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幹著一份清閒工資不高的工作,每天坐等下班,該不該現在辭職?

LuckyZhen


我現在就在個國企,一個月3000多,年底1萬多獎金,華北三線省會城市。幹著沒意思。


持久弟


我覺得,你說的這種工作沒有堅持下去的意義,不是特殊時期,或者需要照顧小孩的話,能換儘量換,為了長遠考慮吧。

因為我就做過這樣清閒的工作,吃過大虧!3年半的時間,在一線城市,拿5000的工資,唯一的優點:清閒!0加班!固定雙休!我當時覺得能長期下去也不錯,可以陪伴父母,照顧老公,可現實很打臉,今年9月份,公司倒閉了,我就這樣被迫離職。

因為之前學的東西不多,重新出來找工作很受罪,高不成低不就的。別人看走眼,給我高職位我都心虛,沒敢去,因為沒有具體實操經驗,不知道能不能做好啊。

我現在的新工作,從基礎崗位做起,上司94年的小姑娘,比我小,但一路摸滾打爬,已經做到行業總監,不得不說,她的思維方式和認知,已經遠遠甩開我。

總之,有段時間每天都在後悔,那清閒的3年時間,沒有把孩子生了……更後悔的,是為什麼當初不捨得從那份工作裡跳出來……

但人生沒有後悔藥吃,只能邊走邊看了。


婚姻裡的那點事


一、分享一個真實的案例:

我一個堂弟,五年前大專畢業後,喜歡倒騰各種小生意,賣過水果,乾貨,還開過早餐店,腦子活,兩年下來,每年都賺十來萬,很多同齡人還在不停找工作,他有自己事業了,我們都非常認可他。
只是他那當老師的父母一直反對他這種不穩定的工作,還是希望他能考上公務員,有個鐵飯碗,堂弟一開始非常反對,但畢竟孝順父母,還是順從了父母的意願,第一年沒考上,第二年考上我們縣的財務局,做檔案管理,不過是事業編制。
平時很清閒,在我們小縣城工資不高,坐等下班,這兩年回去沒有之前那麼活絡,倒了一肚子苦水,他覺得自己就不適合在體制內上班。

但是畢竟好不容易考上事業單位的,不可能隨意辭職,加上家人肯定普遍反對,堂弟陷入深度的焦慮中。

二、要不要辭職,主要還是看以下幾個因素:

針對題主所提問的,更像是和我堂弟一樣,在一個事業單位上班,針對事業單位上班是否要辭職,主要看三個方面。
1.家人是否支持。不管什麼決定,先要徵求家人意見,尤其父母意見,我們長輩很多人的觀念還是覺得事業單位比較穩定,在社會上有地位,娶媳婦或者嫁人,相對來說都比較有利。所以,家人的意見非常重要,就像我堂弟一樣,一開始自己做小生意,後面還是按父母的意見去做。
2.與性格是否相符。有的人性格天生就不適合到一個體制的框架內上班,會感覺自己的很多能力或才華被束縛,沒有自己的發揮空間。他們更喜歡去職場打拼,或者創業奮鬥。
3.薪資是否滿足生活需求。事業單位雖然相對穩定,但薪資所得不一定比其他行業高, 雖然福利待遇較好,但真正拿到手上的錢才是當下需要使用的,如果因為房貸車貸等各種生活需求較高,事業單位無法滿足,那也可以考慮辭職轉換賽道。
總之,工作很清閒,收入卻不高,要不要辭職要綜合考慮家人、個人性格、生活需求來決定,如果準備辭職,先考慮好辭職後準備從事哪個行業,短時間內在收入上是否有改善,如果裸辭,儲蓄能堅持多久,這些都是要提前想清楚後再理性決定。
希望我以上的分析對你有幫助!
歡迎關注@莊子說職場 ,專注職場&個人成長。【隨手點個贊,留下你的評論,我一定會努力回答的更好】

莊子說職場


跟你分享一個情況很類似的案例:

我堂哥,在5線城市的事業單位上班,不是正式員工,不過他也不在乎,他圖的是這份工作輕鬆穩定體面,他上班時間比較寬鬆,基本上是朝十晚五。

工作時間寬鬆,讓他可以做點其他事。

他老婆做的是早餐生意,他有兩個時間段可以協助他老婆。

一個時間段是下班後,他每天6點多就可以到家,幫忙準備一些明天的早餐材料。

另外一個時間段是早晨6點後,他6-9點這個時間段可以協助他老婆,幫忙賣早餐。

所以想想還是挺美的,自己上班和做早餐生意兩不誤。

從上面案例,再延伸到你的問題:

