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粮食价格如此低,怎样才能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不让农村土地荒废?

少三番


我觉得要提高农民出售粮食的价格或者粮食补贴。

小时候我家里就是种水稻的,那时候家里每年大概种2-3季的水稻,除了自给自足以外就是卖掉了,但是粮食价格在农民手里上不去,基本上一亩田的水稻也就能卖个几百块钱而已,一般农村家庭也就那么四五亩地左右,这样算下来一年也就挣那么两三千块钱左右,所以这些年外出打工的人太多,无非就是农村里挣不到钱。

以前我们村基本上都是种水稻,但是后来都不种水稻了,该种蔬菜了,因为种蔬菜相对于水稻来说更加值钱,像我们家一般都是种白菜、辣椒、西瓜这些,基本上一年能有两三万的收入流水,如果遇上年成好可以做到四五万的收入流水,虽然和在外面打工有一定区别,但是对于在农村务农的人来说,他们真的是不愿意把种水稻当做是家庭收入的。

现在我们村的农民基本上粮食都是买的,都不自己种了,说白了种地不挣钱,有些外出打工的家里的地基本就荒了,我邻居出去打工地都给我爸妈种上了,但是对于个体农民来说,能种十亩地已经忙不过来了,再有荒地基本上就荒在哪里了。

但是粮食价格肯定不能提高,因为这是每个人生活最基本的物质需求,所以现在只能靠国家补贴来给农民们提高收入,只是相对来说种地没有外出打工那么挣钱而已。

我觉得需要有规划的鼓励农民种地,比方说农民为什么不种水果,因为怕种好后没有销路,农民自己种水果找销路肯定是不行的,那么就需要牵头让这些农民知道种的农作物是可以换到钱的,就比方说农民养猪,养猪对于农民来说容易,但是如何找销路呢?不可能养个几头猪自己去打听,那么对于农民来说成本太大不确定性太高,那么就需要产业化的去规划农民种地的成果,比方说农民种西瓜,是不是提前有卖家能够接受他们的西瓜,而不是农民自己去批发市场卖。


楼盘网


题主你已经自问自答了,但土地抛荒真的是粮食价格低造成的吗?

中国农民和可垦土地的基本现实是“人多地少”。我国十八亿亩耕地,是全国人民的“口粮田”,而不是农民发家致富的基地。国家停征农业税并大力以工辅农,发放各种农业补贴,可是农民的积极性呢?

提高粮食价格农民就富了吗?如果将农业与工业脱钩,并且,非农人口又必须购买农民的粮食,其粮食价格按照农民的意愿而定,那么肯定会增加农民收入,但这是绝对不成立的假设。现代社会,农业是离不开工业而独立存在的,否则,农民生产的粮食仅供应农民自已吃也是很困难的。

全国土地抛荒仅是个别现象,如果这种现象普遍化,甚至因此而影响了全国粮食供给的话,国家不会任其发展下去。不要幻想“抛荒”合理化。土地是农民通过“承包合同”依法获得的,因此,农民有义务依法经营。国家赋予农民土地经营转让权,使农民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不愿种地的农民可以转让经营权,在保有承包权的同时另谋适合自已的职业。但有的农民即是抛荒也不转让,视土地为私有任意处置,这是不合法的。

除边远山区,自然条件差的区域以外,种地没利润甚至赔钱的农民是极少数的,只要你热爱土地,精心打理,虽不能致富但确保基本生活应没问题。

是打好工种好地,还是只打工不种地,是经商还是做农产品加工,是种粮食还是种蔬菜水果,农民可以自由选择,没谁强制农民必须种粮食,但前提是不能浪费和破坏土地。

提高法制意识和大局观念比提高积极性会更现实也更有必要。








鞠维坤1


我来讲两句:我记得在6一70,100斤稻谷是9元钱100斤,那时候的国有企业只有30一40钱一个月,现如今拿国有企业来讲,多少钱一个月,你自己去算好了,按现在3000一4000,也要900元一百斤稻谷了,农民也不是木头,出外打工,工资再低,也比种田强。谁还愿意种田呢?


