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小腿脛骨斷後手術後不長骨頭該怎麼辦?

斑馬籃球


在頭條問答上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當有問題提及骨折後骨頭不太癒合的情況,多數都是脛骨的骨折或者是小腿的骨折,為什麼會這樣呢?這主要是由於小腿的解剖特點導致的。

導致脛骨骨折癒合慢的原因有哪些?

●一般情況下,小腿骨折好發的部位位於小腿的中、下段,這個部位的血供特點是,一旦發生骨折,骨折遠端部位的血供將會明顯的缺失,就如同我們沒有水,地裡就不可能長苗一樣,血供如果變差,骨頭癒合自然會變慢,所以一般部位的骨折癒合要三個月到6個月的時間,而小腿的骨折往往要達到9個月,到一年的時間甚至會更長。

●術後康復的影響。另外術後的早期康復對於骨折的癒合也是有很大影響的,現在很多人認為骨折以後不能下地,不能過早的負重,這樣的話呢,長期的臥床會導致骨折周邊血運的減少,也會導致骨頭的疏鬆,反而對於骨折的癒合不利。一般情況下我們現在都主張小腿骨折後,如果內固定堅強,沒有不能下地的禁忌,那麼早期的術後三週到4周左右雙柺助力下下地非負重行走是可以的,隨著時間的延長,患者的適應,慢慢的進行部分負重行走,反而可以更好的促進骨折的癒合。

●骨折的嚴重程度、軟組織損傷程度對骨癒合都有影響。我們大部分的人,小腿這個部位,在骨骼的前方是缺少保護的,大部分人的小腿前方都是皮包的骨頭,並沒有很豐富的肌肉或者是其它組織去保護,所以一旦發生骨折,血運就會變得差,另外如果小腿骨折以後整個軟組織被挫傷的特別重,肌肉撕裂、挫傷、一些細小的血管,甚至大的血管受到了損害,那麼對於骨折的癒合影響也是很大的。


什麼是骨不連?如果發生了骨不連怎麼辦?

然而並不是一段時間內的骨頭不長,就一定是骨不連。一般情況下,如果超過了8-9個月的時間,骨頭仍然沒有明顯的癒合,在x線檢查下應可以看到明顯的骨折線,這可以初步判定為骨不連,另外患者還要有明顯的症狀,比如骨折部位的活動感或者是骨折部位仍然有疼痛和壓痛。

以往的情況一旦確診為骨不連觀察2~3個月左右的時間,患者骨折仍然沒有癒合的話,可能要進行開放的手術,重新將骨折兩個折端新鮮化之後,再從髂骨取出一小部分的骨質埋在骨不連的部位,作為一個骨頭生長的基質,有可能還要重新內固定,這不僅會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在患者的精神和肉體上也會重新造成一次打擊。

但是現在有兩種新興的技術,對於治療骨不連效果還不錯,而且不需要二次手術,一是衝擊波技術,另外一個是prp技術。

●衝擊波技術。衝擊波治療屬於能量醫學,通過沖擊波治療儀器會有一種聲波,傳達到骨不連的部位,在微觀層面上將影響骨折癒合的因素擊碎之後,促進新骨的形成。



其實衝擊波技術最早是用於泌尿系統的碎石治療,但是醫學往往就是這麼的神奇,泌尿外科醫生通過沖擊波治療碎石以後,發現很多治療過的患者髂骨有了明顯的增厚,所以懷疑衝擊波對促進骨癒合是有一定作用的,之後開始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現如今得到了大量的應用。

使用衝擊波技術一般每週進行一次,通常情況下要堅持8~16周左右的時間,觀察是否能促進骨折的癒合。現在有文獻研究證明衝擊波治療骨不連的效果與重新二次手術進行治療的治癒率是一樣的,能達到72%左右。


●另外一種治療骨不連的辦法是富血小板血漿因子注射,也就是prp技術。這項技術主要是提取患者本身的血液大概50毫升左右,通過無菌離心技術將提取出來的prp注射到骨不連的部位,這樣可以達到促進骨折癒合的目的,一般情況下,我們會在x線或者是超聲的指示下,精準定位到骨不連的部位,精準注射。衝擊波治療可以與prp技術聯合使用。

總結

由於脛骨骨折的解剖學特點,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發生骨延遲癒合或者是骨不連的可能性相對來講比較大。

以往的解決辦法,如果確定為骨不連需要進行二次手術治療,但是現在有了新的技術建議,如果確診為骨不連的朋友,可以首先採取衝擊波治療,或者是聯用prp技術觀察能否促進骨折的癒合,如果骨折經過這兩種治療癒合了,那麼就不需要再遭二次手術的罪了,是吧?如果經過保守治療並不能促進骨癒合,再考慮二次手術是相對來講比較科學的。

另外發生了骨不連的患者,也沒有必要長時間躺在床上不敢動,等待著骨頭的癒合。說實話,如果臥床能促進癒合,骨頭早就長了,如果已經發生了骨不連,臥床骨頭也不會加速癒合。適當的有科學防護下的運動,反而有利於骨折的癒合和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

我是堅持用簡單語言解釋複雜疾病知識的謝新輝,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點個關注或點個贊吧,如果您或者是您的家人朋友也有股不聯這方面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發給需要的他們吧,謝謝了!


