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一農村小學,三名教師教13名學生,這算不算教育資源浪費?你怎麼看這種現象?

alhqqcom我是揚


按照師生比來看,3位老師教13名學生的確是資源的巨大浪費。

筆者熟知的附近有個教學點,小學學生也只有十多人,兩個班,配三個公辦老師還忙的要命,辦學質量不咋地,活動幾乎不能開展,我對這問題有體會也有研究。



按2001年規定,農村小學師生比為1:23,2018年12月3日,我們湖北省發佈《關於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村寄宿制學校建設的意見》,規定鄉村小學師生比為1:19,小規模學校可以實行師班比3:1來配備。可見13名學生倘若一個班,配備3人是符合規定的,倘若兩個班,哪怕配6個人都不為多。

但是,從算經濟賬來看,這的確是浪費資源,浪費國家錢財。三個老師工資計劃20萬,公用經費沒滿100人按100人撥付,我們湖北省是小學走讀生每人每年600元,那就是6萬,這還不包括必要的基建投入。也就是說,13名學生國家相當於每人每年投入2萬元。有這錢國家每年出5000元的住房租賃費,再補貼5000元生活補,也只需投入1萬,比現在節約一半。

還有倘若將此十多個學生放到完小,根本不需要加班,了不起每個班多加幾個學生,而老師可以更充裕,更利於教師專業化發展,也可以緩解到處學校缺編的需求。

因此,我認為,這樣的辦學,從經濟人力角度來說,的確是大浪費。你說呢?


文軒閣


一所農村小學,三名教師教13名學生。這不僅不是資源的浪費,反而是投入的資源發揮了其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題主認為,三名老師僅每年工資近20萬元,花在13名學生身上是一種浪費,不值得。其實,這僅僅看到資源使用的表象。而這個表象導致的一個最直接的錯誤觀點是:撤併該學校。

不錯,近年來,由於農村教育條件的相對落後與人們教育需求的不斷提高之間的矛盾依然突出,不少農村小學或教學點因生源嚴重外流而被撒並。少量被保留下來的,基本上還是村民較集中,交通較便利,且硬件設施條件較好的學校。儘管如此,但片區內學生大多流入了縣城及鄉鎮學校,剩下的學生人數仍然較少。


那麼,這樣的學校為何不撒並掉,保留它究竟有何意義呢?又是不是教育資源的浪費呢?

“三味”從四個方面談談它的重大意義:

一、學校雖小,但它關係到“民生”的重大問題。

現在國家十分重視“民生”問題,已將它提升到戰略性高度。

孩子就近入學,也是“民生"問題的一項重要保障性措施,有利於降低農民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成本。

現在很多農村孩子是留守兒童,父母外出務工,老人在家看管並接送孩子上學。孩子就近入學,便於老人的生活、生產、及看管孩子。

如果學校被撒並,孩子將面臨著去離家更遠的鄉鎮或縣城上學。這樣一來,就必須有人脫產“全日制"陪讀,不僅耽誤生產,而且還得花費房租及生活費,大大加重了家庭的經濟負擔,影響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民生問題,既使涉及一個家庭,也是不容忽視的大問題!


二、學校雖小,它關係到孩子接受教育權利的公平性的大問題。

國家在扶貧工作中提出“兩不愁三保障”的目標中,就包括了保障孩子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雖然,現在農村中條件稍好的家庭,大多已將孩子轉入條件更好的鄉鎮或縣城學校上學,但少數沒有轉去的孩子,必然是因為家庭條件不允許。

如果撒並了學校,很可能意味著這些孩子將面臨失學。


三、每個學生都是學校一粒希望的種子。學校在,鄉村教育發展的希望就永存在!

教育均衡發展,不能讓鄉村學校面臨消失的命運!

“三味”親眼目睹了多所類似的鄉村學校被撒並的現實,可以說,從原因到結果,都是對教育的傷害!