手机号码上有


关于粮食价格问题,确实是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如果粮食收购价格过高,居民的生活成本会增加,同时会带动与粮食有关的产品全部涨价,购买力降低。为了平衡购买力,国家要给公职人员涨工资,企业要给职工涨工资,最后整个社会的购买了恢复平衡了,但是受伤的还是农民,他们除了卖粮食挣了点钱以外,其他的东西都涨价了,他们不但没有挣钱,还要亏钱。


如果粮食收购价格过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就丧失了。现在农村很多地方的田地都荒芜了,青壮年都到大城市打工了,每年挣的钱也不比在家种田少。而且即使他们出去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只要他们回到村里,土地承包政策没有改变,土地依然还是他们的。按照现在粮食的价格,很多农民不愿意种田,纷纷外出谋生。

那要怎样才能让田地不出现荒芜现象呢?

1、成立农业合作社。在我们这里,很多田地荒废了,村里就组织成立合作社,把农民的土地集中连片的承包过来。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再由专门的人员来管理使用,发展种植优质水稻,或者砂糖橘等水果,提高土地的产出值,农民每年还可以从合作社获得一定的分红,解决了土地荒废的问题,发挥了土地的作用。


2、转租给农业种植大户。有些家里没有土地,或者土地面积有限的人,按照每年每亩600元左右的价格,从农户手中将田地租过来,然后再发展水果、水稻或者其他的农作物或者经济作物的的种植。很多农民自己种田挣不到钱,或者是家里没有劳动力,也愿意主动将田地租给这些种植大户,避免出现土地荒废的问题。

3、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现在农业税已经取消很多年了,又有种粮补贴,农民应该愿意种粮食了。可情况恰好相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增反而降低。主要原因是。一个是农资价格上涨。现在农药化肥农机具,甚至是人工费都一直在上涨,种粮补贴,只是杯水车薪。


另一个是农民需要的钱更多了。现在农村建房、买车成风,吃穿住用行都要花钱,加上子女入学,都是钱。对于种地的农民来说,每年种地的收入,远远满足不了家庭开支的需要。为此,为了能够挣到钱,他们宁愿放弃农村的土地,到大城市打工挣钱,补贴家用。 所以,农村的土地荒废问题,依然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既要满足农民依靠土地实现发家致富的要求,又要满足国家依靠土地稳定国民口粮问题,这就不得不对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种植,出台更多、更加有利于农民的优惠政策,让农民愿意留在农村发展。


壮乡新农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民的根本,但是现在粮食的价格确是很低的,农民种地一年下来的收入,根本赶不上现在的消费水平,农民越来越穷,所以农民对的种地这种事没有了积极性,大片的土地撂荒,甚至已经退成了原始的荒地,要想让农民对种地有积极性,必须要让农民感觉到种地也是一种生存的方式,而且可以生活的很好,农民才会积极地去种地,我感觉要有以下几点的条件才可以

第一,相应的提高粮食的价格,使之稳定,尤其是人民大众需要的一些种类,比如说小麦玉米水稻等,

第二,国家对于农民种地的面积来进行补偿,种的越多,国家补贴的越多。

第三,这个是最关键的问题,国家规定农民以每年上交国家粮食的方式,给自己投入养老保险,各级政府在以相应的补贴,是农民60岁以后能够享受到养老保险的福利,工资水平要达到公务员退休工资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这样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养老事业,也会情缘的区种植大片的耕地,增加国家的粮食产量。

第三,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使一些农民代表也可以走上参政的道路,虽然不在政府里任职,但是可以提出农民的意见

总之,让农民感觉到种地也是一件可以走下去的道路,不至于被现在的社会压力,压得让土地大片的荒废。

个人愚见 喜欢的加关注 平山小强


平山小强


目前我国种地农民靠土地收入远远跟不上经济社会的发展。关建因素是种地成本太高,农用物资上涨而粮价过底造成的。

但是我们国家粮食价格和国际粮价相比较,我国粮价还是高的。

那么怎样才能解决农民因收入过底土地拋荒现象呢?我想政府要积极应对,不要等到大部分农村土地抛荒,对国家粮食安全购成威胁时在去研究对策。这次猪肉一路猛涨就足够给我们政府部门敲响警钟,做到把矛头销灭在萌芽之中。

