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结了婚叫对方父母爸爸妈妈会有尴尬吗?有没有叫不出口时候,怎么办?

妹头123


在叫不出的时候想想你对你老婆(老公)的感情,想象你老婆(老公)是怎样自己父母吧!


情第一钱第二


结婚前,我们一般叫对方父母叔叔阿姨,结婚后都成了一家人,就要改口叫爸妈,意思是对方的父母就是我们的父母,要一样对待。“爸爸妈妈”本以为这样叫显得比较亲密,谁知道却有人因为这件事,家里起了点小摩擦。

朋友桃子前段时间刚结婚。

还没结婚那会儿,桃子老公追的紧,第一次去桃子家就对着桃子的父母叫爸爸妈妈,可把桃子给惊到了,不过桃子的父母倒是挺高兴的。

不仅如此,他还要求桃子叫自己父母爸爸妈妈。按桃子老公的想法,两个人都在一起了还叫叔叔阿姨那么生分干嘛?应该直接叫爸爸妈妈。这一点桃子比较郁闷,老公说的虽然的些道理,但是桃子脸皮薄,两个人都还没结婚呐,叫这么早,说好的女孩子的矜持呢?桃子实在叫不出来。

转眼间,两个人结婚了,公公婆婆对桃子像是亲闺女一样,桃子很感动,把二老当成自己父母一样看待,“爸妈”也叫得越来越顺口。桃子老公很高兴,两个人约定双方父母都是咱爸咱妈的叫,不分你我。

然而结婚没多久,两人就发现了一件尴尬事,平时夫妻两个人聊天时,说到双方的父母都叫爸爸妈妈,说完了还不知道是谁爸妈,搞得两个人一头雾水。

有天桃子老公为了让桃子清楚自己说的是谁,对桃子直接说你妈,桃子感觉一阵别扭。还没结婚的时候喊的倒是亲,现在结了婚,人都到手了开始分你我了,桃子不高兴了,为此两天都没理老公。

桃子老公表示很无奈,但想想自己确实也有错,没办法,桃子老公开始网上求助,很快就有网友开始回复。

有网友说:男方父母话两人都叫爸爸妈妈,而女方那边父母岁数大些,就叫老爸老妈,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时就可以咱爸、咱妈,咱老爸、咱老妈的叫。

也有网友说:叫男方父母爹娘,叫女方父母爸妈,然后在家可以咱爹、咱娘、咱爸、咱妈,这样好区分。

这两位网友说的意思差不多嘛~

还有网友说:可以按地方区分,比如男方父母在河南,女方父母在河北,可以河南爸妈,河北爸妈这样叫。

还有些不着调的网友说:按属相称呼,属鸡的妈妈叫鸡妈,属猴的妈妈叫猴妈。我想如果我妈听到我这样叫她会直接拿着鸡毛掸子追我半条街的,只能说这位网友勇气可嘉!

更有网友出招:让两个人赶紧生个孩子,有孩子就好办了,当面可以叫爸爸、妈妈,背后还可以叫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最后,经双方讨论,两人一致认为按地方来叫比较好。

其实不管怎么叫,只要两个人相亲相爱,把对方父母视如己出,一家人和和美美的,这就是对双方父母最好的回报。



紅中發财白板


我二哥的媳妇,也就是侄媳妇,都两个孩子了,大的都上小学了,还整天喊哥嫂为叔叔、婶婶。

要说不懂事吧,她不仅是大学生,还是人民教师,知书达理,温柔贤惠,可就是喊爸爸妈妈张不开口。

有一次,嫂嫂和她开玩笑说:“改口费都收了,怎么还叫婶婶呀?”她笑着说:“只要我待你们好,叫什么不行呀!没结婚时,叫惯了,多少次想改都叫不出口,就这样叫吧!反正叫什么只是一个代号。”

我觉得,只要婆媳和睦,相处融洽,叫什么真的无所谓。


清风秋月


会叫不出口的,而且经常叫错,来说说我的经验,我跟我家老公是先领证然后在办的婚宴,领证以后经过父母双方商量让我的婆家住在一起,我婆婆刚开始让我叫她们二老叔叔阿姨,说是等办完宴席以后再改称呼,我当时觉得突然叫爸妈有点尴尬就同意,叫了3个月左右额叔叔阿姨。我们步入婚姻的殿堂,大家都知道婚礼上有一个环节就是父母双方给新郎新娘改口费,然后改口叫爸妈,(记得彩排的时候我练习了好久才叫出来,还好当时公婆不在,不然就尴尬啦)后面的一个礼拜左右都老是会错叫成叔叔阿姨,还好他们没有怪我,后面叫着叫着就顺口了。


