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明朝陝西大地震,竟產生60%的傷亡,而背後卻有鮮為人知的一面

1556年1月23日凌晨,明朝被一場大規模地震驚醒,地震發生在陝西省渭河谷的化州地區。在綿延數百公里的地區造成廣泛的破壞,由於地震發生在凌晨,所以傷亡很大。這次地震發生在嘉靖年間,因此在歷史上通常將這次地震稱為“嘉靖地震”。如今,被更多的人稱為1556年陝西地震。但無論其名稱是什麼,它都被證明是人類歷史上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級達到8級。

明朝陝西大地震,竟產生60%的傷亡,而背後卻有鮮為人知的一面

儘管這次地震只持續了幾秒鐘,但它使山平了,並且使地面裂開了20多米深,並且改變了河流的路徑,造成了大面積的洪水,產生了巨大的山體滑坡,並引發了持續了幾天的大火,由於這次地震摧毀了大量的房屋,並導致陝西省大約60%的人員傷,另外這次地震對遠在500公里之外的北京和上海也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明朝陝西大地震,竟產生60%的傷亡,而背後卻有鮮為人知的一面

至今仍可以看到始於1556年地震的一致的8米斷層陡坡,表明斷層線的一側相對於另一側上升。

正如歷史年鑑所述:“ 1556年冬天,陝西和山西發生了地震災難。在我們的華縣,發生了種種不幸。山河改變了地方,道路被毀。在某些地方,地面突然上升並形成新的山丘,或者突然下沉並變成新的山谷。在其他地區,溪流瞬間爆發,或者地面破裂,新的溝壑出現。小屋,官邸,寺廟和城牆突然坍塌了。


明朝陝西大地震,竟產生60%的傷亡,而背後卻有鮮為人知的一面

地震除了造成數十萬人喪生外,還造成了重大的文化破壞。始建於709年的小雁塔,失去了頂樓。自11世紀以來,中國的碑林博物館收藏了數量豐富的碑石和石雕,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個被稱為“唐石經典”的藏品,這是由一組114塊共計65萬漢字組成的碑石群。

餘震大約持續了六個月,不斷有人傷亡,之所以死亡人數之所以特別高,是因為陝西及周邊地區的大多數人口都利用柔軟的黃土挖建造了窯洞的原因,這種建築非常容易倒塌。

明朝陝西大地震,竟產生60%的傷亡,而背後卻有鮮為人知的一面

這樣的房屋具有夏季涼爽而冬季溫暖的優點,但是其具有特別容易受到地震活動影響的缺點。地震發生時,窯洞的倒塌以及整個山坡倒塌並掩埋了整個窯洞群。地震結束時,約有83萬人遇難,數百萬人無家可歸。

明朝陝西大地震,竟產生60%的傷亡,而背後卻有鮮為人知的一面

這是1556年的陝西地震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地震,也是歷史上第三次最致命的自然災害,僅次於1931年的洪水和1887年的黃河洪水,陝西地震造成的破壞成本可能無法用現代的方法來衡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