农村土地分散,就是跟据土地的地块地力分为一,二,三级地。为了公平每家每人每级地都分到一块,这样一来土地就向分散了一些。但是每级地块都是连遍的,政府部门也可以要求连遍种植农作物。比如种植汗田的地方,一级地今年种玉米,二级地今年种大豆,三级地种小麦,对土地连遍轮流进行规化种植。在水稻产区政府也要求农民充分利用土地,减少对土地的浪费,真正作到对土地的重视和监管。

我们国家是人口大国,十三亿人民要吃饭,要搞尖端科学技术,国家就发展要强大,要提高国家在世界的经济地经,首先要把人民生活水平搞上去,确保农业,确保粮食安全。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荒。

为了提高种粮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要作好政策法规调整。来策底解决粮价底,农民投入大,劳动力成本高,生产出来的粮食还不如一瓶矿泉水值钱,出现了土地抛荒现象。

由国家投入农资,种子,化肥,农药,由农民生产和管理,由农民来收获。这样一来又能提高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和收入,也能解决土地抛荒现象,确保粮食安全。又能稳定国内粮食价格,叫粮食价格有任有余,调控自如,稳中有升,不让农村土地荒废。


猎鹫


答:土地必须种,不种∴地会没有人种。

用打下来粮食,转化成

奶,肉,蛋,养殖饲料,

用机械化种〈大面积耕种,用人少,倒出时间,用余养殖,机械沒钱,先租机车,生产队时,:也事多种经营,光靠地种,和现在,现实用钱,不成比,所以要,多种经营,才能提高收入。

自个想办法,为了农业土地沒人种,。

大家多出主意,为种地百性想出好方法,把好的科枝带到农村,增加农业科枝,让农民科技种田,种植蔬莱,发动在家有文化人员,向年青妇女,主成合作主知,女人也能顶超种植,养殖,大任。


种植老农人


《谁说俺农民没有积极性,眼下谁不羡慕俺农民好》

谁说这世上俺农民最苦、最累、不赚钱?这又是什么人造的谣!你这不是吃饱了撑得没事干扯淡吗?

要按你这种说法,俺农民还买不买房子,还娶不娶婆姨,还生不生娃娃,还供不供学生,还养不养老人,还住不住医院,还放不放山羊,还骑不骑毛驴,还种不种粮食,还植不植辣椒,还奔不奔小康,还吃不吃猪肉炖粉条?。

人要凭良心说话,虽然说俺农民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掩埋在黄土堆下,挡的是老牛木,牵的是疙瘩绳,但也决不能数典忘祖,违背事实。纵观华夏上下五千年,纵横三万里,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庙堂江湖的达官显贵,哪一个不是指望俺农村人来养活,哪一个不是被俺农民的汗水灌了个脑满肠肥跟待宰的大猪一样。每一文的赋税,哪个又不是出自俺农人们的辛勤劳作,哪一次的兴亡替代,不像俺表哥张养浩在他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说的那样“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俺现在的农民跟秦始皇时期的百姓相比,可以说已经起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了,我们已经不再纳税,也不用跟着陈胜吴广到河北渔洋去服徭役,我们不但不再上缴皇粮国税,而且上头每年还给我们一定数量的各种经济补偿,粮食补贴每年就是五万多,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每个月的养老金又是五千多,独生子女补助费,每户每年也是五万多,这些杂七杂八的小钱加在一起,我大体算了一下,每户农民的实际收入决不低于二十万元。

