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左膝蓋上下樓梯痛,但平時走路不痛是怎麼回事?怎麼治療?

用戶6353232740997


膝關節是人體相對來說用的比較多的關節之一,自然,也是相對來說容易發生疾病的關節。膝關節出現疾病,最明顯的表現就是膝關節的疼痛,有的會伴有關節的腫脹、變形,甚至影響運動。

引起膝關節在上下樓梯時疼痛的原因有很多

(1)膝關節骨質增生: 多見於老年人,可以一側發生也可以雙側同時,一般單純的骨質增生往往無明顯不適,因為是一個慢性增生過程人體已經適應,但是在長時間行走、爬樓梯等運動後刺激周圍韌帶軟組織,就會出現疼痛,休息後疼痛緩解。

同時因為增生導致關節腔空間減少,所以會出現膝關節的活動受限。可以通過影響學檢查,如x線,發現膝關節的關節面凹凸不平,有明顯的骨贅或者突出。

(2)骨性膝關節炎: 膝關節的磨損以及膝關節的炎症反應是導致膝關節炎的主要原因,達到了骨質增生的升級版。也是多見於老年人,勞累後加重。後期會伴有關節的腫脹變形。影像檢查可見關節腔增大,以及骨質增生。


(3)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 走路的時候會有疼痛感,爬樓負重加重。多見於外傷後,因外傷導致滑膜發生炎症反應。急性期可見膝關節局部的腫脹,瘀血。慢性期會有下肢沉重,關節屈伸不利,以及輕微的疼痛。

(4)半月板損傷: 除了上面提到的骨質問題,半月板這個問題會被很多人忽視掉,半月板是連接膝關節的股骨和脛骨中間的軟組織結構,這個結構如果出現了損傷,往往會在人體關節負重的時候,比如說爬樓下蹲的時候出現明顯的疼痛感,輕微的走路呢疼痛反而不是那麼的強烈。

綜上所述所以無法單純的憑藉這一點判斷具體原因,如果休息無緩解症狀加重,建議到醫院關節外科就診,根據檢查結果得出診斷,再進行相應的治療。


張浩醫生


經常有患者跟我反映,說醫生啊,為什麼我平時走路膝蓋沒什麼感覺,可是上下樓梯的話就疼得厲害,這是怎麼一回事呀。其實這種現象非常常見。特別是對於老年人,要是這種現象很嚴重很頻繁的話,就建議到醫院檢查一番,要是沒那麼嚴重的話,可以先在家休養一陣看看情況。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是病嗎?

骨關節炎:多見於老年人,年紀大了膝關節很容易出現問題,一旦軟骨受到損傷,活動的時候就可能會出現關節不適,產生痛感。

腰間盤突出:很多人以為腰間盤突出只會出現腰痛,實際上腰間盤突出最典型的症狀是腿痛,在臨床通常被統稱為腰腿痛,這是因為椎間盤發生了突出壓迫到神經根,出現坐骨神經痛。

需要怎麼解決呢?

藥物治療: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口服來改善這種症狀。

局部熱敷:可以短期緩解症狀,但不是治療辦法。

按摩推拿:效果因人而異,因醫而異,但必須注意的是:一旦操作不當不僅可能會加重症狀,還可以導致癱瘓的發生。

手術治療:效果比較明顯,見效也快,但卻存在風險,尤其是開放式手術,也就是大家嘴中的開刀手術,不到萬不得已並不推薦,至於另一種微創手術,相對於開刀手術,有著創傷小、手術時間短,恢復速度快的優點。


羅民教授


膝關節上下樓梯痛,走平路不疼,如果長期如此,建議先去醫院檢查一下,排除膝關節相關的一些病理性問題,如果醫院沒發現問題,開點藥建議你回家休養,那麼可以看一下這個問答,試著自己治療一下。

膕肌損傷

有一個肌肉叫膕肌,在膕窩的下方,是很小的一個屈膝肌,可是膝關節又是一個大的關節,其他的屈膝肌都很強大,這就導致這個小肌肉和大關節不匹配,極易出現損傷,損傷也就罷了,按我們想的最多局部疼痛。

可是膕肌不一樣,它緊挨著脛神經,膕肌緊張疼痛的時候就會刺激到脛神經,脛神經有兩個分支,一個是走小腿後側一個是走膝關節前方,當上下樓梯的時候,膕肌會處於緊張狀態,就會加重這種刺激,走平路不會。

因此,很多人走平路不疼,上下樓梯疼痛,尤其是去醫院沒發現問題的,多數是這個原因,如果病情進一步發展,那麼就可能會出現蹲起困難的表現,患者極其痛苦,也不知道怎麼治療,休養效果不佳。

手法按摩即可,找到膕肌痛點,以疼痛感覺可以忍受的力度進行按摩,由淺及深逐漸滲透,每次5~7分鐘,每天一次,堅持按摩,如果是這個疾病,按摩的痛感消失,症狀就會隨之消失,


狂吃不胖君


很多上了年紀的老人家經常出現膝關節疼痛不適的症狀,比如上下樓梯膝蓋發軟,上廁所不能蹲下來,走路一瘸一拐,膝關節怕涼,有時候會有咔咔響的聲音。這種情況到底是膝關節哪裡出現了問題呢?