你幹著一份清閒工資不高的工作,每天坐等下班,我認為不該辭職,從你會提問這問題來看,判斷你是一位上進之人,那主業清閒,完全可以做做副業。

我堂哥就是這個例子,自己工作不耽誤,還能做點其他事。

現在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副業項目還是琳琅滿目,比如我很多親戚,賣自家特產,這也是副業。

我身邊也有朋友,玩直播,短視頻賣貨,這也算副業。

結合你自身情況,尋找適合你的副業,那就可以通過副業,把你空閒的業餘時間發揮出來。

好,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希望對你有啟發。

關注@華迪說,每天與你分享職場、銷售思維與方法論。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點贊,評論,轉發。

華迪說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要不要辭職,需根據自己情況而定。不過從長遠角度來說,只要不能增加自己適應未來的資本,這份工作不論如何都做不長久。

01

我剛畢業,第一份工作就比較清閒,工資還不低,但我依然選擇了辭職

我剛畢業那會,通過校招去了國外。在2010年那會,公司開給我一個應屆生的工資就是一年十萬,包吃包住,不算低。

但是與工資對比,工作卻相對簡單。我們作為管理人員,就是要負責管理好當地的黑人員工。

與其說是管理,比如說是監督。因為老闆不相信當地黑人,所有關鍵環節,都由我們自己掌控。

我很快就適應了那裡的工作,可是我卻開始擔心起來。

因為一直這樣下去,再等我回國,就很難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了。因為一點工作經驗也沒有。

思前想後,我在做了一不到一年的時候,就提出了離職,回國了。

回國後,藉助著那一點點經驗和英語能力,找到了一家外資公司,開始真正接觸人力資源工作。

再之後,就是通過工作經驗的累積,以及個人理論知識的學習,跳槽到了現在的500強企業,一直做到現在。

到現在,我的本職工作有所成績,自己在寫作方面也有突破,出版了自己的書籍。

如果不是當初對那份工作的審視,讓我寧願捨棄那份工資,也要回來,現在或許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所以,如果工作清閒,完全沒有成長的空間,清閒也好,工資或高或低也罷,都不是一份長久之計的工作。有好的機會,重新換跑道成長,無疑是最正確的選擇。

02

但至於說,該不該立刻辭職,則不能匆忙下決定,凡事要籌劃好

如果說,因為工作清閒工資不高,就隨意的選擇離職,無疑是不成熟的表現。

因為目前工作的現狀,基本說明,自己是沒有足夠的能力去重新找一份更合適工作的。既然如此,突然的離職,只會讓自己更加的被動。

離職已成必然的情況下,所要做的,就是讓自己具備離職的資本。

在正式離職之前,要做好的無非是以下三件事情:

1、分析現狀與自己的全新定位

瞭解現狀,是讓自己認清現實,不要盲目的樂觀。確認定位是明確自己要去的地方。

2、確認差距並找到可行的辦法

現狀和定位之間的差距,就是自己需要彌補的。至於要怎麼彌補,也是自己需要考慮的問題。自己的想法和計劃,要能落地,才是關鍵。

3、按計劃實施

最後就是根據計劃落實下去了。只有一步步的實現,才能在提出離職後,順利找到合適的新工作。

03

很多時候,現狀是不可變的,能變的,只有自己

每當我們覺得現狀不如意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換個環境。並且天真的以為,只要能換,就能擺脫現在的一切。

這是一種可行的方式,但絕不是現實中最常用的方式。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無力改變。

我有個同學就是,當初覺得工作不順心,太過奔波,於是選擇了考公務員。幸運的是,他也順利上岸。

可是即便如此,他依舊過得不開心。因為他發現,公務員也有公務員的苦悶。

這讓我意識到,我們想要改變現狀,或許只是從一個“火坑”跳到了另一個“火坑”裡去了。

真正能改變的,是自己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如何改變心態,從內而外做出調整。

就像目前的工作比較清閒,但這也不代表現在就完全學不到任何東西。

並且,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清閒恰好說明有更多可供自己自由支配的時間。自己完全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充分提升自我或者賺取額外的收入來源。

所以,本質上就一個問題:我們要如何在現在的環境下,更加的增強自身能力。

而不是,如果在現在能力下,去尋找一個更喜歡的環境。

我是@次等大叔,著有《從零開始學招聘》,頭條等多平臺簽約作者。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10年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經驗,擅長生涯諮詢、職業規劃與心理輔導。歡迎關注,為您解惑!


