为“雒”,一处为“洛”。由此可见,司马迁在对北洛河进行描述的时候,还是有所顾忌的。而对南洛河,则没有这种现象。且写作“雒”还是“洛”,都显得比较随意。

北洛河在先秦著作里找不到痕迹,先秦只有洛阳的洛水

北洛河名称的来历,在先秦的著作里,基本找不到例证。在先秦的著作里,洛,即指洛阳的洛河,例证如下:

尚书注疏·卷七 五子之歌第三

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

太康五弟与其母待太康於洛水之北,怨其不反,故作歌。

[疏]“太康”至“之歌”○正义曰:启子太康,以游畋弃民,为羿所逐,失其邦国。其未失国之前,畋于洛水之表,太康之弟,更有昆弟五人,从太康畋猎,与其母待太康于洛水之北。

○正义曰:襄四年《左传》曰:“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然则羿居穷石,故曰“有穷,国名”。“穷”是诸侯之国,“羿”是其君之名也。《说文》云:“羿,帝喾射官也。”贾逵云:“羿之先祖,世为先王射官,故帝赐羿弓矢使司射。”《淮南子》云:“尧时十日并生,尧使羿射九日而落之。”《楚辞·天问》云:“羿焉彃日乌解羽?”《归藏易》亦云:“羿彃十日。”《说文》云:“彃者,射也。”此三者言虽不经以取信,要言帝喾时有羿,尧时亦有羿,则羿是善射之号,非复人之名字。信如彼言,则不知羿名为何也。夏都河北,洛在河南,距太康於河北,不得入国,遂废太康耳。羿犹立仲康,不自立也。

以上的洛汭及“洛水之北”的“洛水”,显然是指洛阳的洛水。

《尚书·周书》:“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无固,其有夏之居。”

《国语·周语》:“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

以上的“洛”,毫无疑问是指洛阳的洛水。

现在我们来举一个《诗经》里的著名的例子,更能够说明问题:

《诗经.小雅.瞻彼洛矣》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

君子至止,福禄如茨。

韎韐有奭,以作六师。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

君子至止,鞸琫有珌。

君子万年,保其家室。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

君子至止,福禄既同。

君子万年,保其家邦。

《集传》:“洛,水名,在东都,会诸侯之处也。泱泱,深广也。”

朱熹《诗集传》则就诗义论诗,以为“此天子会诸侯于东都以讲武事,而诸侯美天子之诗,天子御戎服而起六师也。” 

《水经注·洛水》引阚骃曰:“亳本帝喾之墟,在《禹贡》豫州河洛之间,今河南偃师城西二十里尸乡亭是也”。

由此可见,在先秦的文献里,洛即指河南洛阳市的洛河,即古之洛水。

那么洛阳的洛河,洛水,又是怎样变成“雒”的呢?

“洛”变“雒”是王都的帝王对自己五行所属的避讳

【前漢·地理志註】師古曰:魚豢云:漢火行,忌水,故去洛水而加隹。如魚氏說,則光武以後攺爲雒字也。

【正字通】楊愼曰:春秋書雒戎,左傳凡洛皆作雒。非後漢始攺也。○按魚氏說必有所本,故師古从之。左傳今文洛皆作雒,安知古本左傳不書作洛乎。未可據今本左傳駁魚氏說也。

应该说,杨慎的推论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史记》,都是经过历代儒生修改订正的。洛之所以从“洛”至“雒”改来改去,与这个水系本身无关,而于王朝或帝王本身的五行所属有关。洛阳作为古代重要的王朝,当皇帝为火德时,就把洛改为雒,反之则又改回洛。这是帝都的属性使然。

与中国很多著名的地名重复相对应的是,在司马迁的时代,陕西的漆沮水将入河口一段改为洛水,这使司马迁的描述变得非常困难而不严谨。北洛河与很多与著名地名重名的原因一样,所不一样的是,北洛河不存在于先秦,而出现在秦以后,也即早过了夏商周三代之后。至于它为什么一直没有叫“雒”,那是因为漆沮河畔从来没有产生过王都,自然没有避讳的必要了。

汉语表述的常识性问题

汉语的表述有其自己的习惯和规律,关于水系的表述更是如此。如果将两个水系用并列词组的方式表达,这个水系一定是一个是干流,另一个是支流。如淮河入长江,故有江淮之称,汉水入长江,故有江汉之称。我们在使用诸入江淮流域或地区、江汉流域或地区时,首先知道这条支流是汇入长江的。同样,河南洛阳地区的洛河注入黄河,故称之为河洛。而陕西的北洛河,注入渭河,若将这个区域以河流流域命名,只能叫“渭洛”流域或地区,而渭河与黄河之间的这个地区,也即是陕西文史发烧友所主张的地区,不能叫“河洛”,只能叫“河渭”。

如此简单的汉语常识问题,为什么有人视而不见?甚至被蒙住了双眼?这的确需要结合现实来考量。中原河南的“河洛文化”影响之深远而引来所有能搭上边的来争夺,是一个最直接的问题。

