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1840年以来,晚清政府如果还能抓住这几次机会,就还有机会翻盘

虽然历史不容假设,但从1840年到1912年这72年的时间里,清朝还是有充分的机会翻盘成为世界强国的。毕竟,连日本都抓住机会翻盘了,更不用提中国了。

细数下来,鸦片战争以来清朝翻盘的机会包括: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觉醒翻盘,翻盘机率90%

1840年以来,晚清政府如果还能抓住这几次机会,就还有机会翻盘

1840年鸦片战争

1840年中英爆发鸦片战争,虽然清政府战败,但如果此时清政府能迅速认清东西发展差距,积极投身世界近代化进程,清政府翻盘成为世界强国的机会可达90%。理由如下:

1.此时世界第一波工业化进程刚刚结束,英国刚成为世界第一个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其它如法、美等国工业化均尚未完成。

2.德国连统一都尚未完成,日本也仍处于封建经济状态。

3.当时清政府无论在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民族关系、经济发展上压力远比后来小,启动近代化进程相对从容得多。

基于以上理由,鸦片战争后觉醒清政府如能觉醒,翻盘把握最大。

第二次,洋务运动,翻盘机率80%

1840年以来,晚清政府如果还能抓住这几次机会,就还有机会翻盘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启动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而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当于近代史以来,现代化潮流对清政府的第二次“教训”,如果清政府当时能充分汲取教训,痛下决心改革,重新搭上世界潮流快车、成为世界强国的机会仍然相当大。理由如下:

1.当时世界上完成工业化的国家仍然只有英、法、美等国,清政府仍有机会成为第二批搭上现代化列车的国家。

2.德国尚未统一,日本仍未开放,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的时间较早,还有一定的时间优势。

3.尽管当时清政府内外压力已经逐渐增大,但英、法、美等国对随后启动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仍然持一种开放态度,无论是技术引进、装备购买,还是文化交流、政治合作都相对较容易。

因此,此时清政府如果能在洋务运动中彻底实现变革,搭上现代化列车,翻盘机会还是很大的。

第三次,中日甲午战争,翻盘机率60%

1840年以来,晚清政府如果还能抓住这几次机会,就还有机会翻盘

甲午海战

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在与西方的冲突中基本上均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但是,通过洋务运动几十年的积累,清政府还是建立起了一批近代化的工厂和近代化的军队,与亚洲包括日本等国相比并不处于劣势。如果在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能够打败亚洲最大的竞争对手日本,并一鼓作气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洋务运动,翻盘成为强国的机会仍然看好。理由如下:

1.甲午战争前,西方列强对中日冲突基本处于中立态度,显然,谁赢得战争,谁将在西方列强面前获得更多的尊重和发言权。

2.当时在亚洲的殖民争夺中,最强大的殖民主义国家英国面临后发的德国、俄罗斯、法国、美国的激烈竞争,英国正在亚洲寻找一个本地盟友,以应对其它英美列强的竞争,巩固其在亚洲的殖民优势。显然,作为东亚最具实力的两个国家,中日战争的结果将决定英国的盟友选择。结果,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后,1902年,英国选择与日本结盟。而日本通过打赢甲午战争,得以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结盟,从而在国际政治中更加如鱼得水。

3.如果当时清政府能够在甲午战争中获胜,必然将极大地提振民族信心,洋务运动将得到全面的支持和发展,文化和政治上的改革可能也会随之而来。

综上,甲午战争如能获胜,清政府仍然较大翻盘成为强国的机会。

第四次,戊戌变法,翻盘机率35%

1840年以来,晚清政府如果还能抓住这几次机会,就还有机会翻盘

戊戌六君子

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如能成功,清政府仍有机会翻盘,只不过机会已小于50%了。理由如下:

1.戊戌变法总体上是一次制度文化的变革,其措施办法很有颠覆性,对当时的中国发展至关重要。

2.清政府深陷内忧外患,中外对清政府的表现已相当失望。

3.国外帝国主义势力已完全认清清政府实力底牌,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国家发展的外部环境相当不利。

所以,此时戊戌变法如能成功,清政府还有机会。

第五次,1905开始的“预备立宪”,翻盘机率5%

1840年以来,晚清政府如果还能抓住这几次机会,就还有机会翻盘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

1900年义和团运动后,各地群众的反抗斗争此伏彼起,民主革命思潮在全国广泛传播,反清武装起义接连不断;资产阶级改良派为抵制革命,展开了要求实行君主立宪的立宪运动,并取得了清廷中央和地方一些汉族官僚的支持。这些情况,使清政府不得不采取一些姿态,应付立宪运动,并乘此加强皇权,以便镇压正在兴起的民主革命,挽救清朝统治的灭亡。

但这种以挽救灭亡为目的的“预备立宪”,显然难以从根本上使清政府翻盘。之所以认为翻盘机率还有5%,是因为如果清政府1912年没有灭亡的话,随后1914年欧洲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清政府的日子会相对好过一些,因而还可能有5%的零星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