撤併原因:客觀上學生數量減少,教師缺念乏,原學校老師調離或退休後,新老師不願前往。主觀上,也讓部分管理者產生教育資源浪費的錯角。

撤併的結果:撤併基本等同於校舍的永遠消亡。一所鄉村學校,師生撤離後其校舍及土地使用權往往被村民侵佔或毀損。

“三味"曾見過一所鄉村教學點被保留下來的“傳奇"經歷:在上級決定撒並該校時,由於一位學生家長的極力反對,才沒被撒並。一名老師三名學生保全了一所學校的命運。由於老師盡責,教學質量提升,獲的了村民的信任,生源出現迴流,如今已發展到三個年級學生已近50人,老師3位的規模。

四、三名教師教13名學生,並不意味著教學工作很輕鬆。

“三味”去考察過當地幾所類似的農村教學點。學生總數雖然少,但往往包含多個年級。有個教學點僅8名學生,卻包含一、二、三3個年級,共2名老師,常開設的課有語、數、音、體、美等,老師的教學任務並不輕,壓力也不小。

俗話講,“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上級所要求的課程,原則上必須開全開齊。上級照樣要對其教學質量進行評價。關鍵是還得給學生和家長一個交待。因此,教學壓力並不小。


說心裡話,這些老師很值得我們敬佩!他們長期堅守在這樣的環境中,並不容易。他們對教育的付出並不比城裡的老師少。

歡迎關注頭條號【三味聊教育】, 讓我們一起從新角度看教育老問題!

三味聊教育


那是1993年秋季學期,高考落榜的我,在老家一個很偏僻的一個小山村教書 ,這個村叫洪水江村,這個學校叫做洪水江小學。

開學的第一天,我拿著教辦主任給我的介紹信和17個學生名單,帶上米和菜,帶著六本教材,獨自一人進村了。

一到村口,村長村口迎接我的到來,直奔學校——這哪是學校,沒校門,一間以前生產隊的老房子,青磚蓋瓦,木板地,下面一米是地下室,進不去,專門養老鼠,二樓是也是木板的,上面放著村裡老人的棺材,住著老鼠。地下室,老鼠們的追打聲;中間,孩子們的讀書聲;上面,又是老鼠的群毆聲。

門口,17個皮膚烏黑的孩子眨巴著大大的眼睛,看著我,親切的叫著我,“老師好!歡迎老師!”,感動得我迫不及待要回教室幫他們上課。


飯堂是沒有的,也沒有老師住宿的房間。農村一個很好的大姐借給我一個五六平米的小房間,煮飯睡覺都在這裡搞定。

工資?那會靠我去收家長的學費,家長們窮,沒錢交學費,但是,農村家長人情味濃厚,經常送我一些小菜,讓我在收不到學費的情況下解決溫飽,渡過難關。

一所學校,一間教室,十來平米,一位老師,三個年級,十來個滿身泥土味的孩子。

我是校長,也是老師。我教孩子們唱兒歌,歌聲傳遍整個村莊,這是音樂課,;我帶孩子們上山抓鳥,下水游泳,留下腳印一串串,這是體育課。

我是校長,也是老師。17個孩子在這間窄小的教室裡,冬天不寒冷,夏天不炎熱。三塊掉漆的木質黑板並排在教室前面。

我的上課程序是:二三年級同學先佈置任務,自習看書,一年級的上課——語文;接著二年級——語文,一年級做作業,三年級還在自習;再接著——三年級語文,一二年級做作業,下課。這就叫做一節課。滑稽嗎?等學生休息一會,上數學課就重複操作。

這辦法很有效率,一個學期的課程我會全部按照要求保質保量完成。

1個老師17個學生,這是我教育生涯的第一段路程,上個世紀的事情了。快樂而充實的時光總是那麼令人難忘。

這不叫資源浪費了吧,校長,老師,教研,總務,政教,一切都我一個人搞定。

過去艱苦一點,老師工資低得買不起一隻雞的時代早已成為歷史。今天,我們的社會發展的如此迅速,網絡科技醫療教育國防齊頭並進,國家繁榮富強,大家心懷中國夢,我們的教育資源也一定會得到更科學合理的整合。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哪裡有孩子,哪裡就應該有教育,為了我們的孩子,必須重視教育,重視教師。


上山畝教育


我認為應當有,不浪費教育支援,早在毛澤東時代我所進駐工作的大村三千口人,帶一個自然村,只有三個學生,-個公辦老師,三個學生四個年級,為了寫這篇頂報道我和這位老師幾住了五天然而與學生交流而且學習都很優秀。而現在有很多老師名為老師不認教,這才是名符其實的浪費資源,如果現在的老師象那時的老師,學生不明白找老師,有問必答,老師試範,課後輔導,老師備課,社會上能有那樣多的補習班嗎?老師有時間出外給別人補課嗎?


