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俗話說“三十晚上不熄燈”,過年就要有年味

一轉眼新的一年就要來到了,今年比往年來得要更早一些,再過幾天就是除夕了,這絕對是每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畢竟過了那天之後,也就迎來了全新的一年。而中國人歷來都是非常注重儀式感的,所以一年當中的頭一天與最後一天也是大家最為在乎的,所以在我國各地都有非常多的除夕習俗,並且由於地域的不同,這些習俗也有著很大的差異。


俗話說“三十晚上不熄燈”,過年就要有年味

可是不管這些習俗中具體的差異是什麼,但是有一點卻是所有的地方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因為有這些習俗的存在才使得我們的“年”特別有味道。可是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過年的味道反而慢慢的被沖淡了,尤其是現在年輕人變得越來越多,有很多習俗乾脆就被省略了,這實在是一種讓人感覺倍加可惜的事情,以至於一些懷舊的人紛紛開始尋找記憶中的年味兒。


俗語“三十晚上不熄燈”大家聽過嗎?實際上這不僅是一句俗語,同時也是過年的一個習俗。這句俗語很好理解,從字面意思上就可以得到正解,那就是在大年三十的那天,家家戶戶晚上都不能熄燈。要知道過去的人們可不像現在的人們這樣如此能熬夜,所以三十晚上的守歲就顯得尤為重要,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習俗流傳下來呢?


俗話說“三十晚上不熄燈”,過年就要有年味

這還要說到2個小故事,第一個故事是古代的時候是有很多土匪強盜的,這些人經常去搶劫老百姓,而且還會在自己已經搶劫過的家門口點上一盞燈。有一次土匪在過年的時候來搶劫,人們忙了一天很累紛紛睡覺了,唯有一個老人因為在忙碌,所以就沒有滅燈,而她也因為這個原因在那晚逃得一難,所以就有了這個說法,為的是祈求平安。


俗話說“三十晚上不熄燈”,過年就要有年味

而第二個故事就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驅趕年獸了,年獸的故事不必多說,為了能夠驅趕年獸,所以家家戶戶都會在過年這天燃放鞭炮,年獸膽子非常小,它特別害怕光亮聲響,所以鞭炮響的時候他就不敢出來了,而且鞭炮還可以辭舊迎新,是人們非常喜歡的一種過年方式。點燈其實也和鞭炮一樣,也能起到驅逐年獸的作用,古代時候的燈都是油燈是明火,而年獸怕火,所以人們也將點燈的方式。不過說現如今的燈已經不是油燈了,但是這個習俗也傳承了下來。


俗話說“三十晚上不熄燈”,過年就要有年味

有很多朋友可能會覺得,其實這就是一種封建迷信,但是其實在筆者看來,這更多的還是一種生活的儀式感。迷不迷信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但是如果生活沒有了儀式感的話,那就變得平淡如水。很多老一輩的人童年雖然過得十分貧苦,但是正是因為過年的那種儀式感,反而給他們帶來了難以忘懷的幸福。相比之下,在現如今這個物慾橫飛的時代,年味兒也變得無比寡淡,實在是不應該再用這種迷信的說法,將僅存的年味兒衝散,大家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