考古证据说明三代之居在洛阳及郑州地区

现在回到现实,在现代考古学兴起之后,对古代文献的印证,要靠考古去解决。换言之,一切争论都可以通过考古的物证来甄别。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目前已探明洛阳偃师二里头为夏代的都邑,被称为“中国第一王都”;而郑州的商城则早被考古证实为商代亳都的所在地;至于东周的王都洛邑即洛阳,刚根本没有任何异义。而陕西的漆沮河畔,则没有任何考古证据证明那里曾做过三代之中的任何一个时代的王都。在黄河以南,黄河与洛水之间的洛阳和郑州地区,恰恰是考古学中的夏商周“三代之居”。因之,“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所确指的,是嵩山周围的古中原地区,这也正是司马迁“昔三代之居”所指的地方。后来假名“洛水”的陕西北洛河(即原漆沮水),与“三代之居”无关。


樵城居士


某些人极力把西周说成定都洛阳,借以说明“三代之居”都在洛阳,简直可笑至极。西周若在洛阳何来平王东迁,还迁什么都,西郊迁东郊吗?

太史公曰:学者皆称周伐纣,居洛邑,综其实不然。武王营之,成王使召公卜居,居九鼎焉,而周复都丰、镐。至犬戎败幽王,周乃东徙于洛邑。~《史记》。那个来给我解释一下,“三代之居”包含西周不?

再说殷商,“成汤,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诰。”《史记》。谁给我说说前七次都在那?虞舜 时为商国,因契佐禹治水有功故得封此地。《史记.。殷本纪》“契封于商”。汉郑玄:“商南在华之阳”。晋皇甫谧:“今上洛、商是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丹水自上洛经商县南,契始封此”。唐李泰《括地志》:“商州东八十里商洛县,本商邑,古之商国,帝喾之子契所封也。”陕西商州。

再说说夏:《国语·周语下》:“其在有虞,有崇伯鲧。”《史记·周本纪》“崇侯虎”下《正义》引皇甫谧说:“虞、夏、商、周皆有崇国,崇国盖在丰镐之间。指陕西关中地区。

为何“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不能在陕西?这些史书都让某些人吃了?

“三代之居”在洛阳最大硬伤就是如何解释西周都丰镐的史实。

我赞同有其他说法,但见不得洛一人那种谈起来历史吃独食穷凶极恶的样子。

我们在换个角度继续谈

段玉裁《小笺》说:“自魏黄初以前,雍州渭洛字作‘洛’,豫州伊雒字作‘雒’,绝无混淆,黄初(220~226)以后乃乱矣”。 可以确认,有人把“河洛”中的“洛”解释成发源于陕西商洛流经洛阳的“洛河”是不对的,因为在司马迁所处的西汉武帝时代,“洛阳”一直是写作“雒阳”,“洛河”一直写作“雒河”,陕西的“洛河”和河南的“雒河”是分的很清楚的。

我们用《史记》中记录的与“洛”“雒”有关的三个案例来详细解读一下:

一、《史记·河渠书》记载:“自徵引洛水至商颜山下。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馀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穨以绝商颜,东至山岭十馀里闲。井渠之生自此始。穿渠得龙骨,故名曰龙首渠”。翻译后说的是:西汉武帝年间,从今陕西澄城县状头村引洛水灌溉今陕西蒲城、大荔一带田地。渠道要经过商颜山。这里土质疏松,渠岸易于崩毁,不能采用一般的施工方法,劳动人民发明了“井渠法”,使龙首渠从地下穿过七里宽的商颜山。这里面的“洛”显然是指陕西的“洛河”。

二、《史记·秦本纪》记载:“厉公二年,蜀人来赂。十六年,堑河旁。以兵二万伐大荔,取其王城。简公六年,令吏初带剑。堑洛。城重泉。十六年卒,子惠公立”。翻译后说的是:秦厉公和秦简公先后在黄河和洛水西岸修筑长城,用以自守,史称堑洛长城(“堑”是长城的别称)。据考证这段长城南起于陕西华阴县东南华山脚下小张村,向东北行经华阴庙东北,过沙渠河直达渭河之滨,渭河以北沿洛河南岸向西入蒲城境,再沿洛河西岸向北延伸至白水县黄龙山麓。很明显,这里的“洛”说的还是陕西洛河。

三、《史记·夏本纪》还有记载:“荆河惟豫州:伊、雒、瀍、涧既入于河,荥播既都,道荷泽,被明都”。这里记载的很清楚“豫州”的是“雒”而非“洛”。这个案例也反证了河南是“雒河”而非“洛河”。

从上面的可以看出来,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说的“洛”是北洛河,而并非南洛河。

《史记》中所记载的“洛”均指陕西境内的北洛河,而非河南的“雒”

因此所谓河洛之间并非洛阳地区,而是一个范围较大的黄河流域和洛河(非雒河)流域。那么河洛之间到底在哪?