簫劍367


謝邀。

農村的一所小學,只有13名學生,卻配備了3名老師,老師一年開資近20萬,有人說這是浪費了國家的教育資源,我忍不住想說一說我的看法。

以前看到過一個案例。在甘肅有一所學校,2013年的時候,整個學校有40多個學生,隨著家長們進城務工遠離農村,每年都有學生陸續轉走。到了2016年的時候,整個四年級都轉空了。

2017年,整個學校只剩下8個學生。其中4個學生因為家庭貧困無力轉學,另外4個學生的家長已經籌劃明年把給孩子帶去鎮裡讀書。

青年教師陳凱(化名)還記得自己17年第一次來到這所學校上課時的情形。自己在臺子上講著,教室裡零零散散兩三個學生只是盯著他看,也不回答問題。下了課,學生也沒有高興和要玩耍的樣子,班級的氛圍和冬天的溫度一樣冷清。

一、裁撤鄉村小學,初衷是好的

在鄉村教育中,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其背後的邏輯正是,大多數鄉村地區小學適齡學生人數只有十幾、二十幾個,即使學校再小,國家也要撥出幾十萬的教育經費。

因此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我國農村就出現了撤點並校現象,裁撤大量農村小學,調整鄉村中小學教育佈局,同時也可以降低政府的教育支出。

2017年,“鄉村教育代言人”馬雲再一次強調,100人以下的中小學是辦不好的。學校人數太少,一方面吸引不到好的師資,另一方面學校太多均攤了教育經費,學校條件也會越來越差。

所以他建議學生規模在100人以內的鄉村中小學,都應該裁撤合併,同時完善學校的寄宿和校車接送制度。

馬雲的初衷是好的,可以整合鄉村教育資源,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和便民程度,同時也降低了政府的經費支出。但無奈的是,這20多年撤銷了23萬所農村小學,減幅超過50%,但是學校的規範化制度卻沒有跟上、做好。

二、裁撤鄉村小學,重點是安全問題。

裁撤鄉村中小學,最大的難題是孩子上學的路程。尤其是中西部地區,許多山裡的孩子不得不翻山越嶺,長途跋涉去上學。

學校的校車接送制度沒有跟上,經常嚴重超載。近些年校車接送的安全事故還少嗎?出了問題我們就歸結於交通部門和教育部門監督不到位,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實踐證明,靠規範校車解決問題是不切實際的。

學校可能不重視,但家長為了安全,不得不專門去接送孩子,這就意味著要佔用一個農村家庭的勞動力,是一筆很大的開支。

有機構調查證明,撤併鄉村小學後,學生的平均上學距離增加了4公里。撤點並校把政府的教育成本轉嫁給了千千萬萬的鄉村家庭,最終才導致了鄉村孩子上學困難。

總之在我看來,撤點並校是鄉村教育必然的發展趨勢,但是政府要增加相應的配套工作,讓鄉村孩子方便的上學,這個政策才能落實的好。

你是否認同這個觀點呢?歡迎在評論寫出你的看法。


高鋒老師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學校的人數越來越少,這是不爭的事實。我熟悉的一所鄉鎮小學,十多年前在校人數1000多,如今只有300多學生,老師人數幾乎沒有變化,大量的教室空置。一農村小學,3名教師教13名學生,這不屬於教育資源浪費,為了學生的教育,國家需要加大投入。


有些農村小學,分佈在離鄉鎮較遠的不同位置,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就近入學。我老家的一所村小,也是我們讀小學時的學校。原來小學實行五年制,每個年級兩個班,每個班有近40位學生。前段時間回老家瞭解到,這所學校還有六個班,每個班上五個人左右,六位老師教30位學生。

由於這這所村小離鄉鎮小學有八公里路,學生到鄉鎮小學上不方便,家長不同意將孩子轉入鄉鎮小學就讀,教育主管部門也考慮到具體情況,所以學校遲遲未能合併。



為了農村孩子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國家也在大力發展農村教育,鼓勵年輕教師進入教師隊伍,支持農村教育的發展。有學生的地方就要有學校,就要配備相應的師資力量,保證農村學生就近入學。


