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逛舊書店:只為邂逅那一本本在寂靜中默默等待的書籍

逛舊書店本來就是一件小眾的事情,而在電子閱讀盛行,並對紙質閱讀形成步步緊逼態勢的當下,情形更是如此。

所幸,筆者所生活的城市有幾個售賣舊書的小店,於是便有了閒暇之餘逛舊書店的機會。

之所以時常逛舊書店,也許是因為喜歡懷舊的原因,那些帶著滄桑感的舊書時常會引起我無限的遐想。我會想,某本書曾經的主人會是怎麼樣的一個人?以及此書本身又會有過怎樣的歷程?

逛舊書店:只為邂逅那一本本在寂靜中默默等待的書籍

不同年代出版的書籍

有時,書的扉頁上會有原來擁有著的簽名以及購書的年月日。看著那已經模糊不清的簽名和時間久遠的購書日期,我想,原來的主人也許已不在人世,而他(或她)的書卻還在世間流傳,這是件多麼有意思的事情。

當然,逛舊書店不是為了一個單純的"逛"字,更多的是在尋覓自己想要的,而且,我更願意說,是為了邂逅那一本本在寂靜中默默等待的書籍。

購哪本舊書回來,純粹出於自己的喜好,並不是為了升值,完全沒有任何功利的考量。

一個多月前曾購得了兩本書。一本是《談小說"青春之歌"》,是上海文藝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一本薄薄的小冊子,屬於"讀書運動輔導叢書"其中的一冊。我看到它時,它被放在一個很不起眼的地方。

逛舊書店:只為邂逅那一本本在寂靜中默默等待的書籍

《談小說"青春之歌"》封面

書的封面用的是質量較好的紙,而內頁用的是那種十分粗糙且能看出纖維的泛黃的劣質紙,所以,印刷質量可想而知。但書的文字內容卻是非常好的,作者王永生1952年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其在後來的文學理論研究方面造詣頗深。

逛舊書店:只為邂逅那一本本在寂靜中默默等待的書籍

來自中國作家網的有關作者王永生的信息

通過這本書,我瞭解到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我國各地曾經開展過一次"多讀好書、多讀反映現實的作品"的讀書運動,上海天津等地還為此製作了"魯迅獎章讀書運動"徽章。

逛舊書店:只為邂逅那一本本在寂靜中默默等待的書籍

"魯迅獎章讀書運動"徽章正面

逛舊書店:只為邂逅那一本本在寂靜中默默等待的書籍

"魯迅獎章讀書運動"徽章背面

另一本是農業出版社在1981年出版的《王禎農書》,是我國農書中的一種。

逛舊書店:只為邂逅那一本本在寂靜中默默等待的書籍

《王禎農書》封面

翻開封面,扉頁上蓋的藏書章裡的12個字中竟然有兩個現在已被棄用的簡化字。一個是"廠"字下面一個"元"字,是當時"原"的簡化字,另一個是草字頭下面一個"上"字,是當時"藏"的簡化字。

逛舊書店:只為邂逅那一本本在寂靜中默默等待的書籍

《王禎農書》扉頁

那是1977年國家頒佈的《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中的簡化字。由於種種原因,此次簡化字備受詬病,很少有人使用,在1986年被宣佈廢止。

逛舊書店:只為邂逅那一本本在寂靜中默默等待的書籍

《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相關內容

當年刻章的師傅一定是圖省事而使用了那次的簡化字,沒想到他那不經意的舉動,卻使這本書留下了有關漢字簡化的歷史信息。

前幾天又去逛舊書店,遇到一位學生模樣的女孩,原想她會選擇網絡小說或者心靈雞湯之類的書籍,可她卻看中了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上、中、下三冊一套的《政治經濟學辭典》。

逛舊書店:只為邂逅那一本本在寂靜中默默等待的書籍

《政治經濟學辭典》上、中、下全套

驚詫之餘,我想當然的以為她之所以要這套書一定與她所學的專業有關,不曾想,她說她是學護理的,想看這些書完全是出於自己的興趣愛好。

聽了她的話,我一時語塞,不知說什麼好。我在想,也許是我太不瞭解現在的年輕人,抑或是我的思維慣性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對此,各位網友你們怎麼看?

-----------END----------

注:文中"魯迅獎章讀書運動"徽章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