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农村过年时,有一些繁琐的老习俗,直接取消,这种做法对吗?回答

农村过年时,有一些繁琐的老习俗,直接取消,这种做法对吗?回答!

关于农村过年的老风俗,是否应该直接取消的问题,小编想先讲一段历史。

农村过年时,有一些繁琐的老习俗,直接取消,这种做法对吗?回答

大家知道,我国是从中华民国开始提出使用公历的,以前一直使用的是农历,春节,是农历节日中最大的一个节日,也是最受重视的一个节日。民国建立,南京国民政府曾试图取消春节,提出以公历的 12月31日为除夕,1月1日为新年,1月15日为元宵节,要求废除农历,农历的春节不许放假。结果,政策一出即遭到强烈反对,一些文化人士指责其摒弃中国传统文化,民间百姓也强烈进行抵制。结果,蒋介石当局不得不承认:“民间习俗不宜过于干涉。”旧历的大年还得照样过。

农村过年时,有一些繁琐的老习俗,直接取消,这种做法对吗?回答

60年代初期出生的人,应该还记得1967年开始的“破四旧”和过“革命化”春节。从上海开始,在夺权风潮中,“什么敬神、拜年、请客、送礼、吃喝玩乐,都统统见鬼去吧!”国务院顺应“广大革命群众的要求”,发布了春节不放假的通知。于是,全国掀起了过革命化春节的风潮,过年唱语录歌,不准放鞭炮,许多在外工作的人因为春节不放假,不能与家人团聚。但是,在农村,尽管上级一再号召,春节该过还是过,只是一些过于迷信的繁文缛节慢慢取消。1979年1月,《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为什么春节不放假》《让农民过个安定年》两篇读者来信,到1980年,中国全面恢复了春节放假制度,传统春节重新回归。

农村过年时,有一些繁琐的老习俗,直接取消,这种做法对吗?回答

从上面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风俗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人为的干扰和强压,或许能暂时让人们不遵从风俗,但是,当形势稍有变化,传统必然回归和反弹。当春节全面恢复后,在80年代初期经济还尚对落后的情况下,民间就恢复腊月忙年的传统,节间也恢复起祭祖、拜年、贴春联,燃放烟花鞭炮。时至今日,过年仍然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一个节日。

现在,很多人感叹,年味越来越淡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社会变革太快,很多人离开家乡,拥进城市,而风俗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四面八方的人共​同拥进城市,就使城市没有了可以共同遵从的风俗。而农村的没落,使一些地方人口稀少,只剩下老年人,再也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唱大戏、扭秧歌,大祭祖,共同欢度春节了。

农村过年时,有一些繁琐的老习俗,直接取消,这种做法对吗?回答

不过,这只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阵痛,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不会继续没落下去,随着外出人口的回归,和农村居住规模的加大,传统的节日不会消亡。诚然,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一些过于迷信的风俗会逐步消亡,比如过年期间不能喊小孩子乳名等禁忌,慢慢会自然消亡。但,不得不说,经过多少年的破旧立新,目前留存下来的春节风俗,基本上都是积极向上的,如祭祀是教导人们敬天敬祖,其他活动有的是求吉和祝福,有的是欢乐和祥和。

应该说,风俗具有很大的传承性,不会受人为干预在短期内改变,但风俗也存在演变性,在传承的过程中,随着时代发展,自动去除一些不符合时代的旧文化,而代之以符合时代的新文化。比如前几年流行的春节短信拜年,现在流行的视频拜年,这就是一种变革和进步。但是,任何人也没有能力,直接取消传统的风俗,所以,年俗不是简单就取消得了的,春节是中国人除旧布新、合家欢乐和休息调整的节日,过去如此,今天如此,以后仍然会如此。

农村过年时,有一些繁琐的老习俗,直接取消,这种做法对吗?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