Lance課堂



我們學校是一所縣城周邊學校。我曾經在村上待過幾年。

那時說村上,其實比中心校離家更近,所以,我們在村上也適應中心校的管理方式,該上課、下課依然響鈴,音體美開設齊全,孩子還挺多。我剛到那裡時,接一年級,23個孩子,感覺還不錯。孩子學的有勁,老師教得也很有勁。

可是好景不長,在我們學校附近修了一所公立學校。於是,學生開始流失,新學校建好後,第一年我們班只剩17個孩子,第二年剩8個孩子,第三年直接不讓我們招生,學生全部收回縣城學校,老師打哪裡來回哪裡。於是,我們又回到中心校。就在那年,我一個遂寧朋友的同事教4個孩子。

鄉村學校生源萎縮,已經成了必然趨勢。孩子們跟家長外出讀書,進城讀書的越來越多。不能說學生少就浪費教育資源。


1.學生再少,老師還是得那樣教。

我教過90人的大班,也教過8個人的小班。不管教哪個班,老師都得一樣的備課、上課,考核,只是改作業相對輕鬆。

所以,老師的教學工作量並沒減輕。

2.學生少,老師的責任與壓力也並沒減輕。

那個時候學生少,生怕哪一個孩子沒有學好,如果有孩子跟不上,一方面怕孩子拖後腿,畢竟人少有一個後進生,平均分、及格率、優生率都會受很大影響,另一方面也的確為孩子著想。只要有孩子跟不上,就會經常給孩子免費開小灶,利用下課時間把孩子叫到面前來給孩子補課。

3.村小合併,苦的是孩子。

村小合併,中心校好管理,但是孩子們就苦了,上學得走很遠。

我到中心校後第二年,學校收回了一個村小。那時孩子們上四年級,有個孩子只有8歲,每天上學要走很遠,天還沒亮就開始走路,還得要家長接送。孩子再大一點,就在學校裡住校。

很多村小都面臨著學生少的現象,一個或幾個老師帶十來個學生。但是為了孩子方便,學還是要辦,特別是低年級。如果低年級就收回中心校,孩子上學真的很辛苦,住校也不是人們想的那麼簡單,孩子要會自己梳頭、洗頭、洗衣服、疊被子……

很多孩子都不會,到學校後老師手把手教。遇上孩子生病,最著急的是老師,找醫生、聯繫家長。

我認為能夠不合並還是不合並,別讓還有們那麼辛苦。我們可以改善村小辦學條件,讓孩子們也像城裡孩子一樣學習。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說說我自己,學校裡縣城60公里,自己開車1個半小時,40公里二級路,20公里山路。沒有班車到,平時都是摩托車。學校37個學生,三個年級也就是三個班。以前兩個老師,三個班怎麼上?合併三四年級一個班,複式教學,前半段三年級後半段四年級,一節課1個小時成績如何?……不說了你們自己想。去年我剛考去的,明說了不是編制的我還不去,學校的鈴聲是拿個錘子敲的。沒有教師宿舍,校長和另一個老師是在教師午休,我留校借宿的是村委的辦公室。課程安排就是滿課程,早上語文,下午數學,中間個別副科,早晚讀得跟班。下課都是體育課。如果不辦校,這些孩子要去8公里外的學校,每天山路繞來繞去。家裡又得多出一個人來接送,國家補貼的營養餐學校是另外弄成午飯的。有些又說讓學生寄宿,那老師還怎麼休息?還上不上課?講真,也就是我這種老師範生能呆這種級別的學校,現在的年輕老師真呆不了,直接就和社會脫節了……


小黃蜂502


我老婆教六年級,她班裡六十二個學生,因為,教師少,兩個班合成一個班,工資三千多!家裡學校一百二十公里,高速費三十五元,油費三十五元,來回一趟就是一百四,在吃飯花六百,水電費五十,還好我老婆不怎麼花錢。要不然,她自己掙得都不夠自己花!


本人店小二88


應該不算,因為農村的特殊條件和居住環境造成的,在農村很多家庭住的比較分散,為了方便孩子入學只能在村裡就近建一個學校,我曾經去過一個農村小學,六個學生五個年級,坐在一間教室裡,一共三個老師:數學,語文,英語,講一年級的課的時候,其他年級的孩子寫作業,講二年級的課時,其他孩子自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