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空气源热泵和空调有什么不同之处?

空气源热泵和空调有什么区别?为什么空气源热泵能成为主流的清洁供暖方式?

一)加热方式不同

空气源热泵:空气能热泵本身只是一种热水供应设备。它可以供热,然后与其他供热终端配合实现供热,其供热终端可采用散热器、风机盘管、空气能地暖机、地暖管等,并可根据不同住宅选择不同的供热方式。

空调:无论是立式空调还是壁挂式空调,都只能采用主动热风方式来实现供暖。

空气源热泵和空调有什么不同之处?

二)部分差异

空调器是一种常用的压缩机,其应用范围主要在黄河以南地区。当环境温度低于-7℃时,很难满足北方地区的供热需求。

空气源热泵采用增加空气喷射焓的压缩机或两级压缩,集中在北方供热,产品可在-25℃下正常运行。

空调压缩机的空调系统最大运行压力不得超过2.9MPa,压缩比应小于7,最高排气温度不得超过90度。

空气源热泵压缩机最大工作压力达到3.7 MPa,压缩比达到12,最高可达20,最高排气温度达到120℃

三)换热机理差异

空气源热泵:虽然传热是通过制冷剂来实现的,但在最终换热阶段,热泵利用水进行换热,空调始终采用制冷剂作为介质。一个是水循环,另一个是氟循环。在水循环中,即使关闭热泵,水流也会停留在室内管道中,并不断散发温度。这相当于增加一个热缓冲。此外,如果使用风机盘管或空气加热机作为末端,则热空气从末端的热水中获得。

空调:空调采用“氟循环”实现热传导。空调出风口排出大量热风,确实达到了预热的目的。但这种剧烈的主动对流换热方案会大大增加人体皮肤表面水分的蒸发,导致空气干燥、口腔干燥、舒适性差。

空气源热泵和空调有什么不同之处?

四)运营模式差异

空气源热泵与空调的运行方式有以下不同:

第一:空气源热泵虽然全天通电,但供暖结束后,机组将停止工作,自动保温。一般来说,家用机每天的工作时间不超过2小时,因此空气源热泵比空调更省电,能更好地保护压缩机,延长其使用寿命。

其次,空调在夏季特别是北方使用频率较高,但空气源热泵集热水、采暖、制冷于一体,冬季运行时间长。特别是在冬季,对热水的需求量较大,因此空气源热泵需要较长的运行时间来提高水温,而压缩机需要更多的运行时间,因此压缩机基本上运行在制冷剂含量较高的区域。工作温度是影响压缩机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相同运行时间下,空气源热泵压缩机的综合负荷高于空调压缩机。

五)使用环境差异

低温空气源热泵参照GB/t25127.1-2010。标称加热条件为室外干/湿球温度-12℃/-14℃,超低温加热条件为室外干球温度-20℃。

普通家用空调执行国家标准GBT 7725-2004。标称加热条件为室外干/湿球温度7℃/6℃,低温加热条件为室外2℃/1℃,超低温加热条件为-7℃/-8℃。

空气源热泵和空调有什么不同之处?

六)系统除霜的差异

制冷剂的温度与室外温度差越大,结霜就越严重。空气源热泵本身依靠小温差传热,而空调则是大温差。空气源热泵以冬季供暖为主,在低温环境下吸收热量。冬季温度大于零下120度,制冷剂温度仅为零下230度,温差仅为10度左右;空调以制冷为主,夏季最高气温为45℃,压缩机排气温度达到80-90度,甚至100。摄氏度,温差40-50度。

七)国家标准执行差异

空气源热泵:主要包括生活热水、商用热水、家用采暖、商用采暖等标准。以热容量和性能系数为测量指标,对冷暖机的制冷量和能效比进行了考核。

空调:主要包括家用空调、多联机、风冷式冷水机组等标准,以制冷量和能效比为计量指标。

八)不同的末端换热方式

空调和空气能热泵都是“逆卡诺循环”原理,但最终过程中的换热介质不同。空调总是使用制冷剂作为介质。空调是一个循环氟系统。无论是制冷还是制热,氟系统都会从空气中吸收大量水分,导致空气干燥。为什么长时间呆在空调房会口干,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空气能热泵在最终换热阶段利用水进行换热。说明空气能热泵是一个水系统循环,水系统的舒适性相对优于氟系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