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聽一個校長說“寧願孩子成績平平,老師也不要去批評打罵學生”,對這種觀念你有啥看法?

聚力行遠


我贊同這句話。說下自己的成長經歷。85年直接上小學一年級,特別差,老師一離開就玩。86年再上一次一年級成績在班上第1,一直到小學畢業成績都是在班前三。一年級時是個女老師,她雖不打人,但常發脾氣,心裡會怕她。第2個一年級開學時,女老師進修去了,是個爺爺級的男老師教數學,印象很深,他很慈祥很有耐心笑著鼓勵教我們學加減法,第1次作業寫的很認真且得了100分,心裡當時充滿著希望,原來自己也可以很棒,對學習有興趣了,自覺聽老師講。

上初二上學期時的代數年青男老師講課用他的家鄉話,真聽不懂,最拿手的代數那學期白學。初二下學期轉到縣城有名的中學,那學校的各科老師講課真的一聽就明白。代數是連貫的,上學期落下的,下學期的一些幾何三角、解方程就不會。初二下學期每次測試,基礎知識部分都不會出錯,在拉高分的幾何證明題,檢測方程有無解全是空白不會。但那個高大幼黑的數學謝老師每次看完我做的測試卷,他都會注視著我說,一定要有信心,從以往多屆的學生中,有很多學生在初二成績平平,經過努力一到初三成績突飛猛進拿滿分的都有(120分滿分)。謝老師的話一直鼓勵著我讓我重振數學的興趣和其它科目信心。初三升學考試沒讓謝老師失望6科總分640分,考了542分。其中數學考了107分,拖後腿的是政治80分(不喜歡背書),還有化學75分(滿分100分)。初中化學基礎知識部分是一個高高瘦瘦男老師教的,他很溫和耐心的講解,覺得化學很有意思,基礎知識部分也學得牢固,到了化合價和配平化學方程式部分又換了個老師,這個老師外表特像西遊記的牛魔王,就差2個角,講解沒耐心,不明白的問他還是聽不明白。

回想學生時代,我們那時父母只管負責我們的生活,學習從不用麻煩家長。學習上遇到不懂的就問老師,我們那時有早讀、科目自習課,自習課就是自己消化鞏固新學的知識,科目老師會陪伴在教室裡走來走去,有不明白的舉手老師就會過來,老師就會單獨的講解,如果同一個問題有幾個同學問,老師會用自習課在黑板上重新講解。回想我們那時的老師真的很敬業,值得尊敬。


用戶615937677772


這個校長的話是正確的。我孩子的老師做的就很好,孩子班上有幾個學生很淘氣,成績不好倒也罷了,還上課說話左顧右攀,老師再說也不起作用!老師很理智,不打學生,也不罵學生,放學後犧牲休息時間給學生補課。學生家長到學校找孩子,老師就和家長溝通。家長不信,說孩子每次回家都說成績很好,還說老師沒給佈置作業。老師說,現在當場出幾道題叫孩子做,做完了家長不說話了,然後老師說以後我把家庭作業發到你的手機上,你看著他做完,對不對你可以不管,同時還邀請家長聽了一堂課。誰知家長是個暴脾氣,坐在後面看著孩子的情況坐不住了,不等下課就把兒子提溜出去一頓暴揍。從此,這孩子三天兩頭被家長趕到學校打。不過這種孩子已經被打批了,家長也沒辦法。老師不要打學生,交給家長打[捂臉]老師只要和家長建立溝通平臺,可以把學生的作業定期發給家長,也可以把學生在學校的不良表現視頻也發給家長[捂臉][捂臉][捂臉][捂臉]在中國,家長打孩子不犯法


嘎達馬戲


我是比較贊同這個觀點的。

孩子的成績平平是由很多原因的,比如天賦、興趣、後天努力等。十個指頭有長短,每個人的天賦也是不一樣的,我們不能苛求每個人都是科學家,教育的目的是將父母給孩子的智商發揮到最大限度,而不是揠苗助長。每個人的興趣點不一樣,他可能對這科不感興趣對另外一科感興趣,興趣是人生最好的老師,老師應該發現孩子的興趣點,因材施教。有興趣的學習是主動的,快樂的,沒有興趣的學習會使孩子揹負很大的壓力。