丫丫是我哟


我是2016年结婚的,当时老公他们家用了八辆车来接我的,到了老公家我是直接去新房的,一直到第二天我都没有喊他爸妈,特尴尬不知道怎么喊出口,然后我老公跑来跟我说,说他爸妈说我怎么到现在还不去喊爸妈,我尴尬的笑笑,不知道怎么开口,然后我老公硕喊了有钱给哦,听完我拔腿就跑去喊爸妈了[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

果然有钱能使鬼推磨[笑哭][可爱]




90后的小燕子


每个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结婚了,父母辛苦大半辈子,可以说在孩子结婚的这天画上句号了。

结婚后这就成家了,结婚就要叫对方父母爸爸妈妈了。说句实在话,我当时也觉得很尴尬,为什么呢?两位与我们毫不相干的长辈,而且通过我们的另一半来相识的人,让我们改口叫爸爸妈妈,真有点别扭。有时候叫忘了又叫叔叔阿姨了,挺难为情的。还真有叫不出口的时候,就是叫出了口也不是真心实意的。

为了避免这样情况的发生,我们首先要从思想上要深刻的认识,还要根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我们长辈们他们哪个时代就没有改口的习惯,大部分叫叔叔,婶婶,或者叫伯伯,伯母。为什么到了我们这个70后就得改口了,因为时代在发展,进步,任何的事物都在进步。我们的思想也不能落后。

再要从行动上落实,这主要体现在嘴上,你不能思想上有了一定的认识,到了嘴上就叫不出来了。如果叫的时候一定要发自内心的,让对方的父母听了有亲切的感觉,真正叫他拿你当自己的孩子看待。

结婚以后,这就是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利用自己的时间,多和对方的父母交流一下,谈谈工作,家常。喝酒,吃饭,聊天。只有经常在一块聚一聚,才能避免尴尬现象的发生。让对方的父母完全接受你,让我们自己能真正的加入这个家庭中去。

只有达到了这个壮态到时候叫对方父母的时候才不会尴尬。不是有句话是家和万事兴,做任何事才能得心应手。真正的做到家庭事业双丰收。


实在的农夫


我朋友结婚前,叫她男朋友的妈妈阿姨,结婚后,还叫阿姨,因为叫了两年叫习惯了,一直没有改口,叫她老公爸爸叫爸爸,刚开始见她老公爸爸不好意思叫爸爸,叫不出口,然后她婆婆就说,这是我儿子的爸爸,叫爸爸,朋友从哪声爸爸叫过后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改口。

现在朋友也离婚几年了,原来的公公婆婆待她如女儿一样,也不在乎她怎么叫。

我觉得叫什么都无所谓,相处时间长了亲情自然割舍不了。


兴秋生活日记


想当初我叫我老公爸妈时那是一个别扭,第一次改口那声音小的可怜. 之后我也是很少叫爸妈. 实在不好意思叫,好在我婆婆人很随和,性格很好的一个人. 我们是一起吃饭的,所以经常在一起,后面也叫习惯了. 只是我公公,我们一年难得说几句话,包括跟我嫂子,吃饭他等我们吃了再去吃,也不跟一起聊天的,现在孩子也有了,所以跟着小孩喊(楷楷你爷爷)😄

其实这个事了一回生二回熟,多叫几次就好了,慢慢来……


晓晓之家


关系好,或情商高的,都会叫得自然,甜蜜。身为父母都喜欢被尊重,被讨好。一个亲切的称呼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我和家公家婆之间没有生分,都是喊的:爸爸,妈妈,他们也比较疼爱我。老公两兄弟,相对而言,老人家和我的关系比搜子好很多。也因此我的孩子受到的照顾也会多些。村里人都说我家婆是很难相处的人,我开始也觉得不适应。但是这十年磨合下来,我们的感情还是让旁人的羡慕的。我每次回家,家公家婆都会杀鸡杀鸭,忙前忙后,准备好吃😋的。出来时打包大包小包让我们带。一家和气,老公也省心,很少为家庭烦恼,整天乐呵呵的,我觉得挺好的。

一句话总结:人心都是肉长得,没有化不了的冰块。





自在小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