答案就在《史记》的注释《正义》里。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解释说:“夏禹先后建都于阳城、平阳、安邑、晋阳;殷商先后建都于亳、偃师;周先后建都于酆、滈、河南;都在河洛之间”。唐人已经注释的很是清楚:夏的都邑在阳城、平阳、安邑、晋阳,均在山西;殷商的都邑在亳、偃师,这里的“亳”目前还有些歧义,有说在河南,有说在安徽亳州,偃师确认在洛阳(不过已经被邹衡先生否定,见附录);周建都于丰京、镐京和河南(这里的“河南”应该指的是“黄河之南”的东周都城雒邑)。

《正义》注释的最后一句话很关键:“都在河洛之间”!意思很明白,就是说山西、陕西、河南的这些都邑都属于“河洛之间”。也就是指的晋陕豫的三角地带,是较大范围的“河洛地区”,这里也是仰韶文化最为密集的区域。

“中原文化”脱胎于“渭水文明”,“河洛文化”滥觞于“三川流域”。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渭水流域的关中平原是中华民族最为核心的发源地,是仰韶文化的源头和核心,是炎黄故里,是中华文明的肇始之地。最后借用顾颉刚先生的话作为结束语吧。

武王就成了天下的共主。从此以后,黄河流域的政治文化全给渭河流域的人们所支配了。~顾颉刚

附录:


长安见闻录


河,可能指的是黄河流域。洛指洛河,是一条古籍记载较多而又混淆较多的河流。

又曰:夏祖为“鲧”,鲧建都西安户县一带。



又曰:虞舜 时为商国,因契佐禹治水有功故得封此地。《史记.。殷本纪》“契封于商”。汉郑玄:“商南在华之阳”。晋皇甫谧:“今上洛、商是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丹水自上洛经商县南,契始封此”。唐李泰《括地志》:“商州东八十里商洛县,本商邑,古之商国,帝喾之子契所封也。”

《世本》说:契居于藩。藩是陕西华县一带。

以上可见:黄河几字湾中间有数条洛河,其中以百洛河与南洛河最为有名,而这两条河都在陕西境内。南洛河流入河南境内曰“雒河”,不是“洛河”。

你陕西境内的数条“洛河”为中心,西至天水甘肃一带黄河,东至山西黄河一带,黄河几字湾形成了一个大的范围。其中山西境内有著名的“尧舜之都”“山西陶寺遗址”;陕北神木有著名的“黄帝昆仑城”“禹”“启”之都“陕西神木石峁遗址”。

而夏朝人的祖先又源自于这里,商朝人的祖先也是源自于这里,周朝人的祖先又是从这里兴起。

这里孕育了“华胥氏”、“伏羲女娲”、“炎帝和黃帝”、“尧舜禹启”等著名的古代帝王,形成的上古时代全国最为有名的权力中心。

以上说明:河洛地区指的是“以黄河几字弯而形成的一个大的范围,西起甘肃,东至山西,而陕西正位于其中间”!


大唐神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中国国家文物局在中央电视台2018年5月28号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早在5800年前开始在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西辽河流域先后出现文明起源迹象,距今5300年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文明阶段,经过长期的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兼容并蓄。距今3800年以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社会,并向四方辐射,最终以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为代表文明核心,开启了夏商周三代文明(《史记》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3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db67c651bd3e42619a4ac5054b54c30c\

一净18


我不清楚,身边那些人究竟是打了长生的疫苗吗?究竟有没有打这个不清楚,反正自己要想清楚,河洛地区那肯定是黄河和洛河流域。

关键这个地方还要诞生文明,还要能养人。可不是养羊,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都不行。为什么说不行呢,不行!羊和人是有区别的。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参考一下,这个洛河边上有什么。对了,有一座山,秦岭余脉熊耳山。…

那边的你想抢河洛呀,那黄河首先你喝不了黄河水吧,黄河绕一圈都躲着你走。黄河为什么绕着你走?心里没一点逼数吗?把黄河都弄成黄的了。

另外洛河呢,边上是有熊耳山的,北边是崤山。

你想把他弄过去,首先你得趴在地上用你的盖把这两座山扛过去。

做不到吧,做不到就老老实实的。

河洛之间在哪里呀?这里诞生了悠久的河洛文化。河图洛书,河图洛书被称为宇宙魔方。开启了我们中国中华民族华夏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和你们没关系啊!

你认识这纹的是啥吗?

因为你不是河洛文化的范畴,你压根就不认识这些东西。








国宝会说话


说到这个问题,我觉得有必要弄清一个事实,那就是在陕西有两条洛河,一条北洛河,发源于陕北,汇入渭河黄河三角洲,一条南洛河,发源于秦岭,流经洛南县,河南洛阳,汇入黄河。初读《史记》就有一个疑问,前面说"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姬水在陕北,姜水在宝鸡,那"三代皆居河洛"怎么跑洛阳去了?在古代交通不便,又无马可骑的年代,黄帝的部落活动范围能有这么大?直到看到北洛河入渭再入黄的地图后才猛然醒悟,史记所记载的"河洛之间"会不会是指北洛河和黄河之间的地方呢?大家都知道仰韶文化的中心刚好就在渭河中下游区域,而黄帝所处的时代又恰好在仰韶文化之后。所以我的观点是河洛之间极有可能是指北洛河,渭河和黄河交汇处,包括山西汾河谷地。可惜地是当年修建三门峡大坝河水倒灌,淹没了这一片大块区域,希望这块地方在将来的考古中有大发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