次等大叔


別整天只想著高工資的工作,還是先問問自已的個人工作能力,再看看自已的年齡狀況再說!不然你貿然辭職,可能怎麼“死”的你都不知道。

先給朋友們分享一則案例。

我曾經有一名高中同學,大學畢業之後,進入到一家事業單位工作。

在那些年中事業單位的工作的確比較清閒,根本就沒有什麼工作上的壓力。但是唯一的缺點就是薪資待遇較低,根本無法養活一家人。

所以我的這名同學,在事業單位工作了兩三年之後,並毅然決然的選擇了辭職下海,放棄了當時人們心目中的鐵飯碗。

我的這名同學經常在工作中,感嘆工作的無聊,拿著那個可憐巴巴的工資,還不及那些外出打工的打工仔。

終於他熬不住這種清閒而無聊的工作,那點低得可憐的工資根本無法體現出自身的價值。於是他想要去追求更好的物質利益,從而實現自己的財富夢想。

很遺憾的是,我的這位同學辭職下海之後,卻一直不順利,並沒有實現自己的財富夢想,直到現在,他還不得不踏上了打工的漂泊之路。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想要追求高薪的待遇,那麼就得先要問問自己,是否具備獲得高薪的能力與其他條件。

結合題主的這個問題“是否辭職”,需要從兩個方面來仔細的分析。

1、題主應該先看看自己是否具備獲得高薪的工作能力。

無論題主幹什麼樣的高薪工作,那首先需要的是你的具備這種高薪工作的能力。如果不具備這種前提條件,那麼你只能是空想而已。

假如題主沒有認清這個問題,對自己的個人工作能力沒有一個比較清晰的判斷和認知。那麼題主貿然辭職去尋找高薪工作,這注定將會是一個失敗的結局。

所以現在考慮的並不是辭不辭職的問題,而是先判斷自己是否具備獲得高薪的能力與素質。只有當題主真正把這個問題弄清楚明白之後,才能考慮是否辭職。

2、高薪工作除了對能力的要求,可能還有對年齡、學歷、專業的限制。

我們知道在這場工作中薪資待遇越高的,那麼它們對待求職者的要求也會越高。

很多時候不僅僅要求他們的個人工作能力,而且還會有學歷專業以及年齡的限制。尤其是那一些比較高大上的企業,可能在這一塊的要求是比較苛刻的。

所以題主必須要對自己未來的高薪工作,要有一個明確的瞭解和認知。清楚他們對學歷專業年齡等一系列相關要求,只有做到心中有數,我們才會做到有的放矢。

如果題主對自己想要的高薪工作是一無所知,那麼題主究竟憑什麼去獲得高薪的工作呢?難道把自已的未來完全交給命運?這也未免對自己太不負責任了吧。

所以題主究竟該怎麼選擇,還是應該理性的來綜合分析,給自己一個最佳的選擇與判斷,這才是一個成熟的職場人應有的行為與表現。

好了,我就簡單的分析到這裡,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幫助。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若有興趣,可以關注【視職場】,將會帶給你更多的職場知識,幫助你解決職場困惑。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與觀點!