孩子犯錯誤可以批評引導,但是因為成績平平就去打罵是有違師德的行為,粗暴的打罵屬於違法行為。孩子成績平平有時不是因為他不想學,而是確實能力有限,盡了最大努力達到了瓶頸很難突破。如果批評打罵,會引起孩子的牴觸心理,嚴重的會引起孩子心理扭曲。老師和家長要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加以培養。

舉個例子,前一段時間由黃磊、海清主演的電視劇《小歡喜》裡面兩個孩子磊磊和方一凡,方一凡活潑好動,鬼馬精靈,但是文化課成績平平,無論媽媽怎麼逼他,他也認真學成績就是沒什麼提高,但是他喜歡錶演,再最後的半年走藝考,成功的進入了大學,這是成功的。磊磊是個好孩子,成績穩居第一,他有這個能力,即使不用老師督促,他也會自我鞭策,最後考入了清華大學,這也是成功的。這部劇裡還有一個孩子叫季楊楊,在剛開始他是很叛逆的,被慣壞了,成績倒數第二,整天不好好學,最後得知了媽媽生病,季楊楊做出了徹頭徹尾的改變,自己努力學習最後高考成績也很好,去德國學習空氣動力學。這三個孩子代表了三種情況,他們的成功沒有一個是老師打罵的結果。

所以我覺得,如果孩子有原則性的錯誤要善意的批評引導,不管什麼情況都不要採取打罵的方式,要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陳同學Mr


說這種話的校長是個好校長,良心槓槓的。


彼一時,此一時,不要用古代那一套來要求老師了。什麼“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蠟燭成灰淚始幹”。因為那種土壤以不復存在,這種精神從哪裡來?


大家都錢包鼓鼓,老師為什麼要無私奉獻,況且無私奉獻了也沒人瞧得起,學生不懂事也就算了,家長都不尊重,老師還要自我奉獻那不是“賤”嗎?或者有自虐傾向嗎?


人,都是有感情的,老師也是人。七情六慾穿衣吃飯,都有跟我們一樣的需求。明白這一點,就明白校長所說是當今平凡的真理。


娛樂精品屋


贊成這個說法,很好!那些噴的人根本不懂教育內幕。老師就一張嘴,你孩子不寫作業,能怎麼著?一個班級不是教你一個孩子呀,老師還有其他很多事情的。要老師晚上跑到你家去補課?不用生活了?不交作業都是差生,你見過哪個學霸從不交作業的?得,就一張嘴,孩子是有主見有思想的,老師沒有遙控器呀,他就是不聽,你能怎麼著?全世界不是隻有你一個孩子,只有你一件事啊。不過我贊成老師忽略罷了,不要去批評生氣。沒必要。[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蟲子咕咚


護犢子的家長太多老師敢管太嚴嗎?動不動就上告,上級領導還要對當事老師進行處罰,老師夾在家長和領導之間不小心行事行嗎?校長說的很現實,為什麼家長就沒責任呢?


這麼點兒不要


首先要弄清楚打罵就能使一個學生成績不平平嗎?如果能可以不用上學了,在家找個人天天打罵就行了。學生到學校是接受良好專業的教育,成績好壞並不能說明該學生的人生就一定如試卷上的分數。打和罵本就不是教育者應該有的手段,育人之道絕不包括打罵。



這就對了,教師是職責是備好課,按部就班的照本宣科就是了,沒有盡父母責任的義務。學生努不努力、成績是高是低是學生自己的事,老師批評甚至打罵學生,輕者是侵犯隱私,重則是犯法。發達國家的老師都不會這麼做,學生成績不夠該留級的留級,該退學的退學。跟老師沒關係。


天平上的老虎


可見校長、教師對於當下的社會、家長的護短行為是多麼的無奈。不少家長稍有不爽就鬧到學校、打進教室。還記得有個派出所長吧?就因為老師讓他的小孩子罰站,就派人抓走了教師搞拘留。


北兆山木蘭山


當今社會,只能如此。不能怪老師與校長,要怪你們就去怪那些校鬧和公安吧。老師和校長遇到校鬧,就是不死也要脫層皮。公安作為了嗎?老師校長惹不起校鬧,躲總是可以吧?如果躲也遭到非議,要責難,你們就直接去把老師與校長斃了吧!國家無法制止校鬧,我是贊成老師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