其實這是很常見的退行性骨關節炎的表現,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由於關節軟骨的退行性變加上繼發性骨質增生導致的膝關節病變。

膝關節炎臨床的主要症狀是:

1,膝關節疼痛,活動時候疼痛加重,休息好轉,疼痛和溫度變化也有關,局部受涼時候加重,關節會有彈響和摩擦聲在活動時候,嚴重的有腫脹和關節腔積液。

2,膝關節活動受限,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影響,上下樓梯困難,不能下蹲或者彎曲。有些嚴重的膝內翻或者外翻畸形,活動嚴重受限。

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炎的治療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治療方式:

一般治療,急性期臥床休息,避免負重,減輕體重。

藥物治療,非甾體類消炎藥,氨基葡萄糖,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痛點注射等。

手術治療,疾病早期,膝關節活動完全受限,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可以考慮膝關節置換術。



疼痛診療劉醫生


膝關節上下樓梯痛,走平路不疼,如果長期如此,建議先去醫院檢查一下,排除膝關節相關的一些病理性問題,如果醫院沒發現問題,開點藥建議你回家休養,那麼可以看一下這個問答,試著自己治療一下。

膕肌損傷

有一個肌肉叫膕肌,在膕窩的下方,是很小的一個屈膝肌,可是膝關節又是一個大的關節,其他的屈膝肌都很強大,這就導致這個小肌肉和大關節不匹配,極易出現損傷,損傷也就罷了,按我們想的最多局部疼痛。

可是膕肌不一樣,它緊挨著脛神經,膕肌緊張疼痛的時候就會刺激到脛神經,脛神經有兩個分支,一個是走小腿後側一個是走膝關節前方,當上下樓梯的時候,膕肌會處於緊張狀態,就會加重這種刺激,走平路不會。

因此,很多人走平路不疼,上下樓梯疼痛,尤其是去醫院沒發現問題的,多數是這個原因,如果病情進一步發展,那麼就可能會出現蹲起困難的表現,患者極其痛苦,也不知道怎麼治療,休養效果不佳。

手法按摩即可,找到膕肌痛點,以疼痛感覺可以忍受的力度進行按摩,由淺及深逐漸滲透,每次5~7分鐘,每天一次,堅持按摩,如果是這個疾病,按摩的痛感消失,症狀就會隨之消失,視頻我錄製過,可以關注之後找一下!


喬棟談健康


這是因為軟骨磨損或者受損所導致的髕骨軟化症。

很多醫生認為是骨關節炎的表現,這是不對的,骨關節炎的症狀不是這麼簡單,這是髕股關節炎的表現,而髕股關節炎是因為髕骨軟化症沒有得到治療而演變出來的。

還有很多醫生認為是退行性病變,是一種老年病,也是不正確的,這種情況主要發生年輕人身上,具體原因下面有解釋。

髕骨軟化症的症狀表現為彎曲膝蓋時或者彎曲膝蓋之後伸直的時候出現鈍痛,因此疼痛出現在下山或下樓、上樓、需要承重的時候,這時候骨頭和軟骨發生摩擦,導致疼痛平時走路往往不痛,因為不存在屈膝的動作。坐著、屈膝等導致膝蓋彎曲90度以上的動作也會導致疼痛。

髕骨軟化症最常見的原因有:

  • 過度使用膝蓋:跑步、跳躍或者其他需要經常使用膝蓋的動作,因此髕骨軟化症被稱為“跑步者膝蓋”,這種情況常常出現在運動員和喜歡運動的年輕人身上。

  • 膝蓋骨錯位:有些人生下來膝蓋骨的位置不對,導致軟骨不能保護摩擦。

  • 腿部肌肉虛弱:腿部肌肉太弱而導致膝蓋錯位,即便稍稍錯位也會導致軟骨逐漸磨損。

  • 膝蓋損傷:因為事故、摔倒等導致膝蓋骨錯位、軟骨受損或者同時存在。

治療的辦法優先採取非介入療法,休息固定和冷敷,不要再進行導致疼痛的活動,如果鍛鍊的話,從事走路或游泳等低強度鍛鍊,必要的時候在鞋裡放鞋墊,如果體重超重的話就減肥以減少膝蓋的壓力,保持良好的睡眠以減少疼痛和疲勞,吃止痛藥。

如果是肌肉虛弱引起的,就進行相應的鍛鍊和理療。

如果上述辦法無效,疼痛很嚴重的話,才考慮手術,將粗糙的軟骨去除。


京虎子


引起膝關節疼痛的疾病有很多種!同時很多種疾病是同時存在的。如骨質增生、骨性關節炎、半月板損傷/蛻變很多時候都是同時存在。【因其責任病灶不同,所表現出來的症狀也不相同】

我是骨傷科劉醫生。 本人才疏學淺,將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如有錯誤請斧正

膝蓋上下樓梯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平路不疼。

❤骨性關節炎?