【視職場】青雲計劃獲獎者,優質職場創作者,一個有著20年職場生涯的老司機,專注分享職場知識,解決職場困惑,建構職場關係。

~~~分享職場知識,快樂職場人生,感謝你點、評、分、轉、收!


視職場


我曾經有一份清閒的不能再清閒的工作,清閒到什麼程度呢,找不到電視劇看。找不到遊戲玩了,淘寶也不愛逛了,居然想利用上班時間學習了,每天盤腿打坐在工位上。有事可以隨時出去辦。每天也有正兒八經的事情,但是個把小時就能完事。薪資3700左右。

但是我辭職了……

原因很簡單,我不想養老。


挪威魚油nw88nw


工作有兩種,一種是為了養家餬口,一種是為了找個事做。如果是為了養家餬口,工資不高,可以考慮辭職,但不建議馬上辭職。

如果只是為了找個事做,讓自己不頹廢下去,那麼就根據自己的情況具體來看。

一、先提升自己,再謀求發展

工作是為了養家餬口時,如果工資不高,你可以先自我提升,讓老闆發現你的價值。

既然是清閒的工作,說明工作內容輕鬆,這時候可以尋求內部突破,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擴展工作範圍,從而提高自己的工資待遇,或者謀求在單位升職的機會。具體方法有兩個:

1.通過不斷觀察思考來提升自己,發現更多的機會

現實中其實有各種清閒的工作,每個單位都有那麼一兩個清閒的工作機會,特點都是壓力小,待遇也不高。

我認識一個停車場的收費員,他最早只是收費,每天工作輕鬆,也沒有什麼壓力,來車收錢就行。



但他比較有想法,一閒下來就觀察別的停車場。一段時間後,給了老闆幾個很合適的建議。比如,在停車場增加簡易自助洗車設施,和幾個附近的飯店簽了包月停車協議等等。

簡單操作下來,幾個月令停車場的月收入提高近30%。老闆很高興,不但把這個停車場讓他全權管理,還給他升職加薪了。

單位的庫管張姐,也是利用空閒時間提升自己,後來轉行後,新業務做得特別好。庫管的工作比較輕鬆,沒什麼壓力,但是她通過管理日常庫存,逐漸掌握了產品在不同季節的緊俏程度和價格走勢。後來,她申請調到銷售部門,轉做營銷業務。由於之前觀察到了大量規律,一路做得很順,成為公司的銷售一姐。

2.通過學習,來提升自己

如果工作清閒一些,可以通過向別人學習來提升自己。

現在網絡比較發達,各個行業大v的私房課都有,你可以通過你買他們的課程來讓自己得到提升。

比如,你覺得自己的溝通能力差,就在網上搜索溝通方面的高手,跟他們學習,自己再不斷實踐。

也可以通過書籍來學習,學習的各類書籍都有。如果你不趕時間,並且想讓自己基礎特別紮實,就跟著書本來學習。想學哪個方面的技能,只用買相應的書來學習就可以。

我朋友李亮就是這樣。他本身是一個文案寫作者,後來發現短視頻行業的風口來了,於是就在網上和別人學習的短視頻的製作,現在在這個行業混得特別好。



所以,當你覺得工作清閒的時候,首先要看在單位內部有沒有辦法實現待遇和職務上的突破。

如果有效果,就可以不用辭職。畢竟我們想辭職,就是想為了更好的收入。如果原單位的工資得到提升,那誰還辭職幹嘛。

即使想辭職,也要先提升自己,讓自己的實力更強大一點再去辭職。並且在這段時間內,可以邊找工作邊提升自己,等找到了合適的目標再辭也不遲。

二、如果經濟壓力不大,閒職也挺好

目前 ,整個社會的壓力都很大,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也很好。

如果你生活壓力不大,也不主要靠你來養家餬口,那麼清閒的工作更好。工作清閒就不用付出太多精力,你可以兼顧家庭。這是非常好的工作狀態。

我同事愛人在街道辦工作。工資也就是城市的平均水平,但基本上不用加班。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學,晚上還能輔導作業,逢節假日就帶孩子去陪老人,或者一家人出去玩。

既能把家裡照顧得井井有條,又能多一份收入 這種我認為就挺好。有些工作強度大,雖然賺的多一點,但是由此忽略了陪護子女和關愛老人,那也是得不償失的。

我另一個同學,兩口子都是高強度工作,今天你出差,明天我出差,整天非常忙。孩子已經上初中了,還是爺爺奶奶管著。雖說掙到了錢,但是孩子和父母對他們都不滿意。孩子埋怨他們就知道給錢,不和自己談心;父母覺得自己年紀大了,應該要享受,還要給幫忙看孫子。



如果經濟壓力不是太大的話,做個閒職既能照顧家庭又能兼顧工作,也是挺不錯的。

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具體來決定。不管是什麼樣的情況,一定要記得提升自己。只要自己能力強大了,無論是辭職,還是在原單位尋找機會,都對自己有幫助。


丁香新語


按理說,幹著一份清閒的工作,是很多人理想化的追求,可能工資不算高,那也很舒服呀。

畢竟誰不知道付出和收穫成正比呢?自己做多少工作能拿多少錢,內心必然是有數的吧。