另外,我们农民在稍微有点闲空的时候,就高高兴兴的进到城里去打工,就成群结队的坐着绿皮车去新疆拾棉花,就欢呼雀跃的去山西内蒙下煤井,就活蹦乱跳的到建筑工地去搬砖,就绅士体面的去城市里面干环卫工人,就飞檐走壁似得爬上数百米高的高压电杆上去捞钱,反正这么说吧,只要是城里人和体面人不愿意干的活,只要是人干不了的活,我们农村人都争先恐后的去抢着干,不计较工资,不计较苦累,不计较时间,不计较饭食,不计较尊严,不计较远近,有时甚至于不计较生命,头条的朋友们不然问“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幸福快乐的老农民。在我们农民的眼里和心里,只有快乐和幸福,没有痛苦和不满。

我们农村人在付出艰苦劳动的同时,相应也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认可和尊敬。并且还给我们起了一些非常高雅和有意义的专用名词,我们农民每每想起来就手舞足蹈,就打心眼里不去骂那些给我们起雅号人的娘,因为我们农民最朴实,也最知道感恩。

我们的祖父被冠之以老农民,我们的父亲被号之以农村人,到了我们这一代,则被尊称为农民工,可谓是渊源流长,一脉相承,全都离不开老字农字和民字,我们农村人听了真舒心,真满意,梦里虽然咬牙,但那是因为缺钙,而不是因为想骂人,因为我们是淳朴善良的老农民。

我们农民不仅仅只收获了精神层面的褒奖和鼓励,在现实生活中,也得到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奖掖和关怀,城里人专门为我们农民设计建造了经济适用房,我们买房几乎是不花一分钱,就可以住上每户二三百平方米,且南北通透的大房子,孩子上学也不拿一分钱的借读费,长病住院也不花一毛钱的医药费,我们现在的农村人,可以说是幼有所育,少有所教,老有所养,死有所葬。一句话,我们农民已经进了梦寐以求的天堂。











磐石砺成的砥柱


当前的粮食价格确实偏低,从四大主粮作物看,小麦价格每斤1.13~1.18元左右,玉米平均价格0.95~1.02元之间,目前东北黑龙江30个水玉米0.61元,辽宁30个水玉米开秤价0.67~0.72元;目前新上市的大豆价格在每斤1.65~1.70元之间;东北地区道路,主流价格每斤1.35~1.40元之间。



从目前的价格看,农民种植一亩地的纯收入多在200多元,只有少部分的能够达到300、400百元,对农民的种田积极性有一定影响。特别是一些南方省份的山地,由于土地瘠薄,地块零散,个别地方出现了土地撂荒现象。如何提高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呢?在个人看来,最核心的方法就是千方百计的增加农民种田收入,具体的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比如今年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玉米干旱严重,如果有灌溉设施,就能够及时进行灌水,消除干旱,但有些地区却没有灌溉设备,只能眼看着玉米干旱减产,个别地块甚至绝产,所以说,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对于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意义重大。

第二,加快推动推动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提高粮食的过腹转化能力。没有需求就没有生产动力,没有需求,农民的粮食就卖不上好价格,如果在生猪、鸡、肉牛、肉羊等养殖上在目前的基础上扩大生产,也会拉动玉米、小麦等饲料作物的价格。



第三,可以适当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提高补贴额度。如果在粮食价格上有一定上调,农民种地的收入就会有所增加,种粮的积极性也会提高。同时增加农民种田补贴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目前种植大豆,如果没有补贴,种一公顷地大豆就会赔掉一到两千元,从今年的黑龙江情况看,还有生产补贴,由去年的每亩320元下调到270元,如果2020年继续,保持这个补贴额度的话,预计明年黑龙江大豆面积会有所下降。



第四,控制化肥,农药等主要生产资料的价格,让利于民。受环保因素影响,一些地方的小型化工厂被取缔,导致化肥、农药价格不断上涨,这也是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一个因素,如果这些生产资料价格能够调低一些的话,多给农民留一点利润空间,农民的种田积极性也会有所提升。



总的来看,影响当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就是种田效益低,我们只能围绕降低农民种植成本、提高粮食价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文章,让农民种田有一个较好的收益,才能发农民重点的积极性。


三农广讯


主粮在原来基础上加1.5元,另外,一亩地补帖150元,统一回收土地,每年每人每亩补一万元,0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