骨性關節炎疼痛可以是各種各樣,腫痛比較常見,因其因其伴隨的併發症不同,表現的症狀也不盡相同。可以說骨性關節炎是一個比較籠統的診斷。

問題可能是骨性關節炎,但不能完全用骨性關節炎來解釋這個問題。

❤骨質增生?

骨質增生和骨性關節炎,可以說幾乎同時存在,但單純骨質增生多無症狀。

❤髕骨軟化?

髕骨軟化,主要表現為膝關節前側疼痛,休息後好轉,病情會逐漸加重,下樓時疼痛終於上樓和走平路的時候,下樓時常突然無力,甚至摔跤。




問題可能是髕骨軟化這種疾病,

但我更傾向於下面這種疾病。

❤半月板損傷/退變!(我更認可這種疾病)


半月板前角損傷/蛻變。 一般表現為下樓的時候,疼痛較重。

半月板后角損傷/退變。一般表現為上樓時疼痛加重。

半月板損傷一般靜止時不痛,很多時候伴有交鎖症狀,平路或者站立時一般疼痛不明顯。

①及時就醫,明確診斷。

  1. 口服藥物治療:如鹽酸氨基葡萄糖,非甾體類抗炎藥,抗骨質疏鬆治療用藥!
  2. 物理療法:如理療,低頻脈衝治療等。
  3. 關節腔注射:如玻璃酸鈉,封閉,PRP等
  4. 手術治療:微創手術,開放手術等

我是骨傷科劉醫生,用心科普,關注我,如果你受益,請轉發讓更多需要的人看到。


骨傷科劉醫生


膝關節是身體負重最大的關節,從您的描述可能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由於關節軟骨隨著年齡老化而退化引起的病變。當關節過度活動或負重,磨損或撕裂時,均會造成軟骨損傷,使關節活動受阻並引起疼痛。比較輕的只表現膝關節受力大時如上下樓梯膝關節疼痛,其他走路不痛。意見建議:建議您急性發作期以休息為主,可以理療、熱敷、貼膏藥、症狀不緩解可以到骨科進一步治療。平時少負重上下樓梯,應選擇能夠增加關節靈活性、伸展度以及加強肌肉力度的運動項目,如游泳、散步、騎自行車等;鍛鍊時應循序漸進,運動過程中避免關節再損傷;控制飲食來控制體重,減輕關節的負重。

使用健康在手APP更多專家為你的健康保駕


上醫林健康在手


上下樓梯時候出現膝關節的疼痛在臨床中是很常見症狀,尤其是年紀比較大的人,膝關節的退行性病變是導致這種症狀出現的主要原因,膝關節的退行性變主要是軟骨損傷,滑液減少,導致關節活動時出現關節的疼痛不適,症狀的嚴重程度和關節的退行性變的程度有很大關係,像這種平常走路時沒有明顯的不適症狀,僅在上下樓梯時出現關節的輕微疼痛,並且僅見於單側,說明關節的症狀並不嚴重,這時候進行炎性指標的檢查一般沒有異常,屬於輕症的骨關節炎,治療儀物理療法緩解症狀為主,一般不需要藥物治療。

但是隨著時間的進展,骨關節炎的症狀會逐漸加重,有可能會出現關節的疼痛、腫脹、晨僵,不僅僅是上下樓梯的關節不適,長時間的行走也會出現關節症狀,如果伴隨著實驗室指標比如血沉、CRP的升高,說明患者的關節炎症狀加重,這時候除了物理療法之外還可以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口服改善關節症狀,使用軟骨保護劑保護軟骨以改善關節功能,症狀嚴重的患者可以關節腔注射小劑量長效激素以快速抗炎止痛,並且療效較好,但不可頻繁使用。

總的來說,關節的退行性改變隨著年齡的增長大部分人都會出現,有研究顯示,超過60歲的人百分之八十都存在輕重不一的關節退行性變,這是一種不太好避免的生理進程,但是生活上加強對關節的保護可以延緩這種情況的出現。

本期答主:陳泳淼,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杏花島,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杏花島


這是膝蓋髕骨周圍的軟組織有勞損,走路時膝關節治療的縫隙比較寬,刺激不到勞損點,所以不疼;而爬樓梯時膝關節中的縫隙變的更窄,會刺激到勞損點,所以會疼。

治療以推拿為主,按開相關的勞損點,如果有必要再配合刮痧,艾灸等療法,不過,這些需要理療師進行檢查和辯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