想好好做醫生的胖子


小腿骨折就是脛腓骨骨折,外傷造成,骨折型幾種,橫型骨折,斜型骨折,螺旋型骨折,嵌頓型骨折,粉碎型骨折等,分閉合性骨折,開放性骨折兩種,特別開放性骨折容易形成骨間膜室綜合徵,一般治療就是倆種,一種是中醫保守治療,一種是西醫手術治療 。但是在治療期間容易造成骨不連接,下面具體說明原因。

脛腓骨骨折在手術後骨不連接的幾個因素

①患者自身因素 患者的自身體質 ,年齡,免疫,特別是有其他疾病服用激素,比如風溼症等,或者過早的功能鍛鍊,剛形成一點骨痂 ,早活動等各種因素容易造成骨不連接。

②治療不當所致 說白了就是技術性問題,骨折斷端的營養與血運遭破壞 ,不產生骨痂或者形成比較慢,固定不牢固,假關節有活動空間,還有開放性骨折沒有消毒好 ,骨折斷端感染,都是造成骨不連接。

這些年在治療骨折方面有一定的經驗,特別在骨不連接的預防要特別注意,多數原因來源於患者本身 ,糖尿病,營養不良,骨痂鈣化因素好多。



根據骨不連接因素確定治療方法,臨床多見的骨不連接還是來源於固定不牢固 ,可以二次手術加固,患者配合不要過早功能鍛鍊,一般一個半月後功能鍛鍊最好,若是脛腓骨骨折,單骨折可以早點運動,視病情而定。就分享這些,不明白的評論區說明。


骨外醫生


骨折除了給患者帶來痛苦之外,也有很多臨床併發症,比較嚴重的併發症包括脂肪栓塞、下肢靜脈血栓形成、骨筋膜室綜合徵,這是可以要命的三種併發症,希望骨折的患者能夠自己瞭解一下,一旦出現相應症狀,要引起足夠重視。

而影響骨折癒合因素有:

1.

患者自身的全身因素:①年齡 不同年齡骨折癒合差異很大,如新生兒股骨骨折2周可達堅固癒合,成人一般需要3個月左右。②健康狀況 健康狀況欠佳,特別是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營養不良、腫瘤,骨折癒合時間延長。

2.局部因素:影響骨折癒合的局部因素很多,如骨折的類型和數量、局部感染汙染情況等,這裡僅說骨折部位的血液供應對骨折癒合的影響。比如脛骨骨折,脛骨幹主要靠中上1/3的滋養動脈供應血液,如果脛骨中下1/3骨折,骨折後滋養動脈斷裂,遠側骨折端僅靠骨膜下小血管維持,血液供應明顯減少,骨折癒合較慢,亦有不癒合可能。

骨折的治療方法主要有石膏外固定、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骨折復位外固定架治療,在此我們不做詳細介紹。

骨折手術之後可不是萬事大吉了,因為有部分人術後會出現骨折不癒合的情況。骨折不癒合定義:骨折經過治療,超過一般癒合時間,且經再度延長治療時間,仍達不到骨性癒合。X線片顯示為骨折端骨痂少(就是你說的不長骨頭),骨端分離,兩斷端萎縮光滑,骨髓腔被緻密硬化的骨質所封閉。

骨折不癒合之後,不可能再通過延長治療時間而達到癒合,此時需手術切除硬化骨,打通骨髓腔,修復骨缺損。一般需要植骨、內固定,並同時石膏外固定治療。具體情況建議諮詢您的主治醫生。


小經醫生


你好!我是骨科吾醫生!

關於骨折類型等理論方面我就不詳細說了,太專業的東西說的多了,對老百姓也沒有多大幫助,專業的東西我們掌握,治療原則及治療指導,才是向患者講述的重點,主要回答你不骨頭方面的問題吧。

脛骨骨折尤其脛骨遠端骨折,極易出現骨折不好長、長得慢的情況,主要原因是此部位骨內有重要血管通過,骨折後導致損傷,有血液來源的營養到不了骨折處,就像樹木斷了水源一樣,容易長不好;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增強營養,尤其骨折處的及全身的,手術要保護骨折周圍的組織,本來就損傷,手術過程中,再倒騰一下,就是雪上加霜,醫學是嚴謹的學科!

還有就是內固定器的選擇,能用髓內釘的就不用鋼板,原因還是保護血運!

術後能早期下床負重就要下床負重,還是為了通過刺激骨折端,加強局部血運!(重要的事情我已說了三遍哦!)

再有,患者要增強體質,有基礎病的,儘快調理,不然最後的總結就是“不是魚的問題,是湖水的問題了!”

要補充鈣質,結合維生素D3促進鈣的吸收,最便宜的就行(非廣告,說給噴子聽的)

最後:骨折防範是基礎,增強體質是根本,科學治療是……………下一臺手術要開始了,還不明白的留言吧![靈光一閃]



骨科吾醫生


骨折術後骨折面恢復不良的可能性比較多,除了要考慮手術中骨折面對位不良 螺絲壓力過大這類影響,患者自身情況也要考慮,比如是否有年紀偏大伴有骨質疏鬆?是否有內分泌紊亂引起骨代謝異常?是否有抽菸喝酒的歷史?術後是否有進行康復治療及功能鍛鍊恢復?這類情況都要考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