其實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我認為很多主觀的想法都可以拋棄不看,更不要去在乎別人的看法,相反,如果想的越多,往往越容易受到干擾,進而很難做出決策。

說實話,不管是辭職還是不辭職,其實都有客觀的理由作為支撐,我們分別來說。

首先說為什麼不要辭職,這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副業”。

說實話,對於現在的職場人而言,副業幾乎已經成為了一項剛需,你放眼現在的職場看一看就會發現,除了上班工作之外,大部分人都在工作之餘做點其他的事情。

有做微商的,有做自媒體的,還有利用渠道做一些賺差價生意的,總之,想買的東西太多,賺的錢卻太少,不依靠點副業,雙十一的時候都不敢點開電商APP。

那麼,對於很多副業佔到收入一半甚至以上的職場人而言,最寶貴的是什麼呢?

答案就是時間,對於很多想要做好副業的人,我給到的第一個建議就是,要留出充足的時間。

我最開始做自媒體的時候,公司忙的一塌糊塗,根本沒時間放在自己的這項副業上,僅有的一點時間用來休息都不夠,根本沒有經歷去做事。

但是後來公司不忙了,業務進入了淡季,那段時間上班,“摸魚”就能摸一上午或一下午,週六週日雙休,這樣我就能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副業的進行。

當然,我不是鼓勵大家消極對待工作,上班的工作該做好還是要做好的,因為從收入構成的角度來看,這是我們收入裡最穩定的一部分,沒有理由去放棄。

但是除了做好本職工作之外,我們還有著大把大把的空閒時間,如果不利用這個時間去做點什麼能帶來財富和價值的事情,絕對會“血虧”。

因為你想嘛,稀裡糊塗是一天,把時間利用起來也是一天,與其在辦公室裡閒談八卦,莫不如做一點副業。

所以你看,上著班賺著工資,幹著副業又能賺一筆錢,二者互不衝突,對於一個有副業,或者是想要開啟副業的人而言,不辭職就是最好的做法。

更加重要的一點是,當你的副業需要你有一點創新時,這時候,你有一份穩定的收入來源,就能夠讓你更加大膽的去創新。

原因很簡單,因為你不需要為了錢操心,你不必按照一些固有的商業規則來,這樣在無形當中,就創造了很多的可能,反而會讓我們把副業做的比別人更好。

但是話又說回來,這是有副業的職場人,他們可以做出的選擇,對於那些一心撲在工作上,把上班當成全部發展空間的職場人,他們是去是留呢?

要知道,這類職場人,他們的想法通常都是,可以犧牲當下的利益,以獲取長遠的美好發展。

而一份清閒的工作對於他們來說,當下的利益就是不忙,很輕鬆,不過這卻會對自己今後的成長,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以至於難以獲得今後的長久利益。

現在的職場人其實都明白這一點,錢在哪裡都可以賺,但是個人的成長和未來的空間卻未必能賺的到。

也許你也看到過,現在關於在大公司工作還是在小公司工作的討論特別多,其中有大多數職場人都站在大公司這一邊,原因之一,就是自己未來的升值空間夠大。

也許大公司很忙,需要加班,而且人際關係複雜,要維護的人也有很多,但是仔細想想,除了這些,大公司的好處也是非常多的。

比如說在晉升渠道上,就要比小公司更加完備,個人的成長路徑更加清晰,即便是一個沒有職業規劃的人,在企業的引導下,可能慢慢的就會有一個清晰的方向。

再比如說,大公司能夠接觸到的資源更多,很多一線的、國際的資源,小公司壓根兒就不具備,這在個人成長方面,大公司和小公司相比,必然是前者更勝一籌。

所以說,對於那些把全力撲在工作上的人,離開一份清閒的“養老工作”,反而是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這樣才能迎接未來更大的價值。


職男小凡


前幾天,看到一個外賣小哥每月賺4000塊錢,晚上還去工廠守夜賺1500元,累得不行,問大家要不要辭職?

今天,又看到你工資不高,閒得不行,問大家要不要辭職?

我們來拆解你的問題。

1.想找一個賺錢多+工作清閒的工作。對吧?其實我也想找一個這樣的工作,有嗎?

目前,我是沒遇到過!

2.只是想多點賺錢。這樣的話,我想許多人會建議你合理利用時間,搞搞兼職,弄弄副業,這樣說不定能闖出一條路。比如,年輕的話考點有用的證,中年的話投資點什麼,或者拍視頻vlog賺點錢。

方法很多,但更重要的是立足實際情況,行動起來。

3.閒得無聊。每天坐等下班,時間久了其實也是挺難熬的。每天忙死,時間久了其實也是挺難熬的。如果你只是感慨感慨,那麼說完就算了。如果你想行動起來,我想你不會在這裡徵求一群不瞭解情況的陌生人的。

說的不做,做的不說。騎驢找馬也好,兼職副業也罷,亦或辭職改換門庭,都是要立足客觀情況,自身情況來權衡利弊的。

除了你自己,我想誰都無法給出滿意答案的。

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